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六 (14)
卷之六 (14)
1. 十不治證
攧撲損傷,或被傷入於肺者,縱未即死,二七難過。左脅下傷,透內者。腸傷斷一半可醫,全斷者不可治。小腹下傷內者。證候繁多者。脈不實重者。老人左股壓碎者。傷破陰子者。血出盡者。肩內耳後傷,透於內者,皆不必用藥。
白話文:
十不治證
跌撲損傷,或傷及肺部者,即使當時未死,也很難活過二十一天。左肋下受傷,傷及內臟者。腸子斷裂一半尚可治療,完全斷裂則無法治療。下腹部受傷傷及內臟者。症狀過於複雜者。脈象虛弱無力者。老年人左大腿粉碎性骨折者。傷及陰部者。失血過多者。肩胛骨內側及耳後受傷,傷及內臟者,這些情況都無需治療。
2. 整骨麻藥
草烏(三錢),當歸,白芷(各二錢半)
上末。每服五分,熱酒調下。麻倒不知痛,然後用手如法整理。
草烏散,治傷骨節當歸窠者,用此麻之,然後下手整頓。
白芷,川芎,木鱉子,豬牙皂角,烏藥,半夏,紫金皮,杜當歸,川烏(各二兩),舶上茴香,草烏(各一兩),木香(半兩)
上為細末。諸骨碎、骨折出臼者,每服一錢,好酒調下。麻倒不知疼處,或用刀割開,或用剪去骨鋒者,以手整頓骨筋,歸元端正,用夾板夾縛定,然後醫治。或箭鏃入骨不出,亦可用此藥麻之,或鐵鉗拽出,或用鑿鑿開取出。若人昏沉後,用鹽湯或鹽水與服,立醒。
白話文:
整骨麻藥
配方一:川烏三錢,當歸、白芷各二錢半,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五分,用熱酒送服。藥效發揮後,病人麻痺不覺疼痛,即可進行整骨。
配方二(草烏散):治療傷骨及脫臼的藥方,用此藥麻醉後再進行整骨。配方包含白芷、川芎、木鱉子、豬牙皂角、烏藥、半夏、紫金皮、杜當歸、川烏各二兩,舶上茴香、草烏各一兩,木香半兩,研磨成細粉。對於骨頭碎裂、骨折脫臼,每次服用一錢,用好酒送服。藥效發揮後,病人麻痺不覺疼痛,即使需要用刀割開傷口、剪除骨刺,也能順利進行整骨,將骨骼復位,再用夾板固定,最後再進行治療。若有箭頭或異物嵌入骨骼,也可使用此藥麻醉,再用鐵鉗拔出或鑿子取出。如果病人服藥後昏沉,可用鹽湯或鹽水灌服,即可醒過來。
3. 外治方藥
初氏云:凡攧傷皮破血出處,疼不可忍,乃風寒所著。宜用蔥杵碎,入鹽少許,炒熱罨上,其痛即住,冷則再溫之。
《本事方》云:崔給事,頃在澤潞,與李抱真作判官,李相方以球杖按球子,其將軍以杖相格,乘勢不能止因傷,李相姆指並爪甲劈裂,遽索金刀藥裹之,強坐,頻索酒飲至數杯,已過量而面色愈青,忍痛不止,有軍使言:取蔥新折者,入溏灰火煨熱,剝皮擘開,其間有涕,取罨損傷處。仍多煨蔥,續續取熱者,凡三易之,面色卻赤。
斯須,云已不痛。凡十數度易,用熱蔥並涕裹纏,遂畢席笑語。
治腦骨破及骨忻,蔥白爛研,和蜜浮封損處,立瘥。治殺傷,氣偶未絕。用蔥白熱鍋炒熟,遍敷傷處,頃即再易,其痛自止,但青葉亦可。
定痛膏,治打撲傷損,動筋折骨,跌磕、木石壓傷,赤腫疼痛。
芙蓉葉(二兩),紫金皮,獨活,南星(生),白芷(各五錢)
上末,加生採馬藍菜、墨斗菜各一兩,杵搗極爛,和末一處,用生蔥汁、老酒,和炒暖縛。
若打撲跌磕,壓傷骨肉,痠疼有紫黑色,未破皮肉者,加草烏、肉桂、良薑各三錢,研末,薑汁調溫貼;若紫黑色已退,除良薑、肉桂、草烏、薑汁,卻以薑汁茶清調。溫貼之。
若折骨出臼者,加赤葛根皮、寶塔草各二兩,搗爛,和前藥一處。又用肥皂十枚,童便煮,去皮弦子膜,杵搗極爛,入生薑汁少許,生白麵一兩,砍爛和勻,入前藥同杵,搗勻。用芭蕉葉托,用前後正副夾,須仔細整頓其骨,緊縛,看後上下腫痛消,方可換藥,腫痛未退,不可換藥。
〔本〕,治腕打,傷筋損骨,疼痛不可忍。
生地(一斤,切),藏瓜姜糟(一斤),生薑(四兩,切)
上都炒令勻熱,以布裹罨傷折處,冷則易之。曾有人傷折,宜用生龜,尋捕一龜將殺,患人忽夢見龜告曰:勿相害,吾有奇方可療。於夢中授此方,神效。
經驗方,治跌撲瘀血作痛,或筋骨疼痛。
黃柏(一兩),半夏(五錢)
上為末。用薑汁調塗患處,以紙貼之。如乾薑汁潤之,周日易之。
消毒定痛散,治跌撲腫痛。
無名異(炒),木耳(炒),大黃(炒,各等分)
上為末。蜜水調塗,如內有瘀血,砭去敷之;若腐處,更用當歸膏敷之,尤好。
