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7)
卷之二 (7)
1. 搜膿
翠青錠子,又名善效錠子,治腦疽、發背、惡瘡,並潰爛,追膿水長肌。
銅青(四錢),明礬(枯),韶粉,乳香(另研),青黛(各一錢半),白蘞,輕粉(各一錢),麝香(半錢),杏仁(二七粒,去皮尖,另研)
如有死肉,加白丁香(一錢)
上為細末。稠糊為餅子,或糯米飯和亦得。看淺深紝之,直至瘡平復,猶可用之,大有神效。如前數方不宜多用,謂犯生砒也,此藥無毒,恐病家猜疑是毒藥,請口內嘗之為憑也。
白話文:
【翠青錠子】,又稱為善效錠子,主要用於治療腦疽、發背、惡性腫瘤以及腐爛的傷口,並且能夠排出膿水,促進新肉生成。
- 銅青(四錢)
- 明礬(枯)
- 韶粉
- 乳香(另外研磨)
- 青黛(各一錢半)
- 白蘞
- 軻粉(各一錢)
- 麝香(半錢)
- 杏仁(二十七粒,去除皮和尖端,再研磨)
若傷口中有死亡組織,可添加:
- 白丁香(一錢)
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,可以做成稠糊狀的餅子,或者與糯米飯混合使用也可以。根據傷口的深淺,適量敷用,直到傷口痊癒,仍可繼續使用,效果顯著。需要注意的是,這種藥方不應過量使用,以免違反生砒的原則。這款藥物本身無毒,但為了打消病人的懷疑,可以讓病人嘗試一小部分,以證明其安全性。
搜膿錠子,先用追蝕等錠子蝕去歹肉惡物,止有膿水,皆宜用之。
自然銅,川芎,白芷(各半兩),黃連,白蘞(各二錢半),木香(一錢半),麝香(少許)
上為極細末。糯米飯和為錠子用之,或作散末,幹上亦佳。
上二方,乃潰瘍必用之要藥,余用之救人無算。凡瘡口深而窄者,先以綿杖子展淨膿水,卻以軟飯和成錠子,長短大小,一以瘡為準,須令藥至底乃效,外以膏藥護之。若瘡口淺而闊大者,藥湯洗過拭乾,只以乾末摻之。如瘡口乾燥,以自死竹蘸豆油點著,以碗承取滴下油瀝,調前藥末,雞羽蘸塗,膿汁自止,新肉自生神效。
白話文:
搜膿錠子 方劑說明
搜膿錠子,主要用於處理潰瘍傷口,先用追蝕等藥物去除腐肉和壞死組織,待傷口只剩下膿液時,即可使用此方。
方劑組成:
- 自然銅、川芎、白芷(各半兩)
- 黃連、白蘞(各二錢半)
- 木香(一錢半)
- 麝香(少許)
製備方法: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,用糯米飯和成藥錠,也可以直接使用藥粉,撒在傷口上即可。
使用方法:
-
深而窄的傷口: 先用棉籤將膿液清理乾淨,再用軟飯和成藥錠,根據傷口大小製成長短不一的藥錠,務必讓藥物接觸到傷口底部才有效,最後用膏藥保護傷口。
-
淺而寬大的傷口: 用藥湯清洗傷口後擦乾,直接撒上藥粉即可。
-
乾燥的傷口: 用自死竹蘸取豆油點燃,用碗承接滴落的油,再用雞毛蘸取藥粉,塗抹在傷口上,可以止住膿液,促進肉芽生長。
臨床應用:
這兩種方劑是治療潰瘍傷口的必備良藥,我用它們救治了無數病人。
麝香輕粉散,治血疳瘡、陰蝕瘡、耳疳瘡,一切惡瘡皆治。
麝香,輕粉(各半錢),白礬(飛過),乳香,沒藥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量瘡干貼。
白話文:
麝香輕粉散
功效: 治癒血疳瘡、陰蝕瘡、耳疳瘡,以及各種惡瘡。
配方:
- 麝香:半錢
- 輕粉:半錢
- 白礬(飛過):一兩
- 乳香:一兩
- 沒藥:一兩
