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18)
卷之二 (18)
1. 內癰
《素問》曰:肝滿、腎滿、肺滿皆實,即為腫。(王注云:滿謂脈氣滿實,腫謂癰腫。)肺之癰,喘而兩胠滿。(仲景云:肺癰吐膿如米粥,咽燥振寒。),肝癰兩胠滿,臥則驚,不得小便。腎癰腳下至小腹滿。(大奇論林億云:腳下當作胠下。《千金》云:腸癰之為病,小腹腫強,按則痛便數,似淋。
仲景云:腸癰小腹痞堅,蓋小腹痛而痞堅者腎癰也,小便數而似淋者腸癰也,即肺癰肝癰之屬。)
胃脘癰,人迎脈逆而盛。(全文見後胃脘癰條。)
辨臟腑內瘡
中府隱隱痛者肺疽,其上肉微起者肺癰。
巨闕隱隱痛者心疽,其上肉微起者心癰。
白話文:
《素問》記載,肝臟、腎臟、肺臟充實飽滿都屬於實證,就會導致腫脹。肺部的癰疽會引起呼吸困難和兩側脅肋脹滿,仲景說肺癰會吐出像米粥一樣的膿液,並且伴隨咽喉乾燥和發冷。肝癰會導致兩側脅肋脹滿,躺下時容易驚悸,並且小便困難。腎癰則會從腳部到小腹脹滿,大奇論的林億指出這裡的「腳下」應當改為「胠下」。《千金要方》記載腸癰會導致小腹腫脹堅硬,按壓會疼痛,排便次數增多,並且有尿頻的症狀。仲景也提到,小腹脹痛堅硬是腎癰的症狀,而尿頻伴有淋漓不盡的感覺則是腸癰的症狀,這兩種都屬於肺癰和肝癰的範疇。
胃脘部位的癰疽,則會出現人迎脈逆而有力。
辨別臟腑內部的瘡瘍:
中府穴隱隱作痛,是肺疽,如果上面肉稍微隆起,就是肺癰。
巨闕穴隱隱作痛,是心疽,如果上面肉稍微隆起,就是心癰。
期門隱隱痛者肝疽,其上肉微起者肝癰。
章門隱隱痛者脾疽,其上肉微起者脾癰。
京門隱隱痛者腎疽,其上肉微起者腎癰。
中脘隱隱痛者胃疽,其上肉微起者胃癰。
天樞隱隱痛大腸疽,其上肉微起大腸癰。
丹田隱隱痛三焦疽,其上肉微起三焦癰。
關元隱隱痛小腸疽,其上肉微起小腸癰。
懷忠丹,治內癰有敗膿敗血,腥穢殊甚,所致臍腹冷痛,用此推膿下血。
白芷,單葉紅蜀葵花根(各一兩),白礬(枯),白芍藥(各五錢)
白話文:
如果期門穴隱隱作痛,就是肝疽,如果痛處附近皮膚微微隆起,就是肝癰。章門穴隱隱作痛,就是脾疽,如果痛處附近皮膚微微隆起,就是脾癰。京門穴隱隱作痛,就是腎疽,如果痛處附近皮膚微微隆起,就是腎癰。中脘穴隱隱作痛,就是胃疽,如果痛處附近皮膚微微隆起,就是胃癰。天樞穴隱隱作痛,就是大腸疽,如果痛處附近皮膚微微隆起,就是大腸癰。丹田穴隱隱作痛,就是三焦疽,如果痛處附近皮膚微微隆起,就是三焦癰。關元穴隱隱作痛,就是小腸疽,如果痛處附近皮膚微微隆起,就是小腸癰。
懷忠丹可以治療內癰,尤其是膿血敗壞,腥臭難聞,導致臍腹冷痛的情況,用它可以推膿下血。
懷忠丹的組成:白芷一兩、單葉紅蜀葵花根一兩、枯白礬五錢、白芍藥五錢。
上研為末,熔黃蠟丸,如梧子大。空心,米湯下三十丸推膿下血,出盡後服十宣散補之。忌發物。(又方豬膏煎鯽魚食,治腸癰。又方以鱉甲燒存性末,服之。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黃蠟丸劑型製成,大小如梧桐子。空腹服用,用米湯送服三十丸,可推膿下血,血出盡後再服用十宣散來補益。忌食發物。
(另有方子:用豬油煎鯽魚食用,可治療腸癰。另有方子:將鱉甲燒成灰,研成細末服用。)
2. 肺癰
丹溪云:癰疽發於內者,肺癰、肝癰、腎癰、腸癰、囊內癰、附骨癰,惟肺癰須先解表,今表而出之。
《千金》咳唾膿血,其脈數實者,為肺癰。若口中咳,即胸中隱痛,脈反滑數,此肺癰也。問曰:病者咳逆,何以知其肺癰,當有膿血,吐之則死,其脈何如?曰:寸脈微而數,微為風,數為熱,微則汗出,數則惡寒,風中於衛,呼氣不入,熱逼於榮,吸氣不出,風傷皮毛,熱傷血脈,風舍於衛,其人則咳,口乾喘滿,咽燥不渴,多吐濁沫。時時振寒,熱之所過,血為凝滯,蓄結癰膿,吐如米粥,始萌可救,膿成則死。
問曰:振寒發熱,寸脈滑數,其人飲食起居如故,此為癰腫。醫反不知,以傷寒治之,不應。何以知有膿,膿之所在,何以別知其處?師曰:假令膿在胸中者,為肺癰,其脈數,咳吐有膿血。設膿未成,其脈自數。緊去但數,為膿已成也。
白話文:
丹溪先生說:癰疽發於內者,包括肺癰、肝癰、腎癰、腸癰、囊內癰、附骨癰。其中肺癰必須先解表,然後才能將之排出。
《千金要方》中記載:咳嗽吐出膿血,脈象數而實者,為肺癰。如果口中咳嗽,同時胸中隱隱作痛,脈象反而是滑數,這也是肺癰。
有人問:病人咳嗽逆氣,如何得知是肺癰?應該會有膿血,吐出膿血就會死,脈象如何?
