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六 (3)
卷之六 (3)
1. 湯火瘡(灸瘡)
柏葉散,治湯火傷。
柏葉,梔子仁(各一兩),胡粉(研,半兩)
上為細末,以羊髓五大合,熔化和藥,以木椎研三五百遍,一日三次,塗之瘥。
蛤粉散,治湯火傷。
上以蛤蜊殼,不拘多少,炙焦黃色,搗為細末。用生油調如膏,敷之如冰,仍無痕。一方,以蜜水調敷之,疼立止,不膿不瘕。吳內翰,居鄉中,鄰家釜翻,一小兒自頭至踵皆傷,急以敷之,啼立止,遂無恙。唯才傷隨手用即效,少緩即不及,當須先合以備用耳。
治湯火燒瘡
上以側柏葉,入臼中濕搗,令極爛如泥,冷水調作膏。敷傷處,以帛子系定三二日,瘡當斂,仍滅瘢。一方,燒灰存性為末,以雞子清調敷,如干再上,或蜜調亦可,或搗末,以脂調塗瘡上,干即易。一方,以山柏子葉,爛搗塗敷。
治人向火,生火斑成瘡有汁,及治火氣入瘡。
上用黃柏、薄荷為末,乾摻之即愈。一方,用黃柏皮為末,摻之立愈;薄荷煎塗,亦可。
治火瘡敗壞,用雲母粉同生羊髓,和塗之。
〔經〕,治湯火瘡至妙,用劉寄奴為末,先以糯米漿,雞翎掃傷處,後搽藥末在上,並不痛亦無痕。大凡湯傷,先用鹽末摻之,護肉不壞,然後敷藥。又方,以榆白皮末,豬脂油塗瘡愈。
〔世〕,治火湯瘡,先以酒洗;次以楊梅樹皮為末,香油調敷。治湯火瘡,用發一束香油煎,以發盡為度,放冷,搽患處驗。
〔精〕,治中熱油及火燒,除外痛。以丹參八兩細銼,以水微調,取羊脂二斤,煎三上三下,以敷瘡上愈。
止痛膏,治灸瘡及湯火傷,日夜啼呼,此藥止痛滅瘢。
松脂,羊脂,豬膏,黃蠟(各一分)
上取松脂破銚中,切脂嚼蠟著松明上,少頃,銚內燒諸物皆消,以杯盛汁敷之,松明是肥松節也。
神效當歸膏,治湯火瘡,初起瘭漿,熱毒侵展,焮赤痛,毒氣壅盛,腐化成膿,此藥效口生肌,拔熱毒,止疼痛。
當歸,黃蠟(各一兩),麻油(四兩)
上將當歸入油煎,令焦黑去滓;次入黃蠟急攪化,放冷,以瓷盒盛。用時以故帛子攤貼。一方,用白蠟。
紫雪,治湯蕩火燒,疼不可忍,或潰爛成惡瘡。
上用松樹皮,燒灰二錢,瀝青一分,研為細末。清油調敷,濕則乾摻,忌冷水洗,日三。一方,不用瀝青,以松樹皮陰乾為細末,入輕粉少許,生油調敷,如敷不住,絹帛縛定,即生痂。
治湯火傷
上用霜後芙蓉葉、桑葉等分,陰乾,研為細末。用蜜調塗敷之,濕則乾摻。
雞黃油,治湯火傷。
上用雞子煮熟,去白用黃,於銀石鍋內炒乾,再炒直待都化作油,去火毒,毛翎掃下,入韶粉、夜明砂為末,香油調敷,濕則乾摻之。
〔灸瘡〕,
止痛生肌散,治灸瘡。
牡蠣(半兩,煅研),寒水石(煅研),滑石(研,各一分)
白話文:
湯火瘡(灸瘡)
柏葉散,治療燙火傷。將柏葉、梔子仁(各一兩)、胡粉(研磨,半兩)研磨成細粉,加入五合融化的羊髓,用木槌研磨三百到五百遍,一日三次塗抹患處,直至痊癒。