截血膏,治刀斧斫磕等處,能化血破瘀,退腫止痛。
天花粉(三兩),薑黃,赤芍藥,白芷(各一兩)
上末。茶清調勻,敷瘡口四邊。若刀斧傷於頭面血不止者,急用此末茶清調勻,塗頸上周圍,若傷手則塗臂周圍,若傷足則塗腿上周圍。若傷各處則塗瘡口周圍,使截住其血,不來潮作也。
金瘡著水,肉翻花者,用韭汁調此末,敷瘡口四邊,以火微炙之,又用早稻煙燻之,瘡口出水即愈。如無水出,即是風襲,倍加南星和敷。
白話文:
跌打損傷外敷藥方:
初氏說:凡是跌打損傷導致皮膚破裂出血的地方,如果疼痛難忍,那是因為風寒侵襲。應該用蔥搗碎,加入少許鹽,炒熱後敷在患處,疼痛就會停止,冷了就再加熱敷。
《本事方》記載:崔給事,以前在澤潞時,與李抱真一起當判官,李抱真用球杖打球,他的將軍用杖格擋,因為用力過猛沒停下來,傷到了李抱真的大拇指,指甲都裂開了。他立刻用金瘡藥包紮,勉強坐下,頻頻要酒喝,喝了幾杯就過量了,臉色發青,還是疼痛不止。有個軍使說:取新鮮剛折斷的蔥,放入燒熱的灰中煨熱,剝皮掰開,裡面會有汁液,取汁液敷在傷處。再多煨些蔥,持續取熱的敷,換了三次,臉色才轉紅。
過了一會兒,就說不痛了。換了十幾次,用熱蔥和汁液包紮,就回席和大家說笑。
治療頭骨破裂和骨頭脫位,用蔥白搗爛,和蜂蜜敷在患處,很快就好。治療刀傷,如果還有一口氣,用蔥白在熱鍋裡炒熟,敷在傷處,過一會兒就換,疼痛就會停止,用青蔥葉也可以。
「定痛膏」,治療跌打損傷,傷筋斷骨,跌倒、被木頭石頭砸傷,引起的紅腫疼痛。
芙蓉葉(八十克),紫金皮,獨活,生南星,白芷(各二十克)
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加入新鮮採摘的馬藍菜、墨斗菜各四十克,一起搗爛,與藥末混合,用生蔥汁和老酒,調和後炒熱敷上。
如果是跌打損傷,被壓傷骨肉,出現痠痛和紫黑色,但皮膚沒有破裂的,加入草烏、肉桂、良薑各十二克,研成粉末,用薑汁調和後溫敷;如果紫黑色消退,就去掉良薑、肉桂、草烏,不用薑汁,改用薑汁或茶水調和溫敷。
如果是骨折脫臼,加入赤葛根皮、寶塔草各八十克,搗爛,和前面的藥混合一起。再用肥皂十個,用童子尿煮,去掉皮和筋膜,搗爛,加入少許生薑汁,生白麵四十克,切碎和勻,加入前面的藥一起搗,搗均勻。用芭蕉葉托著,用正副夾板固定,必須仔細把骨頭復位,緊緊包紮,等上下腫痛消退後,才能換藥,腫痛沒消退,就不能換藥。
《本草》記載,治療手腕跌打損傷,筋骨受損,疼痛難忍。
生地(五百克,切塊),藏瓜姜糟(五百克),生薑(一百六十克,切塊)
把這些藥材都炒均勻熱,用布包著敷在損傷的地方,冷了就換。曾經有人受傷骨折,應該用活烏龜來治療,結果傷者夢見烏龜告訴他說:不要殺我,我有奇方可以治療。在夢中傳授了這個藥方,非常有效。
經驗方,治療跌打損傷,瘀血疼痛,或筋骨疼痛。
黃柏(四十克),半夏(二十克)
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薑汁調和後塗在患處,用紙貼上。如果乾了,就用薑汁潤濕,每天換一次。
「消毒定痛散」,治療跌打腫痛。
無名異(炒),木耳(炒),大黃(炒,各等份)
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水調和塗敷,如果裡面有瘀血,就用針刺放血後敷上;如果已經化膿,就用當歸膏敷上,效果更好。
「截血膏」,治療刀斧砍傷等,可以化解瘀血,消腫止痛。
天花粉(一百二十克),薑黃,赤芍藥,白芷(各四十克)
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茶水調和均勻,敷在傷口四周。如果是頭部或面部刀傷出血不止,馬上用這些藥末用茶水調和塗在脖子周圍,如果是手部受傷就塗在手臂周圍,如果是腳部受傷就塗在腿部周圍。如果是其他部位受傷,就塗在傷口周圍,這樣可以止血,不讓血再往外流。
如果是金瘡傷口沾水,出現翻花肉,用韭菜汁調和藥末,敷在傷口四周,用微火烤一下,再用早稻煙燻一下,傷口出水就會痊癒。如果沒有出水,就是風邪侵襲,要加倍南星一起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