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六 (4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40)

1. 杖瘡

黑膏藥,治杖瘡及諸瘡神效。

防風,荊芥,連翹,大黃,黃連,黃芩,黃柏,當歸,赤芍藥,玄參,紫金皮(各一兩),木鱉子,白芷,杏仁,桃仁,生苄(各五錢),地圓荽,黃花苑,側柏葉,地薄荷,豬𧰷聹(各二兩),乳香,沒藥,兒茶,大黃,當歸(各一兩),杉皮炭,楓香,龍骨(煅),赤石脂(煅),血竭,樟腦(各五錢),孩兒骨(煅),硃砂,水銀(各二錢半),麝香(五分)

上將後十五味為末。將前二十一味鍘碎,以水煎熬濃汁,濾去滓,再煎令汁如餳樣,入豬油二斤,慢火熬令汁干,入光粉一斤,旋入攪至黑色成膏,滴水中成珠,可丸不黏手為度。次入黃蠟二兩熔化,出火毒數日。再微熬熔,入乳香後十五味末,攪勻,油紙攤貼。

秘傳杖瘡膏方,專治打傷,又治金瘡及無名腫毒、臁瘡。若跌傷及別樣瘡,忌貼。

香油(四兩,真者佳。將穿山甲、柏枝先入油中煎數沸,去二件渣。乘熱將薄綿濾淨,油復入鍋中煎沸,以次下藥,冬月用油五兩),穿山甲(一片),柏枝(一根,以上二件止取油煎汁,不用渣,取法見前),槐枝(一莖,須另報開小條不用大樹上者,入藥油用此頻攪),府丹(即飛丹,淨水飛去標腳,取細末一兩,作二次入油),水花朱(淨水飛去漂腳,曬乾取細末,二錢),血竭,沒藥,乳香,孩兒茶(以上四件各三錢,槌碎和勻,共入銅鍋,炭火上炒沸過,為細末),新珍珠,新紅象牙(各麵包,燒存性,取細末,油、舊者,不用),麵粉(炭火上燒黃,各一錢),人指甲(炒黃),三七(曬乾,取細末),石乳(銅鍋內炒過,取細末),黃連(細末),黃芩(細末,各三分),海螵蛸(五分,細末),半夏(大者十枚,為細末,以上十六件,俱用極細篩篩過。

和勻分作五分,留起一分,看膏藥老嫩加減,止用四分作四次下,下法如下),樟冰(細末四錢),黃蠟(二錢),冰片(一分),麝香(三分),阿魏(成塊者五分,以上四件,待諸藥俱下盡,臨起鍋時方下,攪極勻,取出阿魏渣)

上藥,先將細末藥分五分。其四分以次下鍋如下,其一分,留看藥厚薄以為增減。如四分已下盡,藥尚薄,亦將此分漸下。如正好,留此一分,待貼膏藥時,摻在患處尤妙。

煎法:用上好香油四兩,入銅鍋中,炭火煎沸。沸時入柏枝一莖、穿山甲一片在內,煎數沸,去二藥渣。將薄綿紙乘熱濾淨油,揩淨鍋,復入油於鍋中煎沸,下府丹五錢,用槐條急攪不住手,至成膏方止。候六七煎後,用清水漱淨口,噴清水少許於鍋中,即取起鍋。

一起鍋時,於前四分中細末藥,將一分漸漸逐一挑下,急攪如前。此分藥盡,約均和了,將槐條蘸藥滴水,且未要成珠復置鍋火上,急攪,候沸起鍋。

白話文:

杖瘡

一種黑膏藥,能有效治療杖瘡及其他各種瘡瘍。

藥方一:將防風、荊芥、連翹、大黃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當歸、赤芍藥、玄參、紫金皮各一兩,木鱉子、白芷、杏仁、桃仁、生苄各五錢,地圓荽、黃花苑、側柏葉、地薄荷、豬膽膏各二兩,乳香、沒藥、兒茶、大黃、當歸各一兩,杉皮炭、楓香、龍骨(煅)、赤石脂(煅)、血竭、樟腦各五錢,孩兒骨(煅)、硃砂、水銀各二錢半,麝香五分,其中後十五味研成細末。前二十一味藥材切碎,加水煎熬成濃稠藥汁,過濾掉藥渣,再煎煮至藥汁濃稠如飴,加入豬油二斤,小火慢熬至藥汁收干,加入光粉一斤,不斷攪拌至呈黑色膏狀,滴入水中能成珠狀,且不粘手為止。然後加入黃蠟二兩熔化,去除火毒數日。再次微火加熱熔化,加入之前研磨好的後十五味藥末,攪拌均勻,用油紙攤開貼敷。

秘傳杖瘡膏方:專門治療打傷,也治療刀傷以及無名腫毒、臁瘡。跌傷及其他類型的瘡瘍,禁用此方。

藥方二:取真香油四兩(冬天用五兩),先將穿山甲一片和柏枝一根放入油中煎煮數沸,除去藥渣。用薄棉布趁熱過濾,將濾淨的油再次放入鍋中煎沸,依次加入藥材。槐枝一根(需選用細小的枝條,不可用大樹上的),飛丹(淨水漂洗去除雜質,取細末一兩),水花朱(淨水漂洗去除雜質,曬乾取細末二錢),血竭、沒藥、乳香、孩兒茶(以上四味各三錢,研碎混合均勻,用銅鍋炭火炒沸,研成細末),新珍珠、新紅象牙(各研磨成粉,燒至存性,取細末,油脂舊的不可用),麵粉(炭火燒黃,一錢),人指甲(炒黃),三七(曬乾,取細末),石乳(銅鍋內炒過,取細末),黃連、黃芩(各細末三分),海螵蛸(細末五分),半夏(大者十枚,研成細末)。以上十六味藥材,需用極細的篩子過篩。

將所有藥材細末分成五份,留一份備用,根據膏藥的濃稠度調整用量,用四份藥末分四次加入鍋中。樟腦細末四錢,黃蠟二錢,冰片一分,麝香三分,阿魏(成塊者五分)則待其他藥材都加入煎熬完畢,起鍋前加入,攪拌均勻,然後去除阿魏渣。

煎熬方法:取上好香油四兩放入銅鍋中,炭火煎沸。沸騰時,放入柏枝和穿山甲,煎煮數沸,去除藥渣。用薄棉紙趁熱過濾油,擦拭乾淨鍋底,再次放入油於鍋中煎沸,加入飛丹五錢,用槐枝不斷攪拌,至成膏狀為止。煎熬六七次後,用清水漱口,向鍋中噴少許清水,然後起鍋。起鍋時,將準備好的四份藥末中的一份逐漸加入,快速攪拌,直到所有藥末均勻混合。然後用槐枝蘸取藥膏滴入水中,如果還未成珠狀,可再次置於火上加熱攪拌,直到沸騰再起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