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23)
卷之二 (23)
1. 入腹
治疔瘡毒氣入腹,多嘔吐欲死者,即服內托香粉散。
滴乳半兩,另研真綠豆粉一兩,為細末,煎生甘草湯,調三錢,時時飲之,常令灌潤胸膈。(一方,用雄黃、綠豆粉、乳香等分,為末。水調服。)
百二散(又名護心散),治發疔瘡煩躁,手足不住發狂者,急宜服之。
甘草節,綠豆粉,硃砂(各等分)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錢,熟水調下。
疔瘡入腹嘔者,煎道人頭濃汁飲之。
治疔瘡毒氣入腹,昏悶不食。
紫花地丁,蟬蛻,貫仲(各一兩),丁香,乳香(各二錢)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空心溫酒下。(紫花地丁,麥熟時有之,開紫花質甚脆,如蒲公英狀,但蒲公英開黃花,地丁開紫花。)
〔瑞〕,治疔瘡危篤者,二服即愈,輕者一服立效。
土蜂房(一小窠全,《本草》云,上蜂房有毒,利大小便),蛇蛻(一條,全)
上作一處,器皿中盛,用黃泥封固,火煅存性,研為細末。每服一錢,空心,好酒調服少頃,腹中大痛,痛止,其瘡已化黃水矣。仍服五聖散。
大黃,甘草(各一兩),生薑,皂角針,金銀花(各二兩),栝蔞(一個)
上㕮咀。用好酒二升,同煎至八分,去渣,不拘時服。
治疔瘡最驗。用蒼耳、臭牡丹各一大握,搗爛,新汲水或順流水,調服一碗,瀉下黑水即愈。
白話文:
入腹
治療疔瘡毒氣入侵腹部,患者嘔吐嚴重,危及生命時,立即服用內托香粉散。另取乳香半兩,研磨真綠豆粉一兩成細末,用煎煮過的甘草湯調服三錢,隨時飲用,保持胸膈濕潤。(另一方:用雄黃、綠豆粉、乳香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水調服。)
百二散(又名護心散)用於治療因疔瘡而煩躁不安,手足抽搐,發狂的患者,應立即服用。 藥物成分為:甘草節、綠豆粉、硃砂(等量),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溫水送服。
若疔瘡入侵腹部引起嘔吐,則煎煮道人頭(一種中藥材)濃汁飲用。
治療疔瘡毒氣入侵腹部,導致昏迷、不願進食者,可用紫花地丁、蟬蛻、貫仲(各一兩)、丁香、乳香(各二錢)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溫酒送服。(紫花地丁在麥子成熟時生長,開紫花,植株很脆,形狀像蒲公英,但蒲公英開黃花,地丁開紫花。)
瑞方,治療病情危重的疔瘡,兩次服用即可痊癒,症狀較輕者,一次服用即可見效。藥物為:土蜂房(一個蜂巢,《本草》記載,上部的蜂房有毒,可通大小便)、蛇蛻(一條完整蛇蛻),將兩者一起放入容器中,用黃泥封好,火煅至藥性存留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空腹用好酒送服,片刻後腹部會劇烈疼痛,疼痛停止後,瘡瘍就會化膿流出黃水。之後再服用五聖散。五聖散的藥物組成為:大黃、甘草(各一兩)、生薑、皂角刺、金銀花(各二兩)、栝蔞(一個),將藥材切碎,用好酒二升煎煮至八分,去渣,不限時間服用。
治療疔瘡最有效的方子:用蒼耳、臭牡丹各一大把,搗爛,用新汲取的水或流動的清水調和,服用一碗,瀉下黑色水液後即可痊癒。
2. 走黃
拔黃藥
用蟾酥,飛羅面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可將一丸放在面前舌下,即時黃出。
破棺丹,治疔黃,走胤不止。
當歸,赤芍藥,山梔子,牽牛(各二兩半),連翹,牡蠣,金銀花,紫花地丁(各一兩半),京三稜,甘草(各二兩),便秘加大黃(三兩)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食前用童便化開服。忌飲酒及生冷硬物。
立馬回疔丹,治疔瘡,走胤不止。
金腳信,蟾酥,血竭,硃砂,沒藥(各半錢),輕粉,龍腦,麝香(各一字)
上為細末。用生草鳥頭汁,和作錠如麥子大,用時將瘡頂刺破,將藥一錠放瘡口內,第二日瘡腫是效。
治療走了黃,打滾將死者。
牡蠣,大黃,山梔子,金銀花,木通,連翹,牛蒡子,地骨皮,乳香,沒藥,皂角刺,栝蔞
上各等分,銼碎。每服半兩,氣壯者加朴硝,用水一碗,酒半碗,煎一服定愈。
