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三 (3)
卷之三 (3)
1. 腦疽
〔鬼遺〕,正腦上一處起為腦癰及腦疽、腦鑠,並在大椎骨上入髮際生。腦癰皮起易得破穴,急破急出膿,不害。腦疽皮厚難得破穴,須急發內毒,使破穴方可。腦鑠一處,初起如橫木掘,上起頂門,下止大椎,發腫如火燒,其色青黑如靴皮,大硬不見膿,即損外皮如犬咬去肉之跡,難愈。《靈樞》云:陽氣大發,消腦溜項,名曰腦爍。其色不藥,腦項痛,如刺以針,煩心者,死不可治。
〔薛〕,腦屬足太陽膀胱經,積熱。或濕毒上湧,或陰虛火熾,或腎水虧損,陰精消涸,初起腫赤痛甚,煩渴飲冷,脈洪數而有力,乃濕熱上湧,當用黃連消毒散,並隔蒜灸,以除濕熱。漫腫微痛,渴不飲冷,脈洪數而無力,乃陰虛火熾,當用六味丸及補中益氣湯,以滋化源,若口舌乾燥,小便頻數,或淋瀝作痛,乃腎水虧損,急用加減八味丸及前湯,以固根本引火歸經。若不成膿,不腐潰,陽氣虛也,四君加歸耆。不生肌,不收斂,脾氣虛也,十全大補湯。若色黯不潰,或潰而不斂,乃陰精消涸,名曰腦爍,為不治。若攻補得宜,亦有可愈。治者審焉。
白話文:
「鬼遺」,指的是腦部生瘡,有腦癰、腦疽、腦爍三種。腦癰表皮容易破裂,膿液容易排出,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危害。腦疽表皮較厚,不容易破裂,必須讓膿液內排,才能使表皮破裂。腦爍則表現為頭頂到後頸部腫脹,如同火燒一般,顏色青黑,堅硬無膿,還會損壞表皮,難以癒合。《靈樞》記載,陽氣過盛,會導致腦部消融,流到後頸部,稱為腦爍。此症狀顏色異常,患者頭頸部疼痛,像是針刺一般,心煩意亂,無法治癒。
「薛」指的是腦部腫痛,屬於足太陽膀胱經,是由於積熱引起。也有可能是濕毒上湧,或陰虛火旺,或腎水不足,陰精耗竭所致。初期腫脹發紅,疼痛劇烈,患者感到口渴,喜歡喝冷飲,脈搏洪數有力,這是濕熱上湧所致,應服用黃連消毒散,並隔著大蒜灸治,以消除濕熱。如果腫脹漫延,疼痛輕微,不渴不飲冷飲,脈搏洪數無力,這是陰虛火旺所致,應服用六味丸和補中益氣湯,以滋養陰精。如果口舌乾燥,小便頻數,或尿痛,這是腎水不足所致,應服用加減八味丸和上述湯藥,以補益腎水。如果腫瘡不化膿、不潰爛,這是陽氣不足,應服用四君子湯加歸芪。如果傷口不生肌、不收斂,這是脾氣虛弱,應服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腫瘡顏色黯淡,不潰爛,或潰爛後無法收斂,這是陰精耗竭,稱為腦爍,無法治癒。若能根據患者病情適當攻補,還是有治愈的機會。治療者應慎重考慮。
元好問記曰:予素飲酒,於九月中患腦之下項之上,出小瘡,後數日,腦項麻木,腫勢外焮,瘍醫遂處五香連翹湯,至八日不下,而云不可速療。十八日得膿出用藥,或砭刺,三月乃可平,四月如故。予記醫經云:凡瘡不見膿,九死一生。果如醫言,則當有束手待斃之悔矣。
乃請李明之診,且謂:膏粱之變,不當投五香,事已無及,當先用火攻之策,然後用藥,以大艾炷如桃核許者,攻之至百壯,乃痛覺。次為處方云:是足太陽膀胱之經,其病逆,當反治,脈中得弦緊,按之洪大而數又且有力,必當伏其所主,而先其所因,其始則同,其終則異,可使破積,可使潰堅,可使氣和。可使必已,必先歲氣,無伐天和。
白話文:
