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3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34)

1. 烏白癩

雌黃(不拘多少)

上研如粉。用醋和雞子黃攪勻,塗於瘡上,干即再塗。

蜂房釀酒,治烏癩。

露蜂房(五兩),苦參(四斤)

上件細銼。用水三斗煮取一斗二升,去渣。浸曲四斤半,炊糯米三斗,入曲糵搜拌如常醞法。酒熟壓去糟。每溫一小盞,食前服之。

〔白癩〕

夫白癩病者,其語聲嘶嘎,目視不明,四肢頑疼,身體大熱,心中懊惱,手腳緩縱,背膂拘急,內如針刺,或生癮疹而起,往往正白在皮肉裡,鼻有瘜肉,目生白球,當於瞳子,視無所見,名白癩也。

白花蛇散,治癩病,語聲嘶嘎者。

白花蛇(酒浸),晚蠶蛾(去頭足翅),天麻,槐子,羌活,防風(各去蘆),蔓荊子,威靈仙,白鮮皮,枳殼(去穰,麩炒,各一兩),甘草(炙,半兩)

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溫酒調服。不拘時,日進二服。

鯪鯉甲丸,治白癩

鯪鯉甲(三片),蝮蛇(半條),魁蛤(半枚),水蛭(生用),蜘蛛(生用),斑蝥(去頭足翅),虻蟲(去足翅,各二個),蠐螬(生用,三個),蜈蚣(一條),龍骨(半兩,研),石膏(一兩,細研、水飛),白礬(枯),滑石,川芒硝,硝石,水銀(與硝石點楮汁,研令星盡),川大黃,黃連,桂心(各半兩),附子(炮去皮臍,二枚),雷丸(十枚),巴豆(十二粒,去皮,心、膜、油),川椒(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丸,空心、臨臥溫水送下,日進二服。

天麻煎,治白癩。

天麻(一斤),天蓼水(三斤)

上件銼,如大豆粒。用水三斗,入銀鍋或石鍋中熬至一斗二升,濾去渣,卻於慢火上熬如稀餳。每服半匙,食前、用荊芥薄荷酒調下。

又方,治白癩。

馬鞭草(不以多少),為細末。每服一錢,食前、用荊芥薄荷湯調下。

苦參酒,治周身白點如脂、如榆莢。搔之白屑落,或癢、或痛。色白漸展,世呼白癩。

苦參(五斤),露蜂房(五兩),蝟皮(一具)

上銼碎。用水三斗煮取一斗,去渣。浸細曲五斤,炊黍米三斗,拌如常醞法,酒熟壓去糟。每於食前溫飲一小盞。

治白癩。

斑蝥(十四枚),大蝮蛇(一條,乾者首尾全)

上件用酒七升,入瓷瓶中,用糠火煨酒及一升,濾去渣,收瓷閤中。每用薄塗於白癩上。

白話文:

烏白癩

治療烏癩:

用研磨成粉的雌黃(用量不限),以醋和雞蛋黃調勻,塗在患處,乾了就再塗。

另一方:用蜂房釀製的酒治療烏癩。取露蜂房五兩、苦參四斤,切碎,加水三斗煮至一斗二升,濾去藥渣。加入浸泡好的曲四斤半,再加入蒸熟的糯米三斗,按釀酒的常規方法拌勻發酵。酒釀好後壓榨去渣。每次溫熱服用一小盞,飯前服用。

治療白癩:

白癩患者,聲音嘶啞,視力模糊,四肢酸痛,身體發熱,心中煩躁,手腳遲緩無力,背部肌肉僵硬疼痛,如同針刺一般,有時會起疹子,白斑深入皮肉,鼻子上長息肉,眼睛裡長白色球狀物,遮擋瞳孔,視物不清,這就是白癩。

**白花蛇散:**治療白癩,聲音嘶啞者。取酒浸泡的白花蛇、去頭足翅的晚蠶蛾、天麻、槐子、羌活(去蘆)、防風(去蘆)、蔓荊子、威靈仙、白鮮皮、枳殼(去瓤,麩炒)、甘草(炙)各一兩,甘草半兩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溫酒送服,不拘時間,每日服用二次。

**鯪鯉甲丸:**治療白癩。取鯪鯉甲三片,蝮蛇半條,魁蛤半枚,水蛭(生用)、蜘蛛(生用)、斑蝥(去頭足翅)、虻蟲(去足翅)、蠐螬(生用)、蜈蚣各二個,蠐螬三個,蜈蚣一條,龍骨半兩(研磨),石膏一兩(細研,水飛),白礬(枯)、滑石、川芒硝、硝石、水銀(與硝石一起用楮樹汁研磨至水銀分散)、川大黃、黃連、桂心各半兩,附子(炮去皮臍)二枚,雷丸十枚,巴豆(去皮、心、膜、油)十二粒,川椒二錢半,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丸,空腹或睡前用溫水送服,每日服用二次。

**天麻煎:**治療白癩。取天麻一斤,天蓼水三斤,切碎成大豆粒大小,加水三斗,用銀鍋或石鍋熬至一斗二升,濾去藥渣,再用小火熬成稀稠狀。每次服用半匙,飯前用荊芥薄荷酒送服。

另一方治療白癩:取馬鞭草(用量不限)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飯前用荊芥薄荷湯送服。

**苦參酒:**治療周身出現白色斑點,像油脂或榆莢一樣,搔抓後會有白色屑狀物脫落,伴有瘙癢或疼痛,顏色發白並逐漸擴展,俗稱白癩。取苦參五斤,露蜂房五兩,蝟皮一個,切碎,加水三斗煮至一斗,濾去藥渣。加入浸泡好的細曲五斤,再加入蒸熟的黍米三斗,按常規方法拌勻發酵。酒釀好後壓榨去渣。每次飯前溫熱服用一小盞。

**另一方治療白癩:**取斑蝥十四枚,大蝮蛇一條(乾的,頭尾都要),用酒七升,放入瓷瓶中,用糠火煨酒至剩下一升,濾去藥渣,收存於瓷器中。每次取少許薄薄地塗抹在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