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3)

1. 出血

〔薛〕,瘡瘍出血,因五臟之氣虧損,虛火動而錯經妄行也,當求其經,審其因而治之。若肝熱而血妄行者,四物炒梔、丹皮、苓朮。肝虛而不能藏血者,六味地黃丸。心虛而不能主血者,四物炒連、丹皮、苓朮。脾虛熱而不能統血者,四君炒梔、丹皮。若脾經鬱結,用歸脾湯加五味子。脾肺氣虛,用補中益氣加五味子。氣血俱虛,用十全大補。陰火動,用六味丸加五味子。大凡失血過多,見煩熱發渴等證,勿論其脈,急用獨參湯以補氣。經云:血生於氣。苟非參耆、歸術甘溫等劑,以生心肝之血,決不能愈。若發熱脈大者,不治。凡患血症,皆當以犀角地黃湯為主。翰林屠漸山,年四十,患濕毒瘡疾,誤用輕粉之劑,虧損元氣,久不能愈。一日將晡之際,診之,肝脈忽洪數而有力,余曰:何肝脈之如此?侵晨,瘡出黯血三四碗,體倦自汗,雖甚可畏,所喜血黯而脈靜。余曰:此輕粉之熱,血受其毒而妄行,輕粉之毒亦得以泄,邪氣去而真氣虛也,當急用獨參湯注之。余重其為人,體恤甚篤,但惑於他言,不果。致邪氣連綿不已,惜哉!一人背瘡出血,煩躁作渴,脈洪大,按之如無,此血脫髮躁,用當歸補血湯二劑,少愈。又以八珍加黃耆、山梔,數劑全愈。一婦人,潰後吐鮮血三碗許,余用獨參湯而血止,用四君熟地、芎歸而瘡愈。此血脫補氣,陽生陰長之理也。若用涼血降火,沉陰之劑,脾土生氣復傷,不惟血不歸源而死無疑矣。一老婦,手大指患疔,為人針破,出鮮血,手背俱腫,半體皆痛,神思昏憒五日矣。用活命飲,始知痛在手,瘡勢雖惡,不宜大攻,再用大補劑又各一劑,外用隔蒜灸。喜此手背赤腫而出毒水,又各一劑,赤腫漸潰,又用托裡藥而瘥。南儀部,賀朝卿,升山西少參,別時余見其唇鼻青黑,且時搔背,問其故,曰:有一小瘡耳!余與視之,果疽也,此脾胃敗壞,為不治之證。余素與善,悲其途次不便殯斂,遂托其僚友張東沙輩強留之,勉與大補,但出紫血,虛極也。或謂毒熾不能為膿,乃服攻毒藥一盅,以致嘔逆、脈脫,果卒於南都。金憲張碧崖,腰患疽,醉而入房,脈洪數,兩尺更大。余辭不治,將發舟,其子強留。頃間吐臭血五六碗,余意此腎經虛火而血妄行,血必從齒縫出,將合肉桂等補腎制火之藥,各用罐別煎熟聽用,血止拭齒視之,果然。遂合一盅冷服之,熱渴頓止,少頃,溫服一盅,脈細欲說,氣息奄奄,得藥則脈少復,良久仍脫,其子疑內有膿,欲刺之。余曰:必無,乃以鵝翎管紝內,果如余言。次日脈脫腳寒至膝,腹內如冰,急用六君加姜附,腹始溫,膿始潰,瘡口將完。彼因侍者皆愛妾,又患小便不通,此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,精內敗不出而然耳,用加減八味丸料,加參耆、白朮一劑,小便雖愈,瘡口不斂而歿。

白話文:

瘡瘍出血,是因為五臟的氣虛損,虛火旺盛而亂竄所致,要找出病因,審慎地根據病因治療。如果肝火旺盛導致出血,可以用四物湯加炒梔子、丹皮、茯苓、白朮。如果肝臟虛弱,無法藏血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心臟虛弱,無法統攝血液,可以用四物湯加炒連翹、丹皮、茯苓、白朮。如果脾臟虛弱,熱盛而無法統攝血液,可以用四君子湯加炒梔子、丹皮。如果脾經氣血鬱結,可以用歸脾湯加五味子。如果脾肺氣虛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。如果氣血都虛弱,可以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陰火旺盛,可以用六味丸加五味子。總之,如果失血過多,出現煩躁發熱口渴等症狀,無論脈象如何,都要立即使用獨參湯補氣。古書記載,血從氣生,如果不使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等甘溫的藥物,滋養心肝之血,就無法痊癒。如果發熱且脈象洪大,就不宜治療。任何血症,都應該以犀角地黃湯為主藥。

