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六 (19)
卷之六 (19)
1. 內服方藥
〔表〕,
脈浮緊,證發熱惡寒體痛,此挾有外邪,宜發散。四季傷損發散,春五積散、香蘇散。夏香薷飲、五苓散。秋正氣散。冬和解散加減。(以上諸方,並見傷寒。)寒熱加柴胡、前胡、黃芩。頭痛加川芎、白芷。腳氣加白芷、檳榔、木香。痰加南星、半夏、烏梅。氣喘加人參、木香、沉香。寒加蒼朮、半夏、陳皮。
上等分,㕮咀。蔥白煎,空心服。
疏風敗毒散,治打撲諸損,動筋折骨,跌磕墮傷者。
當歸,川芎,白芍藥,熟地黃,羌活,獨活,桔梗,枳殼,柴胡,白茯苓,白芷,甘草,紫蘇,陳皮,香附
上生薑、生地黃煎,入酒和服。
加味交加散,治打撲傷損,折骨出臼,發熱惡寒。體弱之人,用此服之。若體實之人,宜疏風敗毒散。
當歸,川芎,白芍藥,生地黃,蒼朮,厚朴,陳皮,白茯苓,半夏,羌活,獨活,桔梗,枳殼,前胡,柴胡,乾薑,肉桂,甘草
生薑煎服。有熱,除乾薑,肉桂。
羌活乳香湯,治跌撲傷損,動筋折骨,發熱體痛,挾外邪者。
羌活,獨活,川芎,當歸,赤芍藥,防風,荊芥,丹皮,續斷,紅花,桃仁,陳皮
上生地黃煎服。有熱,加柴胡、黃芩。
〔里〕,
肝脈搏堅而長,脅下痛不可忍,宜行瘀血。海藏云:若登高墮下,重物撞打,箭鏃刃傷,心腹、胸中停積鬱血不散,以上中下三焦分之,別其部分。上部易老犀角地黃湯;中部桃仁承氣湯;下部抵當湯之類下之。亦有以小便、酒、同煎治之。更有內加生地黃、當歸煎者,有大黃者。
又法,虛人不禁下者,以四物湯加穿山甲煎服妙。亦有花蕊石散,以童子小便煎,或酒服之者,此藥與前寒藥正分陰陽,不可不辨也。若瘀血已去,用復元通氣散,加當歸煎服,亦可。
仲景治馬墜及一切筋骨損傷。
大黃(一兩,切、湯浸,或半兩),緋帛,亂髮(如雞子大,燒灰),敗蒲席(三寸),久用炊單布(一尺,燒灰),桃仁(四十九個,去皮尖),甘草(如中指節,炙、銼)
上七味。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湯,或納酒一大盞,次下大黃,去渣。分溫三服,先銼敗蒲席半領,煎湯浴,以衣被覆,斯須通利數行,通後立瘥。利後浴水赤,勿怪,即瘀血也。
復元活血湯,治從高墮下,惡血流於脅下,及疼痛不可忍者。《經》云:有所墮墜,惡血留內,有所大怒,氣上而不行,下損於脅則傷肝。肝膽之經俱行於脅下,經屬厥陰、少陽。宜以柴胡為引用為君;以當歸活血脈,又急者痛也,以甘草緩其急,亦能行新血,陽生陰長故也為臣;穿山甲、栝蔞根、桃仁、紅花破血潤血,為之佐;大黃酒製,以盪滌敗血,為之使。氣味相合,各有所歸,痛自去矣。
白話文:
[內服方藥]
[表]
脈象浮而緊,症狀為發燒、怕冷、身體疼痛,這是因為外邪侵襲,應當用發散的方法治療。四季因外傷引起的發散,春天用五積散或香蘇散。夏天用香薷飲或五苓散。秋天用正氣散。冬天用和解散加減。(以上這些方子,都可以在《傷寒論》中找到。)如果兼有寒熱症狀,加入柴胡、前胡、黃芩。頭痛加川芎、白芷。腳氣加白芷、檳榔、木香。有痰加南星、半夏、烏梅。氣喘加人參、木香、沉香。怕冷加蒼朮、半夏、陳皮。
