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一 (5)
卷之一 (5)
1. 內消(七)
癰疽之證,發無定處,欲令內消,於初起紅腫結聚之際,施行氣活血解毒消腫之藥是也。當審淺深大小,經絡處所,形脈虛實,如發於腦背腰項臀腨者,皆太陽經也,宜黃連、羌活。背連脅處,為近少陽,宜柴胡並宜敗毒散、仙方活命飲。形實脈實者,宜漏蘆湯、內疏黃連湯、追毒丸等疏利之。
白話文:
癰疽發生的位置不定,若想讓它內消,應在初期紅腫聚結之際,使用活血化瘀、解毒消腫的藥物。
需仔細觀察癰疽的深淺、大小、位置以及經絡的走向,判斷其虛實。
若癰疽發於頭、背、腰、項、臀、腿等部位,則屬太陽經,宜用黃連、羌活。
若癰疽發生在背部靠近脅肋處,則屬少陽經,宜用柴胡,並可用敗毒散、仙方活命飲等方劑。
若癰疽形狀飽滿,脈象實者,則宜用漏蘆湯、內疏黃連湯、追毒丸等疏通利導的方劑。
氣虛者參耆為主,血虛者芎歸為主,佐以消毒之藥,隨分野以引經藥,行至病所。六經分野上有癰疽,其五經各隨本經,標本寒溫,氣血多少,以行補瀉。惟少陽一經,雖曰氣多血少,而氣血皆不足也,治與氣虛血虛同法。
凡栝蔞、射干、穿山甲、金銀花、夏枯草、蟾酥、連翹、地丁、黍黏子、木鱉子之類,為內消之藥;仙方活命飲、內消丸、柞木飲子、牛膠飲子、車螯散、返魂丹、消毒飲為內消之方,眾皆知之。殊不知補瀉虛實,平治寒溫,使氣血各得其常,則可內消也。其外用紫葛湯淋洗,及用散塗膏貼者,亦使氣血和平,而腫熱消退也。
白話文:
如果氣虛,就以人參和黃耆為主藥;如果血虛,就以川芎和當歸為主藥。再根據病情的不同,配上一些消毒藥物,並加入引導藥物,引導藥力到達患處。六經各有病變,像是癰疽等,都需根據各自經絡的特性,判斷寒熱虛實、氣血盈虧,再進行補瀉治療。只有少陽經,雖然說氣多血少,但其實氣血都不足,治療方法與氣虛血虛相同。
像栝樓、射干、穿山甲、金銀花、夏枯草、蟾酥、連翹、地丁、黍黏子、木鱉子等,這些藥物屬於內消藥;仙方活命飲、內消丸、柞木飲子、牛膠飲子、車螯散、返魂丹、消毒飲等,這些方劑也是內消方,大家都很熟悉。但其實,真正重要的是補瀉虛實、平治寒溫,讓氣血都恢復正常,才能達到內消的效果。至於外用紫葛湯淋洗,或者塗抹散劑、膏藥,也是透過調節氣血平衡,來消腫退熱。
薛新甫曰:瘡瘍之證,當察經之傳受,病之表裡,人之虛實而攻補之。假如腫痛熱渴,大便秘結者,邪在內也,疏通之。腫焮作痛,寒熱頭疼者,邪在表也,發散之。焮腫痛甚者,邪在經絡也,和解之。微腫微痛,而不作膿者,氣血虛也,補托之。漫腫不痛,或不作膿。或膿成不潰者,氣血虛甚也,峻補之。
色黯而微腫痛,或膿成不出,或腐肉不潰者,陽氣虛寒也,溫補之。若泥其未潰,而概用敗毒,復損脾胃,不惟腫者不能成膿,而潰者亦難收斂,七惡之證蜂起,多致不救。丹溪先生云:腫瘍內外皆壅,宜以托裡表散為主,如欲用大黃,寧無孟浪之非。潰瘍內外皆虛,宜以托裡補接為主,如欲用香散,末免虛虛之失,治者審之。
白話文:
薛新甫說:瘡瘍的症狀,要觀察經絡的傳受,疾病的表裡,人的虛實,然後再進行攻補治療。假如腫痛、口渴、大便秘結,邪氣在內,就要疏通它。腫脹發熱、疼痛、寒熱頭疼,邪氣在表,就要發散它。腫脹疼痛厲害,邪氣在經絡,就要和解它。輕微腫脹、輕微疼痛,不化膿,是氣血虛弱,要補托它。瀰漫性腫脹不痛,或者不化膿,或者膿成不潰,是氣血虛弱得很厲害,要峻補它。
