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49)
卷之五 (49)
1. 疥
上件細研如粉。先熬清油沸,下蠟令消,次入諸藥末,同煎如稀膏。候冷收於瓷器中,旋取塗之。
苦參湯洗方
地榆,桃皮,苦參(各五兩)
上件藥並細銼。以水二斗煮,濾去渣。稍溫每日一度洗之,甚妙。
〔玉〕,手疥,勞宮(灸),太陵(灸)
〔世〕,瘡疥頑癬,絕骨,三里(各寸半,瀉),間使,解谿(各五分),血郄(三寸,瀉)
〔集〕,渾身生瘡疥,曲池,合谷,三里,絕骨,行間,委中
〔甲〕,疥癬,陽谿主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。先熬煮清油至沸騰,加入蜂蠟使其融化,然後加入藥粉一起煎煮成稀膏狀。待冷卻後收存於瓷器中,使用時取適量塗抹。
苦參湯洗方:
地榆、桃皮、苦參各五兩,將藥材切碎,加水兩斗煎煮,過濾掉藥渣,稍溫後每天洗患處一次,效果很好。
玉氏療法:手部疥瘡,灸勞宮穴、太陵穴。
世氏療法:頑固性瘡疥癬,針刺絕骨穴、三里穴(各寸半,瀉法),間使穴、解谿穴(各五分,瀉法),血郄穴(三寸,瀉法)。
集氏療法:全身長瘡疥,針刺曲池穴、合谷穴、三里穴、絕骨穴、行間穴、委中穴。
甲氏療法:疥癬,針刺陽谿穴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