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4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47)

1.

治瘑疥濕瘡,浸淫日久,癢不可忍,搔之黃水出,瘥後復發。取羊蹄根去皮細切,熟熬,以大醋和。先洗淨敷上一時,再以冷水洗之,日一敷瘥。若為末敷尤妙。(《千金翼》)治疥取羊蹄根,和豬脂塗上,或著鹽少許,即焦。(《外臺秘要》),治遍身風癢,生瘡疥。茵陳煎湯濃洗立安。(《千金翼》)

〔衍〕,有人患遍身生熱毒瘡,痛而不癢,手足尤甚,至頸而止,黏著衣被,曉夕不得睡,痛不可忍。有下俚教以菖蒲三斗銼,日乾之,舂羅為末,布席上。使病瘡人恣臥其間,仍以衣被覆之,既不黏衣被,又復得睡。不五七日,其瘡如失,應手神驗。

〔乾疥〕

乾疥者,但搔之皮起,作干痂,此風熱氣深在肌肉間故也。

秦艽丸,治遍身生疥干癢,搔之皮起。

秦艽(去蘆土),黃耆,苦參(各二兩),大黃(各二兩),漏蘆,防風(各去蘆,黃連(各一兩半),烏蛇肉

上為細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下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後溫酒送下。

皂角膏,治皮膚風熱,生疥干癢。

豬牙皂角,巴豆(去皮),烏頭(生),吳茱萸,硫黃,膩粉,白礬(枯),黃蠟(以上各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研令勻。先入清油二、二合,以慢火消蠟了,攪和令勻,日用二三次塗之。

治疥瘡生干痂,瘙癢不止。

硫黃(二錢半為末),巴豆,黃蠟(各半兩),豬脂(一斤)

上先煎豬脂令沸,入巴豆煎候黃;次下蠟熔開,方下硫黃末攪令勻,盛於瓷合內。日三五度塗之。

一上散,治風癢裂折燥瘡。

苦參(一兩),白芷,焰硝,枯礬(各半兩),荊芥穗(三錢),寒水石(二兩,煅),白芨(三錢),

上為末,油調搽。

〔濕疥〕

夫濕疥者,起小瘡,皮薄常有黃水出,此風熱毒氣入皮膚間故也。

烏頭散,治濕疥常有黃水,搔癢不絕。

川烏頭,藜蘆,馬藺根,石菖蒲,杏仁,苦參,硫黃(研細),膩粉,白礬(各半兩,枯用)

上為細末研令勻。用時先以桃湯洗拭乾,後以油漿水和塗之。三日一塗,不過三兩上瘥。

黃連散,治濕疥有黃水,皮膚瘙癢。

黃連(二兩),蛇床子(半兩),赤小豆,糯米,胡粉(各一兩),水銀(一兩半)

上件為細末。以生清油和研,候水銀星盡如膏,旋取塗之。

治濕疥遍身

黃柏,綠礬,膩粉,硫黃(細研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研令勻。用生油調塗之。

又方,皂角,硫黃(各二兩),共為細末。以醋二升熬為膏,塗之。

〔暴疥〕

元希聲侍郎,治卒發疥秘驗方,用石灰隨多少,和醋漿水調塗,隨手即減。一法,用石灰炒紅,出火氣,香油調數。

又方,淋石灰汁洗之。(孫真人)

〔久疥〕

木香散(《寶鑑》),治多時不斂,一切惡瘡,此藥能生肌肉,止痛。

白話文:

治療疥瘡、濕疹等皮膚病,浸淫日久,奇癢難忍,抓撓後流出黃水,痊癒後又復發的情況。可以取羊蹄根去皮切碎,煮熟後用醋調和,先清洗患處後敷上一段時間,再用冷水洗淨,每天敷一次即可痊癒。研成粉末敷用效果更好。(《千金翼》)治療疥瘡,可用羊蹄根與豬油混合塗抹,或加入少許鹽,直到藥膏焦黃。(《外臺秘要》)治療全身風癢,生瘡疥,可以用茵陳煎煮濃湯清洗,就能立即止癢。(《千金翼》)

有人患全身熱毒瘡,疼痛但不癢,手足尤甚,蔓延至頸部停止,瘡瘍黏著衣物,夜不能寐,疼痛難忍。民間偏方是用菖蒲三斗切碎曬乾,研磨成粉,鋪在席子上,讓患者睡在上面,用衣被蓋住,這樣就不會黏著衣物,也能睡個好覺。不出五七天,瘡瘍就會痊癒,效果神速。

乾疥

乾疥是指抓撓後皮膚隆起,形成乾燥的痂皮,這是由於風熱之邪深入肌肉所致。

秦艽丸,治療全身疥瘡乾燥瘙癢,抓撓後皮膚隆起。

藥材包括:秦艽(去蘆根和泥土)、黃耆、苦參、大黃(各二兩)、漏蘆、防風(各去蘆根)、黃連(各一兩半)、烏蛇肉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調和,反覆搗揉三百下,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溫酒送服。

皂角膏,治療皮膚風熱,生疥乾燥瘙癢。

藥材包括:豬牙皂角、巴豆(去皮)、烏頭(生)、吳茱萸、硫黃、膩粉、白礬(枯)、黃蠟(以上各二錢半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清油二合,用小火熬化黃蠟,攪拌均勻,每天塗抹兩三次。

治療疥瘡生出乾燥痂皮,瘙癢不止。

藥材包括:硫黃(二錢半,研磨成粉)、巴豆、黃蠟(各半兩)、豬油(一斤)。

先將豬油煎煮沸騰,加入巴豆煎煮至呈黃色,再加入黃蠟熔化,最後加入硫黃粉末攪拌均勻,盛裝於瓷器中。每天塗抹三到五次。

一上散,治療風癢、皮膚裂口、乾燥瘡瘍。

藥材包括:苦參(一兩)、白芷、焰硝、枯礬(各半兩)、荊芥穗(三錢)、寒水石(二兩,煅燒)、白芨(三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油調和塗抹。

濕疥

濕疥是指出現小的瘡瘍,皮膚薄弱,經常有黃水滲出,這是由於風熱毒邪侵入皮膚所致。

烏頭散,治療濕疥,經常有黃水滲出,瘙癢不止。

藥材包括:川烏頭、藜蘆、馬藺根、石菖蒲、杏仁、苦參、硫黃(研磨成細粉)、膩粉、白礬(各半兩,枯用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時先用桃湯清洗患處並擦乾,再用油膏水調和塗抹。每三天塗抹一次,一般塗抹三兩次就能痊癒。

黃連散,治療濕疥,有黃水滲出,皮膚瘙癢。

藥材包括:黃連(二兩)、蛇床子(半兩)、赤小豆、糯米、胡粉(各一兩)、水銀(一兩半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生清油調和研磨,待水銀分散均勻如膏狀,再取適量塗抹。

治療全身濕疥

藥材包括:黃柏、綠礬、膩粉、硫黃(細研,各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生油調和塗抹。

另一方:皂角、硫黃(各二兩),研磨成細粉,用醋二升熬製成膏,塗抹患處。

暴疥

元希聲侍郎治療突然發作的疥瘡的秘方,是用石灰根據需要多少,用醋調和成糊狀塗抹,馬上就能減輕症狀。另一方法是用石灰炒至紅熱,去除火氣後,用香油調和使用。

另一方,用石灰水清洗。(孫真人)

久疥

木香散(《寶鑑》),治療久治不愈,各種頑固性瘡瘍,此藥能生肌止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