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一 (54)
卷之一 (54)
1. 敷貼熱藥
《鬼遺方》云:凡癰疽外冷內疼者,由陰氣外逼,用熱物熨之,大熱亦不覺者,須用熱物熨令透,隨手便用緊急潰膿藥,使膿外出盡,腫平即用生肉暖瘡和正氣藥,令進飲食不倦。
治癰疽、發背,初腫時方
風化石灰(二兩),細辛(一兩)
上為粗末。用熱醋敷患處干再敷,三上其腫即消。
四虎散,治發背初生,筋脈緊急不舒。
附子(生,去皮,一兩),天南星,半夏,狼毒(各半兩),一方,無附子,有草烏各等分。
上四味為末。熱酒調成膏,攤上腫處,以熟絹壓定,覺患處如火燒,不妨。
回陽玉龍膏
草烏頭(三兩,炒),南星(一兩,煨),軍姜(二兩,煨),白芷(一兩,不見火),赤芍藥(一兩,炒),肉桂(半兩,不見火)
此方治陰發背,冷流注,鼓椎風,久損痛,冷痹風濕,諸腳氣冷腫,無紅赤者,冷腫不痛者,足頑麻痹,婦人冷血風,諸陰證之第一藥也,用熱酒調塗,用法詳具於後。夫雜病雖見於皮膚手足之間,而因必本於五臟六腑。蓋臟腑之血脈、經絡,一身晝夜運行,周而復始,一臟受病,必見於本臟脈息所經之處,即陰陽分手足之所屬也。為病有冷有熱,熱者易治,冷者難療。
夫冷必由臟腑元陽虛弱,然後風邪得以乘間而入,血氣不勻,遂自經絡而客於皮膚之間,脈息不能周流,遂澀於所滯,愈冷則愈積而不散,復加庸醫用涼劑,而內外交攻,則其為病,鮮有不危者矣。學者當觀其外之為證,而察其內之所屬,表裡相應,萬無一失。
此藥有軍薑、肉桂,足以熱血、生血,然既生既熱而不能散,又反為害,故有草烏、南星,足以破惡氣,驅風毒,活死肌,除骨痛,消結塊,喚陽氣,又有赤芍、白芷,足以散滯血,住痛苦,生肌肉,加以酒行藥性,散氣血,雖十分冷證,未有不愈,端如發寒灰之焰,回枯木之春。
大抵病冷則肌肉陰爛,不知痛癢,其有痛者,又多附骨之痛,不除則寒根透髓,非尋常之藥所能及,惟此藥大能逐去陰毒,迎回陽氣,住骨中痛,且止肌肉皮胃之病,從可知矣,當斟酌用之,不可太過,則為全美。一發背發於陰,又為冷藥所誤,又或發於陽,而誤於藥冷,陽變為陰,滿背黑爛,四圍好肉上,用洪寶丹把住,中間以此藥敷之。一夜陽氣回,黑者皆紅,察其紅活,即住此藥,卻以沖和仙膏收功。
如不效欲作膿,又以南星、草烏,加於沖和用之。如陽已回,黑已紅,惟中間一點黑爛不能紅者,蓋血已死,可以朴硝、明礬。又云:白丁香、硇砂、乳香,用唾調勻,於黑紅交處作一圈,上用沖和蓋之,至明早起藥,自然去黑肉如割,卻以藥洗之,掞以生肉合口藥收功。
一流注冷證,多附骨內硬不消,骨寒而痛,筋縮不伸,若輕用刀針,並無膿血,若止有乳汁清流,或有瘀血,宜用此藥敷之;若稍緩,止以軍薑、白芷、肉桂、草烏等分,熱酒調敷,骨寒除而痛止,則氣溫和而筋自伸,肉硬自消矣。然治流注,不可無木蠟,以其能破積滯之氣,消堅硬之腫最妙,又不可多,多則能解藥性,蓋此證主於溫藥故也。
白話文:
敷貼熱藥
《鬼遺方》說:凡是癰疽外表發冷、內部疼痛的,是因為陰氣向外逼迫,用熱的物品去熨燙,即使很熱也不覺得燙,就必須用熱物熨燙到熱力能穿透患處,然後立刻使用能讓膿液潰出的藥,使膿液完全排出,腫脹消平後,就使用能使肌肉生長、溫暖瘡口、調和正氣的藥,讓病人能好好進食。
治療癰疽、發背,初期腫脹時的藥方
風化石灰(二兩),細辛(一兩)
把以上兩味藥材磨成粗末。用熱醋塗抹在患處,等藥乾了再塗,這樣重複三次,腫脹就會消退。
四虎散,治療發背初期,筋脈緊張不舒展的症狀。