顏色黯淡,輕微腫脹疼痛,或者膿成不出來,或者腐肉不潰,是陽氣虛寒,要溫補它。如果硬要將未潰的瘡瘍,一概使用敗毒藥,反而損傷脾胃,不僅腫脹不能化膿,而且潰瘍也很難收斂,七惡之症會蜂擁而起,最終導致難以救治。丹溪先生說:腫瘍內外都壅塞,宜以托裡表散為主,如果想要使用大黃,一定要謹慎,不要輕易妄為。潰瘍內外都虛弱,宜以托裡補接為主,如果想要使用香散藥,免不了虛虛之失,治療者要仔細審慎。
2. 內托(八)
癰疽已成,血氣虛者,邪氣深者,邪氣散漫者,不能突起,亦難潰膿。或破後膿少,或膿清稀,或堅硬不軟;或雖得膿,而根腳紅腫開大;或毒氣不出,瘡口不合,聚腫不赤,結核無膿者,皆氣血虛。氣血既虛,兼以六淫之邪而變生諸證,必用內托,令其毒熱出於肌表,則可愈也。
凡內托之藥,以補藥為主,活血祛邪之藥佐之。或以芳香之藥行其鬱滯,或加溫熱之藥御其風寒。大抵托裡消毒散、托裡散、小托裡散、十宣散皆為要藥,但用隨時加減耳。如冬月並氣滯之人,五香連翹湯,虛弱人去大黃。素不宜寒藥者,小五香湯。形脈實,膿色稠,不可用補藥者,忍冬丸之類。
白話文:
當癰疽已經形成,如果患者氣血虛弱、邪氣深入或散佈,腫塊就不易突出,也很難化膿。就算破了,也可能膿少、膿稀清澈、或堅硬不軟;或者雖然化膿了,但根部紅腫擴大;又或者毒氣無法排出,瘡口難以癒合,腫塊不紅,形成堅硬的結核卻沒有膿,這些都是氣血虛弱的表現。由於氣血虛弱,再加上六淫邪氣的侵襲,就會出現各種症狀。必須使用內托法,讓毒熱從肌表排出,才能痊癒。
內托藥物以補益為主,搭配活血祛邪的藥物。也可以用芳香藥物疏通鬱滯,或用溫熱藥物抵禦風寒。常用的內托方劑有托裡消毒散、托裡散、小托裡散、十宣散,但要根據實際情況加減藥物。例如冬天氣滯的人可以用五香連翹湯,虛弱的人則要減去大黃。平時不適合寒涼藥的人,可以用小五香湯。體質強壯,膿液稠密,不適合補益藥物的人,則可以使用忍冬丸之類的藥物。
大膿出,敗肉去,紅腫消,當用黃耆、人參、當歸、白朮大劑補之,令氣血滋茂,新肉易長也。薛新甫,有隨證加減用藥例,以托裡消毒為主,誠內托之良法。今採入各證中,不復贅敘於此。
白話文:
當膿瘡潰爛,腐肉脫落,紅腫消退時,應該使用黃耆、人參、當歸、白朮等藥材,大劑量服用來補益身體,使氣血充足,促進新肉生長。薛新甫在治療過程中,會根據病情的變化加減藥物,以清熱解毒為主,確實是內托法(指用內服藥物治療外在疾病)的有效方法。這些用藥方法已經收錄在各個證型的治療中,在此就不再贅述了。
3. 灸(九)
《元戎》云:瘡瘍自外而入者不宜灸,自內而出者宜灸。外入者,托之而不內;內出者,接之而令外。故經云:陷者灸之。灸而不痛,痛而後止其灸。灸而不痛者,先及其潰,所以不痛,而後及良肉,所以痛也。灸而痛,不痛而後止其灸,灸而痛者,先及其未潰,所以痛,而次及將潰,所以不痛也。
凡人初覺發背,欲結未結,赤熱腫痛,先以濕紙覆其上,立視候之,其紙先干處,即是結癰頭也。取大蒜切成片,如當三錢厚薄,安於頭上,用大艾炷灸之三壯,即換一蒜片,痛者灸至不痛;不痛灸至痛時方住。最要早覺早灸為上,一日二日,十灸十活,三日四日六七活,五六日三四活,過七日則不可救矣。
白話文:
《元戎》說,瘡瘍從外而入的,不適合灸治,從內而出的,才適合灸治。外入的瘡瘍,要把它推出去,不要讓它往內發展;內出的瘡瘍,要把它接出來,引導它向外排泄。所以經書上說:陷下去的瘡瘍,要用灸法治療。灸的時候,如果沒有感覺疼痛,那就繼續灸,等到疼痛了再停止灸治。灸的時候沒有感覺疼痛,是因為先灸到了瘡瘍的潰爛處,所以不痛,然後才灸到了好的肉,所以會疼痛。灸的時候有疼痛,灸到沒有感覺疼痛再停止灸治,這是因為先灸到了尚未潰爛的地方,所以疼痛,接著灸到了將要潰爛的地方,所以就不痛了。
一般人剛開始感到發背,還沒有完全成形,皮膚發紅、熱腫疼痛,先用濕紙覆蓋在患處,仔細觀察,紙張先幹的地方,就是瘡瘍的頭部。取大蒜切成片,厚度大約三錢,放在瘡頭上,用大艾條灸三壯,然後換一片蒜,疼痛就繼續灸到不痛,不痛就灸到疼痛,再停止。最重要的是要早發現早治療,第一天或第二天灸治,十次就能治好十個,第三天或第四天灸治,能治好六七個,第五天或第六天灸治,能治好三四個,超過第七天,就沒辦法救治了。
若有十數頭,作一處生者,即用大蒜研成膏,作薄餅鋪頭上,聚艾於蒜餅上燒之,亦能活也。若背上初發,赤腫一片,中間有一片黃粟米頭子,便用獨蒜,切去兩頭,取中間半寸厚薄,正安於瘡上,著艾灸十四壯,多至四十九壯。一法云:灸乃開結破硬之法,倘有一點白粒,如粟米起,四圍微腫如錢,便當於米粒上,著艾火十四五壯。三日內灸者,只成灸瘡而散。
三日外者,其腫漸少,宜多灸之,或灸火著處,則結熱可伸,灸處先潰,則毒勢分減,庶免展開,不致下陷及壞筋骨,傷氣血也。所謂灸至不痛者,謂著皮肉未壞處則痛,火至著毒處,則不痛,必令火氣至著毒處方止。所謂灸至痛者,謂初著毒處不痛,至好肉則痛,必令火氣至好肉方止。
白話文:
如果長了十幾個瘡,集中在一處生長,就可以用大蒜研磨成膏,做成薄餅貼在瘡頭上,再把艾草放在蒜餅上燒,也能治癒。如果背上剛開始長瘡,一片紅色腫起,中間有一粒黃色的粟米大小的膿頭,就可以用單個大蒜,切掉兩頭,取中間半寸厚的蒜片,直接貼在瘡上,用艾灸十四壯,最多灸四十九壯。還有一種方法說:艾灸是疏通阻塞、軟化硬塊的方法,如果出現一點白粒,像粟米一樣隆起,周圍微微腫起像錢幣大小,就應該在米粒上用艾火灸十四五壯。三天內灸的,只會形成灸瘡然後消散。
三天後,腫塊逐漸縮小,應該多灸一些,或者灸火到達的地方,就會使聚集的熱氣擴散,灸的地方先潰爛,就會減輕毒性,希望可以阻止它蔓延,避免向下陷落,導致傷及筋骨,損傷氣血。所謂灸到不痛,是指灸在沒有傷及皮肉的地方就會疼痛,火氣到達有毒的地方,就不會痛,一定要讓火氣到達有毒的地方才停止。所謂灸到痛,是指剛開始灸在有毒的地方不痛,灸到好肉的地方就會痛,一定要讓火氣到達好肉的地方才停止。
畏灸者,或用獨蒜瓣,或用豆豉餅,或用椒姜鹽,爛搗捏作餅子,如當三錢厚,鋪艾灸之,熱則易新餅,亦可散也。灸乃從治之意,惟頭為諸陽所聚,艾炷宜小而少,若少陽分野,尤不可灸,灸之多至不救,亦有因灸而死者。蓋虛甚孤陽將絕,其脈必浮數而大,且鼓精神,必短而昏,無以抵擋火氣,宜其危也。
又《精要》云:腦為諸陽所會,頸項近咽喉,腎俞,皆致命之所,俱不可灼艾。
河間灸刺法謂:凡瘡瘍,須分經絡部分,血氣多少,腧穴遠近。從背出者,當從太陽五穴選用。至陰(在足小指外側,去爪甲角如韭葉大。)通谷(在足小指外側,本節前陷者中。)束骨(在足小指外側,本節後陷中。)崑崙(在足外踝,後跟骨上陷中。)委中(在膕中央,約紋中動脈。
