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六 (9)
卷之六 (9)
1. 背脊骨傷
凡銼脊骨,不可用手整頓,須用軟繩,從腳吊起,墜下身直。其骨使自歸窠,未直則未歸窠,須要待其骨直歸窠,卻用接骨膏,或定痛膏,或補肉膏敷,以桑皮一片,放在藥上,杉皮兩三片,安在桑皮上,用軟物纏夾定,莫令曲,用藥治之。
凡腳、手骨被壓碎者,須用麻藥與服,或用刀刮開,甚者用剪刀剪去骨鋒,便不衝破肉,或有粉碎者去其骨,免膿血之禍,然後用大片桑皮,以補肉膏或定痛膏,糊在桑皮上,夾在骨肉上,莫令差錯,三日一洗,莫令臭穢,用藥治之。又切不可輕易自恃有藥,便割、便剪、便弄,須要詳細審視,當行則行,尤宜仔細。
或頭上有傷,或打破,或刀傷,或壓碎骨,用藥敷貼縛之。凡敷縛之際,要於密屋無風之所,勿使風入瘡口,恐成破傷風之患,切記切記。
白話文:
背脊骨傷
脊椎受傷,不能用手直接調整,必須用柔軟的繩子,從腳部吊起,讓身體自然下垂,使骨頭自行復位。骨頭沒復位就表示還沒直,必須等到骨頭自行復位後,再塗上接骨膏、止痛膏或生肌膏。敷藥時,先在藥膏上放一片桑樹皮,再在其上放兩三片杉樹皮,然後用柔軟的布料包紮固定,避免彎曲,再繼續用藥治療。
腳部或手部骨頭被壓碎,需要服用麻醉藥,或用刀刮開傷口,嚴重者需用剪刀剪去骨頭的尖銳部分,避免刺破肌肉;如果是粉碎性骨折,則需去除碎骨,以免發生膿血感染。之後,用大片的桑樹皮,塗上生肌膏或止痛膏,貼在骨頭和肌肉之間,注意位置要準確,三天清洗一次,保持傷口清潔,再繼續用藥治療。切記不可輕易自行用藥,自行切割、修剪或處理傷口,必須仔細檢查,確認後才能進行處理,務必小心謹慎。
頭部受傷,無論是撞傷、刀傷或壓碎性骨折,都用藥膏敷貼並包紮固定。敷藥包紮時,務必在密閉無風的房間內進行,避免風吹進傷口,以免發生破傷風,切記!
2. 陰囊陰門傷
凡陰囊被人扯脫者,用雞子黃油塗,以金毛狗脊毛薄攤於上,次掞封口藥,又用散血膏敷貼外,卻用中葉金鎖匙、紫金皮水煎服,洗用紫蘇葉煎水洗。凡陰囊處,有青黑紫色腫者,用補肉膏敷貼,或用定痛膏加赤芍、草烏、良薑、肉桂各少許,打和,用韭葉砍爛,同藥貼。如無韭葉,蔥葉亦可,仍服利小便藥。
凡婦人腿骨出,進陰門邊,不可踏入,用凳一條,以綿衣覆上,令患人於上臥,醫以手拿患人腳,用手一撙上,在好腳邊上去,其腿骨自入,卻用接骨膏、定痛膏敷貼。凡下近腿胯、陰囊等處,不用通藥,但貼、不令血蔭。
白話文:
陰囊或陰門受傷的處理方法:
如果陰囊被人拉扯脫落,就用雞蛋黃油塗抹傷口,再用金毛狗脊的細毛輕輕鋪在上面,然後用封口藥裹好。同時,在外敷上散血膏,並服用中葉金鎖匙和紫金皮煎煮的藥水,以及用紫蘇葉煎水清洗傷口。如果陰囊部位出現青黑色腫脹,就用補肉膏敷貼,或者用定痛膏加上少量赤芍、草烏、良薑、肉桂,混合後,再與切碎的韭菜葉一起敷貼。如果沒有韭菜葉,也可以用蔥葉代替,同時服用利尿的藥物。
如果婦女腿骨突出,卡在陰門附近,切勿強行推入。應準備一條凳子,上面鋪上棉布,讓患者躺在上面。醫生用手抓住患者的腿,輕輕地向上提拉,使腿骨回到正確位置。之後,敷上接骨膏和定痛膏。下肢靠近大腿根部、陰囊等部位的傷患,不要使用通經活絡的藥物,只需外敷藥膏,避免瘀血。
3. 筋骨傷
凡斷筋損骨者,先用手尋揣傷處,整頓其筋骨平正,用接骨等膏敷貼,用正副夾縛定。正夾用杉皮去外重皮,約手指大,排肉上,以藥敷杉皮上,藥上用副夾,用竹片去里竹黃,亦如指大,疏排夾縛。凡骨碎斷,或未碎斷但皮破損肉者,先用補肌散填滿瘡口,次用散血膏敷貼。
如骨折,要接骨膏敷貼、夾縛。或皮破骨斷者,用補肉膏敷貼。凡骨斷皮破者,不用酒煎藥,或損在內破皮肉者,可加童便在破血藥內和服。若骨斷皮不破,可全用酒煎損藥服之。若只損傷,骨未折,肉未破者,用消腫膏,或定痛膏。凡皮破、骨出差臼,拔伸不入,撙捺皮相近三分,用快刀割開些,捺入骨,不須割肉,肉自破了可以入骨,骨入後,用補肉膏敷貼。瘡四傍腫處留瘡口,用補肌散填之,皮肉不破,用接骨膏、定痛膏敷貼。
