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一 (60)
卷之一 (60)
1. 敷貼涼藥
三消散,退極熱證,赤腫焮開者。
朴硝,焰硝,大黃,梔子(炒黑色),寒水石,南星(各等分)
上為細末。生地黃汁,調塗貼。芙蓉葉搗汁調亦可。
四面楚歌,敷諸般疽,發腫赤痛不可忍,未成角散,已成角破,至瘡口合而止。
荊芥(和根,銼碎),赤芍藥,大柏皮,土當歸,山大黃,土白芷,天南星,赤小豆,商陸根(銼片子,焙),白芨,赤斂,白蘞,草烏,寒水石(煨或炒,各等分)
上為末。生地黃汁,調角四畔,或苦齏根汁,腫用商陸根研汁,未潰則滿塗上,或有尖起處,則留出瘡口。
水師晶明,治諸發已破未破皆洗,如成膿潰爛,最要洗淨,去故肉生新肉,洗後淨干,再用角貼摻藥,一日一次。
大柏皮,澤蘭,莽草,荊芥,赤芍藥,山大黃,土白芷,土當歸,獨活(各等分)
上銼粗散。用水一斗,入蔥白、大椒、橘葉同煎熏洗。如已爛,入豬蹄下膝爪骨肉煎,可免干痛,淨洗為度。
白話文:
敷貼涼藥
三消散: 適用於熱毒極盛,皮膚紅腫熱痛的症狀。藥材包括朴硝、焰硝、大黃、炒黑梔子、寒水石、南星(份量相同),磨成細粉,用生地黃汁調和後敷貼患處,或用芙蓉葉汁調和也行。
四面楚歌: 用於治療各種癰疽,症狀為腫脹、紅痛難忍,無論是尚未化膿或已化膿破裂,直到傷口癒合都可以使用。藥材包括荊芥(帶根,切碎)、赤芍藥、大柏皮、土當歸、山大黃、土白芷、天南星、赤小豆、焙過的商陸根(切片)、白芨、赤斂、白蘞、草烏、寒水石(煨或炒)(份量相同),磨成粉末。用生地黃汁調和後,塗在患處的四周,或者用苦菜根汁、商陸根汁調和。如果尚未潰爛,就全面塗敷;如果已出現膿頭,則應避開瘡口。
水師晶明: 用於治療各種瘡瘍,無論是尚未破裂或已破裂,都要先清洗患處。如果已經化膿潰爛,更要徹底清洗乾淨,去除壞死組織,促進新生組織生長。清洗乾淨並擦乾後,再敷貼藥物,一天一次。藥材包括大柏皮、澤蘭、莽草、荊芥、赤芍藥、山大黃、土白芷、土當歸、獨活(份量相同),切碎成粗粉。用一斗水,加入蔥白、大椒、橘葉一起煎煮熏洗患處。如果已經潰爛,可以加入豬蹄下膝爪骨肉一起煎煮,可以避免乾燥疼痛,但清洗乾淨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