白話文:
害怕艾灸的人,可以用單個蒜瓣、豆豉餅或辣椒、薑、鹽,搗爛捏成餅狀,厚度約三錢,鋪在艾灸的部位,熱了就換新的餅,也能散熱。艾灸是治療疾病的方法,但頭部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,艾炷要小而少,尤其是少陽經脈的分支,更不能灸,灸太多可能無法挽救,甚至會因灸而死。這是因為身體虛弱,陽氣快要消失,脈象必定浮數而大,精神也短暫昏沉,無法抵擋火氣,所以非常危險。
《針灸精要》也說:腦部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,頸項靠近咽喉,腎俞穴,都是致命的地方,都不能用艾灸。
河間的灸刺法說:凡是瘡瘍,都要根據經絡部位、血氣多少、腧穴遠近等因素選擇。從背部出來的病症,要從太陽經的五個穴位選擇。至陰穴(位於足小指外側,指甲角附近,如韭菜葉大小)、通谷穴(位於足小指外側,第一節指骨前方的凹陷處)、束骨穴(位於足小指外側,第一節指骨後方的凹陷處)、崑崙穴(位於足外踝骨後,跟骨上方凹陷處)、委中穴(位於膝蓋窩中央,約在皺紋中動脈處)。
)從鬢出者,當從少陽五穴選用。竅陰(足小指、次指端,去爪甲如韭葉。)俠谿(在足小指、次指歧骨間,本節前陷中。)臨泣(在足小指、次指本節後間陷中。)陽輔(在外踝上四寸,輔骨前絕骨端,如前三分。)陽陵泉(在膝下一寸,外廉陷中。)後髭出者,當從陽明五穴選用。
厲兌(在足大指、次指,去爪甲如韭葉。)內庭(在足大指、次指外間陷中。)陷谷(在足大指、次指間,本節後陷中。)衝陽(在足跗上五寸,骨間動脈,去陷骨三寸。)解谷(在衝陽後一寸五分,腕上陷中。)從腦出者,則唯絕骨一穴,(在外踝上三寸,動脈中。)詳見癰疽灸經。
白話文:
頭髮從鬢角長出來,就應該從少陽經的五個穴位中選用。這五個穴位分別是:竅陰(位於足小指和次指的指尖,去掉指甲,露出像韭菜葉一樣的部位)、俠谿(位於足小指和次指的骨頭分叉處,本節的前方凹陷處)、臨泣(位於足小指和次指本節後面的凹陷處)、陽輔(位於外踝骨上方四寸,輔骨前方,絕骨端的前面三分之一處)、陽陵泉(位於膝蓋下方一寸,外側凹陷處)。
頭髮從後腦勺長出來,就應該從陽明經的五個穴位中選用。這五個穴位分別是:厲兌(位於足大拇指和次指的指尖,去掉指甲,露出像韭菜葉一樣的部位)、內庭(位於足大拇指和次指之間的凹陷處)、陷谷(位於足大拇指和次指之間,本節後面的凹陷處)、衝陽(位於足跗骨上方五寸,骨頭之間的動脈處,離陷骨三寸)、解谷(位於衝陽穴後方一寸五分,腕部凹陷處)。
頭髮從腦頂長出來,就只有絕骨穴一個穴位可以用(位於外踝骨上方三寸,動脈處)。詳細內容請參閱《癰疽灸經》。
騎竹馬灸法:治一切瘡瘍,無有不愈。令病人以肘憑几,豎臂腕要直,用篾一條,自臂腕中曲處橫紋,男左女右,貼肉量起,直至中指尖盡處,截斷為則,不量指甲。卻用竹槓一條,令病人脫衣,正身騎定,前後用兩人扛起,令病者腳不著地,又令二人扶之勿令傴僂,卻將前所量臂篾,從竹槓坐處,尾骶骨盡處,直貼脊背,量至篾盡處為則,用墨筆點定,此只是取中,非灸穴也。
