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6)

1. 頭痛眩暈

托裡消毒散加減法,初腫頭痛發熱,邪在表也,加川芎、羌活。若外邪在表,而元氣實者,暫用人參敗毒散。頭痛惡寒表虛也,去金銀花、連翹,加參耆。體倦頭痛或眩暈,中氣虛也,去三味加柴胡、升麻。如不應,暫用補中益氣湯,加蔓荊子。日晡頭痛或眩暈,陰血虛也,去三味加熟地黃。如不應,佐以六味丸。夢泄遺精,頭暈頭痛,或痰喘氣促,腎虛不能納氣也,去三味並川芎,佐以六味丸。如不應,大虛寒也,用八味丸。

白話文:

治療初起腫痛、頭痛、發熱,屬於外邪入侵表層的症狀,可以加川芎、羌活。若外邪在表層,但體質強健,可以暫時使用人參敗毒散。如果頭痛伴隨惡寒,代表表虛,可以去掉金銀花、連翹,加入人參、黃耆。若出現身體疲倦、頭痛或頭暈,表示中氣虛弱,可以去掉三味藥,加入柴胡、升麻。如果效果不佳,可以暫時使用補中益氣湯,並加入蔓荊子。如果在下午出現頭痛或頭暈,說明陰血不足,可以去掉三味藥,加入熟地黃。如果效果不佳,可以輔以六味丸。若出現夢遺、遺精、頭暈頭痛,或痰多喘息氣短,代表腎虛不能納氣,可以去掉三味藥和川芎,輔以六味丸。如果效果仍然不好,可能是體虛寒,可以用八味丸。

2. 煩躁

托裡消毒散加減法,面目赤色,煩熱作渴,脈大而虛,血脫髮躁也,去三味加黃耆、當歸,如不應,暫用當歸補血湯。身熱惡衣,欲投於水,脈沉微細,氣脫髮躁也,去三味加肉桂、附子。如不應,暫用附子理中湯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面色發紅,煩躁口渴,脈象洪大而虛弱,這是因為血虛導致的燥熱。可以將消毒散方中的三味藥去除,加入黃耆和當歸。如果效果不佳,暫時使用當歸補血湯。若病人發熱怕穿衣服,想要投入水中降溫,脈象沉細,這是氣虛導致的燥熱。可以將消毒散方中的三味藥去除,加入肉桂和附子。如果效果不佳,暫時使用附子理中湯。

3. 自汗盜汗

托裡消毒散加減法,善思體痛,無寐盜汗,脾血虛也,去三味加茯苓、遠志、酸棗仁、圓眼肉。如不應,暫用歸脾湯。寢寐而汗出,腎氣虛也,去三味加五味子煎送六味丸。飲食而汗出,胃氣虛也,去三味加參耆、歸朮、五味子。如不應,暫用六君子湯。睡覺飽而出盜汗,宿食也,去三味加參、朮、半夏。如不應,暫用六君子湯。

白話文:

治療失眠盜汗,要根據不同原因調整方劑。若因思慮過度、心神不寧、脾血虛弱所致,則去掉原方三味藥,加入茯苓、遠志、酸棗仁和圓眼肉;若效果不佳,可暫時服用歸脾湯。若因腎氣虛弱,睡覺時出汗,則去掉原方三味藥,用五味子煎服六味丸。若因胃氣虛弱,吃飯時出汗,則去掉原方三味藥,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和五味子。若效果不佳,可暫時服用六君子湯。若因宿食積滯,睡覺時出汗,則去掉原方三味藥,加入人參、白朮和半夏。若效果不佳,可暫時服用六君子湯。

4. 多痰

托裡消毒散加減法,胸滿多痰,脾氣虛也,去三味加桔梗、半夏。如不應,暫用六君子湯,加桔梗、枳殼。晡熱多痰,脾血虛也,去三味加歸地、參朮。如不應,暫用六君子湯加芎歸、熟地。咳嗽唾痰,腎虧津液泛上也,去三味加山茱萸、山藥、熟地。如不應,佐以六味丸。

白話文:

