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一 (36)
卷之一 (36)
1. 內托
正如茺蔚子活血行氣,有補陰之妙,故名益母。胎前產後所恃者,氣血耳。胎前無滯,產後無虛,以其行中有補也。夏枯草治瘰癧,亦然。
遠志酒,治一切癰疽發背,癤毒惡候,浸有死血,陰毒在中則不痛,敷之即痛。有憂怒等氣積而內攻,則痛不可忍,敷之即不痛。或蘊熱在內,熱逼人手不可近,敷之必清涼。或氣虛血冷,潰而不斂,若七情內郁,治之必愈。
遠志(不以多少,泔浸,捶去心,干,為末)
酒一盞,調末三錢,澄清飲之。以滓敷於患處。
越鞠丸,治六郁,牙齒作痛,口舌生瘡,或胸膈痞滿,嘔吐吞酸,或腹脹腿痠等症。
蒼朮(炒),神麯(炒),香附,山楂,山梔(炒),撫芎,麥芽(炒,各等分)
上為末,水調曲糵面,為丸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白湯下。
五香散,升降諸氣,宣利三焦,疏導壅滯,發散邪熱。治陰陽之氣,鬱結不消,諸熱蘊毒,腫痛結核,或似癰癤而非,使人頭痛,噁心、寒熱,氣急。
木香,丁香,沉香,乳香,蕾香(各等分)
上銼散。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煎,食後溫服。
《補遺》謂:婦人男子癰疽,治法無異,惟月閉、血虛、氣結三證有異耳。予謂:婦人海滿則行,月閉一證固異,然婦人情性執著,比之男子十倍,雖有虛證宜補,亦當以執著為慮。
向見樓氏婦,早寡,善飲啖,形肥偉,性沉毒,年六十,六七月間生背疽,近正脊,醫遂橫直裂開取血,雜以五香、十宣散,與酒飲之月餘,未嘗議其寡居之郁,酒肉之毒,執著之滯,時令之熱,卒至於平陷,淹延兩三月而不救。
忍冬酒,初發便當服此。或貧乏中,或居鄉僻,田夫、野老,百發百中。
忍冬藤(生取一把,以葉入砂盆研爛,入酒少許,調和得所,塗敷四圍,中心留一口,又取五兩,用木捶搗碎,不犯鐵器),甘草(生銼,一兩)
上二味入砂瓶內。用水二碗,文武火煎至一碗,人好酒一大碗,煎十數沸,去渣。分為三服,一日連夜進盡;病熱重一日夜;可二劑。(忍冬藤補血,如氣虛及寒多人,不宜用。是故田夫、野老,百發百中也。)
金銀花湯,治一切癰疽、發背、疔瘡,及喉閉、乳蛾等證。
金銀花藤葉,搗爛,取汁半盅和熱酒半盅,溫服,甚者不過三五服,可保無虞。
槐花酒,治發背及一切瘡毒,不問已成未成,但焮痛者,並治之。
用槐花四五兩,微炒黃,乘熱入酒二盅,煎十餘沸,去渣,熱服。未成者,二三服;已成者,一二服。
黃耆湯,治諸瘡,退風熱。
黃耆(銼),黃芩(去黑心),麥門冬(去心,焙),芍藥,甘草(炙,銼,各一兩半),生地黃(四兩),半夏(薑製,半兩),當歸(切,焙),大黃(銼,炒),石膏(碎),芎藭,人參(各一兩)
白話文:
內托
益母草活血化瘀,又能滋陰補腎,所以叫做益母草。孕期和產後都依靠氣血,孕期沒有瘀滯,產後沒有虛弱,都是因為它在行氣活血的同時還有補益的作用。夏枯草治療瘰癧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遠志酒可以治療各種癰疽、發背、癤腫等惡性瘡瘍。若因淤血停滯,陰毒內伏,則不痛;敷上此藥後就會感到疼痛。若因憂慮、憤怒等情緒導致氣鬱內攻,則疼痛難忍,敷上此藥後疼痛就會減輕。若因體內蘊熱,熱邪逼迫,以至於不敢用手靠近,敷上此藥後就會感到清涼。若因氣虛血寒,瘡瘍潰爛而不癒合,或者因七情鬱結所致,用此藥都能治愈。
