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12)

1. 時毒

芩連消毒飲,治時毒,發熱惡寒,頭項腫痛,脈洪數。

防風,荊芥,連翹,柴胡,黃芩,川芎,羌活,桔梗,藍葉,射干,白芷,牛蒡子,黃連,甘草,青木香,金銀花

上薄荷煎服。

〔和榮衛〕,

一婦,表邪已解腫尚不消,診之脈滑而數,乃瘀血作膿也。以托裡消毒散潰之而愈。

一婦腫痛,用硝黃之劑攻之稍緩,翌日復痛,診之外邪已退,亦瘀血欲作膿,亦以前藥潰之愈。一人表裡俱解,惟腫不消,以托裡消毒散四劑,膿成針之而愈。少宰李蒲汀,用發散之藥耗損元氣,患處不消,體倦惡寒,食少口乾,用補中益氣加桔梗,及托裡消毒散而愈。

,秋官陳同野,元氣素弱,脈微細而伏,此形病俱虛也,用參、朮、芎、歸、陳皮、柴胡、升麻、炙甘草以升舉陽氣,用牛蒡、玄參、連翹、桔梗以解熱毒,二劑腫頓消而脈亦復矣。苟以脈微細為屬陰,以腫赤為屬陽而藥之,鮮有不誤者。一婦人,潰後腫赤不消,食少體倦,膿清色白,乃脾肺氣虛也,先用六君加桔梗、芎、歸,後用益氣湯加桔梗而斂。

〔搐鼻〕,

通氣散,治時毒焮腫,咽喉不利,取嚏以泄其毒。

玄參(一錢半),豬牙皂角,川芎(各一錢),北細辛,藜蘆,草烏頭,羊躑躅花

上為末,用紙捻蘸少許,入鼻內取嚏為度。(一日二次。)

白話文:

時毒

芩連消毒飲,治療時疫導致發熱、惡寒、頭頸腫痛,脈搏洪大而快速的症狀。藥物包含:防風、荊芥、連翹、柴胡、黃芩、川芎、羌活、桔梗、板藍根、射干、白芷、牛蒡子、黃連、甘草、青木香、金銀花,加薄荷煎服。

有些病例,表邪已解但腫脹未消,脈象滑數,這是瘀血化膿的表現,需使用能托裏行氣、消腫散毒的藥物治療。也有些病例,使用硝石、硫磺等攻邪的藥物後效果不佳,腫痛復發,檢查發現外邪已退,也是瘀血將要化膿,同樣需用上述藥物治療。還有一些病例,表裡症狀都已解除,但腫脹不消,可用托裡消毒散治療,待膿成後再用針挑破即可痊癒。少宰李蒲汀因使用發散藥物耗傷元氣,患處腫脹不消,身體疲倦惡寒,食慾不振口乾,需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桔梗,以及托裡消毒散治療。秋官陳同野元氣本來就虛弱,脈象微細而隱弱,屬虛症,需用人參、白術、川芎、當歸、陳皮、柴胡、升麻、炙甘草等藥物升舉陽氣,再用牛蒡子、玄參、連翹、桔梗等藥物解熱毒,兩劑藥後腫脹即消,脈象也恢復正常。總之,如果脈象微細屬陰虛,腫脹發紅屬陽證,用藥對症下藥,很少會出錯。一位婦女,膿瘍潰破後腫脹發紅未消,食慾不振身體疲倦,膿液清稀色白,這是脾肺氣虛,需先服用六君子湯加桔梗、川芎、當歸,之後再服用益氣湯加桔梗以收斂。

搐鼻(通鼻)

通氣散,治療時疫引起的腫脹、咽喉不適,用藥物刺激鼻腔以排出毒邪。藥物包含:玄參、豬牙皂角、川芎、細辛、藜蘆、草烏頭、羊躑躅花,研末後,用紙捻蘸取少許藥粉放入鼻中刺激噴嚏,以此排出毒邪。(每日二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