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15)

1. 流注

,一老,傷寒表邪未盡,股內患腫發熱,以人參敗毒散,二劑熱止,灸香附餅,又小柴胡加二陳、羌活、川芎、歸、朮、枳殼,數劑而消。侍御朱東溪,左脅下近腹,肝膽經部分結一塊四寸許。漫腫不赤,按之則痛。余曰:此當補脾胃。彼謂腫瘍宜表散,乃服流氣飲,後胃氣頓虛,始信余言。

遂用四君子加芎、歸、酒炒芍藥、薑、桂,胃氣復而惡症退,乃去乾薑加黃耆數劑,微赤微痛,又三十餘劑,焮腫大痛,此膿內潰也,遂針之,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八味丸而愈。一男子,脅腫一塊,日久不潰,按之微痛,脈微而澀,此形證俱虛,當補不當瀉。乃用人參養榮湯及熱艾熨患處,膿成以火針刺之,用豆豉餅、十全大補湯百劑而愈。

,一婦腰間患一小塊,肉色如常,不潰發熱,予欲治以益氣養榮解鬱之劑。彼卻別服流氣飲,後針破出水,年餘而歿。又一婦,久不斂,忽發寒熱,予訣其氣血俱虛,彼反服表散之劑,果發大熱亦歿。一人元氣素弱患此,胸膈不利,飲食少思,予欲健脾解鬱養氣血。彼反服辛香流氣之劑致腹脹,又服三稜、蓬朮、厚朴之類,飲食少,四肢微腫,兼腰腫一塊,不潰而歿。一婦經不調,兩月或三月一至,四肢腫,飲食少,日晡發熱。

予曰:此脾土氣血虛也。用養脾滋氣血藥。飲食進則浮腫自消,血氣充則經水自調,彼以為緩。用峻劑先通經,果腹疼泄不止,遍身浮腫,飲食少,歿於木旺之月。一人年逾三十,小腹腫硬,逾年成瘡,頭破時出血水,此七情所傷,營氣逆於肉理也,名曰流注。診之肝脈澀,蓋肝病脈不宜澀,小腹正屬肝經,須澀屬金,脈退乃可。

予欲以甘溫之藥補其氣血,令自消潰,彼不信,乃服攻伐之藥,氣血愈虛,果歿於金旺之月。一男子,腹患此,腫硬不潰,脈弱時嘔,欲用敗毒等藥。余謂腫硬不潰,乃陽氣虛弱,嘔吐少食,乃胃氣虛寒,法當溫補脾胃。彼不信,仍用攻伐而嘔愈甚,復請治,脈微弱而發熱。

余曰:熱而脈反靜,脫血脈反實,汗後脈反躁者,皆為逆也。辭不治,後果歿。

瘡科流氣飲,治陰發流注,恚怒氣結,堆核腫硬作痛,或胸膈痞悶,或風寒濕毒搏於經絡,或血不和結成腫塊,肉色不變,或漫腫木悶無頭,或陰發岩乳等證,未成速散,已成速潰,敗膿自出,惡肉自去,非常之驗。

桔梗,人參,當歸,肉桂,甘草,黃耆(鹽水炒),厚朴(薑製),紫蘇,白芍藥,烏藥,防風,枳殼,檳榔,南木香,川芎,白芷

上生薑煎服。疼痛加乳香、沒藥。水不幹加知母、貝母。瘡不幹加炒皂角刺。流注加羌活、獨活。氣滯加香附。胃虛加陳皮。此乃行氣散血之劑,若服之過度,則氣血虛耗,何以為膿,學者知之。

白話文:

流注

一位老年患者,傷寒病的表邪未盡,大腿內側長腫塊伴有發熱,服用人參敗毒散兩劑後,發熱停止。之後又灸了香附餅,並服用小柴胡湯加減二陳、羌活、川芎、當歸、蒼朮、枳殼等藥物數劑,腫塊消退。

侍御朱東溪,左脅下靠近腹部,肝膽經部位長了一個大約四寸大的腫塊,腫脹但不發紅,按壓則疼痛。我說:這個應該補益脾胃。他認為腫瘍應該表散,於是服用流氣飲,結果胃氣頓時虛弱,才相信我的話。