答:寸脈微而數,微者為風,數者為熱。微則出汗,數則惡寒。風邪侵襲衛氣,導致呼氣不順暢,熱邪逼迫營氣,導致吸氣困難。風邪傷及皮毛,熱邪傷及血脈。風邪停留在衛氣,病人便會咳嗽,口乾氣喘,咽喉乾燥卻不渴,經常吐出濁沫。時常發冷,熱邪所過之處,血液凝滯,積聚成膿,吐出如米粥狀,剛開始可以救治,膿成則難以挽回。
有人問:發冷發熱,寸脈滑數,病人飲食起居如常,這是癰腫。醫生卻不知,用傷寒的方法治療,是不對的。如何知道有膿,膿在何處,如何辨別?
師傅答:如果膿在胸中,便是肺癰,其脈象數,咳嗽吐出膿血。如果膿尚未形成,脈象仍然數。如果脈象緊而數,便是膿已經形成。
〔薛〕,夫肺者五臟之華蓋也,處於胸中,主於氣,候於皮毛,勞傷氣血,腠理不密,外邪所乘,內感於肺;或入房過度,腎水虧損,虛火上炎;或醇酒炙爆,辛辣厚味,熏蒸於肺;或咳唾痰涎,汗下過度,重亡津液之所致也。其候惡風咳嗽,鼻塞項強,胸脅脹滿,呼吸不利,咽燥作渴,甚則四肢微腫,咳唾膿血。若吐痰臭濁,膿血腥穢,胸中隱隱微痛,右手寸口脈數而實者,為肺疽。若唾涎沫而無膿,脈數而虛者,為肺痿也。若咳嗽喘急者,小青龍湯。咳嗽胸脹者,葶藶大棗瀉肺湯。咳膿腥濁者,桔梗湯。咳喘短氣,或小便短少者,佐以參耆補肺湯。體倦食少者,佐以參朮補脾湯。咳唾痰壅者,腎虛水泛也,六味地黃丸。口乾咽燥者,虛火上炎也,加減八味丸。此症皆因脾土虧損,不能生肺金,肺金不能生腎水,故始萌則可救,膿成則多死。若脈微緊而數者,未有膿也。緊甚而數者,已有膿也。《內經》曰:血熱則肉敗,榮衛不行,必將為膿。大凡肺瘡咳唾膿血,久久如粳米粥者難治。若唾膿而不止者,亦不可治也。其嘔膿而自止者自愈。其脈短而澀者自痊。面色當白而反赤者,此火之剋金,皆不可治。苟能補脾肺,滋腎水,庶有生者。但恐專攻其瘡,脾胃益虛,鮮有不誤者矣。
白話文:
肺病的病因與治療
肺,是五臟之華蓋,位於胸腔之中,主司氣息,與皮毛相通。勞累傷及氣血,毛孔疏鬆,外邪乘虛而入,就會感染肺臟。
或房事過度,腎水虧損,虛火上炎;或飲酒過量,辛辣厚味,熏蒸肺氣;或咳嗽痰涎,汗出過多,津液損耗,都可導致肺病。
肺病的症狀表現為:怕風咳嗽、鼻塞項強、胸脅脹滿、呼吸困難、咽喉乾燥口渴,嚴重者甚至四肢浮腫、咳出膿血。
肺病的辨證與治療
- **肺疽:**咳出臭濁膿血,胸中隱隱作痛,右手寸口脈數而實,此為肺疽。
- **肺痿:**咳出唾液泡沫,無膿,脈數而虛,此為肺痿。
治療方法:
- 咳嗽喘急:小青龍湯
- 咳嗽胸脹:葶藶大棗瀉肺湯
- 咳出膿血:桔梗湯
- 咳嗽喘促、小便短少:佐以參耆補肺湯
- 疲倦食少:佐以參朮補脾湯
- 咳嗽痰多:腎虛水泛,六味地黃丸
- 口乾咽燥:虛火上炎,加減八味丸
病因分析:
肺病的根本原因是脾土虧損,不能生肺金,肺金又不能生腎水。因此,病程初期可治癒,膿成則多半難治。
預後判斷:
- 脈微緊而數,尚未化膿。
- 脈緊甚而數,已化膿。
- 《內經》中記載:血熱則肉腐敗,營衛氣血運行不暢,必將化膿。
- 肺瘡久咳膿血,久久如米粥樣,難以治療。
- 咳出膿血不止,不可治癒。
- 嘔出膿血,自行停止,可以自愈。
- 脈短而澀,可以自愈。
- 面色應當白,反而是紅色的,這是火克金,不可治癒。
治療原則:
必須補益脾肺,滋潤腎水,才能有生機。若過於專攻瘡瘍,反而會導致脾胃更加虛弱,治療效果不佳。
總而言之,肺病的治療必須根據病因辨證論治,不可一味攻邪,更要注重整體的調理,才能收到好的效果。
丹溪治一少婦,胸膺間,潰一竅,膿血與口中所咳相應而出,以參耆、當歸,加退熱排膿等藥而愈。一云:此因肺痿所致。項彥章治一人,病胸膈壅滿,昏不知人,項以杏仁、薏苡之劑,灌之立蘇;繼以升麻、桔梗、黃耆,消其膿,服之逾月瘳。
項所以知其病者,以陽明脈浮滑,陰脈不足也,浮為火而滑為血聚,始由風傷肺,故結聚客於肺,陰脈之不足,則過於宣逐也,諸氣本乎肺,肺氣治則出入易,菀陳除,故行其肺氣而病自己。汪石山治一婦,年近三十,形色瘦白,素時或咳嗽一兩聲,月水或前或後,夏月取涼,遂咳甚不能伏枕者月餘,嗽痰中或帶血,或兼膿,嗽急則吐食。醫用芩連、二陳不效,復用參耆等補藥病重。
白話文:
丹溪醫治一位年輕婦女,她的胸部和胸口之間潰爛了一個洞,膿血和咳嗽出來的痰液一起從口中流出,丹溪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,再加上清熱排膿的藥物,治好了她的病。有人說,這是因為肺痿導致的。
項彥章醫治一位病人,他患了胸膈壅塞飽滿的病症,昏迷不醒,項彥章用杏仁、薏苡的藥方,灌下去病人立刻清醒過來;接著又用升麻、桔梗、黃耆,消解他的膿液,服用一個多月後病好了。
項彥章之所以能知道這位病人的病症,是因為陽明脈浮滑,陰脈不足。脈浮代表火,滑代表血聚,病症最初是由風寒入侵肺部引起的,所以痰液凝結在肺部。陰脈不足,就導致過度宣泄,而人體的各種氣息都源於肺部,肺氣暢通,則氣息出入順暢,積聚的廢物也能排出,所以疏通肺氣就能治好病。