製作方法:遠志(用量多少不限,先用水浸泡,再捶打去除其心,曬乾,磨成粉末)。酒一盞,調入藥末三錢,靜置澄清後飲用。藥渣敷於患處。
越鞠丸可以治療六鬱(肝氣鬱結、脾氣鬱結、胃氣鬱結、心氣鬱結、肺氣鬱結、腎氣鬱結)以及牙痛、口舌生瘡、胸膈痞滿、嘔吐泛酸、腹脹腿酸等症狀。
製作方法:蒼朮(炒)、神麴(炒)、香附、山楂、山梔(炒)、川芎、麥芽(炒,各等分)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麵粉(用麥芽等穀物發酵成的麵糰)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五香散可以升降氣機,疏通三焦,消除壅滯,散發邪熱。治療陰陽氣機鬱結不暢,以及各種熱毒蘊結、腫痛結塊的疾病,即使是像癰疽癤腫卻又不是的症狀,伴隨頭痛、噁心、寒熱、氣急等症狀,也可用此方治療。
製作方法:木香、丁香、沉香、乳香、零陵香(各等分)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盞半水煎煮,飯後溫服。
補遺中提到:無論男女,治療癰疽的方法都一樣,只是月經閉止、血虛、氣滯這三種情況有所不同。我的看法是:婦女經血週期有其規律,月經閉止的確與眾不同。但婦女的情緒比男子更加執著,往往是男子的十倍,即使有虛證需要補益,也要考慮到她們的情緒問題。
我曾經見到一位姓樓的婦人,早年守寡,嗜酒貪食,體型肥胖,性格暴躁,六十歲時,在夏末秋初時生了背疽,長在脊柱附近。醫生便將其切開排膿,並混合五香散、十宣散,讓她用酒送服,持續一個多月,卻從未考慮到她寡居的鬱悶,嗜酒食肉的損傷,以及性格執著造成的氣滯,還有季節炎熱的因素,最終導致病情加重,潰爛擴大,延誤兩三個月而不治。
忍冬酒,疾病初期服用效果最佳。即使是貧窮或居住偏遠的農民,也都能收到奇效。
製作方法:忍冬藤(取一把新鮮的忍冬藤,葉子用砂盆研磨成泥,加入少許酒調勻,塗敷在患處四周,中間留一個開口;另取五兩忍冬藤,用木棒搗碎,忌用鐵器),甘草(生甘草,一兩)。將以上兩味藥材放入砂鍋中,加水兩碗,用文火武火煎煮至一碗,加入一碗好酒,煎煮十幾沸,過濾去渣。分成三服,一天一夜服用完畢;病情嚴重者,可一天一夜服用兩劑。(忍冬藤有補血的作用,但氣虛或體寒者不宜使用。所以農民使用,百試百靈。)
金銀花湯可以治療各種癰疽、發背、疔瘡,以及喉嚨腫痛、鵝口瘡等疾病。
製作方法:將金銀花藤葉搗爛,取汁半盅,與熱酒半盅混合,溫服。病情嚴重者,服用三五次即可痊癒。
槐花酒可以治療發背以及各種瘡毒,無論是已經形成還是尚未形成,只要腫痛,都可以使用。
製作方法:取槐花四五兩,微炒至黃色,趁熱加入兩盅酒,煎煮十幾沸,過濾去渣,熱服。尚未形成者,服用二三次;已經形成者,服用一二次即可。
黃耆湯可以治療各種瘡瘍,並能祛除風熱。
製作方法:黃耆(切碎)、黃芩(除去黑色部分)、麥門冬(除去心,烘乾)、白芍藥、炙甘草(切碎,各一兩半)、生地黃(四兩)、法半夏(用薑汁制,半兩)、當歸(切片,烘乾)、大黃(切碎,炒)、煅石膏(碎)、川芎、人參(各一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