於是使用四君子湯加川芎、當歸、酒炒芍藥、生薑、桂枝,胃氣恢復,腫塊也消退。之後去掉乾薑,加黃耆數劑,腫塊微紅微痛。又服用三十多劑後,腫塊紅腫疼痛加劇,這是膿液將要潰破的徵兆,於是用針刺破,並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八味丸,痊癒。

一位男子,脅下長了一個腫塊,時間很久不潰破,按壓微痛,脈象微弱而澀滯,此症形證俱虛,應補不宜瀉。於是服用人參養榮湯,並用熱艾灸患處,膿液形成後用火針刺破,服用豆豉餅、十全大補湯百劑而痊癒。

一位婦女腰間長了一個小腫塊,皮膚顏色正常,不潰破,也沒有發熱。我想用益氣養榮、解鬱的藥物治療,她卻自行服用流氣飲,結果針刺後流出膿水,一年後去世。另一位婦女,腫塊久治不愈,突然發熱,我判斷她的氣血都虛弱,她卻服用表散的藥物,結果高燒不退而死。

一位元氣本就虛弱的人患了此病,胸膈不舒服,食慾減少,我想健脾解鬱,養護氣血,他卻服用辛香溫通的流氣飲,導致腹部脹滿,又服用三稜、蓬朮、厚朴等藥物,結果食慾更差,四肢微腫,腰部還長了一個腫塊,不潰破而死。

一位婦女月經不調,兩月或三個月來一次,四肢腫脹,食慾差,下午發熱。我說:這是脾土氣血虛弱,應該服用養脾滋補氣血的藥物。如果飲食增進,浮腫就會自行消退,氣血充盈,月經自然會調順。她認為這樣太慢,於是服用峻猛的藥物先通經,結果腹痛瀉不止,全身浮腫,食慾差,死於木旺之月(春季)。

一位三十多歲的人,小腹腫硬,一年多後形成瘡瘍,頭部破裂時流出膿水,這是七情所傷,營氣逆於肉理,稱為流注。診脈發現肝脈澀滯,肝病的脈象不應澀滯,小腹屬於肝經,澀滯屬金,脈象恢復正常才可以治療。我想用甘溫的藥物補益氣血,使腫塊自行消退潰破,他不相信,服用攻伐的藥物,結果氣血更加虛弱,死於金旺之月(秋季)。

一位男子,腹部患此病,腫硬不潰破,脈象虛弱,時常嘔吐,我想用敗毒等藥物治療。我說腫硬不潰破,是因為陽氣虛弱,嘔吐少食是胃氣虛寒,應該溫補脾胃。他不相信,繼續服用攻伐的藥物,結果嘔吐更厲害,又來求治,脈象微弱而發熱。我說:發熱而脈象反而靜弱,脫血脈象反而實,出汗後脈象反而躁動,這些都是逆證。我拒絕治療,他後來果然去世了。

瘡科流氣飲,治療陰部發生的流注,以及由於怒氣鬱結引起的腫塊堅硬疼痛,或胸膈痞悶,或風寒濕邪侵犯經絡,或血行不暢結成腫塊,皮膚顏色不變,或腫脹木硬無明顯頭部,或陰部、乳房等部位發病等症狀,未成膿者迅速使其消散,已成膿者迅速使其潰破,敗壞的膿液自行排出,壞死的組織自行脫落,療效非常顯著。

組成:桔梗、人參、當歸、肉桂、甘草、鹽水炒黃耆、薑製厚朴、紫蘇、白芍藥、烏藥、防風、枳殼、檳榔、南木香、川芎、白芷。

用法:用生薑煎服。疼痛者加乳香、沒藥。水腫不退者加知母、貝母。瘡瘍不斂者加炒皂角刺。流注加羌活、獨活。氣滯加香附。胃虛加陳皮。

這是行氣散血的藥方,如果服用過度,則會耗損氣血,如何化膿呢?學習者應該知道這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