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三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2)

1. 鬢疽

鬢疽屬手少陽三焦相火,是經少血多氣,尤忌見膿,若妄加針灸,必至不起,余見之屢矣。薛新甫以為屬肝膽二經怒火,或風熱血虛所致,若發熱作渴者,用柴胡清肝散。腫臖痛甚者,用表證。若大勢已退,餘毒未散,用參、耆、歸、術為主,佐以川芎、白芷、金銀花,以速其膿,膿成仍用參耆之類,托而潰之。若欲其生肌收斂,脾虛者,六味丸。

血虛者,四物加參耆。或血燥,或水不能生木者,用四物湯、六味地黃丸。氣虛者,用補中益氣湯,皆當滋其化源為善。

白話文:

鬢疽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的相火,這是經絡氣盛血少所致,尤其忌諱化膿。若胡亂針灸,必定會導致病人不治,我見過很多這樣的案例。薛新甫認為鬢疽屬於肝膽二經的怒火,或是風熱血虛所導致。若病人發熱口渴,可用柴胡清肝散。腫脹疼痛厲害的,可用治表證的藥方。如果病情已經消退,但餘毒未散,則以參、耆、歸、術為主,佐以川芎、白芷、金銀花,以加速化膿。膿成之後,仍用參耆等藥物,托之使其潰爛。若想要生肌收斂,脾虛者,可用六味丸;血虛者,可用四物湯加參耆。若血燥或水不能生木者,可用四物湯、六味地黃丸。氣虛者,可用補中益氣湯。以上各種藥方,都應滋養其化源,以求痊癒。

一老腫痛發熱,膿清作渴,脈軟而澀,此氣血俱虛也,欲補之。彼見作渴發熱,乃服降火之劑,果作嘔少食,復求治。投六君子湯四劑,嘔止食進,仍用補藥月餘而愈,(以上補例。),一人患此,焮痛作腫發熱,以小柴胡湯加連翹、金銀花、天花粉,四劑而消。一人因怒後,鬢際腫痛發熱,以小柴胡湯加連翹、金銀花、天花粉,四劑而消。

一人因怒後,鬢際腫痛發熱,以小柴胡湯,加連翹、金銀花、天花粉四劑,根畔俱消,惟瘡頭作痛,以仙方活命飲二劑,痛止膿熟針之,更以托裡消毒藥而愈。一人腫痛,寒熱拘急,脈浮數,以荊防敗毒散二劑,表證悉退,更以托裡消毒散,潰之而安。一人臖腫痛甚,發寒熱,服十宣散愈熾,診之脈數而實,此表裡俱有邪也,以荊防敗毒散,加芩、連、大黃二劑少愈,更以荊防敗毒散四劑而消。

白話文:

曾經有一位老人患了腫痛,伴隨發熱,膿液清稀,口渴,脈象軟弱而澀,這是氣血雙虛所致,需要補益。當時有人見他口渴發熱,便用清熱降火的藥物治療,結果導致嘔吐,食慾不振,再次求醫。醫生開了六君子湯四劑,嘔吐止住,食慾恢復,接著又用補益藥物一個多月,病就好了。

還有一個人患了同樣的疾病,出現紅腫疼痛,發熱,醫生用小柴胡湯加連翹、金銀花、天花粉,四劑之後腫消。

又有一個人因生氣後,鬢角處紅腫疼痛,發熱,醫生用小柴胡湯加連翹、金銀花、天花粉,四劑之後腫消。

還有一個人因生氣後,鬢角處紅腫疼痛,發熱,醫生用小柴胡湯加連翹、金銀花、天花粉四劑,腫消,但瘡口仍然疼痛,於是服用仙方活命飲兩劑,疼痛止住,膿液成熟,針刺後,再用托裡消毒藥治療,病就痊癒了。

還有一個人患了腫痛,伴隨寒熱,身體拘緊,脈象浮數,醫生開了荊防敗毒散兩劑,表證全部消除,接著用托裡消毒散,膿液排出,病就痊癒了。

還有一個人患了臖腫,疼痛加重,發寒發熱,服用十宣散後病情更加嚴重,診脈發現脈象數而有力,這是表裡都有邪氣,醫生開了荊防敗毒散加黃芩、連翹、大黃兩劑,病情略有緩解,接著又用荊防敗毒散四劑,腫消。

俞黃門,年逾三十,冬患鬢毒腫焮,煩躁便秘,脈實,此膽經風熱壅上也,馬氏曰:瘡瘍熱實不利者,大黃湯下之。一劑便通瘡退,更以荊防敗毒散二劑,十宣散去桂,加天花粉、金銀花,數劑而愈。一人頭面焮腫作痛,時仲冬,脈弦緊,以托裡溫經湯,汗之而消。趙宜人,年逾七十,鬢疽已潰,焮腫痛甚,喜冷,脈實便秘,東垣云:煩躁飲冷,身熱脈大,精神昏悶者,臟腑實也,以清涼飲二劑,腫痛悉退,更以托裡藥三十劑余而平。