元好問記載說:我平時愛喝酒,九月中旬時,在腦後頸部上方長了一個小瘡,幾天后,頸部發麻,腫塊外邊紅腫,醫生便開了五香連翹湯。過了八天,腫塊沒有消退,醫生說不能急著治療。到十八天,膿終於出來,醫生便用藥物或砭石刺破。過了三個月才平復,四個月後又恢復原樣。我記得醫書上說:凡是瘡瘍看不到膿,十死無生。如果真的像醫生說的這樣,那我現在一定會後悔束手待斃了。
於是,我請李明醫生診治,並告訴他:我平時吃喝比較好,不應該用五香連翹湯治療,現在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,應該先用火攻法,然後再用藥物。用一塊像桃核大小的大艾灸,灸到百壯,才感到疼痛。接著他開了藥方,說:這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病,病症逆行,應該反治。脈象弦緊,按之洪大而脈搏又快又有力,必須先治病根,再治病源。一開始治療方法相同,但最後的治療方法不同,可以化解積滯,可以使堅硬的腫塊潰爛,可以使氣血調和。可以使病症痊癒,但必須順應時節,不可違背天地自然規律。
以時言之,可收不可汗,經與病俱禁下,法當結者散之,咸以軟之,然受寒邪而禁咸,諸苦寒為君為用,甘寒為佐,酒熱為因用為使,以辛溫和氣血,大辛以解結為臣,三辛三甘益元氣而和血脈,滲淡以導酒濕,扶持秋令以益氣瀉火,以入本經之藥和血且為引用,既以通經為主用,君以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生地黃、知母酒製之,本經羌活、獨活、蒿本、防風、防己、當歸、連翹以解結,黃耆、人參、甘草配諸苦寒者三之一,多則滋營氣補土也,生甘草瀉腎火補下焦元氣,人參、橘皮以補胃,蘇木、當歸尾去惡血,生地黃補血,酒製防己除膀胱留熱,澤瀉助秋令去酒之濕熱,凡此諸藥,必得桔梗為舟楫乃不下沉,投劑之後疽當不痛不拆,食進體健。予如言服之,投床大鼾日出乃寤,以手捫瘡腫減七八,至瘡痂都斂十四日而已。
白話文:
以時間而言,現在可以收斂傷口,但不可出汗。經絡與病症同時禁止瀉下,方法應當是結者散之,咸以軟之,但因受寒邪而禁止使用咸味藥物。諸苦寒藥為君藥,主治病症,甘寒藥為佐藥,輔助君藥,酒熱藥為因藥,用來引導君佐藥,辛溫藥和氣血,大辛藥以解結為臣藥。三辛三甘藥益元氣,和血脈,滲淡藥以引導酒濕,扶持秋令以益氣瀉火。以入本經之藥和血且為引用,既以通經為主用。君藥以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生地黃、知母酒製之,本經羌活、獨活、蒿本、防風、防己、當歸、連翹以解結,黃耆、人參、甘草配諸苦寒藥者三之一,多則滋營氣補土也,生甘草瀉腎火補下焦元氣,人參、橘皮以補胃,蘇木、當歸尾去惡血,生地黃補血,酒製防己除膀胱留熱,澤瀉助秋令去酒之濕熱。凡此諸藥,必得桔梗為舟楫乃不下沉,投劑之後疽當不痛不拆,食進體健。予如言服之,投床大鼾日出乃寤,以手捫瘡腫減七八,至瘡痂都斂十四日而已。
世醫用技豈無取效者,至於治效之外,乃能歷數體中不言之秘,平生所見唯明之一人而已。(方名黃連消毒飲,見本條。)一人,素不慎起居飲食,焮赤腫痛,尺脈洪數,以黃連消毒散一劑,濕熱頓除,惟腫硬作痛,以仙方活命飲二劑,腫痛悉退,但瘡頭不消,投十宣去桂,加金銀花、藁本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,以托裡排膿。彼欲全消,自制黃連解毒散二服,反腫硬不作膿,始悟。
白話文:
世上的醫生用醫術,難道沒有能治好病的人嗎?但能深入探究病人體內不言而喻的秘密,並且精準找出病因的人,我平生只見過一位。
這位醫生,病人素來不注意起居飲食,導致身體發熱紅腫疼痛,脈象洪大而快速。醫生用了一劑黃連消毒散,濕熱之症馬上消除,但腫塊仍然硬痛。於是又用兩劑仙方活命飲,腫痛全部消退,只剩下瘡頭無法消散。醫生便用十宣去桂的方法,再加入金銀花、藁本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,以引導體內毒素排出。
病人想要完全消腫,自己又用兩服黃連解毒散,反而腫塊更加硬,也不化膿,這才明白醫術的奧妙。
仍用十宣散加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半夏,腫少退,仍去桂,又四劑而膿成,腫勢亦退,繼以八珍湯加黃耆、五味子、麥門冬,月餘膿潰而愈。夫苦寒之藥,雖治陰證,尤當分表裡虛實,次第時宜,豈可始末悉用之。然焮腫赤痛,尺脈數,按之則濡,乃膀胱經濕熱壅盛也,故用黃連消毒散,以解毒除濕。
顧腫硬作痛,乃氣血凝滯不行而作也,遂用仙方活命飲,以散結消毒破血也。其瘡頭不消,蓋因熱毒熏蒸,氣血凝滯而然也,宜用甘溫之劑,補益陽氣,托裡以腐潰之。況此證原屬督脈經,因虛火盛而出,若不審其因,專用苦寒之藥,胃氣已傷,何以腐化收斂?幾何不致於敗耶!凡瘡易消散、易腐潰、易收斂、皆氣血壯盛故也。
白話文:
繼續用十宣散加入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半夏,腫塊稍退,便去掉桂枝,又服用了四劑藥後,膿液形成,腫勢也消退。接著改用八珍湯加入黃耆、五味子、麥門冬,一個多月後膿液排出,傷口癒合。其實苦寒的藥物,雖然能治療陰證,但也要根據表裡虛實,依序調整用藥時間,不能一味地只用苦寒藥。然而,這次的腫痛伴隨著發紅、疼痛,尺脈數,按壓則濡,這是膀胱經濕熱壅盛導致的,所以用黃連消毒散來解毒除濕。
觀察到腫塊硬化疼痛,這是氣血凝滯不通暢引起的,於是用仙方活命飲來散結消毒破血。瘡頭不消,是因為熱毒熏蒸,氣血凝滯,應該用甘溫的藥物來補益陽氣,溫通經絡,促進腐潰。況且,這個病症本屬於督脈經,因為虛火旺盛而發作,如果不明原因,只用苦寒的藥物,胃氣受損,怎麼能腐化收斂呢?很容易導致病情惡化!凡是瘡瘍容易消散、腐潰、收斂,都是氣血旺盛的表現。
一人腦疽,已十餘日,面目腫閉,頭焮如斗,脈洪數,煩躁飲冷,此膀胱濕熱所致,用黃連消毒飲二劑,次飲槐花酒二碗頓退,以指按下,腫則復起,此膿已成,於頸、額、肩、頰各刺一孔,膿並湧出,口目始開,更以托裡藥,加金銀花、連翹三十餘劑,而愈。
一人患腦疽,勢劇脈實,用黃連消毒散不應,以金銀藤二兩,水二盅,煎一盅,入酒半碗服之,勢去三四,再服漸退,又加黃柏、知母、栝蔞、當歸、甘草節,數劑而潰止,加黃耆、川芎、白芷、桔梗,數劑而愈。一婦年將七十,形實性急好酒。腦疽才五日,脈緊急又澀,急用大黃,酒煨細切,酒拌炒為末,又酒拌入參炒。
白話文:
有個人得了腦部的膿瘡,已經十多天了,臉部腫脹到眼睛都快睜不開,頭部腫得像鬥一樣大。他的脈象顯示洪大而跳動頻繁,他還表現得很煩躁,喜歡喝冷水,這些都是因為膀胱濕熱造成的問題。
醫生給他用了兩劑黃連消毒飲,接著讓他喝了兩碗槐花酒,病情很快就得到緩解。但當手指按壓腫脹的地方,一放手腫脹又彈回來,這說明膿瘡已經成熟。於是,在脖子、額頭、肩膀、臉頰等部位分別刺了一針,膿血紛紛流出,病人的口眼才能重新張開。之後,醫生給他用托裡的藥方,加上金銀花和連翹,總共吃了三十多劑,最後病就治好了。
