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
1. 卷之三
2. 癰疽部分
《靈樞》五藏身有五部:伏兔一,腓二,腓者,腨也,即足肚。)背三,五藏俞四,項五,此五部有癰疽者死。
王海藏云:腦、須、鬢、頤,亦為癰疽必死之處。
《鬼遺方》不可患癰疽者七處:眼後虛處;頤接骨處;陰根上毛間、胯與尻骨接處;耳門前後車骨接處;諸因小腹風水所成癰疽;頷骨下近耳後虛處;鼻骨中。並能害人。但以諸法療之,或有得瘥。唯眼後虛處最險。
背上九處不可病癰:第一人髮際為玉枕,亦為舌本;第二頸項節;第三推為崇骨;第四大椎為五臟;第五脊骨兩邊肺俞穴;第六夾脊兩邊脾俞及肝俞;第七脊骨兩邊腎俞二穴;第八後心鳩尾;第九鳩尾骨穴。
正面五處不可患癰:第一喉骨為垂膺;第二當胸為神舍;第三心鳩尾;第四當兩乳穴;第五臍下二寸為腸屈間。
側面三處不可患癰:耳下近耳後牙車尖央陷中,為喉脈一穴;當膊下一穴,為肩骨,承山上三寸一穴腨腸。
上焦發癰為陽,是壅塞實候,宜解利溫涼湯藥,去其積熱上外攻,即貼消腫逼毒藥。如已結定,即用發穴藥,候穴破出,其膿毒腫平,方貼生肉等藥,然後斂合瘡口。亦慮外傷風水,勿食發風熱醬面毒物等,忌房事。
中焦發癰至腰上一節,前後心不定所在,皆是澀滯候。亦乘虛而作,不拘大小,前起心鳩尾者最要緊。近兩腋是虛處,兩脅肋下至臍上,及臍下兩傍一二寸,發癰填氣,伏硬難潰膿,為此等處偏難發穴,穴後難合瘡口,並須先用暖內藥,服後用熱藥貼令軟和,慢慢破穴,不得急破,急破即朝夕出膿不住,緩慢破穴,即一頓出膿,易為將息。
後心者,唯有十一椎脾俞下,十四椎上為腎俞,腎俞下為腰俞,兩處起癰者,防毒氣內攻,為此處皆是至虛處,凡有癰起,先須補內氣令實,方可放破,內氣實則不內攻,且易得潰,唯腰腿兩處多成漏疾,預防節欲則先矣。
下焦發為流注虛損候,前陰股兩處,起如雞卵大,長橫折內。初起腫核結塊,後四畔浮腫,相併伏硬。色青黑。先用和平藥內服三五日,後用發軟散及罨藥,罨令軟即穴,穴後其瘡口即隨摺子內作長瘡,瘡口破,宜急用抽毒膏出膿,膿盡便貼合瘡口藥。為此處無肉可壞。更不須長肉也。
上《靈樞》、《鬼遺》諸書所言部分甚悉,今已散採入各條矣。其經絡所屬及引經之藥,已見首卷分經絡篇。其初、中、後,內消、外治之法,及表裡、虛實之別,則當於腫瘍、潰瘍門求之。今世專科方士,所詫以為秘傳之書,圖寫形像,分別名目以立治法者,多不足憑,此中亦有搜採者。(如或問之類。)姑以廣聞見耳,不必泥也。
白話文:
癰疽部分
《靈樞》中提到人體有五個部位容易長癰疽:伏兔穴(一個)、腓腸肌(兩個,腓指小腿肚)、背部(三個)、五臟俞穴(四個)、項部(五個)。這些部位長癰疽,則凶多吉少。
王海藏說:腦部、鬍鬚、鬢髮、下巴等部位長癰疽,也是必死之症。
《鬼遺方》記載七個部位不宜患癰疽:眼後凹陷處;下巴與骨骼交接處;陰部毛髮間、胯骨與尾骨交接處;耳門前後與骨骼交接處;因腹水引發的小腹癰疽;下巴骨下方靠近耳後凹陷處;鼻骨中間。這些部位長癰疽都非常危險,但若及時治療,也可能痊癒,其中眼後凹陷處最為危險。