〔汪〕,前疽雖出少陽血少之分,然證與脈,皆屬於實,故年壯者,用瀉劑之重,老年者,用瀉劑之輕。若拘以年老,或守其經禁而投補劑,實實之禍難免矣,(以上瀉例。)

白話文:

俞黃門,年紀超過三十歲,冬天患了頭髮邊緣的毒瘡,腫脹紅熱,煩躁不安,便秘,脈象沉實,這是膽經風熱上壅的症狀。馬氏說:瘡瘍熱毒實而不利者,可以用大黃湯瀉下。服用一劑就通便,瘡腫消退,再用荊防敗毒散兩劑,十宣散去桂枝,加上天花粉、金銀花,服用幾劑就痊癒了。

有一個人頭面紅腫疼痛,時值仲冬,脈象弦緊,用溫經湯托裡發汗,腫痛就消退了。趙宜人,年紀超過七十歲,頭髮邊緣的毒瘡已經潰爛,腫脹疼痛非常厲害,喜歡冷,脈象沉實,便秘。東垣說:煩躁不安,喜歡喝冷飲,身體發熱,脈象洪大,精神昏沉,都是臟腑實證。用清涼飲兩劑,腫痛就都消退了,再用托裡藥三十多劑才痊癒。

汪某說:前述的毒瘡雖然屬於少陽血少之分,但症狀和脈象都屬於實證,所以年輕人用瀉劑比較重,老年人用瀉劑比較輕。如果拘泥於年老,或者守著經方禁忌而投用補劑,實證的危害難以避免。(以上是瀉下治療的例子。)

侍御朱南皋患前證,腫痛發熱,日晡尤甚,此肝膽二經血虛火燥也,用四物湯加玄參、柴胡、桔梗、炙草治之而愈。又因勞役,發熱畏寒,作渴自汗,用補中益氣湯去柴胡、升麻,加五味、麥門、炮姜而瘥。州守胡廷器,年七十患前證,腫焮作痛,頭目俱脹,此腎水不足,肝膽火盛而血燥也,用六味丸料四劑,瘡頭出水而愈。

後因調養失宜,仍腫痛煩熱喘渴,脈洪大而虛,此脾胃之氣傷也,用補中益氣以補脾胃,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肝而痊。(以上補例)

白話文:

侍御朱南皋患有前證,腫痛發熱,到了下午病情尤其嚴重,這是肝膽二經血虛火燥所致。醫師用四物湯加入玄參、柴胡、桔梗、炙草治療,病症痊癒。後來,朱南皋因勞役過度,發熱畏寒,口渴且自汗,醫師用補中益氣湯去柴胡、升麻,加入五味子、麥門冬、炮姜治療,也恢復健康。

州守胡廷器,年屆七十,患有前證,腫脹發炎疼痛,頭目皆脹痛,這是腎水不足,肝膽火盛而血燥所致。醫師用六味丸治療四劑,瘡頭出水,病症痊癒。

後來胡廷器因調養不當,仍然腫痛煩熱,口渴喘促,脈象洪大而虛,這是脾胃之氣受損所致。醫師用補中益氣湯補脾胃,用六味地黃丸補腎肝,終於痊癒。

柴胡清肝散,治鬢疽,及肝膽、三焦風熱怒火之證,或項胸作痛,或瘡毒發熱。

柴胡,山梔(炒,各一錢五分),黃芩(炒),川芎,人參(各一錢),連翹,桔梗(各八分),甘草(五分)

上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柴胡清肝散,用來治療鬢疽,以及肝膽、三焦風熱怒火引起的症狀,例如項胸疼痛、瘡毒發熱。藥材包括柴胡、山梔(炒)、黃芩(炒)、川芎、人參、連翹、桔梗、甘草,用水煎服。

2. 髮際瘡

《鬼遺》云:左右髮際起如粟米,頭白肉赤,熱痛如錐刺,此疾婦人患多,丈夫患少,始因風濕上攻髮際,亦宜出膿無傷。或問:髮際生瘡何如?曰:此名髮際瘡也。狀如芡實,漫腫寒熱,或痛或癢者,髮際疽也,此由風熱上壅所致。宜服防風通聖散、紫金丹、奪命丹汗之。

白話文:

古籍《鬼遺》記載:左右髮際處長出像粟米般的小疹子,頭部白而皮膚發紅,感覺灼熱疼痛,如同針刺一般。這種疾病女性患者較多,男性患者較少。起因是風濕之邪上攻髮際,也可能出現膿液,但不要傷及髮根。

有人問:髮際長瘡如何治療?