另一個人也得了腦部的膿瘡,病情嚴重,脈象強硬。起初用黃連消毒散治療,但效果不佳。後來,使用了二兩的金銀藤,用水煎煮,再加入半碗的酒一起服用,病情減輕了三到四成,再持續服用後逐漸好轉。隨後,藥方中又加入了黃柏、知母、栝樓、當歸、甘草節,病情開始得到控制。然後,藥方中又增加了黃耆、川芎、白芷、桔梗,最終病人康復了。
有一位將近七十歲的老婦人,身體壯實,性格急躁,還很愛喝酒。她得了腦部的膿瘡才五天,脈象既緊又澀。醫生趕緊讓她用大黃,經過酒炮製後切成細片,再用酒拌炒成粉末,並且再次用酒拌入人參一起炒製。
入姜煎調一錢服,過兩時再與。得臥而上半身汗,睡覺病已失,此亦內托之意。(按:此治因性急,因好酒,兼因其脈而制此方。脈緊急且澀,由其性急嗜酒,以傷其血而然,故用大黃以泄酒熱,人參以養氣血也。),杜清碧病腦疽,療之不愈,丹溪往視之,曰:何不服防風通聖散?曰:已服數劑。
丹溪曰:合以酒製之。清碧乃自悟,以為不及,,一婦腦左腫痛,左鼻出膿,年餘不愈,時或掉眩,如坐舟車。許叔微曰:肝虛風邪襲之然也,以川芎一兩,當歸三錢,羌活、旋覆花、細辛、防風、蔓荊子、石膏、藁本、荊芥穗、半夏曲、乾地黃、甘草各半兩,每服一兩,一料而愈。
白話文:
將薑煎成藥汁,每次服用一錢,兩小時後再服用一次。如果能躺下並且上半身出汗,睡覺後病症消失,這就是藥物發揮內托作用的表現。這個方子是針對性急、嗜酒,並且脈象急促而澀的人而制定的。他們的脈象之所以急促而澀,是因為性急嗜酒,傷了血氣所致。所以用大黃瀉去酒熱,用人參來補益氣血。杜清碧患有腦疽,治療效果不佳,丹溪去看望他,問道:「為何不服用防風通聖散?」杜清碧回答:「已經服用幾劑了。」丹溪說:「要用酒來煎煮。」杜清碧頓時恍然大悟,認為自己以前沒有這樣做。一位婦女左邊腦部腫痛,左鼻流膿,持續一年多,時常感到頭昏眼花,像坐船一樣。許叔微說:「這是肝虛風邪侵襲所致。」於是開了川芎一兩,當歸三錢,羌活、旋覆花、細辛、防風、蔓荊子、石膏、藁本、荊芥穗、半夏曲、乾地黃、甘草各半兩的藥方,每次服用一兩,服用一劑就痊癒了。
(按:此條認作肝虛風邪襲之,而治以去風、清熱、養血、祛痰之劑,因其掉眩,痛偏於左也。經曰:諸風掉眩,皆屬肝木。又病偏左,乃肝膽所主。又曰:風從上受之。又曰:無痰不成眩暈。又曰:肝藏血。又曰:風乃陽邪,故方以風、熱、痰、血而主治者,理也。)一老患此,色赤腫痛,脈數有力,與黃連消毒飲二劑少退,更與清心蓮子飲四劑而消。
,一婦人,冬間患此,腫痛熱渴,余用清熱消毒藥,潰之而愈。次年三月,其舌腫大,遍身發疔如葡萄,不計其數,手足尤多,乃脾胃受毒也。先各刺出黑血,隨服奪命丹七粒,出臭汗,瘡熱益甚,便秘二日,與大黃、芩、連各三錢,升麻、白芷、山梔、薄荷、連翹各二錢,生甘草一錢,水煎三五沸服之,大小便出臭血甚多,下體稍退,乃磨入犀角汁,再服,舌本及齒縫出臭血,諸毒乃消,更以犀角地黃湯而愈。
白話文:
根據醫案記載,這個病症被認為是肝虛風邪入侵導致,治療以祛風、清熱、養血、祛痰的藥物為主。由於病人出現頭昏眼花,疼痛偏左側,這符合醫書記載:所有風邪引起的頭昏眼花都屬於肝木所主,而左側偏痛是肝膽所主。此外,醫書還提到,風邪從上部入侵,無痰則不成眩暈,肝臟藏血,風邪屬陽邪。因此,治療方案以風、熱、痰、血為主要病因進行調理,這是合理的。
一位老人患有此病,面部紅腫疼痛,脈象數而有力,服用黃連消毒飲兩劑後略有減輕,再服用清心蓮子飲四劑後症狀消退。