卻用薄篾作則子,量病人中指節,相去兩橫紋為則,男左女右,截為一則,就前所點記處,兩邊各量一則盡處,即是灸穴。兩穴各灸五七壯,疽發於左,則灸右,疽發於右,則灸左,甚則左右皆灸。蓋此二穴,心脈所過之處,凡癰疽皆心火留滯之毒,灸此,則心火流通而毒散矣,起死回生之功,屢試屢驗。
白話文:
騎竹馬灸法:治療各種瘡瘍,無一不愈
方法:
- 測量手臂: 病人以肘部支撐在桌邊,伸直手臂,手腕要保持直立。取一根竹篾,從手腕內側橫紋處(男左女右)開始貼著皮膚量起,一直量到中指尖端,截斷竹篾,不計算指甲長度。
- 騎竹馬: 病人脫去上衣,正身坐在一根竹槓上,前後各兩人抬著竹槓,讓病人雙腳不著地,另兩人扶著病人,防止身體彎曲。
- 確定灸穴位置: 將先前量好的竹篾,從竹槓上病人坐的地方開始,沿著脊背直貼著量,直至竹篾量完為止,用墨筆在竹篾末端位置點記。此處只是找到中點,並非真正的灸穴。
- 精準定位灸穴: 取一根薄篾,量病人中指的兩個橫紋之間的距離,男左女右,截成一段,這就是一個「則」。從之前墨筆點記的地方開始,左右兩邊各量一個「則」的距離,這兩個位置就是灸穴。
- 施灸: 在兩個灸穴上,各灸五到七壯。如果瘡瘍長在左側,則灸右側;長在右側,則灸左側;情況嚴重,則左右兩邊都要灸。
原理:
這兩個灸穴是心脈經過的地方,所有癰疽都是心火停留造成的毒素。灸此二穴,就能使心火流通,毒素消散,達到起死回生的效果。此方法經過多次試驗,屢試屢驗。
劉宗厚曰:此謂癰疽初發,宜灸之也。然諸瘡患久成痛者,常有膿水不絕,其膿不臭,內無歹肉,尤宜用附子,浸透、切作大片,厚三二分,於瘡上著艾灸之,仍服內托之藥,隔三二日再灸之,不五七次,自然肌肉長滿矣。
至有膿水惡物,漸漬根深者,郭氏治用白麵、硫黃、大蒜三物,一處搗爛,看瘡大小,捻作餅子,厚約三分於瘡上,用艾炷灸二十一粒,一灸一易,後隔四五日,方用翠霞錠子,並信效錠子,互換用之,紝入瘡內,歹肉盡去,好肉長平,然後貼收斂之藥,內服應病之劑,調理即瘥矣。
白話文:
劉宗厚說:這指的是癰疽剛開始發作,就應該用灸法治療。然而,各種瘡患已經形成很久,疼痛難忍,經常有膿水不斷流出,膿水不臭,裡面沒有壞肉,就特別適合用附子,浸透之後切成大片,厚約三、二分,敷在瘡口上,用艾灸之,同時內服能夠引導膿液向外排出的藥物,隔三、二日再灸一次,不超過五、七次,自然就會長出新的肉,傷口癒合。
如果膿水和污穢之物漸漸滲透到根部,郭氏醫師用白麵、硫磺、大蒜三種藥物,混合在一起搗爛,根據瘡口的大小,捏成餅狀,厚約三分,敷在瘡口上,用艾炷灸二十一粒,一粒灸完換另一粒,之後隔四、五日,再用翠霞錠子與信效錠子,輪流使用,將藥物塞進瘡口,壞肉就會完全清除,長出好的肉,傷口平整,然後貼上收斂傷口的藥物,內服針對病情的藥劑,調養一段時間就會痊癒了。
蓋不止宜灸於瘡之始發也,大抵始發宜灸,要汗下補養之藥對證,至灸冷瘡,亦須內托之藥切當,設反逆,不唯不愈,恐致轉生他病之患也。
白話文:
不僅僅在創傷剛開始時適合針灸,總體來說,當創傷剛開始時,針灸配合適度的發汗、排便和補養藥物是必要的。對於冷瘡,也需要適當的內服藥物來支持。如果治療方法不當,不但不會好轉,反而可能會引發其他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