汪石山醫治一位年近三十歲的婦女,她身形瘦弱,面色蒼白,平時偶爾會咳嗽一兩聲,月經也時常提前或延後,夏天貪涼,結果導致咳嗽加重,無法平躺,持續一個多月,咳嗽時痰液中帶血,或者混合著膿液,咳嗽嚴重時還會嘔吐食物。醫生用黃芩、黃連、二陳湯等藥物治療無效,又用人參、黃耆等補藥治療,病情反而加重。
汪視左脈浮滑,右脈稍弱而滑,幼傷手腕,掌不能伸,右脈似難憑矣。乃以左脈驗之,恐妊兼肺癰也。遂以清肺泄肺之劑進之,三服而能著枕,痰不吐,膿不咯,惟時或惡阻。汪曰:此妊之常病也,教用薏苡仁、白朮、茯苓、麥冬、黃芩、阿膠煎服,病減。月餘復為診脈,皆稍緩而浮,曰:熱已減矣,但吐紅太多,未免傷胃,教用四君子加陳皮、黃芩、枳殼,煎服調理。妊至六月,食雞病作,卻雞而愈。
白話文:
汪大夫診察病人左手的脈搏,發現脈象浮滑,而右手的脈搏則稍弱且滑。病人曾經年輕時受傷,手腕不能伸直,右手的脈象似乎不可靠。因此汪大夫以左手的脈象來判斷病情,懷疑病人可能是懷孕合併肺癰。於是,他開了清肺泄肺的藥方給病人服用,服藥三次後,病人能枕著枕頭睡覺了,不再咳嗽吐痰,也不咳出膿痰,只是偶爾會感到噁心嘔吐。
汪大夫說:「這是懷孕婦女常有的病症。」於是教導病人服用薏苡仁、白朮、茯苓、麥冬、黃芩、阿膠煎,病情有所減輕。
一個多月後,汪大夫再次為病人診脈,發現脈象都較為緩慢而浮,便說:「體內的熱症已經減輕了,但你吐血太多,免不了傷到胃,我教你服用四君子湯再加上陳皮、黃芩、枳殼,煎服調理。」
病人懷孕到第六個月時,因為吃了雞肉而病情復發。停止食用雞肉後,病情就痊癒了。
至九月病又復作,聲啞,令服童便猶安。汪曰:產後病除,乃是佳兆,病若復作,非吾所知。月足而產,脾胃病作加泄,竟不救。薛立齋治一儒者,患肺癰,鼻流清涕,咳唾膿血,胸膈作脹,此風邪外傷也。先用消風散加亂髮灰二服而鼻利,又用四君加芎歸,及桔梗湯而愈。
後因勞役,咳嗽吐膿,小便滴瀝,面色黃白,此脾土不能生肺金,肺金不能生腎水也。用補中益氣湯、六味地黃丸而愈。一儒者,因素善飲,咳膿項強,皮膚不澤,此脾肺氣虛,外邪所乘而成肺癰也。先用桔梗湯,後用人參補肺湯而痊。一男子,咳唾痰膿,胸腹膨脹,兩寸與右關脈皆洪數,此火不能生土,而土不能生金也。
白話文:
到了九月,病症又復發,聲音嘶啞,服用童尿後才稍微好轉。汪醫生說:「產後疾病痊癒,本來是好兆頭,現在病又復發,我實在是不清楚原因。」這位病人月滿才生產,脾胃出了問題,又伴隨腹瀉,最終沒能救回來。薛立齋曾經治療一位儒生,患了肺癰,鼻流清涕,咳嗽時吐出膿血,胸膈脹痛,這是風邪外傷所致。先用消風散加亂髮灰服用兩劑,鼻子就通了,接著又用四君加芎歸,以及桔梗湯治療,就痊癒了。
後來這位儒生因勞累过度,又開始咳嗽吐膿,小便滴滴答答,面色發黃,這是脾土不能生肺金,肺金不能生腎水造成的。用補中益氣湯、六味地黃丸治疗就痊癒了。還有一位儒生,因為平時愛喝酒,咳嗽吐膿,脖子僵硬,皮膚沒有光澤,這是脾肺氣虛,外邪乘虛而入,導致肺癰。先用桔梗湯,後用人參補肺湯治療,就痊癒了。還有一位男子,咳嗽吐出痰膿,胸腹脹滿,寸脈和右關脈都洪數有力,這是火不能生土,而土不能生金造成的。
用桔梗湯為主,佐以補中益氣湯而愈,一人不時咳嗽,作渴自汗,發熱便數,自用清肺降火,理氣滲利之劑,服之反小便不通,面目赤色,唇裂痰壅,脾肺腎三脈浮大,按之而數,此足三陰虧損,不能相生,當滋化源,否則成癰矣。不信,仍用分利之藥,後果患肺癰,余用桔梗湯,及六味丸而愈。
一男子面赤吐膿,發熱作渴,煩躁引飲,脈洪數而無倫次,先用加減八味丸加麥門,大劑一服,熱渴頓止即熟睡。良久覺而神爽索食,再劑諸症頓減,仍用前藥更以人參五錢,麥門二錢五分,五味二錢,水煎代茶飲,日一劑月餘而安。此證面赤者,當補肺腎;面白者,當補脾肺,治者驗之。
白話文:
以桔梗湯為主,搭配補中益氣湯,就能治癒。有一個人經常咳嗽,口渴、自汗、發燒、腹瀉,自己服用清肺降火、理氣滲利的藥物,結果反而小便不通,臉色發紅,嘴唇裂開,痰多,脾肺腎三脈浮大,按壓有數,這是足三陰虧損,不能相互滋生,應該滋養化源,否則會形成癰瘡。不信的話,繼續服用利尿藥,最後就會患上肺癰。我用桔梗湯和六味丸治療,就治好了。
有一個男子臉色發紅,吐膿,發燒口渴,煩躁想喝水,脈象洪數無律,先用加減八味丸加麥門冬,大劑量服用一次,熱渴症狀立刻消失,就熟睡了。睡了一段時間,就清醒過來,精神爽快,想吃東西,再服用一次藥後,所有症狀都減輕了。接著繼續用之前的藥,再加上人參五錢、麥門冬二錢五分、五味子二錢,水煎代茶飲,每天服用一次,服用一個多月後就康復了。這種症狀,臉色發紅的,應該補肺腎;臉色發白的,應該補脾肺,治療的人可以驗證一下。
