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2)

1. 不補之非

有一患者,臀腿脹痛,發熱煩躁,刺去死血,脹痛少寬,熱躁愈甚,此血脫,邪火旺而然也,急用獨參湯補之,少愈。又以健脾胃養氣血藥治之,腐肉漸潰遂愈。大抵此症,宜預調補以顧收斂,切不可伐其氣血,不行補益,以至不能收斂矣。

白話文:

有個病人,臀部和腿部腫痛,發燒煩躁。針灸放血後,腫痛稍微減輕,但煩躁卻加重了。這是因為放血後氣血虧虛,邪火更旺盛的緣故。於是緊急用獨參湯來補益氣血,症狀稍微好轉。之後又用健脾胃、養氣血的藥物治療,腐爛的肉逐漸化膿然後痊癒。總之,這種病症,應該預先調理補益以達到收斂的效果,絕對不能過度損耗氣血,不進行補益,這樣就無法達到收斂的目的了。

2. 湯火瘡(灸瘡)

凡湯火傷,急向火炙,雖極痛強忍一時,即不痛。慎勿以冷物塌之,及井底泥敷之,使熱氣不出,爛入肌肉。

〔丹〕,火燒,以好酒洗之;又以鹽敷其上。如皮塌者,以酒熬牛皮膠敷之。如湯傷,以淋過第二次灰渣敷,立安。熱酒傷,糯米粉炒黑末,酒調敷之。治湯火灼,未成瘡者,用艾白根燒灰,雞子黃和敷之,如成瘡,用白蜜封之,以竹中膜貼上,日三。

〔世〕,治湯火瘡,麩皮炒黑灰。為末敷上神妙。此方有補性,始終皆可用。治湯火瘡,取舊烹銀爐中,燒過焦黃土,研細如粉,以生薑調於帛上,貼之痛止。一方,用溶銀鍋子細末,油調敷佳。

〔千〕,治火瘡未起,梔子仁燒灰,麻油和封之,厚乃佳。已成瘡,燒白糖灰粉敷之,燥即瘥。(用白糖,葛氏方。)

治湯火燒方

上用蕎麥麵,炒黃色,蜜水調敷如神。

保生救苦散,治火燒熱油所損,或至肌肉亦脫,一切犬齧損傷,並刀斧所傷。

用生寒水石不計多少,為極細末,調塗之。或幹上,然不如油調,其痛立止,並不作膿,無分毫釐苦楚,日近完復。永無破傷風證。

水霜散,治火燒,皮爛大痛。

寒水石(生),牡蠣(燒),朴硝,青黛,輕粉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。新水或小油調塗,立止。

治湯火所傷,赤爛熱痛。

赤石脂,寒水石,大黃(各等分)

上為末。以新汲水調塗傷處。

治火燒

桐油,水銀(各等分)

上二件,以柳條不住手攪成膏。再入大黃末、石膏末,和以牛皮膠,入少水溶開,外用貓兒肚底毛,細剪摻上貼之。

綠白散,治湯熨、火燒疼痛。

用苦參,不拘多少為細末。每用以小油調搽。

凡被傷熱油,痛不可忍,取廁下黑淤泥,量傷大小,斟酌多少;次以老薑汁、麻油十分之一,共研令勻,搽傷處立愈。以青黛敷之,亦妙。

治湯火傷

大黃,黃芩,黃連,山梔子,黃柏,知母,貝母,密陀僧,乳香,沒藥,輕粉,甘草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。用雞子清加蜜調,不住手時時掃之。

清涼膏,治湯潑火燒,此藥止痛解毒,潤肌生肉。

梔子仁,黃連(去須),白芷(各二錢半),生地黃(二兩),蔥白(十莖,擘),黃蠟(半兩),清麻油(四兩)

上細銼,於油鐺中,煎地黃焦黑色,綿濾去滓,澄清。卻於鐺內入蠟,慢火熬,候蠟消,傾於瓷盒內。用時以雞羽搵少許,塗瘡上,以瘥為度。

麻子膏,治火燒人肉爛壞。

麻子(一合,取仁,碎),桕白皮,柳白皮,山梔子(碎),白芷,甘草(各二兩)

上銼細,以豬脂一斤煎,三上三下去滓。以塗瘡上,日三。

黃柏散,治湯火傷。

黃柏,大黃,朴硝,雞子殼,寒水石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用水調塗,極效。

白話文:

湯火瘡(灸瘡)