蛤粉散,治療燙火傷。將蛤蜊殼炙燒至焦黃色,搗成細粉。用生油調成膏狀敷於患處,如同冰敷一般,傷口將不會留下痕跡。另一方法是用蜂蜜水調和後敷用,疼痛立即止息,不會化膿也不會腫塊。吳內翰曾用此方治療鄰家小孩被滾燙的鍋子燙傷,從頭到腳都被燙傷,緊急敷用後,孩子的哭聲立即停止,最終痊癒無恙。此方需傷後立即使用才有效,稍有延誤則效果不佳,應事先備好藥物。
治療湯火燒傷的方法:將側柏葉搗爛如泥,用冷水調成膏狀敷於患處,用布固定,敷用三到兩天,傷口就會癒合,疤痕也會消失。另一方法是將側柏葉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,用雞蛋清調和敷用,乾燥後再敷,也可使用蜂蜜調和。或者將側柏葉搗爛,用豬油調和塗抹患處,乾燥後再塗。還有一種方法是用山柏葉搗爛後敷用。
治療因靠近火而引起的火斑瘡以及火毒入瘡:將黃柏、薄荷研磨成粉末,直接撒在患處即可痊癒。另一方法是用黃柏皮研磨成粉末撒在患處,立即見效;也可將薄荷煎煮後塗抹患處。
治療火瘡潰爛:用雲母粉和生羊髓混合後塗抹患處。
經方治療湯火瘡非常有效,用劉寄奴研磨成粉末,先用糯米漿用雞毛掃過傷處,再將藥粉塗抹其上,既不疼痛也不會留下疤痕。一般湯火傷,先用鹽末撒在傷口上,保護肌肉避免潰爛,然後再敷藥。另一方是用榆白皮粉末和豬脂油塗抹患處,直至痊癒。
世方治療湯火瘡,先用酒清洗傷口;然後將楊梅樹皮研磨成粉末,用香油調和後敷用。治療湯火瘡,也可以用一束頭髮與香油煎煮,直至頭髮煎盡,放涼後塗抹患處。
精方治療燙傷或火燒傷,能消除疼痛。將丹參八兩切碎,用少量水調和,再加入二斤羊脂,煎煮三次,然後敷在傷口上,直至痊癒。
止痛膏,治療灸瘡及燙火傷引起的日夜哭喊疼痛,此藥能止痛並消除疤痕。將松脂、羊脂、豬膏、黃蠟(各一分)放入鍋中,用松明火加熱,直至所有材料融化,收集汁液敷用。(松明指松樹的脂液)
神效當歸膏,治療湯火瘡初期出現的水泡、熱毒蔓延、紅腫疼痛以及毒氣壅盛、腐爛化膿等情況,此藥能促進肉芽生長,拔除熱毒,止痛。將當歸與黃蠟(各一兩)、麻油(四兩)一起煎煮,至當歸焦黑後去除殘渣,再加入黃蠟攪拌至融化,放涼後盛放於瓷盒中備用。使用時用舊布攤開後敷貼。另一方可用白蠟代替黃蠟。
紫雪,治療燙傷或火燒傷引起的劇烈疼痛,或潰爛成惡瘡。將松樹皮燒成灰(二錢)、瀝青(一分)研磨成細粉,用清油調和後敷用,乾燥後再撒藥粉。忌用冷水清洗,每日三次。另一方不用瀝青,用陰乾的松樹皮研磨成細粉,加入少量輕粉,用生油調和後敷用,如果敷不住,可以用絹帛綁定,就會長出痂皮。
治療湯火傷:將霜後芙蓉葉、桑葉等量陰乾,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調和後敷用,乾燥後再撒藥粉。
雞黃油,治療湯火傷。將雞蛋煮熟,取出蛋黃,在銀石鍋中炒乾,繼續炒至變成油狀,去除火毒,用雞毛掃去雜質,加入韶粉、夜明砂研磨成粉末,用香油調和後敷用,乾燥後再撒藥粉。
灸瘡:
止痛生肌散,治療灸瘡。將牡蠣(半兩,煅燒研磨)、寒水石(煅燒研磨)、滑石(研磨,各一分)混合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