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一 (50)
卷之一 (50)
1. 敷貼溫藥
一如救壞病,未見可用玉龍只用此方,自然穩當,免病人苦。一發背初生未成,單用紫荊皮末,酒調箍住,自然撮細,不開服藥,止用柞木飲子,乃救貧良劑也。一此方加南星、草烏二味三分之二,熱酒調敷諸癰,可以潰膿不痛,若單玉龍,要洪寶丹箍住,實此法妙。一猘犬咬人,單用紫荊皮,砂糖塗留口,金丹退腫,嚼杏仁,置口中去毒。
一法加南星、草烏二味,與此方各一半,熱酒調敷,可治久損,至妙。一小兒軟癤,用此方加軍姜,酒調敷,若初發即用此方酒調敷,成膿而止。若初發時用紫荊皮、木臘,酒調敷,可以必消,切不用洪寶丹。一熛疽,心火熱毒也,見於五心,痛不可忍,其狀如泡瘡而血赤,外形雖小,內有熱毒在心醃者難治,在手足心者可療。然治之須早,稍遲或在心醃,則腐肉粉碎,神仙莫醫。
凡有此疾在手心,則用洪寶,於手心環圍敷之,以截其血,卻用沖和於手心,留口收功;在足心則用洪寶,敷在腳脛、交骨四圍,一二寸長,以沖和收功如前。
神功散,專治發背癰疽,一切疔毒,並瘰癧等瘡,已未成患者,效驗不可備述。
川烏頭(炮,去皮尖),川黃柏(炙,去粗皮)
上二味為細末後各等分,用小兒,或大人唾津,調成膏,如唾少,嗽口水亦可。發背、癰疽等瘡才起者,敷於患處留頭,候藥干,用淘米水常潤濕,每日換藥敷一次。如瘡已成,重患將潰爛者,先將槐枝、艾葉煎湯,燉溫,將瘡洗淨,用絹帛搌去膿血,以香油潤患處,用綿紙仍照患處,剪成圓錢,留頭貼上,後用藥塗於紙,如干,依前用淘米水潤,日換一次,聽其自然,流膿不可手擠。如敷藥後,病人覺瘡住疼即熱即愈,如生肌則腐肉自落。
腐而不落者,剪割亦可,最不宜用針。發背不宜貼膏藥,凡醫瘡摒去別醫,止飲別藥方可治。忌氣怒、房事、勞役,並孝服、體氣、飲酒之人。飲食忌酒,並羊、雞、魚、肉、瓜茄、薑辣之物。若因氣怒,反復發腫者,依前治之。如治對口並腦疽,不必洗去舊藥,逐次添藥,恐動瘡口惹風也。
圍藥
南星,草烏頭,黃柏,白芨(各二兩),五倍子(炒,一兩)
上為細末,調如糊,隨血圍匝如牆壁,可移險處於不險處,如神。
敷藥
白蘞,白芷,天南星,白芨,貝母(各等分)
上為末。水調敷,外用圍藥束定,內用敷藥提起,制之有理。
將軍鐵箍膏,治諸惡毒瘡,紅腫突起,用藥箍瘡四圍,不令滋蔓走疰毒氣。
鹽霜白梅,南星,大黃,蒼耳根(各一兩),白芨,白蘞,防風,川烏頭(各半兩),草烏頭,雄黃(各三錢)
上為細末。先以蒼耳根、霜梅搗爛,和余藥調成膏。如干入醋調得所,於瘡四圍,用藥作鐵箍塗上,止留瘡高突處,如藥干以雞羽蘸水掃之,日換二三次,大妙。
白話文:
敷貼溫藥
許多疾病,不見得要用名貴藥物,用這個方法就能痊癒,省去病人痛苦。發背初期尚未成形,單用紫荊皮研末,用酒調和敷在患處,自然會消退,不用服用藥物,只用柞木飲子就可以了,這是治療貧窮人家病人的好藥方。這個藥方加入南星、草烏各三分之二,用熱酒調和敷在癰疽上,可以使膿液排出而不疼痛;如果單用玉龍,則需用洪寶丹箍住,其實這個方法更好。被猘犬咬傷,單用紫荊皮,加砂糖塗在傷口上,金丹可以消腫,嚼碎杏仁含在口中可以解毒。