蟾酥走黃丸,治疔瘡走黃。
硃砂(研),黃丹(飛),白麵(各等分)
上末。取蟾酥搜作劑,丸如麥粒大。先刺瘡口,次安一粒在瘡口內,仍以水沉膏貼之。又以五七丸,蔥湯吞下,發汗即愈。
白話文:
走黃
一種用蟾酥和飛羅面製成的藥丸,如梧桐子般大小,放置舌下即可引出黃水。
治療疔瘡引起的黃疸,且黃疸蔓延不止的藥方,包含當歸、赤芍藥、山梔子、牽牛、連翹、牡蠣、金銀花、紫花地丁、京三稜、甘草等藥材,若便秘則增加大黃用量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煉蜜製成彈子大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丸,飯前用童尿化開服用,忌酒及生冷硬物。
治療疔瘡,黃疸蔓延不止的藥方,包含金腳信、蟾酥、血竭、硃砂、沒藥、輕粉、龍腦、麝香等藥材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生草鳥頭汁調和成麥粒大小的藥錠,使用時刺破瘡頂,將藥錠放入瘡口內,隔日即可見效。
治療黃疸蔓延全身,危及生命的藥方,包含牡蠣、大黃、山梔子、金銀花、木通、連翹、牛蒡子、地骨皮、乳香、沒藥、皂角刺、栝蔞等藥材,所有藥材等量,研碎服用。體質強壯者可加朴硝,用水和酒煎服,一劑即可痊癒。
治療疔瘡引起的黃疸藥方,包含硃砂、黃丹、白麵等藥材,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蟾酥製成麥粒大小的藥丸。先刺破瘡口,將藥丸放入瘡口內,再貼上水沉膏,並服用五到七粒藥丸,用蔥湯送服,發汗即可痊癒。
3. 危困
回瘡蟾酥錠子,治疔瘡,毒氣攻心欲死,以針刺其瘡向心行處,但覺痛,有血處下錠子。若累刺至心側近,皆不痛無血者,急針百會穴,痛有血者,下錠子。若無血以親人熱血代之,猶活三四,況瘡初發,無有不效。大抵疔瘡生於四肢,及胸背、頭項、骨節間,唯胸背、頭項最急。初生痛癢不常,中陷如釘,蓋撼之有根,壯熱噁心是也。
天南星,款冬花,巴豆仁,黃丹,白信(各一錢),獨活(五分)磐,斑蝥(去頭足,十個)
上為極細末。用新蟾酥和藥,如黍米大,捻作錠子。每遇疔瘡,先以針刺其瘡,必不知痛,有血出者,下錠子。如覺痛,不須再用。若更不知痛,再隋瘡所行處,迎奪刺之,至有血知痛即止。其原瘡亦覺疼痛,以膏藥貼之,膿出自瘥。用錠子法,度以銀作細筒子一個,約長三寸許,隨針下至瘡痛處,復以細銀絲子,內藥於筒內,推至痛處。
肘後犯疔腫垂死,菊花葉一握,搗絞汁一升,入口即活,此神驗,亦用其根。(丹溪云:根、莖、葉、花,皆可,紫梗者佳。)
疔腫困重,生搗蒼耳根、葉,和小兒尿絞汁,冷服一升,日三服甚驗。
白話文:
[危困]
回瘡蟾酥錠,能治疔瘡,毒氣攻心危及性命的情況。治療方法是:用針刺向疔瘡中心方向,直到感覺疼痛且出血,然後在出血處放置藥錠。如果多次刺針到靠近心臟的位置,仍然沒有痛感和出血,則需立即針刺百會穴,若針刺百會穴後疼痛出血,則在出血處放置藥錠。如果百會穴針刺也沒有出血,可用家人的熱血代替,這樣也能夠挽回三四成的性命,更何況是疔瘡初期,效果更佳。一般來說,疔瘡長在四肢、胸背、頭頸和關節之間,其中胸背、頭頸部位最危險。疔瘡初期,會有痛癢不適,中心部位凹陷,像釘子一樣,用手觸摸能感覺到根部,同時伴有高燒、噁心等症狀。
藥方組成:天南星、款冬花、巴豆仁、黃丹、白蘞(各一錢)、獨活(五分)、斑蝥(去頭足,十個)。
將以上藥物磨成極細的粉末,再用新鮮蟾酥和藥粉,做成像黍米大小的藥錠。遇到疔瘡,先用針刺患處,直到感覺不到疼痛,且有血流出,然後放置藥錠。如果刺針時感到疼痛,則不必再使用藥錠。如果仍然沒有疼痛感,就應沿著疔瘡蔓延的方向,反向刺針,直到出現疼痛和出血為止。至於原來的瘡口,感到疼痛的話,就貼上膏藥,待膿液排出後即可痊癒。使用藥錠時,可用銀子製作一個細小的筒子,長約三寸,用針刺到疼痛處,再用細銀絲將藥物送入筒中,推至疼痛處。
肘部患有疔腫,病情危重瀕臨死亡時,可用一把菊花葉搗碎取汁,服用一升,即可救活,這是一個神奇的偏方,菊花的根部也能使用。(丹溪先生說:根、莖、葉、花都可以使用,紫梗的最好。)
疔腫病情嚴重時,可以將搗碎的蒼耳根和葉子,與小兒尿一起絞汁,冷服一升,每日三次,效果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