一婦,素血虛發熱咳嗽,或用痰火之劑後,吐膿血面赤,脈數甚,勢甚危,此膿成而血氣虛也,余用八珍湯以補元氣,用桔梗湯以治肺症,脈症漸愈。一婦感冒風寒,或用發表之劑,反咳嗽喘急,飲食少思,胸膈不利,大便不通,右寸關脈浮數,欲用通利之劑。余曰:此因脾土虧損,不能生肺金,若更利之,復耗津液,必患肺癰矣。
不信,仍利之,虛證悉至,後果吐膿。予朝用益氣湯,夕用桔梗湯各數劑,吐膿漸止。又朝仍用前湯,夕用十全大補湯,各五十餘劑,喜其善調理獲愈。一婦咳嗽吐痰,胸膈作痛,右寸關浮滑,項下牽強,此脾胃積熱成痰,非癰患也,以大棗加山梔、白朮、桔梗,治之而痊。一婦素血虛內熱,時咳甲辰孟冬,兩尺浮洪。
白話文:
一位婦人原本就血虛發熱咳嗽,曾服用清熱化痰的藥物後,卻吐出膿血,面紅耳赤,脈象快速而有力,情況十分危急。這是因為膿已成形,而氣血虛弱所致。我便用八珍湯來補益元氣,再以桔梗湯治療肺部病症,她的脈象漸漸好轉。
另一位婦人患了風寒感冒,曾服用發汗解表的藥物,反而出現咳嗽喘急、食慾不振、胸悶氣短、便秘等症狀,右手的寸關脈浮數。有人想要用通利大便的藥物治療。我說:「這是因為脾臟虛弱,不能滋養肺臟,如果再用通利藥物,會更加耗損津液,很可能導致肺癰。」
對方不相信,還是使用了通利藥物,結果果然出現了虛症,最後吐出膿血。我用益氣湯治療白天,用桔梗湯治療晚上,連續服用了幾劑後,吐膿現象逐漸停止。之後白天繼續服用益氣湯,晚上服用十全大補湯,連續服用五十多劑,她終於調理好身體痊癒了。
有一位婦人咳嗽吐痰,胸悶疼痛,右手的寸關脈浮滑,脖子僵硬,這是脾胃積熱化為痰,並非肺癰,我用大棗、山梔、白朮、桔梗等藥物治療,她很快就好了。
一位婦人原本就血虛內熱,偶爾會咳嗽,到了甲辰年孟冬時,兩尺脈浮洪。
余曰:當防患肺症。丙午孟春,果咳嗽,左右寸脈洪數,此心火刑剋肺金而成肺癰也,膿已成矣,夏令可憂。余用壯水健脾之劑稍愈,彼不慎調攝,果歿於仲夏。
小青龍湯,治肺受風寒,咳嗽喘急。
半夏(湯泡七次,二兩半),乾薑(炮),細辛,麻黃(去節),肉桂,芍藥,甘草(炙,各三兩),五味子(蜜拌、炒,二兩)
白話文:
我說:應該預防肺部疾病。丙午年孟春之際,(病人)果真咳嗽,左右寸脈洪數,這是心火過旺克制肺金,導致肺癰,膿已形成,夏季就令人擔憂了。我用滋陰健脾的藥物稍微治癒了一些,但他沒有注意調養,結果在仲夏就去世了。
小青龍湯,用來治療肺受風寒,咳嗽喘急。
半夏(用湯泡七次,二兩半),乾薑(炮製),細辛,麻黃(去節),肉桂,芍藥,甘草(炙,各三兩),五味子(蜜拌、炒,二兩)。
上每服五錢,姜水煎服。
葶藶大棗瀉肺湯,治肺癰,喘不得臥。
葶藶(炒黃,研細,丸如彈大),大棗(十二枚)
水三升,入棗先煮取二升。去棗入葶藶,又煮一升,頓服之。又曰:治肺癰胸滿脹,一身並面目浮腫,鼻塞清涕出,不知香臭酸辛,咳逆上氣,喘鳴迫塞,用前方三日一劑,可至三四劑,須先與小青龍湯一劑,乃與之。
桔梗湯,治咳而胸滿振寒,脈數咽乾,不渴,時出濁唾腥臭,久久吐膿如粥者,肺癰也。
桔梗,甘草(炙,各一兩)
白話文:
每次服用五錢,用生薑水煎煮後服用。
葶藶瀉肺湯,可以治療肺癰,導致呼吸困難,無法平躺。
將葶藶炒黃研磨成粉末,做成彈珠大小的丸子,大棗十二枚。
用三升水,先放入大棗煮至剩下兩升。去除大棗,放入葶藶,繼續煮至一升,一次服用完畢。
也可以用這個方劑治療肺癰,導致胸部滿脹,全身以及臉部浮腫,鼻子不通,流出清鼻涕,無法分辨香臭酸辛,咳嗽逆氣上涌,呼吸急促,感覺胸悶。三天服用一劑,最多可以服用三到四劑。但是要先服用小青龍湯一劑,之後才能服用此方。
桔梗湯可以治療咳嗽,並且胸部滿悶,感覺寒冷,脈搏跳動快,咽喉乾燥,不渴,偶爾會咳出混濁的痰液,有腥臭味,長期咳嗽會吐出像粥一樣的膿液,這是肺癰。
用桔梗和甘草各一兩,甘草要炙烤。
用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溫再服,則吐膿血也。亦治喉痹。《三因》甘草倍之,每四錢名四聖散。《千金》亦名桔梗湯,用桔梗三兩,甘草二兩,服後必吐膿血。
葦莖湯,治肺癰。又云:一本,治咳有微熱煩滿,心胸甲錯。
葦莖(三升,切),薏苡仁(半升),冬瓜仁(半升),桃仁(五十枚,去皮)
用水一斗,先煮葦莖得五升,去滓,入諸仁煮取二升,分溫五服,當吐如粥。(《千金》云:肺癰當吐膿血。葦莖即汀洲間,蘆荻之粗種也。)
白話文:
將三升水煮成一升,去掉渣滓,分次溫熱服用,可以吐出膿血。此方也能治療喉嚨阻塞。另外,《三因》中提到,甘草加倍,每四錢稱為四聖散。而《千金》則稱之為桔梗湯,使用三兩桔梗,二兩甘草,服用後必定吐出膿血。
葦莖湯用於治療肺癰。另有一說,此方也可用於治療咳嗽伴隨微熱、胸悶,以及心胸不適的症狀。
將三升葦莖切碎,加入半升薏苡仁、半升冬瓜仁和五十枚去皮的桃仁。先用一斗水煮葦莖至五升,去掉渣滓後,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二升,分五次溫熱服用,可以吐出像粥一樣的濃稠物。《千金》記載,肺癰患者應該吐出膿血。葦莖就是生長在水邊的蘆葦的粗壯品種。