如果患者胸闷有痰,脾胃虚弱,就应该从消毒散中去掉三味药,再加桔梗、半夏。若效果不佳,可暂时服用六君子汤,并加桔梗、枳壳。如果患者下午发热并伴有大量痰液,可能是脾血虚弱,应去掉消毒散中的三味药,再加当归、人参。若效果不佳,可暂时服用六君子汤,并加川芎、当归、熟地。若患者咳嗽吐痰,可能是肾脏虚弱,津液上泛,应去掉消毒散中的三味药,再加山茱萸、山药、熟地。若效果不佳,可配合服用六味丸。

5. 喘急

癰疽喘急,恍惚嗜臥,此心火刑肺金,宜用人參平肺散。

人參平肺散

桑白皮(炒),知母(七分,炒),杏仁(去皮尖,炒),地骨皮,紫蘇,橘紅,半夏(薑製),茯苓,青皮,人參(各一錢),五味子(二十粒,炒杵),甘草(炙,五分)

白話文:

病人出現癰疽(化膿性感染)伴隨呼吸急促、神志恍惚、嗜睡等症狀,這是心火過旺灼傷肺金所致,應該使用人參平肺散。

人參平肺散的組成如下:

桑白皮(炒)、知母(七分,炒)、杏仁(去皮尖,炒)、地骨皮、紫蘇、橘紅、半夏(薑製)、茯苓、青皮、人參(各一錢)、五味子(二十粒,炒杵)、甘草(炙,五分)。

作一劑。水二盅,姜三片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〔薛〕,按:此方理氣清肺化痰之劑,若肺脈洪數無力者宜用。若兼發熱作渴,脈洪數有力者,宜用如金解毒散,此證火剋金為惡候,面赤者,亦不治。

白話文:

準備一劑藥,用兩盅水,加入三片薑,煎煮至八分滿,飯後服用。

6. 胸痞

托裡消毒散加減法,忿怒胸痞,肝氣滯也,去三味加桔梗、山梔。如不應,暫用補中益氣湯,加桔梗、枳殼。倦怠胸痞,中氣虛也,去三味加參朮、茯苓,如不應,暫用八珍湯加柴胡。

白話文:

若出現忿怒導致胸悶,屬於肝氣鬱滯,可在「托裡消毒散」中去除三味藥,再加入桔梗和山梔。若效果不佳,則暫時改用「補中益氣湯」,並加入桔梗和枳殼。若出現倦怠導致胸悶,屬於中氣虛弱,可在「托裡消毒散」中去除三味藥,再加入人參、白朮和茯苓。若效果不佳,則暫時改用「八珍湯」,並加入柴胡。

7. 目斜視上

癰疽目斜視上,黑睛緊小,白睛青赤,肝挾火邪,宜用瀉青丸。

瀉青丸方

當歸(酒拌),川芎,山梔仁(炒),羌活,草龍膽(酒拌,炒),防風,大黃(酒拌,炒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雞頭實大。每服一丸,煎淡竹葉湯化下,日進二三服。如瀉去大黃,加荊芥,或用黃連瀉心湯一二劑,亦可。

白話文:

眼睛患有癰疽,眼斜往上看,黑眼球緊縮變小,白眼球青赤,這是肝火上炎所致,應該服用瀉青丸。

瀉青丸的配方是:當歸(用酒拌),川芎,山梔仁(炒),羌活,草龍膽(用酒拌,炒),防風,大黃(用酒拌,炒),各等分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蜜製成丸藥,丸藥的大小如雞頭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淡竹葉湯送服,一天服用兩到三服。如果服用後排泄量過大,可以去掉大黃,加入荊芥,或者服用一兩劑黃連瀉心湯,也可以。

〔薛〕,按:前症七惡中之三惡也。若肝脈弦緊洪數者,最當。亦有目視不正,睛不了了,脈微或浮者,乃真氣虛也,宜用大補之劑。夫瀉青者,瀉肝經之火邪也,肝屬木其色青故耳。

白話文:

薛氏指出:這段文字談的是七種惡病中的第三種。如果發現肝脈出現弦緊、洪數的脈象,那麼這種情況是最符合的。此外,還會出現眼睛看不清楚,眼神模糊,脈象微弱或者浮現的情況,這說明是真氣虛弱的表現。對於這種情況,應當使用補益之藥物。

「瀉青」是指清除肝經的火邪。「肝」屬五行中的木,因為肝的顏色為青,所以稱為「青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