此藥方加入南星、草烏各一半,用熱酒調和敷患處,可以治療久治不癒的損傷,效果非常好。小兒軟癤,用這個藥方加生薑,用酒調和敷在患處;如果剛開始發病,就用這個藥方用酒調和敷上,膿液形成後就會停止。如果剛開始發病,用紫荊皮、木蠟,用酒調和敷上,一定可以消退,絕對不用洪寶丹。熛疽是心火熱毒,出現在五心(手掌心、腳掌心、胸口),疼痛難忍,像泡瘡一樣,呈血紅色,外形雖小,但內有熱毒,如果在心窩處則難以治療,在手足心則可以治療。但是治療必須及早,稍有延遲或在心窩處,就會腐爛潰瘍,神仙也難以醫治。
凡是這種病在手掌心,就用洪寶丹,環繞手掌心敷上,以截斷血液,然後用沖和藥在手掌心敷上,留個開口,以達到治療效果;如果在腳掌心,就用洪寶丹,敷在腳脛、踝骨周圍一到二寸長的地方,然後用沖和藥收功,方法如前。
神功散專治發背、癰疽、一切疔瘡、瘰癧等瘡瘍,在病症尚未成形時,療效不可勝數。
組成:川烏頭(炮製,去皮尖)、川黃柏(炙,去粗皮)
使用方法:將上述兩種藥物研成細末,等量混合,用小孩或大人的唾液調成膏狀(唾液少可用漱口水代替)。發背、癰疽等瘡瘍剛起時,敷在患處,待藥膏乾燥後,用淘米水經常潤濕,每天換藥一次。如果瘡瘍已成形,病情嚴重將要潰爛時,先用槐枝、艾葉煎湯,溫熱後清洗患處,用絹帛擦去膿血,用香油潤滑患處,用棉紙剪成圓形,留個開口貼在患處,然後將藥膏塗在紙上,如果乾燥,就用淘米水潤濕,每天換藥一次,讓其自然癒合,膿液不可用手擠壓。如果敷藥後,病人感覺疼痛和熱度減輕,就表示快要痊癒了,如果開始生肌,腐肉就會自行脫落。
如果腐肉不脫落,可以剪除,最忌諱用針。發背不宜貼膏藥,凡是治療瘡瘍,要摒棄其他藥物,只服用此藥方即可治癒。忌諱生氣、房事、勞累,以及戴孝、體弱、飲酒的人。飲食忌酒,以及羊肉、雞肉、魚肉、瓜類、茄子、薑辣等食物。如果因生氣而反覆腫脹,就按照之前的治療方法繼續治療。如果治療口部和腦疽,不必洗去舊藥,逐步添加藥物,以免傷口受風。
圍藥
組成:南星、草烏頭、黃柏、白芨(各二兩)、五倍子(炒,一兩)
使用方法:研成細末,調成糊狀,圍繞患處塗抹,如同築牆一樣,可以將危險部位的毒氣轉移到安全部位,如同神效。
敷藥
組成:白蘞、白芷、天南星、白芨、貝母(各等分)
使用方法:研成細末,用水調和敷在患處,外面用圍藥束縛固定,裡面用敷藥提起,這樣治療更有道理。
將軍鐵箍膏,治療各種惡毒瘡瘍,紅腫突出,用藥物箍住瘡瘍周圍,不讓毒氣蔓延擴散。
組成:鹽霜白梅、南星、大黃、蒼耳根(各一兩)、白芨、白蘞、防風、川烏頭(各半兩)、草烏頭、雄黃(各三錢)
使用方法:先將蒼耳根、霜梅搗爛,與其他藥物調成膏狀。如果乾燥就加醋調和,塗抹在瘡瘍周圍,只留下瘡瘍突出部位,如果藥膏乾燥,用雞毛蘸水掃一下,每天換藥二三次,效果極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