附子(生的,去皮,一兩),天南星,半夏,狼毒(各半兩),另外一個方子,沒有附子,有草烏,各藥材等分。
把以上四味藥材磨成粉末。用熱酒調成膏狀,塗在腫脹的地方,用熟絲綢壓住固定,感覺患處像火燒一樣,不用擔心。
回陽玉龍膏
草烏頭(三兩,炒過),南星(一兩,煨過),軍薑(二兩,煨過),白芷(一兩,沒有經過火),赤芍藥(一兩,炒過),肉桂(半兩,沒有經過火)
這個藥方治療陰性發背、寒性流注、鼓椎風、久病損傷疼痛、寒性痹痛風濕、各種腳氣寒冷腫脹沒有紅腫的、寒冷腫脹不痛的、腳麻木、婦女寒性血風等各種陰寒證,是最好的藥。用熱酒調和塗抹,用法詳情在後面說明。各種疾病雖然表現在皮膚手足之間,但病因一定來自於五臟六腑。因為臟腑的血脈、經絡,是全身晝夜不停運轉的,一個臟腑生病,一定會表現在該臟腑脈絡所經過的地方,也就是陰陽交界的手足之處。疾病有寒有熱,熱的容易治療,寒的難以醫治。
寒症一定是臟腑的陽氣虛弱,然後風邪才能趁虛而入,導致血氣不調,從經絡進入皮膚之間,脈絡不能正常運行,停滯在患處,越冷就越積聚而不散,再加上庸醫使用寒涼的藥物,內外夾攻,這種疾病就很少有不危險的。學習醫術的人,應該觀察外在的症狀,並了解疾病內在的原因,表裡相應,才能萬無一失。
這個藥方有軍薑、肉桂,足夠溫熱血液、產生血液,但如果只是溫熱而不能散開,反而會造成傷害,所以有草烏、南星,足夠破除惡氣、驅除風毒、激活壞死的肌肉、去除骨痛、消除結塊、喚醒陽氣,還有赤芍、白芷,足夠散開瘀血、止住痛苦、生長肌肉,再加上酒可以運行藥性,散開氣血,即使是十分嚴重的寒症,沒有治不好的,就像枯死的灰燼重新燃起火焰,枯死的樹木重新恢復生機。
大體來說,病患處寒冷,肌肉就會陰冷腐爛,沒有知覺,有疼痛的,也多是附著在骨頭上的疼痛,如果不能去除,寒邪就會侵入骨髓,不是一般的藥物可以治療的,只有這個藥方才能有效去除陰毒,迎回陽氣,止住骨頭中的疼痛,並且止住肌肉和皮膚的病痛,由此可知這個藥方的功效,應該斟酌使用,不可過量,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。如果發背長在陰部,又被寒涼藥物誤治,或是發在陽部,卻被寒涼藥物誤治,陽證就會轉變為陰證,導致整個背部發黑腐爛,周圍的健康皮膚,用洪寶丹保護住,中間就用這個藥方敷貼。一夜之後陽氣就會恢復,黑色的會轉成紅色,觀察紅潤活血的情況,就停止使用這個藥方,改用沖和仙膏收尾。
如果沒有效果,想要使膿液潰出,就用南星、草烏,加入沖和仙膏一起使用。如果陽氣已經恢復,黑色已經轉紅,只有中間一點黑色腐爛不能轉紅,是因為血已經死了,可以用朴硝、明礬。又有人說:白丁香、硇砂、乳香,用唾液調勻,在黑紅交界的地方畫一圈,上面用沖和膏蓋住,到第二天早上揭開藥,黑肉自然像割下來一樣去除,然後用藥洗淨,再用生肌斂口藥收尾。
一種叫做流注的寒症,大多附著在骨頭內側,堅硬難消,骨頭寒冷而疼痛,筋脈萎縮不能伸展,如果輕易用刀針,並不會有膿血,如果只有乳汁一樣的清液流出,或是只有瘀血,就應該用這個藥方敷貼;如果稍微緩解,就用軍薑、白芷、肉桂、草烏等量,用熱酒調和敷貼,骨頭的寒冷去除,疼痛就會停止,氣血溫和,筋脈自然伸展開來,肌肉的堅硬腫塊也會自然消退。然而治療流注,不可缺少木蠟,因為它能破除積聚停滯的氣,消除堅硬的腫塊效果最好,但也不可過多,過多會減弱藥性,因為這種病症主要是用溫熱藥來治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