另一位婦女在冬季患有此病,腫痛並伴有口渴,醫生用清熱消毒藥物治療,膿腫潰破後痊癒。次年三月,她的舌頭腫大,全身長出許多像葡萄一樣的疔瘡,手腳尤其多,這是脾胃受到毒素侵害所致。醫生先用針刺出黑色血液,之後服用奪命丹七粒,出臭汗,瘡熱更甚,便秘兩天,醫生用大黃、黃芩、黃連各三錢,升麻、白芷、山梔、薄荷、連翹各二錢,生甘草一錢,水煎服,大小便排出大量臭血,下體疼痛減輕。之後,醫生用犀角汁磨入藥物,再次服用後,舌根和牙縫排出臭血,毒素消退,最後再服用犀角地黃湯,最終痊癒。
以上治案,皆足太陽經積熱,挾風、挾濕、挾虛者,其進退出入,可以用黃連消毒散之活法也。
黃連消毒飲
黃連(五分),黃芩(五分),黃柏(酒洗,五分),人參(五分),知母(四分,酒炒,此以苦寒引用通經,為君),羌活(一錢),獨活(五分),防風(五分),藁本(五分),連翹(一錢,此以大辛解本經之結,為臣),黃耆(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,此以甘溫配諸苦寒者,三之一,多則滋榮氣而補土),當歸身(一錢,酒洗),生地黃(一錢,酒洗,此以辛溫之味,和血補血),陳皮(五分,不去白,補胃氣),甘草梢(五分,生,此以甘寒瀉腎火之邪,補下焦元氣),澤瀉(七分,滲淡導酒濕,扶助秋令),防己(五分,酒洗,除膀胱留熱),當歸梢(五分),蘇木(五分,去惡寒),桔梗(一錢,使諸藥不下沉,為舟楫之用),凡所用之藥用酒洗,併入酒煎者,用酒熱為因,為使。
白話文:
上述的治療案例,都是足太陽經積熱,並伴隨風、濕、虛等因素。治療上進退出入,都可以使用黃連消毒散的活血方法。
黃連消毒飲的組成:黃連、黃芩、黃柏(酒洗)、人參、知母(酒炒,主藥)、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藁本、連翹(臣藥)、黃耆、甘草(炙)、當歸身(酒洗)、生地黃(酒洗)、陳皮、甘草梢(生)、澤瀉、防己(酒洗)、當歸梢、蘇木、桔梗。
所有藥材都用酒洗,並用酒煎。用酒作為煎藥的媒介,是為了增強藥效。
上俱作一服。水三盞,煎減一半,去滓,入酒少許再煎,食後溫服。投劑之後,不得飲水,必再作膿,效遲。初患三日者,服之立效。凡瘡皆陰中之陽,陽中之陰二證而已。東垣治疽,陽藥七分,陰藥三分,名曰升陽益胃散,老人宜之,亦名復煎散。或加沒藥、乳香各一錢。
上東垣論膏粱肉食之變,治宜苦寒,不宜芳香者,如解里條,撮要內消升麻湯,孫真人單煮大黃湯,皆為富貴肉食之輩設也。
白話文:
以上藥材共製成一劑。用水三碗,煎煮至剩下半碗,去渣,加入少量酒再煎煮,飯後溫熱服用。服用藥物後,不可喝水,否則會再次化膿,療效也會延緩。若病症剛起三天內服用,藥效顯著。
所有瘡瘍都是陰中之陽、陽中之陰兩種症狀而已。東垣先生治療癰疽,用陽性藥物七分,陰性藥物三分,稱為「升陽益胃散」,老年人適合服用,也稱為「復煎散」。也可以加沒藥、乳香各一錢。
上述是東垣先生論述膏粱厚味飲食造成的病變,治療應以苦寒藥物為主,不宜用芳香類藥物,例如解里條,要點是「內消升麻湯」。孫真人所用「單煮大黃湯」,都是為富貴之人因食用肥肉而生的病症而設。
羌活當歸湯,治腦疽。
黃芩,黃連(各酒炒),當歸身(酒浸),炙甘草(各一兩),羌活,黃柏(酒浸),連翹(各五錢),澤瀉,獨活,藁本(各三錢),防風,梔子仁(各五分)