翰林屠漸山,四十歲時患了濕毒瘡疾,誤服了輕粉,損傷了元氣,久治不愈。有一天傍晚,我診脈發現他的肝脈洪數有力,我問他為什麼肝脈如此,第二天早上,他瘡瘍流出暗血三四碗,身體疲倦,自汗不止,雖然十分可怕,但幸好血色暗淡,脈象平靜。我說這是輕粉的熱毒,血液受毒而亂竄,輕粉的毒性也因此得以排出,邪氣消散,但真氣虛弱,應該趕快服用獨參湯。我非常重視他,體恤他,但他被別人的話迷惑,沒有按照我的囑咐服用藥物,導致邪氣不斷蔓延,令人惋惜!

一個病人背部瘡瘍出血,煩躁口渴,脈象洪大,按之如無,這是血脫髮躁,可以用當歸補血湯兩劑,稍有好轉。再用八珍湯加黃耆、山梔子,幾劑之後就完全治癒。一個婦人,潰瘍癒合後吐鮮血三碗,我用獨參湯止血,再用四君子湯加熟地、川芎、當歸,瘡瘍就癒合了。這是血脫補氣,陽生陰長之理。如果用涼血降火、沉陰的藥物,脾土生氣會再次受損,不僅血液無法歸源,而且必死無疑。

一位老婦,右手大拇指患了疔瘡,被人用針挑破,流出鮮血,手背腫脹,半邊身體都疼痛,神志昏迷五天了。我用活命飲,她才開始感到手部疼痛,雖然瘡瘍很嚴重,但不能猛烈攻毒,再用大補劑各一劑,外用隔蒜灸。令人欣喜的是手背的紅腫消退,排出膿水,又各服用一劑,紅腫逐漸潰破,再用托裡藥就痊癒了。

南儀部賀朝卿,升任山西少參,臨行前我看到他的嘴唇鼻子青黑,而且經常搔抓背部,問他原因,他說只是長了一個小瘡。我查看了一下,發現是疽,這是脾胃敗壞,無法治癒的病症。我與他關係很好,非常悲痛他行程不便於收斂遺體,就囑咐他的同僚張東沙等人強留他,勸他服用大補藥,但他只流出紫色的血,虛弱到了極點。有人說毒氣旺盛,無法化膿,於是服用了一盅攻毒藥,結果導致嘔吐,脈象微弱,最終死於南都。

金憲張碧崖,腰部患了疽,喝醉酒後進房間,脈象洪數,兩尺脈更加明顯。我婉拒治療,準備動身,他兒子強留我。不久他就吐出臭血五六碗,我心想這是腎經虛火導致血液亂竄,血必從牙縫流出,就準備用肉桂等補腎制火的藥物,用罐子分別煎煮好後,讓他服用。血止後,他漱口,我查看了一下,果然如此。於是讓他服用一盅冷藥,口渴頓時止住,過了一會兒,再服用一盅溫藥,脈象微弱,呼吸奄奄一息。服用藥後,脈象稍微恢復,過了一會兒又微弱了,他兒子懷疑裡面有膿,想用針刺破。我說一定沒有,就用鵝翎管探查,果然如我所說。第二天,他的脈象微弱,腳冰冷至膝蓋,腹部如冰,我趕快用四君子湯加生薑、附子,腹部才開始溫暖,膿液才開始流出,瘡口快要癒合。他因為身邊的侍女都是愛妾,又患了小便不通,這是陰虛痿縮,思淫欲而降洩精氣,精氣內敗不能排出而導致的,我用加減八味丸,加人參、黃耆、白朮一劑,雖然小便通暢了,但瘡口無法癒合,最終去世。

東垣聖愈湯,治諸惡瘡血出不止,以寒水石細末,摻之立止。或瘡時間作黑色,不可潰也,藥力去盡卻紅和。如血出多而心煩不安,不得眠睡,此亡血也,此湯主之。

熟地,生地黃(各三錢),當歸身(一錢半),川芎(二錢),黃耆(五分),人參(三分)