答:這種疾病稱為髮際瘡。外觀如芡實,腫脹並伴有寒熱,或疼痛或搔癢,稱為髮際疽。這是由於風熱之邪上壅所致。應服用防風通聖散、紫金丹、奪命丹等藥物,以發汗治療。

3. 癩頭瘡

〔丹〕,防風通聖散為末,酒浸焙乾,凡三次。食後,白湯調服,月三服,至頭有汗效。

〔世〕,濃煎鹽湯洗,三五日一洗,用一上散敷之,久年不愈神效。

〔丹〕,用好紫霄炭燒通紅,入水淬之,又燒又淬,以水熱為度。取所淬之水,日日洗之,使熱毒宣發而愈。外以胡荽子、伏龍肝、懸龍尾(屋梁塵也。)黃連、白礬為末,調敷。又服酒炒通聖散效。

白話文:

用防風通聖散研成粉末,浸泡在酒中,烘乾,重複三次。飯後用白開水調服,每月服用三次,直到頭部出汗見效。

用濃鹽水煮沸後清洗患處,每隔三五天洗一次,並用一上散敷在患處,即使多年不愈也有顯著效果。

用上好的紫霄炭燒到通紅,放入水中淬火,重複燒烤和淬火,以水溫適宜為準。用淬火後的熱水每天清洗患處,使熱毒散發而痊癒。另外,將胡荽子、伏龍肝、懸龍尾(即屋樑上的灰塵)、黃連、白礬研成粉末,混合敷在患處。同時服用酒炒通聖散,效果更佳。

一方,單用黃連末。敷之累效。

或問:頭上生瘡,狀如葡萄痛甚,久而無膿,何如?曰:名鬈毛瘡,治法上同。必須詳驗其瘡,若中陷而四畔高起,色如黃蠟者,廣瘡也。

松脂膏,治頭瘡,經年月不瘥。松脂,黃連(去須,各七錢半),黃芩,苦參(各一兩),蛇床子(二錢半),大黃,白礬(枯,各半兩),水銀(一兩半),胡粉(半兩,合水銀入少水同研,令無星為度)

白話文:

一種方法是用黃連粉敷在瘡上,效果很好。

有人問:頭上長了瘡,像葡萄一樣,很痛,很久了還沒出膿,怎麼辦?醫生說:這叫鬈毛瘡,治療方法和上面的一樣。必須仔細觀察瘡的狀況,如果中間凹陷,四周隆起,顏色像黃蠟,那就是廣瘡。

用松脂膏治療頭瘡,即使是多年不癒的也能治好。配方是:松脂、黃連(去須,各七錢半)、黃芩、苦參(各一兩)、蛇床子(二錢半)、大黃、白礬(枯,各半兩)、水銀(一兩半)、胡粉(半兩,和水銀一起加少量水研磨,直到沒有顆粒為止)。

上為細末,研勻。用臘豬脂調敷瘡上,大效。

貝母膏,治頭禿瘡。

貝母,半夏(生),南星,五倍子,白芷,黃柏,苦參(各二錢半),虢丹(煅,一錢半),雄黃(一錢)

上為細末,先以蜂房、白芷、苦參、大腹皮、荊芥煎湯熏洗拭乾。即用蜜水調敷兩三次後,乾摻藥。

加味平胃散,治一切惡瘡,頭上瘡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末,與豬油混合,塗抹在患處,效果顯著。

貝母膏可以治療頭部的禿瘡。

藥材包括貝母、生半夏、南星、五倍子、白芷、黃柏、苦參(各二錢半)、虢丹(煅,一錢半)、雄黃(一錢)。

將藥材磨成細末,先用蜂房、白芷、苦參、大腹皮、荊芥煎煮藥湯,熏洗患處並擦乾。然後用蜂蜜水調和藥末,塗抹兩到三次,待藥末乾燥後再撒藥粉。

加味平胃散可以治療各種惡瘡,包括頭上的瘡。

上平胃散入膩粉,清油調敷之,甚妙。

螵蛸散,治頭上生瘡,俗曰黏瘡。

海螵蛸(二錢),白膠香,輕粉(各半兩)

為細末研勻。先用清油潤瘡,後摻藥,只一上可。

治頭極癢不痛生瘡方

鵓鴿糞(五合)

上以好醋和膏,煮三兩沸,日兩三次,塗之。

白話文:

平胃散加膩粉,用清油調和敷在患處,效果很好。

螵蛸散可以治療頭上生瘡,俗稱黏瘡。

用海螵蛸兩錢、白膠香、輕粉各半兩,研磨成細粉。先用清油潤濕患處,再撒上藥粉,一次即可。

治療頭部極癢不痛的生瘡方法:

用鵓鴿糞五合,和好醋製成膏狀,煮沸三次,每天塗抹兩到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