上㕮咀。分作四服,水一小碗,先浸一時許,入酒一匙,煎至八分,去渣。大溫服食後,日二服,和渣計六服,三日服盡。去渣;清藥調下後檳榔散。
檳榔散
檳榔為細末,將羌活當歸湯調下。
白話文:
羌活當歸湯治腦疽
藥方:
- 黃芩,黃連(各用酒炒)
- 當歸身(用酒浸泡)
- 炙甘草(各一兩)
- 羌活,黃柏(用酒浸泡)
- 連翹(各五錢)
- 澤瀉,獨活,藁本(各三錢)
- 防風,梔子仁(各五分)
用法:
-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- 將藥粉分成四份,每次取一份,用一小碗水浸泡約一小時。
- 加入一匙酒,煎煮至八分,去渣。
- 溫熱服用,每天兩次,連續服用六次(包括藥渣),共三天。
- 服完藥後,服用檳榔散。
檳榔散:
- 將檳榔研磨成細末,用羌活當歸湯調服。
功效:
此方用於治療腦疽。
陳錄判母,年七十餘,於冬至後腦出疽,形可甌面大。眾瘍醫診視,俟瘡熟以針出膿,因笞侍妾,瘡輒內陷凹一韭葉許,面色青黃不澤,四肢逆冷,汗出身清,時復嘔吐,脈極沉細而遲。蓋緣衰老之年,嚴寒之時,病中苦楚,飲食淡薄,已滌肥濃之氣,獨存瘦悴之形,加之暴怒,精神愈損,故有此寒變也,病與時同。與瘍醫議,速制五香湯一劑,加丁香、附子各五錢,劑盡瘍復大發,隨證調治而愈。
《內經》曰:凡治病必察其下。謂察時下之宜也。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,言其常也。如瘡盛形羸,邪高痛下,始熱終寒,此反常也,固當察時下之宜而權治。故曰:經者常也,法者用也,醫者意也,隨所宜而治之,可收十全之功矣。(按:此條年老冬寒,理直溫補,茲用五香湯加丁、附,以辛散何也?蓋因其怒氣鬱結,阻礙陽氣不得營運,致疽凹陷且脈極沉細而遲,其為氣鬱可知矣。故用五香以開結,丁、附以助陽,則鬱散陽復,疽乃大發,此亦因其性,因其脈而為治也。
白話文:
陳錄判的母親,年紀七十多歲,在冬至後腦部長了個毒瘡,大小像個碗口。許多外科醫生診視後,打算等瘡熟了就用針把膿引出來。然而,她卻因為責罰侍妾,毒瘡就突然內陷,凹下去一寸多深,面色青黃無光,四肢冰冷,出汗卻是冰冷的,還經常嘔吐,脈象非常沉細而且遲緩。
這是因為她年老體衰,加上嚴寒的季節,疾病纏身,飲食清淡,已經把肥膩的氣血消耗殆盡,只剩下瘦弱虛弱的體格。更糟糕的是,她又因為暴怒,導致精神更加受損,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寒性病變。疾病的變化和時節變化相一致。
我和外科醫生商議後,馬上製作了一劑五香湯,再加入丁香、附子各五錢。藥喝完之後,毒瘡再次發作,而且逐漸好轉。之後我們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,最終痊癒。
《內經》上說:「凡是治療疾病,一定要觀察其時宜。」意思是說,要根據時節、病情、體質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。所有疼痛、瘙癢、瘡瘍都屬於心火,這是常見的情況。但如果瘡瘍嚴重,體力虛弱,邪氣上升,疼痛向下,一開始是熱症,最後卻變成寒症,這就屬於反常現象。對於這種情況,就應該根據時宜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,隨機應變。所以說,經方是常規療法,法則是用於治療的方法,醫生的意念才是關鍵。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,才能取得最好的療效。
