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48)
卷之五 (48)
1. 疥
木香,檳榔,黃連(各半兩),白芷(三錢)
以上同為細末。先洗淨,每日一遍干貼,有水出,勿怪。未效又貼。又方,同上,加地骨皮為細末。先於瘡口上,用溫漿水洗濕挹干。後上藥治之,效不可述,暨治下疳瘡神效。
〔丹〕,諸瘡疥久年者。千年韭根,炒存性末之,豬油調敷,三次。(《經驗》)
多年惡瘡不瘥,或痛癢生釁。爛研馬糞並齒灰敷上,不過三兩遍效。武良相在蜀,足脛有瘡,痛不可忍,得此方便瘥。(《兵部手集》)
〔丹〕,風瘡久不瘥,燒菰蔣末敷之。(按:《本草》菰蔣即野茭白。)〔沙瘡〕
丹溪云:沙瘡,殺蟲為主。
蕪荑,寒水石,黃柏(各二錢),蛇床子(三錢),白礬(飛),明礬,剪草,吳茱萸(各一錢),蒼朮,厚朴,雄黃(各半錢),輕粉(拾盝)
〔世〕,治沙瘡。山蟻窠,黃荊葉,雉雞毛等分,燒存性為末,香油調敷。又方,用陳年船底灰,搗細篩過,桐油調敷立效。又方,治沙瘡。用水萵苣燒灰存性,香油調敷立愈,水多者干敷。(水萵苣如百合狀,生水邊七八月結子,又如野蘇狀)
〔瘑瘡〕
夫瘑瘡者,由腠理虛,風濕之氣入於血氣,結聚所生也。多著手足,還相對如新生茱萸子。痛癢爬抓成瘡,黃汁出浸淫,生長坼裂,時瘥時發,變化生蟲,故名瘑瘡也。
漏蘆散,治風瘑瘡,熱腫。
漏蘆(去蘆),川升麻,木通(去皮),赤芍藥,甘草(炙),防風(各一兩),羌活(去蘆),枳殼(麩炒,去穰),川朴硝(各二兩)
上為㕮咀。每服五錢,水一大盞煎至六分,去滓。食後溫服。
治熱毒風生瘑疥
螺殼(陳腐者,一兩),乳發(燒灰),龍膽草末,胡粉(各半兩)
上件為細末,研令勻。用清油腳調塗之。
治濕瘑瘡
胡燕窠(一枚,取最大者,用抱兒子處,余處不用)
上為細末。先以水煎甘草,及入鹽少許,淨洗干,便以窠末敷之,三兩上便瘥。若患惡刺,以醋調成膏數貼,日用二度。
又方,
生韭(一握,切研)
上用溫醋五合浸,良久以布絞取汁。塗揩瘡上,日三四度用之。
治干瘑、濕瘑、疥癬。
上取連根生蔥白,豬脂和搗塗之。
夫瘑瘡積久不瘥者,由膚腠虛則風濕之氣停滯,蟲在肌肉之間生長,則常癢痛,故經久不瘥也。
藜蘆膏,治諸瘑瘡,經久則生蟲。
藜蘆,松脂(細研),苦參,雄黃(細研),白礬(枯,各用二兩,研)
上件先搗藜蘆、苦參為粗末,入豬脂一斤相和,煎十餘沸,綿濾去渣。次入松脂、雄黃、白礬等末,攪令勻,待冷收於瓷合,旋取塗之,以瘥為度。
治瘑瘡經年久不瘥,宜用之。
薰陸香,杏仁(各半兩),硫黃(細研),膩粉(各二錢半),黃蠟(一兩),油(二合)
白話文:
疥:
一種藥方使用木香、檳榔、黃連(各半兩)、白芷(三錢),研磨成細粉。洗淨患處後,每日敷貼一次,即使流出水分也不用擔心,如果沒有效,繼續敷貼即可。另一種藥方在上述藥方基礎上,加入地骨皮研磨成細粉。使用前先用溫熱的米漿水清洗患處,擦乾後再敷藥,療效極佳,也適用於治療下疳瘡。
另一種治療多年久治不癒的疥瘡方法:取千年韭的根,炒至焦黃研成粉末,用豬油調和後敷於患處,連續三次。
治療多年惡瘡久治不癒,伴隨疼痛和瘙癢的偏方:將馬糞和草木灰研磨後敷在患處,通常敷貼兩三次就能見效。
治療久治不癒的風瘡:將燒焦的菰蔣(野茭白)研磨成粉末敷用。
沙瘡:
治療沙瘡,關鍵在於殺蟲。
一種藥方使用蕪荑、寒水石、黃柏(各二錢)、蛇床子(三錢)、白礬(飛)、明礬、剪草、吳茱萸(各一錢)、蒼朮、厚朴、雄黃(各半錢)、輕粉(少許)。
其他治療沙瘡的偏方:將山蟻窩、黃荊葉、雉雞毛等量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,用香油調和後敷用。另有偏方使用陳年船底灰研磨過篩,再用桐油調和敷用,效果顯著。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水萵苣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,用香油調和後敷用,效果極佳,尤其適合滲出液較多的情況。(水萵苣形似百合,生長在水邊,七八月份結果,也像野蘇。)
瘑瘡:
瘑瘡是由於肌膚腠理虛弱,風濕之氣侵入血氣,凝結而生。多發於手足,形似新生的茱萸,伴隨疼痛瘙癢,抓撓後會潰爛,流出黃色液體,反覆發作,甚至會生蟲,故名瘑瘡。
漏蘆散:治療風熱腫痛的瘑瘡。藥物包括漏蘆(去蘆)、川升麻、木通(去皮)、赤芍藥、甘草(炙)、防風(各一兩)、羌活(去蘆)、枳殼(麩炒,去穰)、川朴硝(各二兩),水煎服。
治療熱毒風引起的瘑疥:將陳腐螺殼(一兩)、燒過的乳發、龍膽草末、胡粉(各半兩)研磨成細粉,用清油調和後塗抹。
治療濕疹瘑瘡:取最大的胡蜂窩(用抱小孩的那個部位,其他部位不用),研磨成細粉。先用加了少許鹽的甘草水清洗患處,擦乾後敷上蜂窩粉末,通常敷貼兩三次就能痊癒。如果疼痛劇烈,可以用醋調成膏狀敷用,每日兩次。
另一種治療方法:取一把生韭菜切碎,用溫醋浸泡一段時間,用布絞出汁液,塗抹患處,每日三四次。
治療乾性、濕性瘑瘡及疥癬:取連根的蔥白,與豬油混合搗碎後塗抹。
久治不癒的瘑瘡,是因為肌膚腠理虛弱,風濕之氣停滯,蟲子在肌肉間滋生,所以才會長期疼痛瘙癢。
藜蘆膏:治療各種瘑瘡,尤其是久治不癒伴隨生蟲的情況。藥物包括藜蘆、松脂(細研)、苦參、雄黃(細研)、白礬(枯)(各二兩,研磨),先將藜蘆、苦參搗碎,加入一斤豬油煎煮十幾沸,過濾去渣,再加入松脂、雄黃、白礬等研磨好的粉末,攪拌均勻,待冷卻後儲存在瓷器中,隨時取用塗抹。
治療多年久治不癒的瘑瘡:薰陸香、杏仁(各半兩)、硫黃(細研)、膩粉(各二錢半)、黃蠟(一兩)、油(二合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