凡是被熱湯或火燙傷,要立刻用火去烤一下受傷的部位,即使非常痛也要忍耐一下,這樣馬上就不痛了。千萬不要用冰冷的東西敷,或者用井底的泥土敷,這樣會讓熱氣散不出去,反而會爛到肌肉裡。

如果是被火燒傷,可以用好酒清洗傷口,再用鹽敷在上面。如果皮膚已經塌陷,就用酒熬牛皮膠敷上。如果是被熱湯燙傷,可以用淋過第二次的灰渣敷,馬上就會好。如果是被熱酒燙傷,可以用炒黑的糯米粉末,用酒調和後敷上。治療熱湯或火燙傷,還沒形成瘡的,可以用艾草的白根燒成灰,與雞蛋黃混合後敷上。如果已經形成瘡,就用白蜂蜜封住傷口,再用竹子的內膜貼上,每天換三次。

治療熱湯或火燙傷,可以用炒黑的麥麩皮灰末敷在傷口上,效果很好。這個藥方有補益的功效,所以從開始到最後都可以用。治療熱湯或火燙傷,可以取用舊的煉銀爐中燒過的焦黃土,研磨成細粉,用生薑調和後敷在布上,貼在傷口上可以止痛。另外一個方法,是用熔化銀鍋的細末,用油調和後敷在傷口上效果也很好。

治療火傷還沒起泡的時候,可以用梔子仁燒成灰,用麻油調和後敷在傷口上,敷厚一點效果更好。如果已經起泡,可以用燒過的白糖灰粉敷在傷口上,等乾燥後就會痊癒。(這個白糖的用法是葛氏的藥方)

治療湯火燒傷的藥方:

可以用蕎麥麵炒到黃色,用蜂蜜水調和後敷在傷口上,效果很好。

保生救苦散,治療被火燒、熱油燙傷,甚至傷到肌肉脫落,以及被狗咬傷、刀斧砍傷等各種損傷。

使用生寒水石,不計較用量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油調和後塗抹在傷口上。也可以直接敷在傷口上,但效果不如用油調和的好,可以立刻止痛,而且不會化膿,沒有絲毫的痛苦,很快就能痊癒,而且永遠不會得破傷風。

水霜散,治療火燒傷,皮膚潰爛疼痛難忍。

使用生寒水石、燒過的牡蠣、朴硝、青黛、輕粉各等分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用新水或者少量油調和後塗抹在傷口上,可以立刻止痛。

治療熱湯或火燙傷,皮膚紅腫潰爛疼痛。

使用赤石脂、寒水石、大黃各等分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。用剛打的新水調和後塗抹在傷口上。

治療火燒傷:

使用桐油、水銀各等分。

將以上兩樣藥材,用柳條不停攪拌成膏狀。再加入大黃末、石膏末,用牛皮膠和少量水溶開,外用貓肚子底部的細毛,剪碎後摻在藥膏上貼在傷口上。

綠白散,治療熱湯或火燙傷引起的疼痛。

使用苦參,不拘用量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使用時,用少量油調和後塗抹在傷口上。

凡是被熱油燙傷,疼痛難忍,可以取廁所下的黑淤泥,根據傷口大小斟酌用量;然後加入老薑汁和麻油十分之一,一起研磨均勻,塗抹在傷口上立刻就會好。再用青黛敷在傷口上,效果也很好。

治療熱湯或火燙傷:

使用大黃、黃芩、黃連、山梔子、黃柏、知母、貝母、密陀僧、乳香、沒藥、輕粉、甘草各等分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用雞蛋清加蜂蜜調和,不停地擦在傷口上。

清涼膏,治療熱湯潑傷、火燒傷,這藥可以止痛解毒,滋潤皮膚,促進肌肉生長。

使用梔子仁、黃連(去須)、白芷(各二錢半)、生地黃(二兩)、蔥白(十根,切開)、黃蠟(半兩)、清麻油(四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在油鍋中煎生地黃至焦黑色,用棉布過濾去渣,留下澄清的油。再在鍋內加入黃蠟,用小火熬,等蠟融化後,倒入瓷盒中。使用時用雞毛蘸取少量,塗抹在傷口上,直到痊癒為止。

麻子膏,治療火燒傷導致人肉潰爛。

使用麻子(一合,取仁,搗碎)、桕樹白皮、柳樹白皮、山梔子(搗碎)、白芷、甘草(各二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細,用豬油一斤煎,反覆三次去渣。然後塗抹在傷口上,一天三次。

黃柏散,治療熱湯或火燙傷。

使用黃柏、大黃、朴硝、雞蛋殼、寒水石各等分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水調和後塗抹在傷口上,效果非常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