(註: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位老婦人冬天患寒性毒瘡,應該溫補治療,但是卻用了辛散的五香湯,還加了丁香、附子。為什麼呢?這是因為她怒氣鬱結,阻礙陽氣運作,導致毒瘡凹陷,脈象沉細遲緩,說明氣血鬱滯。所以用五香湯來疏通氣結,用丁香、附子來溫補陽氣,讓鬱滯的氣散開,陽氣恢復,毒瘡就重新發作。這也是根據病人的體質和脈象來選擇治療方法的例子。)
)錦衣葉夫人,患腦疽,口乾舌燥,內服清熱,外敷寒涼,色黯不焮,胸中氣噎,證屬陽氣虛寒。彼疑素有痰火,不受溫補,薛以參耆各五錢,薑桂各二錢,一劑頓然腫潰,又用大補藥而愈。
一人膿將成,微痛兼渴,尺脈大而無力,此陰虛火動之證。彼謂心經熱毒,自服清涼降火藥愈熾,復求治,乃以四物湯加黃柏、知母、五味、麥門、黃耆,及加減八味丸,渴止瘡潰,更以托裡藥,兼前丸而愈。
一婦人,年逾八十,腦疽已潰,發背繼生,頭如粟許,脈大無力,此膀胱經濕熱所致。脈無力血氣衰,進托裡消毒藥數服稍可,更加參耆,雖起而渴,此血氣虛甚,以參耆各一兩,歸芐各五錢,麥門五味各一錢,數服渴止。不潰加肉桂十餘劑,膿成針之,瘀肉漸腐,徐徐取去而膿清不斂,投十全大補湯,加白蘞、貝母、遠志,三十餘劑膿稠而愈。
白話文:
一位名叫錦衣葉的夫人,患了腦疽,口乾舌燥,服用清熱藥物,外敷寒涼藥膏,但腫塊顏色黯淡,沒有消退,胸中氣悶,診斷為陽氣虛寒。有人懷疑她原本就有痰火,不接受溫補治療,薛醫師就用人參、黃耆各五錢,生薑、桂枝各二錢,一劑藥下去,腫塊就迅速潰破,接著又用大補藥治療,便痊癒了。
有一個人,膿包快要形成,微微疼痛並伴隨口渴,尺脈很大但無力,這是陰虛火動的症狀。有人認為是心經熱毒,自行服用清涼降火藥物,結果病情更加嚴重,又來求醫。醫生便用四物湯加上黃柏、知母、五味子、麥冬、黃耆,以及加減八味丸,口渴止住,瘡瘍潰破,再用托裡藥,配合之前的藥丸,最終治癒。
一位婦人,年過八十,腦疽已經潰破,發背又接著長出來,大小像小米粒,脈搏很大卻無力,這是膀胱經濕熱引起的。脈搏無力代表血氣衰弱,服用托裡消毒藥物幾劑後稍有改善,再加入人參、黃耆,雖然病情好轉,但仍然口渴,這是血氣虛弱的表現。醫生就用人參、黃耆各一兩,當歸、白芍各五錢,麥冬、五味子各一錢,服用幾劑後口渴就止住了。如果膿包沒有潰破,就加肉桂十餘劑,膿包就會像針尖一樣小,瘀肉逐漸腐爛,慢慢地去除,膿液清澈不收口,就用十全大補湯,加上白蘞、貝母、遠志,服用三十餘劑,膿液濃稠,最終痊癒。
設不峻補,不去腐肉,以渴為火,投以涼藥,寧免死哉!瘡疽之證,雖屬心火,當分表裡虛實,果元氣充實,內有實火,寒劑或可責效。若寒涼過度,使胃寒脾弱,陽證變陰,或結而不潰,或潰而不斂,陰陽乖戾,水火交爭,死無日矣。一人腦疽作渴,脈雖洪,按之無力,予㕮咀加減八味丸與之,彼不信,自用滋陰等藥,七惡並至而歿。
《精要》曰:患疽雖云有熱,皆因虛而得之,愈後作渴,或先渴後疽,非加減八味丸不能治。一人腦患疽,發熱口渴,醫用苦寒藥,膿水益多,發熱益甚,面目赤色,唇舌燥烈,小便淋痛,晝夜不寐,死在反掌,請薛治之。乃以加減八味丸料加參、耆、歸、朮、麥冬、甘草煎服之。
白話文:
如果只顧著補而不去腐肉,以口渴當成火症,用涼藥治療,病人豈能免於死亡?瘡疽的病症雖然屬於心火,但要區分表裡虛實,如果元氣充沛,內有實火,寒涼藥物或許能奏效。但若寒涼過度,導致胃寒脾虛,陽證轉為陰證,可能造成膿瘡結而不潰,或潰而不斂,陰陽失調,水火相爭,病人就難逃一死。曾經有一個人患了腦疽,口渴難耐,脈象雖然洪大,但按之無力,我給他開了加減八味丸,但他不信,自行服用滋陰的藥物,結果七種惡症齊發,最終不幸離世。
《精要》中提到:患疽雖然有熱症,但都是因為身體虛弱而導致的,病癒後口渴,或先口渴後患疽,只有加減八味丸才能治療。曾經有一個人患了腦疽,發熱口渴,醫生用苦寒藥治療,結果膿水更多,發熱更厲害,面色發紅,嘴唇舌頭乾燥灼熱,小便淋痛,夜不能寐,眼看就要不行了,於是請薛某治療。薛某就用加減八味丸,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蒼朮、麥冬、甘草煎服。
熟睡半日,覺來諸證悉退,不數劑而瘡愈。薛曰:病雖愈,當固其本元。彼不經意,且不守禁,次年患中風;後患背疽而歿。
一老人,膿清兼作渴,脈軟而澀。予以為氣血俱虛,用八珍湯加黃耆、五味。彼不信,乃服降火之劑,果反作嘔少食。始信,服香砂六君子湯四劑,嘔止食進,仍投前湯,月餘而愈。一人未潰兼作渴,尺脈大而無力,以四物湯加黃柏、知母、黃耆、麥門,四劑而渴減,又與加減八味丸,渴止瘡潰,更用托裡藥兼前丸而愈。一人頭項俱痛,雖大潰腫痛益甚,兼作瀉,煩躁不睡,飲食少思,其勢可畏。
白話文:
睡了半天,醒來後所有病症都消失了,沒用幾劑藥,瘡就治好了。薛說:病雖然好了,但要鞏固根本。那人沒有在意,而且不遵守禁忌,第二年就患了中風;後來患了背疽而死。
有個老人,膿清並且口渴,脈象軟弱而澀。我認為他是氣血雙虛,用八珍湯加上黃耆、五味子。他不相信,就服用降火藥,結果反而嘔吐食少。他才相信,服用香砂六君子湯四劑,嘔吐止住食慾恢復,再服用之前的藥方,一個多月就治好了。有個人瘡還沒潰破,並且口渴,尺脈很大但是無力,用四物湯加上黃柏、知母、黃耆、麥門冬,四劑後口渴減輕,又給他服用加減八味丸,口渴止住瘡潰破,再用托裡藥和之前的丸藥一起服用就治好了。有個人頭項都痛,雖然瘡潰破很大,腫痛更加嚴重,並且腹瀉,煩躁不安睡不着,飲食少思,情況很可怕。
診其脈毒尚在,與仙方活命飲二劑,腫痛退半,與二神丸及六君於湯加五味、麥門、酸棗仁四劑,諸證少退,食頗進,睡少得,及與參苓白朮散數服,飲食頗進,又與十全大補湯加金銀花、白芷、桔梗,月餘瘥。
〔鬼遺〕,赤色疽,發頭額及腦前,並手掌中,十日不穴者死。七日可刺,出赤血,七日未有膿,不可治也。(不穴者,不作穴而東攻西擊也。),杼疽,髮鬢須及兩耳,不穴十五日死。可刺其膿色黑如豆豉,或見血者死。
白話文:
診斷他的脈象發現毒氣仍在體內,便給他服用仙方活命飲兩劑,腫痛減輕了一半。接著給他服用二神丸、六君子湯,並加入五味子、麥門冬、酸棗仁,連服四劑。症狀略有減輕,食慾有所提升,但睡眠仍然很少。之後又給他服用參苓白朮散幾劑,飲食進食量明顯增加。最後又給他服用十全大補湯,並加入金銀花、白芷、桔梗,服用一個多月後病癒。
鬼遺是一種赤色的疽,發病部位在頭額及腦前,以及手掌,如果十天不作穴治療就會死亡。七天可以針刺,刺出赤血,如果七天沒有出現膿液,就無法治療了。不作穴指的是不進行針刺治療,任由病情蔓延。杼疽是一種發病在鬢髮、鬚髮及兩耳的疽,不作穴治療十五天就會死亡。可以針刺,如果膿液顏色黑如豆豉,或者出現血跡,則會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