上㕮咀。都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。去滓,稍熱,服無時。(按此方,參耆與歸地輕重懸殊,必有訛也。)

白話文:

東垣的聖愈湯,用於治療各種惡瘡出血不止的症狀。將寒水石研成細末,撒在患處就能立即止血。若瘡口長時間呈黑色,無法潰爛,服用此藥後藥效消失,瘡口就會恢復紅潤。如果出血量多,並且心煩意亂,難以入睡,這是失血過多的表現,聖愈湯也能治療。

配方為:熟地、生地黃各三錢,當歸身一錢半,川芎二錢,黃芪五分,人參三分。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一次服用一劑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去渣,稍熱服用,無需忌口。

濟主犀角地黃湯,治胃火血熱妄行,吐衄或大便下血者。

犀角(鎊末),生地黃,赤芍藥,牡丹皮(各一錢半),升麻,黃芩(炒,各一錢)

上水煎熟,入犀角末服。

若因怒而致,加山梔、柴胡。若脾氣虛而不能攝,用歸脾湯。若肝脾火動而妄行,用加味逍遙散。若脾氣虛而不能統,用補中益氣湯,加炮黑乾薑。若血虛有火而妄行,用四物加炮姜。若腎經虛火而血妄行,用六味丸料。不應,急加肉桂以引虛火歸源。

白話文:

濟主犀角地黃湯,可以治療胃火熾盛、血熱妄行,導致吐血、鼻出血或便血的病症。配方包括犀角粉末、生地黃、赤芍藥、牡丹皮(各一錢半)、升麻、黃芩(炒,各一錢),用水煎煮後,加入犀角粉末服用。若因生氣而導致病情,可加入山梔子和柴胡;若脾氣虛弱,無法收攝血液,則用歸脾湯;若肝脾火旺而妄行,則用加味逍遙散;若脾氣虛弱,無法統攝血液,則用補中益氣湯,並加入炮黑乾薑;若血虛有火而妄行,則用四物湯加炮薑;若腎經虛火而血妄行,則用六味丸料。若以上方法都不奏效,則需急加肉桂,引導虛火歸回其源。

獨參湯,治一切失血,或膿水出多,血氣俱虛,惡寒發熱,作渴煩躁。蓋血生於氣,故血脫補氣,陽生陰長之理也。用人參二兩,棗十枚,姜十片,水煎徐徐服。

托裡消毒散加減法,膿多帶赤,血虛也,去金銀花、連翹、白芷三味,加歸地、參朮。如不應,暫用八珍湯,加牡丹皮。忿怒晡熱而出血,肝火血虛也,去三味,加牡丹皮、炒黑山梔,熟地。如不應,暫用八珍湯送六味丸。面青脅脹而出血,肝氣虛而不能藏血也,去三味加山茱、山藥、五味子。如不應,兼六味丸。食少體倦而出血,脾氣虛而不能攝血也,去三味加參朮、歸地。兼鬱怒少寐,更加遠志、酸棗仁、茯神、龍眼肉。如不應,暫用歸脾湯。

白話文:

獨參湯適用於各種失血、膿水過多、血氣虛弱、畏寒發熱、口渴煩躁的情況。因為血由氣生,所以失血要補氣,遵循陽生陰長的道理。做法是取人參兩兩,紅棗十枚,生薑十片,水煎服。

托裡消毒散加減法,如果膿水多且帶紅色,說明血虛,則要去除金銀花、連翹、白芷三味,加入生地、參術。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暫時使用八珍湯,再加入牡丹皮。如果因為生氣導致下午發熱出血,說明肝火血虛,則要去除金銀花、連翹、白芷三味,加入牡丹皮、炒黑山梔,熟地。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暫時使用八珍湯送服六味丸。如果面容青白、脅肋脹痛並且出血,說明肝氣虛弱,不能藏血,則要去除金銀花、連翹、白芷三味,加入山茱萸、山藥、五味子。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配合六味丸。如果食慾不振、身體疲倦並且出血,說明脾氣虛弱,不能攝血,則要去除金銀花、連翹、白芷三味,加入參術、生地。如果伴隨鬱怒少眠,則還要加入遠志、酸棗仁、茯神、龍眼肉。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暫時使用歸脾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