背部九個部位不宜患癰疽:1. 髮際處的玉枕穴(也是舌根所在);2. 頸項關節;3. 項後突出的骨骼(崇骨);4. 大椎穴(與五臟相連);5. 脊柱兩側的肺俞穴;6. 脊柱兩側的脾俞穴和肝俞穴;7. 脊柱兩側的腎俞穴;8. 後心部鳩尾穴;9. 尾椎骨穴。
正面五個部位不宜患癰疽:1. 喉嚨骨骼處(垂膺);2. 胸骨處(神舍);3. 心窩處(鳩尾);4. 兩乳穴;5. 肚臍下二寸處(腸屈間)。
側面三個部位不宜患癰疽:1. 耳下靠近耳後牙齒後方凹陷處(喉脈穴);2. 肩膀下方(肩胛骨處);3. 肩膀上方三寸處(腨腸)。
上焦(胸部以上)長癰疽,屬於陽證,是氣血壅塞的表現,宜用解表利濕溫涼的湯藥,以消腫解毒。若已成膿,則需用藥物使之潰破排膿,膿液排出、腫消後,再敷藥生肌癒合。同時需注意避免外傷、風寒濕邪,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房事。
中焦(橫膈膜到肚臍)長癰疽,至腰部以上,部位不定,屬於氣血瘀滯的表現,多因體虛而發,無論大小,心窩處最為危急。兩腋下、兩脅肋下至肚臍上,以及肚臍下兩側一二寸處,長癰疽則氣血凝滯,不易潰膿。此類部位處理應先服用溫補內氣的藥物,再用熱藥外敷,使腫塊軟化,待其自行潰破,不可強行挑破,以免膿液流出不止。緩慢潰破,膿液一次排出,則較易痊癒。
後心部(背部)長癰疽,尤其在第十一胸椎(脾俞穴下方)和第十四胸椎(腎俞穴上方)及腎俞穴下方(腰俞穴)的癰疽,需警惕毒氣內攻。此處皆屬虛弱部位,癰疽初起,需先補益內氣,待氣血充盈後再使其潰破排膿,如此就不易內攻,且易於癒合。但腰腿部位的癰疽容易導致漏疾,需預防節欲。
下焦(肚臍以下)長癰疽,屬於氣血虛損,陰部、大腿內側長癰疽,如同雞蛋大小,呈長條形,初期腫塊堅硬,後期周圍浮腫,顏色青黑。需先服用溫和的藥物三五天,再用藥物使之軟化潰破,潰破後,因其部位無多餘肌肉,瘡口會呈長條形,需及時用藥物引出膿液,膿液排出後,即可敷藥癒合瘡口,無需長肉。
《靈樞》、《鬼遺方》等書中關於癰疽的記載已在本文中綜合整理。經絡相關內容及用藥已在首卷分經絡篇中說明。初、中、後期的治療方法,以及內治、外治、表裡、虛實的辨證,則需參考腫瘍、潰瘍相關論述。現今一些所謂秘傳的癰疽治療方法,多不可信,本文也僅是蒐集整理,供參考,不必拘泥於此。
3. 頭部(一)
4. 百會疽
或問:百會穴生疽何如?曰:此名玉頂發,初如麥米,頓增痛楚,寒熱大作,由虛陽浮泛,宜以鹽湯下八味丸,引火歸源,甚則黑錫丹。或元氣素厚,六陽經受風邪,風火相扇,臟腑熱毒上攻而然者,宜黃連消毒飲兼玉樞丹、勝金丹,更以附子切片,置湧泉穴灸五壯,以泄其毒。七日無膿者死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百會穴長了疽(瘡瘍)怎麼辦?回答說:這叫做「玉頂發」,初期像麥粒般大小,很快就會疼痛加劇,並伴隨寒熱交替,這是因為虛陽浮於體表所致,應該服用鹽湯送服八味丸,引導火邪歸於臟腑;病情嚴重者,則需服用黑錫丹。如果元氣本來就充足,但六陽經脈受了風邪侵襲,風火互相助長,臟腑的熱毒上攻而導致的,則應該服用黃連消毒飲,並配合服用玉樞丹、勝金丹,再加上將附子切片,放置在湧泉穴灸五壯,以排出毒素。如果七天內沒有化膿,就會死亡。
5. 頂門癰