將以上藥材等分切碎,用蔥白煎水,空腹服用。
疏風敗毒散,治療跌打損傷、筋骨錯位、摔傷等情況。
藥材包括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藥、熟地黃、羌活、獨活、桔梗、枳殼、柴胡、白茯苓、白芷、甘草、紫蘇、陳皮、香附。
用生薑、生地黃煎水,加入酒調和服用。
加味交加散,治療跌打損傷、骨折脫臼、發燒怕冷等症狀。體質虛弱的人,可以用這個方子。如果體質強壯的人,適合用疏風敗毒散。
藥材包括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藥、生地黃、蒼朮、厚朴、陳皮、白茯苓、半夏、羌活、獨活、桔梗、枳殼、前胡、柴胡、乾薑、肉桂、甘草。
用生薑煎水服用。如果有發熱,去掉乾薑、肉桂。
羌活乳香湯,治療跌打損傷、筋骨錯位、發燒體痛、兼有外邪的情況。
藥材包括:羌活、獨活、川芎、當歸、赤芍藥、防風、荊芥、丹皮、續斷、紅花、桃仁、陳皮。
用生地黃煎水服用。如果有發熱,加入柴胡、黃芩。
[里]
肝脈搏堅硬而長,脅肋疼痛難忍,應該用活血化瘀的方法。李東垣說:如果從高處跌落、被重物撞擊、被箭或刀刃所傷,導致心腹或胸中淤血停滯不散,可以根據上、中、下三焦來區分不同部位,分別處理。上焦適合用老犀角地黃湯;中焦適合用桃仁承氣湯;下焦適合用抵當湯之類的藥物來瀉下。也有用小便、酒一起煎煮來治療的。也有在方中加入生地黃、當歸一起煎煮的,或者加入大黃的。
另外一種方法,對於體虛不能用瀉下藥的人,可以用四物湯加入穿山甲煎服,效果很好。還有用花蕊石散,用童子小便煎煮,或者用酒調服的,這個藥和之前用的寒藥性質相反,必須仔細辨別。如果淤血已經去除,可以用復元通氣散,加入當歸煎服,也可以。
張仲景治療從馬上摔下以及一切筋骨損傷的方法:
藥材包括:大黃(一兩,切開,用熱水浸泡,或者半兩)、緋紅色綢布、亂髮(像雞蛋大小,燒成灰)、舊蒲席(三寸)、舊炊布(一尺,燒成灰)、桃仁(四十九個,去皮尖)、甘草(像中指指節大小,炙過、切碎)。
將以上七味藥,用童子小便煎煮,用量多少視情況而定,也可以加入一大盞酒,然後再加入大黃,去渣。分成三次溫服,先將舊蒲席切下一半,煎湯沐浴,用衣被蓋好,過一會就會開始排泄多次,排泄後病就好了。排泄後洗澡水會變紅,不要害怕,那是瘀血排出來的緣故。
復元活血湯,治療從高處跌落,惡血停留在脅肋下,疼痛難忍的情況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從高處跌落,惡血會留在體內,或者大怒,導致氣機上逆而不能順暢,損傷脅肋就會傷到肝臟。肝膽的經脈都經過脅肋下,經脈屬於厥陰、少陽。應該用柴胡作為引經藥,也是主藥;用當歸來活血,因為疼痛是急症,用甘草來緩解急痛,也能促進新血的生成,因為陽氣生長,陰氣就會滋長,所以甘草也是輔助藥;穿山甲、栝蔞根、桃仁、紅花能破血潤血,作為佐藥;大黃用酒製過,可以清除敗血,作為使藥。各種藥物氣味相合,各司其職,疼痛自然會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