加味消風散,治吐膿血,如肺癰狀,口臭,他方不應者,宜消風散,入男子發灰,研細入和之,清米飲下,可除根,只兩服。亦治吐血。(消風散方:荊芥、川芎、羌活、人參、茯苓、殭蠶、防風、藿香、蟬蛻各二錢,厚朴、陳皮各半兩,為末是也。)
韋宙獨行方,治心胸甲錯為肺癰,,黃昏湯,主之。
白話文:
加味消風散,用來治療吐膿血,症狀類似肺癰,口臭,其他藥方無效的情況,建議使用消風散,加入男子頭髮灰,研磨成粉末混合,用清米湯送服,可以根治,只需服用兩次。此方也能治療吐血。消風散的組成藥材包括:荊芥、川芎、羌活、人參、茯苓、殭蠶、防風、藿香、蟬蛻各二錢,厚朴、陳皮各半兩,研磨成粉末。
韋宙的獨行方,用來治療心胸甲錯引起的肺癰,黃昏湯是主要方劑。
用夜合皮,掌大一片。水三升,煮取二升,分再服。(夜合樹按:《本草》即烏農樹也。)
上肺癰證治要略,以小青龍湯先與一劑,乃行氣取膿之藥,將以解表之風寒邪氣,此治腫瘍之例也,後以韋宙方終之者,將以補里之陰氣,此治潰瘍之例也。(以上六方,皆丹溪所集。)
如聖丸(梅師),治風熱毒氣上攻,咽喉痛痹,腫塞妨悶,及肺癰喘嗽唾膿血,胸滿振寒,咽乾不渴,時出濁沫,氣臭腥穢,久久咯膿,狀如米粥。
樟腦(另研),牛黃(另研),桔梗,甘草(生用,各一錢)
白話文:
取夜合樹的樹皮,手掌大小的一片,用三升水煮,煮到剩下兩升,分兩次服用。(夜合樹,根據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就是烏農樹。)
治療肺癰症狀的要點:先用小青龍湯一劑,這屬於行氣引膿的藥物,目的是解除表面的風寒邪氣,這是治療腫瘍的常規做法。之後用韋宙方來治療,目的是補益內裡的陰氣,這是治療潰瘍的常規做法。(以上六個方劑,都是丹溪所收集的。)
如聖丸(梅師所創),治療風熱毒氣上攻,導致咽喉疼痛麻木,腫脹阻塞,呼吸不暢,以及肺癰喘咳,吐出膿血,胸部脹滿,發冷,咽喉乾燥但不渴,時常吐出濁沫,氣息腥臭,久久咳出膿痰,狀如米粥。
樟腦(研磨成粉)、牛黃(研磨成粉)、桔梗、甘草(生用,各一錢)
為細末,煉蜜丸,每兩作二十丸,每用一丸,噙化。
濟生桔梗湯,治肺癰心胸氣塞,咳嗽膿血,心神煩悶,咽乾多渴,兩足腫滿,小便赤黃,大便多澀。用桔梗、貝母、川歸、栝蔞仁、枳殼、薏苡仁、桑白皮、防風,以上各一兩;生甘草、杏仁、蒸百合,各半兩,黃耆一兩半。上修事㕮咀。每服四錢,水一碗半,生薑五片。煎至八分,去滓服。若大便秘加大黃,小便秘加木通。
仲景桔梗白散,治咳而胸滿振寒,脈數,咽乾不渴,時出濁唾腥臭,久久吐膿如米粥者,為肺癰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做成丸子,每兩藥材做成二十丸,每次服用一丸,含在口中慢慢融化。
濟生桔梗湯用於治療肺癰、心胸氣悶、咳嗽帶膿血、心神煩悶、咽喉乾燥口渴、雙腳腫脹、小便赤黃、大便乾燥等症狀。藥材包括桔梗、貝母、川芎、栝蔞仁、枳殼、薏苡仁、桑白皮、防風各一兩,生甘草、杏仁、蒸百合各半兩,黃耆一兩半。將藥材切碎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碗半,生薑五片,煎煮至八分,去渣服用。若大便不通,可加入大黃;若小便不通,可加入木通。
仲景桔梗白散用於治療咳嗽、胸部滿悶、發冷、脈搏數、咽喉乾燥不渴、偶爾吐出混濁的唾液,有腥臭味,長期咳嗽會吐出像米粥一樣的膿,這是肺癰的症狀。
桔梗,貝母(各三分),巴豆(去皮,炒研如脂,一分)
上三味為散。強人飲服半錢匕,羸者減之。病在膈上者,吐膿血,膈下者瀉出。若下多不止,飲冷水一碗則定。(此亦要略方,丹溪不刪採用之者,必有微意存焉。)
肺癰,《醫壘元戎》搜風湯吐之。
牡丹散(《本事》),治肺癰吐膿血作臭,胸乳間皆痛。
牡丹皮,赤芍藥,地榆,苦梗,薏苡仁,川升麻,黃芩,生甘草(各一錢半)
白話文:
用桔梗、貝母各三分,巴豆去皮炒研成粉狀,用量為一分,三味藥混合成散劑。體質強健者服用半錢匕,體質虛弱者酌減。若病症位於膈膜上方,則服用此散劑可吐出膿血;若病症位於膈膜下方,則服用此散劑可瀉出膿血。若瀉下過多且不止,喝一碗冷水即可止住。這個方子雖然簡單,但出自丹溪先生之手,必定有其深意。
針對肺癰,可用《醫壘元戎》中的搜風湯來治療,可使患者吐出膿血。
《本事》中記載的牡丹散,可用於治療肺癰伴隨吐膿血、氣味臭穢、胸乳間疼痛的症狀。
牡丹皮、赤芍、地榆、苦梗、薏苡仁、川升麻、黃芩、生甘草各一錢半,混合成藥服用。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一方,無黃芩,加生薑煎,名升麻湯。