或問:頂門生癰何如?曰:此屬太陽經風熱所至,一名佛頂疽,穴名上星。由臟腑陰陽不調,熱毒上壅而成,宜服活命飲加芩、連、梔子、藁本,清熱之劑,及紫金丹、烏金散、奪命丹汗之。虛者十全大補湯加羌活。稍遲,潰爛黑陷,惡證多,脈大神昏,二便閉結者,不治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頭頂長癰腫(膿瘡)怎麼辦?這屬於太陽經風熱入侵導致,也叫佛頂疽,穴位在上星穴。是由於臟腑陰陽失調,熱毒鬱結上衝而引起的。應該服用活命飲,再加入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藁本等清熱藥物,以及紫金丹、烏金散、奪命丹等外用藥物以促進排膿。體虛者,可服用十全大補湯,再加入羌活。如果治療延誤,潰爛變黑凹陷,出現很多危重症狀,例如脈象洪大、神志昏迷、大小便不通暢,那就無法治療了。
6. 額疽
《鬼遺方》云:左額、右額髮赤疽。不拘大小,狀如桃李,急宜藥貼破,見膿無害。右額角一處發毒疽及惡癤,為近太陽穴,如腫滿太陽,即成虛損。為近穴而難消,不可破,如破後傷外風水,即能害人,亦宜用藥潰膿後,速斂合瘡口,如經冬月,即成冷瘡。緣此處近太陽穴,上至額角,都為險處。
或問:當額生疽何如?曰:此屬陽明胃積熱,宜服活命飲加升麻、桔梗、羌活,水酒煎服。壯實者,一粒金丹下之,老弱者,十全大補湯或十宣散、黃耆內托散托之,過時潰爛,腦髓出者死。
白話文:
額頭長瘡瘍,無論大小,形狀像桃李一樣,要趕緊用藥膏貼敷使其潰破,即使流膿也沒有關係。但如果長在右側太陽穴附近,腫脹到太陽穴,就可能導致身體虛弱。因為靠近穴位,不容易消腫,不能自行弄破,如果破了傷到風寒濕邪,就會危及生命,應該用藥物使其潰膿後,迅速收斂傷口。如果在冬天,則可能變成久治不愈的慢性瘡瘍。因為這個部位靠近太陽穴,向上延伸到額角,都是危險的地方。
有人問:額頭長瘡瘍該怎麼辦?這屬於陽明經胃部積熱,應該服用「活命飲」再加入升麻、桔梗、羌活,用水酒煎服。體質強壯的人,可以服用「一粒金丹」;體質虛弱的人,則應該服用「十全大補湯」或「十宣散」、「黃耆內托散」來治療。如果延誤治療,導致潰爛,腦髓流出就會死亡。
7. 太陽疽
《鬼遺》云:左右太陽穴,或發疽癤及癰,五七日不潰,毒氣流入眼眶攻眼,眼合不開,用藥貼破,破後慎外風水,所入即損其睛,疰損眼臉而成大疾。或問:兩太陽生疽何如?曰:此名勇疽,亦名腦發。疽屬足陽明胃經,狀如伏鼠,寒熱並作,面目浮腫,宜活命飲加升麻、桔梗,烏金散。十一日刺得黃白膿者生,清稀黑血者,及潰爛透腦者死。
白話文:
太陽穴附近長疽瘡或癰腫,五到七天不潰爛,毒氣就會蔓延到眼眶,導致眼睛睜不開。如果用藥物使它潰破,破潰後要小心避免風寒濕邪入侵,否則會傷到眼睛,造成眼臉損傷,引發嚴重疾病。有人問:太陽穴長疽瘡該如何治療?這叫做「勇疽」,也叫「腦發」。這種疽瘡屬於足陽明胃經,形狀像伏著的老鼠,會發寒發熱,而且臉部浮腫。治療宜用活命飲,再加入升麻、桔梗和烏金散。十一天內,如果膿液是黃白色,則能活下來;如果膿液稀薄、顏色發黑,或者潰爛穿透到腦部,則會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