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6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62)

1. 結核

上生薑、薄荷煎,食後服。

連翹丸

連翹,防風(去蘆),黃柏,肉桂(去粗皮),桑白皮,香豉,獨活,秦艽,牡丹皮(各半兩),海藻(二錢半)

上為末,煉蜜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十丸,燈心湯下。

五香散,治肉中忽有惡核生,腫硬不消。惡肉惡脈,瘰癧風毒腫氣。

木香,雞舌香,沉香(各一兩),麝香(細研,二錢半),射干,薰陸香,乾葛(銼),川升麻,獨活,桑寄生,連翹,甘草(生,各二兩),川大黃(三兩,銼碎,微炒)

上銼碎,入麝香研勻。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煎至五分,去滓。入竹瀝半盞,更煎一二沸。溫服日三。

連翹散,治項上惡核焮腫。

連翹,射干,獨活,川升麻,木香,沉香,木通(銼,各一兩),桑寄生,丁香(各半兩),川大黃(二兩,銼碎,微炒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清粥飲調下,日三服。

獨活散,治惡核,風結腫毒,四肢煩熱拘急。

獨活,木香,射干,桑寄生,連翹,升麻,沉香,川大黃(生用),甘草(生,各一兩)

上銼碎。每服四錢,水一中盞煎至六分,去滓。入竹瀝半合,更煎一二沸。放溫服,日三,得快利為度。

清肝益榮湯,治肝、膽、小腸經,風熱血燥,筋攣結核,或耳、項、胸乳、脅肋作痛,或作瘊子,並一切肝火之症。

山梔,當歸,木瓜(不犯鐵器),茯苓(各一錢),柴胡,川芎,芍藥(炒,各七分),熟地黃(一錢半),白朮(二錢),龍膽草(八分),炙甘草(五分)

上姜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結核

飲用生薑、薄荷煎劑,飯後服用。

連翹丸:

將連翹、防風(去蘆)、黃柏、肉桂(去粗皮)、桑白皮、香豉、獨活、秦艽、牡丹皮(各等量)、海藻(較少)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燈芯草湯送服。

五香散:治療肉中突然長出惡性腫塊,腫硬不消,伴有惡肉、惡脈、瘰癧、風毒腫脹等症狀。

將木香、雞舌香、沉香(各等量)、麝香(研磨成細粉,較少)、射干、薰陸香、乾葛(切碎)、川升麻、獨活、桑寄生、連翹、甘草(生,各等量)、川大黃(較多,切碎,微炒)切碎,加入研磨好的麝香拌勻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半碗水煎至五分,去渣,加入半碗竹瀝,再煎一、二沸,溫服,每日三次。

連翹散:治療頸部惡性腫塊紅腫。

將連翹、射干、獨活、川升麻、木香、沉香、木通(切碎,各等量)、桑寄生、丁香(各半量)、川大黃(較多,切碎,微炒)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清粥送服,每日三次。

獨活散:治療惡性腫塊、風寒引起的腫毒,以及四肢煩熱、肌肉拘緊等症狀。

將獨活、木香、射干、桑寄生、連翹、升麻、沉香、川大黃(生用)、甘草(生,各等量)切碎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半碗水煎至六分,去渣,加入半合竹瀝,再煎一、二沸,溫服,每日三次,以大便通暢為度。

清肝益榮湯:治療肝、膽、小腸經絡的風熱血燥,筋攣結核,或耳、頸、胸、乳、脅肋疼痛,或長瘊子,以及一切肝火旺盛的症狀。

用薑水煎服山梔子、當歸、木瓜(不沾鐵器)、茯苓(各少許)、柴胡、川芎、芍藥(炒,各較少)、熟地黃(較多)、白朮(較多)、龍膽草(較少)、炙甘草(更少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