如金解毒散,治肺癰。
桔梗(一錢),甘草(一錢半),黃連(炒),黃芩(炒),黃柏(炒),山梔(炒,各七分)
作一劑。水二盅,煎八分,作十餘次呷之,勿急服。
〔薛〕,按:此方乃降火解毒之劑也,發熱煩渴,脈洪大者,用之俱效,若脈數咳痰腥臭,或唾膿瘀,宜用桔梗湯。大抵肺癰之證,肺脈洪大,或吐膿不止者難治。膿自止,脈短澀者自愈。面赤火剋金也不治。
白話文:
取藥材製成一劑藥方,用兩碗水煎煮,煎至剩下一碗,飯後服用。另外,也可不放黃芩,加入生薑煎煮,稱為升麻湯。
此方名為金解毒散,主治肺癰。
藥材包括桔梗一錢、甘草一錢半、炒黃連、炒黃芩、炒黃柏各七分,以及炒山梔七分。
將藥材製成一劑,用兩碗水煎煮,煎至八分滿,分十幾次慢慢飲用,不可急於服用。
此方屬於降火解毒藥,適用於發熱煩渴、脈洪大者,效果顯著。若脈數咳嗽痰腥臭,或吐膿血,則應改用桔梗湯。總之,肺癰病症中,若肺脈洪大或持續吐膿者難治。膿液自行停止,脈象短澀者則會自行痊癒。臉色發紅,屬於火克金,也不宜用此方。
桔梗湯,治男婦咳而胸膈隱痛,兩腳腫滿,咽乾口燥,煩悶多渴,時出濁唾腥臭,名曰肺癰,小便赤黃,大便多澀。
桔梗,貝母,當歸(酒浸),栝蔞仁,枳殼(麩炒),薏苡仁(微炒),桑白皮,防己(去粗皮),甘草節(各一兩),百合(蒸),黃耆(各一兩半),北五味子,甜葶藶,地骨皮,知母,杏仁(各半兩)
上銼碎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煎七分,不拘時溫服。咳者加百藥煎,熱加黃芩,大便不利加煨大黃少許,小便澀甚加木通、車前子煎,煩燥加白茅根煎。咳而疼甚,加人參、白芷煎。
白話文:
桔梗湯
此方用於治療男女皆可患的咳嗽,伴隨胸膈隱痛、雙腳腫脹、咽喉乾燥口渴、煩躁不安、口渴頻頻、偶爾吐出混濁且帶腥臭的唾液,稱為肺癰。同時,小便顏色呈赤黃色,大便乾燥難排。
藥材:
- 桔梗、貝母、當歸(酒浸)、栝蔞仁、枳殼(麩炒)、薏苡仁(微炒)、桑白皮、防己(去粗皮)、甘草節(各一兩)
- 百合(蒸)、黃耆(各一兩半)
- 北五味子、甜葶藶、地骨皮、知母、杏仁(各半兩)
用法:
將以上藥材切碎。每次取四錢,加入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煎煮至七分,不分時間溫服。
加減:
- 咳嗽者可加百藥煎,發熱者加黃芩,便秘者加煨大黃少許,小便不利者加木通、車前子煎,煩躁者加白茅根煎。
- 咳嗽且疼痛嚴重者,加人參、白芷煎。
四順湯,治肺癰吐膿,五心煩熱,壅悶咳嗽。
貝母(去心),紫菀(去苗土),桔梗(炒,各一兩),甘草(炙、銼,半兩)
上搗篩。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五七沸,去滓,不拘時稍冷服。如咳嗽甚,加去皮尖、杏仁三枚同煎,小兒量減。
治肺癰方
上用薏苡米為末,糯米飲調下,或入粥內煮吃亦可。一方,用水煎服,當下膿血便愈。
瀉白散,治肺癰。
桑白皮(炒,二錢),地骨皮,甘草(炙),貝母(去心),紫菀,桔梗(炒),當歸(酒拌,各一錢),栝蔞仁(一錢半)
白話文:
四順湯,治肺癰吐膿,五心煩熱,壅悶咳嗽。
組成:
- 貝母(去心):一兩
- 紫菀(去苗土):一兩
- 桔梗(炒):一兩
- 甘草(炙、銼):半兩
用法: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煎煮五到七沸,去渣,不拘時稍冷服下。若咳嗽嚴重,可加入去皮尖、杏仁三枚一同煎煮,小孩用量減半。
治肺癰方
組成:
- 薏苡米
用法:
將薏苡米研磨成粉末,用糯米水調服,或加入粥中煮食皆可。亦可直接用水煎服。服用後,膿血便會痊癒。
瀉白散,治肺癰。
組成:
- 桑白皮(炒):二錢
- 地骨皮:一錢
- 甘草(炙):一錢
- 貝母(去心):一錢
- 紫菀:一錢
- 桔梗(炒):一錢
- 當歸(酒拌):一錢
- 栝蔞仁:一錢半
作一劑。水一盅,姜三片,煎八分,食遠服。
〔薛〕,按:此方乃瀉肺邪消毒之劑也。若喘咳唾痰沫,肺脈浮數者,用之有效。如脈大發熱作渴,宜用解毒散解之,而後用此劑。其或唾膿之際宜排膿,如唾膿後及脈將安宜補肺,初起胸膈脹滿,喘急咳嗽,宜發散表邪。
濟主排膿湯,治肺癰得吐膿後,以此排膿補肺。生綿黃耆二兩,細末。每二錢,水一碗,煎五分服。肺癰收斂瘡口,上有合歡樹皮、白蘞,煎湯飲之。
排膿散,治肺癰吐膿後,宜服此補肺。
白話文:
用清水一盅,加入三片薑,煎煮八分,待涼後服用。這方藥可以瀉去肺部的邪氣,消毒殺菌。如果患者出現喘咳、吐出痰沫,並且脈象浮數,服用此方藥會有效果。如果脈象洪大,發熱口渴,應該先用解毒散治療,再服用此方藥。如果患者咳出膿痰,就應該排膿,等到膿痰排出、脈象平穩後,就應該補肺。如果患者剛開始出現胸悶、呼吸急促、咳嗽,就應該散發表面的邪氣。
