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六 (2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27)

1. 金瘡

治金瘡白藥

黃柏,黃芩,當歸,赤芍藥,黃耆,牡丹皮,生地黃,木鱉子(去殼),黃連,地骨皮,桑白皮,甘草(各一錢半),白芷,馬蓼梢葉(生者一錢,火煅過)

上用桐油三兩,煎黃色,濾去滓;再煎油稍熟,入細白板松香一片,慢火煎,須頻頻柳枝攪勻。卻入乳香、沒藥、黃丹各七錢,煎數沸出火,頃時。以少綿鋪於前。濾藥滓布上濾過;先用瓦缽滿盛清水八分,卻濾藥於缽水中,將去清水中如繃面狀,繃三二百度,愈繃愈白,故名白藥。常以清水浸,傾於冷地上用物遮蓋,勿令塵入,五七日一換水。

刀斧一應金傷,量傷孔大小,取一塊填於傷孔中,以白紙護之,隨手不疼,一日一換,五日生肉。筋斷加杜仲、續斷各二錢同煎;收瘡口加龍骨半錢,碎了,煎入藥內;打損只敷於油紙上貼之即愈。卻不須入接筋、龍骨等劑。

太乙膏,治金瘡箭鏃,不問輕重,並癰疽癤毒,用此敷之。

白芷,蒼朮,石膏(醋炒),白膠香,乳香,沒藥,黃丹(各五錢)

上為末。用真麻油四兩,桐油亦可。以黃蠟一兩。先煎油,柳枝攪,次入白芷等,煎少頃。卻入白膠香、石膏得同煎,試欲成珠。卻入蠟同煎片時,用生布濾過,瓦器收藏。用油單紙攤之,損傷敷瘡口,自然肉不痛速愈。

理傷膏,治打撲傷損,折骨出臼,刀斧跌磕等傷。

陀僧,黃丹,自然銅,黃蠟,豬油(各四兩),乳香,沒藥(各一兩),松香,麻油(各一斤)

上以折傷木皮一兩,鍘碎,入油煎數沸,濾去滓。入陀僧、黃丹,慢火熬成膏;次入松蠟熔化,再熬滴水中成珠為度。卻入乳香、沒藥、自然銅末和勻,攤貼。

金瘡神效方

五倍子,降真香

上各炒焦,出火毒後,研為末,等分乾摻。虛者,加人參末。

封口藥,治刀斧傷,割喉、斷耳、缺唇、傷破肚皮、跌破陰囊皮等證,大效。

乳香,沒藥、兒茶、當歸,杉皮炭(各一錢),麝香(五釐),片腦(一分),豬𧰷聹葉(一錢,如無此葉,用葛葉、毛藤子葉,亦可)

上各另研細末,秤合和勻。入麝研細,次入腦研勻,瓷器收貯。如缺唇,先以小氣針作三截針之,用絹線一條,兩頭搓豬毛,以唾蘸濕,抹封口藥於線上,將藥線三截穿定,卻以麻藥抹缺處,以剪刀口抹封口藥,薄剪去些皮,以線即縫合就。以雞子黃油搽患處,以金毛狗脊毛薄鋪於上,卻以封口藥末掞於上。

每日用藥水輕洗去,搽油換藥,每日只換一次,待八日,剪去線搽藥。

洗藥

桑白皮,荊芥,黃連,黃柏,當歸,白芷,赤芍藥,連翹,生地黃

上煎去滓,洗淨。

麻藥

川烏,草烏,南星,半夏,川椒

上末,唾調搽之。

本事地黃散,治金瘡,止血除疼痛,闢風續筋骨,生肌肉。

白話文:

[金瘡白藥]

