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六 (1)
卷之六 (1)
1. 瘀血泛注
有一患者,瘀血流注,腰膂、兩足俱黑,隨飲童便酒,砭出瘀血糜肉,投以小柴胡湯,去半夏,加山梔、芩、連、骨碎補,以清肝火,用八珍茯苓,以壯脾胃,死肉潰而新肉生,後瘡復潰得靜,調治年餘而痊。
,有一患者,瘀血攻注,陰囊潰而成漏,膿水清稀,所服皆寒涼之劑,診其肝脈短澀,餘脈浮而無力,此肝木受肺金剋制,又元氣虛不能收斂,遂用壯脾胃,生氣血之方,元氣少復。後終歿於金旺之日。
白話文:
瘀血泛注
有個病人,瘀血流注全身,腰部和兩腿都發黑。醫生讓他喝童便酒,然後用砭石刮出瘀血和腐肉,再服用去掉了半夏的小柴胡湯,並加入山梔子、黃芩、黃連、骨碎補,以清瀉肝火;同時服用八珍湯加茯苓,以補益脾胃。腐肉潰爛後長出新肉,之後傷口又再次潰爛,但最終得以癒合,經過一年多的調理才痊癒。
另一個病人,瘀血侵襲陰囊,導致陰囊潰爛並出現廔管,流出的膿水稀薄清亮。他之前服用過許多寒涼的藥物。診脈發現他的肝脈短澀,其他脈象浮弱無力,這是因為肝木被肺金所克制,而且元氣虛弱,無法收斂止血。於是醫生用補益脾胃、生髮氣血的藥方治療,元氣稍微恢復了一些。但最後還是死於秋天金氣旺盛的日子。
2. 昏憒
傷重昏憒者,急灌以獨參湯,雖內瘀血,切不可下,急用花蕊石散內化之,恐因瀉而亡陰也。若元氣虛者,尤不可下,亦用以前散化之。凡瘀血在內,大小便不通,用大黃、朴硝,血凝而不下者,急用木香、肉桂末三二錢,以熱酒調灌服,血下乃生。如怯弱之人,用硝黃鬚加肉桂、木香同煎,假其熱以行其寒也。
,一婦人,孟冬傷足,亡血頭汗,內熱作渴,短氣煩躁,不時昏憒,其脈洪大,按之微弱,此陰血虛於下,孤陽炎於上,故發厥而頭出汗也,以四物合小柴胡湯一劑,汗即止,以四物,去川芎,加參、耆、麥門、五味、炙草,少用肉桂,四劑諸症悉去,又三十餘劑,血氣復而愈。
,一男子,孟夏折腿,出血過多,其初眩暈眼花,後則昏憒,此陰血傷損,陽火熾甚,制金不能平木,木旺生風所致,急灌童便,更用人參、當歸(各五錢),荊芥、川芎、柴胡、芍藥、白朮(各二錢),山梔、黃柏、黃芩、桔梗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服之隨爽,又用四物,參耆(各三錢),生地、柴胡各一錢,四劑煩躁悉去。
白話文:
昏憒
傷勢嚴重昏迷不醒的人,要緊急灌服獨參湯。即使內有瘀血,也絕對不能瀉下,要用花蕊石散內服化瘀,以免因為瀉下而損傷陰氣。如果元氣虛弱的人,更不能瀉下,也用上述的花蕊石散化瘀。凡是體內瘀血導致大小便不通的,可以用大黃、朴硝,但如果血凝固而不排出,就要緊急用木香、肉桂末各三錢、二錢,用熱酒調服,血排出後才能恢復生機。體質虛弱的人,則用硝黃鬚加上肉桂、木香一起煎服,借助藥物的溫熱之力來驅散體內的寒邪。
一位婦人,孟冬時節腳部受傷,失血伴隨頭汗,內熱口渴,呼吸短促煩躁,時常昏迷,脈象洪大,按壓則微弱。這是因為陰血虛損於下,陽氣偏盛於上,所以才會發作昏厥並伴隨頭汗。用四物湯加小柴胡湯一劑,汗就止住了。之後改用四物湯去川芎,加入人參、黃耆、麥冬、五味子、炙甘草,少用肉桂,服用四劑後,所有症狀都消失了。又服用了三十多劑,氣血恢復,病就好了。
一位男子,孟夏時節腿部骨折,出血過多。一開始頭暈眼花,後來就昏迷不醒。這是因為陰血受損,陽火過盛,金氣不能制約木氣,木氣過盛而生風所致。要緊急灌服童尿,再用人參、當歸各五錢,荊芥、川芎、柴胡、白芍、白朮各二錢,山梔子、黃柏、黃芩、桔梗各一錢,甘草五分,服用後症狀就會好轉。之後再用四物湯,人參、黃耆各三錢,生地黃、柴胡各一錢,服用四劑後煩躁的症狀就都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