另外,排膿湯可用於治療肺癰吐出膿痰後,可以用此方藥排膿補肺。生綿黃芪二兩,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一碗煎煮五分,服用。肺癰癒合後,可以使用合歡樹皮和白蘞煎湯服用,幫助傷口癒合。
排膿散可以用於治療肺癰吐出膿痰後,服用此方藥可以補肺。
黃耆(鹽水,拌炒),白芷,五味子(炒、杵),人參(各等分)
為細末。每服三錢,食後,蜜湯調下。
寧肺湯,治咳嗽唾膿自汗,上氣喘急,用此補肺及治榮衛俱虛,發熱自汗。
人參,當歸(酒拌),白朮,熟地,川芎,白芍藥,甘草(炙),五味子(搗),麥門冬(去心),桑白皮(炙),阿膠(蛤粉炒,各一錢),白茯苓(一錢)
作一劑。水二盅,姜三片,煎八分,食後服。
白話文:
寧肺湯
藥方組成:
- 黃耆(用鹽水浸泡,然後拌炒)
- 白芷
- 五味子(炒熟後研磨成粉)
- 人參(以上四味藥材各取等量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飯後用蜂蜜水調服。
功效:
此方可治療咳嗽帶膿痰,自汗,上氣喘急等症狀。主要功效是補肺,治療氣虛和衛氣不足所引起的發熱、自汗等症狀。
詳細配方:
- 人參
- 當歸(用酒拌炒)
- 白朮
- 熟地
- 川芎
- 白芍
- 甘草(炙烤)
- 五味子(搗碎)
- 麥門冬(去除心部)
- 桑白皮(炙烤)
- 阿膠(用蛤粉炒)
- 白茯苓(一錢)
以上藥材各取一錢,共為一劑。
煎服方法:
取水兩盅,加入姜三片,煎煮至藥液剩下八分,飯後服用。
人參補肺湯,治肺症咳喘短氣,或腎水不足,虛火上炎,痰涎湧盛,或吐膿血,發熱作渴,小便短澀。
人參,黃耆,白朮,茯苓,陳皮,當歸(各一錢),山茱萸肉,山藥(各二錢),麥門冬(七分),甘草(炙),五味子(各五分),熟地黃(自制,一錢半),牡丹皮(八分)
上薑棗,水煎服。
人參平肺散,治心火克肺,傳為疽痿,咳嗽喘嘔,痰涎壅盛,胸膈痞滿,咽嗌不利。若因肝木太過而致,當補肺。若因腎水不足而患,當補脾肺。若因心火旺而自病,當利小便。
白話文:
人參補肺湯
功效: 適用於肺部疾病,如咳嗽、氣喘、呼吸短促,或因腎虛導致虛火上升,痰多、吐膿血、發燒口渴、小便短澀等症狀。
藥材:
- 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當歸(各一錢)
- 山茱萸肉、山藥(各二錢)
- 麥門冬(七分)
- 甘草(炙,五分)
- 五味子(五分)
- 熟地黃(自制,一錢半)
- 牡丹皮(八分)
用法: 以上藥材用薑棗水煎服。
人參平肺散
功效: 適用於心火過旺灼傷肺部,導致咳嗽、氣喘、嘔吐、痰多、胸悶、咽喉不適等症狀。根據病因不同,可分別補肺、補脾肺、利小便。
- 肝木過旺導致: 補肺。
- 腎水不足導致: 補脾肺。
- 心火旺盛導致: 利小便。
人參,陳皮,甘草,地骨皮,茯苓(各一錢),知母(炒,七分),五味子(杵、炒,四分),青皮,天門冬(去心,各五分),桑白皮(炒,一錢)
上水煎服。
參耆補脾湯,治肺疽脾氣虧損,久咳吐膿涎,或中滿不食,必服此藥,補脾土以生肺金,否則不治。
人參,白朮(各二錢),黃耆(二錢五分),茯苓,陳皮,當歸(各一錢),升麻(三分),麥門冬(七分)五味子(四分),桔梗(六分),甘草(炙,五分)
上薑棗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服用人參、陳皮、甘草、地骨皮、茯苓各一錢,知母(炒過)七分,五味子(搗碎炒過)四分,青皮、天門冬(去心)各五分,桑白皮(炒過)一錢,用水煎服。
此方名為參耆補脾湯,用於治療肺疽脾氣虧損,久咳吐膿涎,或腹脹不食。此方補脾土以生肺金,若不補脾土,則難以治癒。
另有一方,用人參、白朮各二錢,黃耆二錢五分,茯苓、陳皮、當歸各一錢,升麻三分,麥門冬七分,五味子四分,桔梗六分,甘草(炙過)五分,加入薑棗,用水煎服。
葶藶散,治肺癰咳嗽氣急,睡臥不安,心胸脹滿。
甜葶藶子(二兩半,隔紙炒赤色),百合(炒),白附子,北五味子(炒),甘草節,羅參,款冬花,百藥煎,紫菀(去木,各一兩),大硃砂(半兩另研)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燈心湯調下。
補肺散,治肺癰已吐出膿血,以此潤護。
真鍾乳粉(一兩),白滑石(二兩)
白話文:
葶藶散用於治療肺癰,症狀包括咳嗽、呼吸急促、睡不安穩、胸悶等。藥方包含甜葶藶子、百合、白附子、北五味子、甘草節、羅參、款冬花、百藥煎、紫菀、硃砂等,製成藥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燈心湯調服。補肺散則用於肺癰已吐出膿血後,以潤護肺部,藥方包含真鍾乳粉和白滑石。