若破者,必有血出,用力整時,最要快便。凡皮里有碎骨,只用定痛膏、接骨膏敷貼,夾縛,十分傷害,自然爛開肉,其骨碎必自出,然後摻補肌散,外以補肉膏敷貼。凡骨碎,看本處平正如何?大抵骨低,是不會損,左右骨高,骨定損了。如折骨,要拔伸捺平正,用藥敷貼,以正、副夾束縛,勿令轉動,使損處堅固。
如出臼,曲處要時時曲轉,使活處不強。凡敷貼用板子一片,就板子上,將蕉葉或紙,被攤接骨膏、定痛膏在上,移在損處,皮內有碎骨,後來皮肉自爛,先摻補肌散,次敷補肉膏,碎骨自出。若破斷皮肉,先以封口藥填塗,用線縫合,外用補肉膏、散血膏敷貼。凡平處骨斷、骨碎、皮不破者,只用接骨膏、定痛膏敷貼夾縛。
若手足曲直等處及轉動處,只宜絹包縛,令時數轉動,不可夾縛。如指骨碎斷,止用苧麻夾縛;腿上用苧麻繩夾縛,冬月熱縛,夏月冷縛,余月溫縛。凡拔伸捺正,要膻絹軟物單正,仍拔伸當近在骨損處,不得前去一節骨上,仍拔伸相度左右骨,各有正斜拔者。凡撙捺,要手法快便,要皮肉相執平正,整拔亦要相度難易,或用三四人不可輕易。
凡筋斷,用楓香,以金沸草砍取汁,調塗敷,次用理傷膏敷貼。
白話文:
筋骨傷的治療方法,首先要用手仔細檢查傷處,將錯位的筋骨復位,然後塗上接骨膏等藥膏,再用夾板固定。主要的夾板用杉樹皮(去除外層厚皮),寬度約為手指粗細,平放在患處肌肉上,將藥膏敷在杉皮上,再用副夾板固定。副夾板用竹片(去除內層竹黃),寬度也約為手指粗細,交錯排列固定。
如果骨折,或雖然沒完全斷裂但皮膚破損肌肉外露,先用補肌散填滿傷口,再敷上散血膏。如果骨折伴有皮膚破損,就用補肉膏。骨頭斷裂且皮膚破損的傷口,不要用酒煎過的藥,如果傷口在裡面,皮膚和肌肉都破損,可以將童尿加入活血藥中服用。如果只是骨頭斷裂但皮膚沒破,則可以使用酒煎過的藥。如果只是受傷,骨頭沒斷,肉也沒破,就用消腫膏或定痛膏。
如果皮膚破損,骨頭外露且無法復位,就在皮膚靠近骨頭處割開一小口(約三分),將骨頭推回原位,不需要特意割開肌肉,肌肉會自然裂開讓骨頭復位。骨頭復位後,再用補肉膏敷貼。傷口周圍腫脹的地方,要留下傷口,用補肌散填塞。如果皮膚和肌肉沒有破損,則使用接骨膏和定痛膏敷貼。
如果傷口破損,必然會有出血,復位時動作要快。如果皮下有碎骨片,只要使用定痛膏和接骨膏敷貼,並用夾板固定即可,嚴重的損傷,組織會自然腐爛,碎骨片會自行排出,之後再用補肌散填塞,外敷補肉膏。骨折後,要觀察傷處是否平整,一般來說,骨頭凹陷處不會有問題,左右兩側骨頭凸起的地方,骨頭一定受損了。骨折需要將骨頭拉直復位,再塗藥膏敷貼,用夾板固定,避免移動,使受傷部位穩固。
如果是脫臼,彎曲的地方要經常彎曲活動,避免活動處僵硬。敷藥時,用一塊板子,在板子上鋪上芭蕉葉或紙,將接骨膏和定痛膏塗在上面,再敷在傷處。如果皮下有碎骨,皮肉會自行腐爛,先用補肌散填塞,再敷補肉膏,碎骨片會自行排出。如果傷口斷裂,皮膚和肌肉都破損,先用封口藥填塞,用線縫合,再外敷補肉膏和散血膏。如果骨頭斷裂或碎裂,但皮膚沒破損,只用接骨膏和定痛膏敷貼,並用夾板固定即可。
手腳彎曲處及關節處,只用布包紮固定,並經常活動,不要用夾板固定。手指骨頭碎裂,只用苧麻布包紮;腿部則用苧麻繩包紮,冬天要包紮得緊一些,夏天要包紮得鬆一些,其他季節則適中。復位時,要用柔軟的布料輔助,拉直時要靠近受傷的骨頭,不能拉到上面一節骨頭上,復位時要注意左右骨頭的正斜,要根據情況調整用力。復位時動作要快,要使皮肉對齊,復位時要根據難度調整用力,可能需要三到四個人一起操作。
筋斷裂,可用楓香樹樹脂,加入金沸草汁調和塗抹,然後再敷上理傷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