將黃柏、黃芩、當歸、赤芍藥、黃耆、牡丹皮、生地黃、去殼的木鱉子、黃連、地骨皮、桑白皮、甘草各取一錢半,白芷、生馬蓼梢葉(一錢,需燒過)各取一錢。

用桐油三兩,將藥材放入油中煎至黃色,過濾去除藥渣;再將油稍微煎熟,放入細白板松香一片,用小火煎,過程中要頻繁用柳枝攪拌均勻。接著放入乳香、沒藥、黃丹各七錢,煎煮數次沸騰後離火,放置片刻。在之前準備好的少許棉花鋪在前面,用布過濾藥渣,先將瓦缽盛滿八分滿清水,再將藥液過濾到缽中,藥液會浮在水面上如同繃緊的布面一樣,重複繃開三二次,會越來越白,所以叫做白藥。常以清水浸泡,放置在陰涼的地上並用東西遮蓋,不要讓灰塵進入,每五到七天換一次水。

各種刀斧造成的傷口,根據傷口大小,取一塊白藥填入傷口中,用白紙覆蓋保護,馬上就不會疼痛,每天更換一次,五天就能長出新肉。若傷到筋,則加入杜仲、續斷各二錢一同煎煮;若傷口要收口,則加入搗碎的龍骨半錢,一同煎入藥中;若是跌打損傷,只需將藥塗在油紙上貼在患處即可痊癒,不需要加入接筋或龍骨等藥材。

[太乙膏]

治療各種刀箭造成的金瘡,不論輕重,以及癰疽癤毒,都可以用此藥敷治。

將白芷、蒼朮、石膏(用醋炒過)、白膠香、乳香、沒藥、黃丹各取五錢,磨成粉末。用麻油四兩(桐油也可),加入黃蠟一兩。先將油加熱,用柳枝攪拌,接著放入白芷等藥材,稍微煎煮。再加入白膠香和石膏一同煎煮,直到藥油呈現珠狀。最後加入黃蠟一同煎煮片刻,用生布過濾,裝入瓦器中保存。用油紙將藥膏攤開,敷在受損的傷口上,自然能止痛並加速癒合。

[理傷膏]

治療跌打損傷、骨折脫臼、刀斧砍傷、跌倒碰傷等各種傷勢。

將陀僧、黃丹、自然銅、黃蠟、豬油各取四兩,乳香、沒藥各取一兩,松香、麻油各取一斤。

將折傷的木皮一兩切碎,放入油中煎煮數次沸騰,濾去藥渣。接著加入陀僧、黃丹,用小火熬製成膏狀;再加入融化的松香和黃蠟,繼續熬煮直到滴入水中呈現珠狀。最後加入乳香、沒藥、自然銅末攪拌均勻,攤開敷貼在患處。

[金瘡神效方]

將五倍子、降真香各自炒焦,去除火毒後磨成粉末,等比例混合均勻,直接撒在傷口上。若體虛者,可加入人參末。

[封口藥]

治療刀斧傷、割喉、斷耳、缺唇、傷破肚皮、跌破陰囊皮等傷,效果極佳。

將乳香、沒藥、兒茶、當歸、杉皮炭各取一錢,麝香五厘,片腦一分,豬𧰷聹葉一錢(若無此葉,可用葛葉或毛藤子葉代替),將各藥分別研磨成細末,秤重後混合均勻。加入麝香研磨細緻,再加入片腦研磨均勻,用瓷器裝好保存。若要治療缺唇,先用小氣針縫合三針,用絹線搓上豬毛,沾濕唾液,將封口藥塗在線上,把藥線穿過縫合處,再用麻藥塗抹在缺唇處,用剪刀稍微剪去一些皮,將封口藥塗抹在剪刀口上,用藥線將傷口縫合。然後用雞蛋黃油塗抹患處,再鋪上薄薄一層金毛狗脊毛,最後將封口藥末撒在上面。

每天用藥水輕輕清洗,然後塗油換藥,每天換一次,等待八天後,剪去縫線並繼續塗藥。

[洗藥]

將桑白皮、荊芥、黃連、黃柏、當歸、白芷、赤芍藥、連翹、生地黃煎煮後,去除藥渣,用藥液清洗傷口。

[麻藥]

將川烏、草烏、南星、半夏、川椒磨成粉末,用唾液調和後塗抹在患處。

[本事地黃散]

治療金瘡,能止血止痛,驅除風邪,接續筋骨,促進肌肉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