上研細。每服三錢,米飲調下。
理肺膏,治肺癰正作咳唾不利,胸膈迫塞。
訶子(去核),百藥煎,五味子(微炒),條參(去蘆),款冬花蕊,杏仁,知母,貝母,甜葶,藶子,紫菀,百合,甘草節(各五錢)
上為末。用白茅根淨洗秤三斤,研取自然汁,入瓷石器中熬成膏,更添入好蜜二兩,再熬勻,候調和前藥為丸,如梧子大。溫水吞下。
五香白朮散,寬中和氣,滋益脾土,生肺金,進美飲食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米湯送服。理肺膏,用於治療肺癰初期,伴隨咳嗽咳痰不暢、胸悶氣短的症狀。配方:訶子(去核)、百藥煎、五味子(微炒)、條參(去蘆)、款冬花蕊、杏仁、知母、貝母、甜葶藶子、紫菀、百合、甘草節(各五錢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用白茅根洗淨,取三斤研磨取汁,倒入瓷器中熬成膏狀,再加入蜂蜜二兩,充分熬勻,將藥粉加入膏中,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溫水服用。五香白朮散,能寬中和氣,滋養脾土,滋養肺金,增進食慾。
沉香,木香,明乳香,丁香,藿香葉(各半兩),白朮,羅參,白茯苓,薏苡仁,山藥,扁豆,桔梗,縮砂,白豆蔻,粉草,蓮肉(各一兩)
上為末。蘇鹽湯調,空心服,棗湯亦可。有汗加浮麥煎湯下。
肺癰已破,入風者不治。肺癰吐膿後,其脈短而澀者自痊,浮大者難治。其面色白而反赤者,此火之剋金,皆不可治。
白話文:
沉香、木香、乳香、丁香、藿香葉各半兩,白朮、羅參、白茯苓、薏苡仁、山藥、扁豆、桔梗、縮砂、白豆蔻、粉草、蓮肉各一兩,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。用蘇鹽湯調和服用,空腹服用,也可以用棗湯送服。如果出汗,則加浮麥煎湯服用。
肺癰破裂,並且感染風寒者不可治療。肺癰吐膿後,脈搏短而澀者會自行痊癒,脈搏浮大者難以治療。面色蒼白而反紅者,這是火剋金之象,皆不可治療。
《金匱·方論》曰:熱在上焦者,因咳為肺痿。肺痿之病,何從得之?或從汗出,或從嘔吐,或從消渴,小便利數,或從便難,又被快藥下利,重亡津液。故寸口脈數,其人咳,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,為肺痿之病。若口中辟辟燥,咳即胸中隱隱痛,脈反滑數,此為肺癰咳唾膿血。脈數虛者,為肺痿,數實者,為肺癰。
〔婁〕,此言肺痿屬熱。如咳久肺傷,聲啞聲嘶咯血,此屬陰虛火熱,甚是也。本論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,其人不渴,必遺尿,小便數,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,此為肺中冷,必眩多涎唾,用炙甘草乾姜,此屬寒也。肺痿吐涎,多心中溫液者,用炙甘草湯,此補虛勞也,亦與補陰虛火熱不同,是皆宜分治之。故肺痿又有寒熱之異也。
白話文:
《金匱·方論》說:上焦有熱,就會因為咳嗽而導致肺痿。肺痿這個病,是怎麼得的呢?可能是因為出汗過多,可能是因為嘔吐,可能是因為口渴、小便次數多,也可能是因為排便困難,又服用峻猛的藥物導致腹瀉,嚴重地損失了津液。所以,如果寸口脈搏跳得快,病人咳嗽,口中反而有濁唾涎沫,這就是肺痿。如果口中乾燥發熱,咳嗽時胸中隱隱作痛,脈搏反而滑而數,這就是肺癰咳出膿血。脈搏跳得快而虛弱的,是肺痿;跳得快而有力的是肺癰。
〔婁〕,這句話的意思是,肺痿屬於熱證。像咳嗽很久導致肺部受損,聲音嘶啞、咯血,這就屬於陰虛火熱,非常嚴重。本論治療肺痿吐涎沫而不咳嗽的病人,他們不口渴,卻會遺尿,小便次數多,這是因為上虛不能制下造成的,這就是肺中寒,所以會頭暈、唾液很多,要用炙甘草乾薑,這就屬於寒證。肺痿吐涎,而且心中有溫熱液體的,要用炙甘草湯,這可以補虛勞,和補陰虛火熱不同,都是要分開治療的。所以,肺痿還有寒熱之分。
〔精〕,勞傷血氣,腠理虛而風邪乘之,內盛於肺也,則汗出,惡風,咳嗽短氣,鼻塞項強,胸脅脹滿,久久不瘥,已成肺痿也。
〔保〕,肺癰者,由食啖辛熱、炙爆,或酣飲熱酒,燥熱傷肺所致,治之宜早。
白話文:
【精】,勞累傷害了血氣,皮膚和骨節變得虛弱,風邪趁機侵入,導致肺部積聚了過多的病態,會出現流汗、畏風、咳嗽、呼吸困難、鼻塞、頸部僵硬、胸部脹滿的症狀。這些症狀如果久治不愈,就會發展成為肺痿。
【保】,肺癰這種病症,是因為吃了辛辣熱性的食物、燒烤等刺激性食物,或者過量飲用熱酒,導致燥熱傷害了肺部所引起。治療這種情況應當盡早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