製作方法: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
用法: 根據瘡傷大小,取適量藥粉敷於患處,直至傷口乾燥。
2. 膏藥
神效當歸膏,治癰疽瘡毒,及湯火、杖瘡潰爛,最能止痛,推陳致新。
當歸(二兩),麻油(四兩),白蠟(五錢,如用黃蠟一兩,尤效)
先用當歸入油煎至焦黑色,去渣,入蠟溶化即成膏矣。此方用蠟為君,前人每云蠟為外科之要藥,生肌定痛,續筋補虛,其功不可盡述。常見善訟者。杖後隨食蠟兩許,飲酒一兩碗,一睡之後,血散痛止,輕者即消,重者雖腐潰,亦易愈,可見蠟之功為大,用者不可忽之。
白話文:
神效當歸膏
這帖方藥名為「神效當歸膏」,主要用於治療癰疽瘡毒,以及燙傷、燒傷或杖傷導致的潰爛。其最顯著的功效是止痛,並能促進傷口癒合,去除舊肉生新肉。
藥材:
- 當歸:兩錢
- 麻油:四錢
- 白蠟:五錢(若使用黃蠟,則用一錢,效果更佳)
製法:
- 將當歸放入麻油中煎煮,直到呈焦黑色。
- 去除渣滓,加入白蠟,溶化後即成膏。
藥理分析:
此方以白蠟為主要藥材,古人常說白蠟是外科治療的重要藥物,具有生肌定痛、續筋補虛等功效,其作用不可盡數。許多人見證過白蠟的神奇功效:杖傷後,只要服用白蠟兩錢,再飲酒一碗,睡一覺醒來,血腫消散,疼痛止息。輕微的傷口很快就痊癒,即使嚴重到已經潰爛,也更容易癒合。由此可見白蠟的功效非凡,不可輕視。
神異膏,(《精要》),治諸般惡毒瘡癤,發背癰疽,其妙如神。
露蜂房(要用蜂兒多者為妙,細剪淨,一兩),全蛇蛻(鹽水洗淨,焙乾),玄參(去蘆,各半兩),綿黃耆(七錢半),黃丹(五兩,研細,後入),杏仁(去皮尖,切小片,一兩),男子亂髮(洗淨焙乾,如雞子大),真麻油(一斤)
上件藥,先將麻油入銀銚中,同亂髮於風爐上慢慢文武火熬,候發焦熔盡,以杏仁投入,候杏仁色變黑,好綿濾去渣。再將所熬清油入銀銚內,然後入黃耆、玄參二味,慢火熬一二時,取出銚子,安一冷風爐上,候半時久,火力稍息。旋入露蜂房、蛇蛻二味,將柳枝急攪,移銚於火上,不住手攪,慢火熬至黃紫色。
白話文:
「神異膏」出自《精要》,專治各種惡毒瘡癤、發背癰疽,效果奇佳。製作方法如下:將露蜂房(選擇蜂兒多的蜂房,剪淨,一兩)、全蛇蛻(鹽水洗淨,焙乾)、玄參(去蘆頭,各半兩)、綿黃耆(七錢半)、黃丹(五兩,研細,最後加入)、杏仁(去皮尖,切小片,一兩)、男子亂髮(洗淨焙乾,如雞子大)和真麻油(一斤)一同準備好。首先將麻油和亂髮放入銀銚中,在風爐上用文武火慢慢熬製,直至頭髮焦化熔盡,再加入杏仁,待杏仁顏色變黑後,用細密的棉布過濾掉渣滓。然後將熬好的清油倒回銀銚,加入黃耆、玄參,小火慢熬一兩個時辰,取出銚子放置在冷風爐上,靜置半個時辰,火勢稍弱。接著加入露蜂房、蛇蛻,用柳枝不斷攪拌,將銚子移回火上,繼續攪拌,小火慢熬至藥液呈黃紫色即可。
用綿濾過後,復入清油在銚內,乘冷投黃丹急攪片時,又移挑於火上,文武火慢慢熬,不住手用柳枝攪千餘轉,候藥油變黑色,滴於水中凝結成珠子,則是膏成就矣。若珠子稀,再熬少時,必候得所,然後用瓷器內,封收待用。或恐偶然熬火太過,稍硬難用,卻入少蠟熬,添麻油在內,瓷器盛封蓋,於甑上蒸,乘熱攪勻,收而用之。膏藥熬成了,須用所盛瓷器置淨水盆中,出火毒一晝夜,歇三日,方可用。
熬此膏藥極難,於火候須耐煩看火緊慢,火猛即藥中火發,千萬謹成,(膏藥方甚多,效無出於此。)
〔垣〕,熱瘡寒膏藥
白話文:
將藥材用棉布過濾後,再加入清油放入銚子中,趁冷加入黃丹快速攪拌,然後移到火上,用文火慢慢熬製,不斷用柳枝攪拌一千多次,等到藥油變成黑色,滴入水中凝結成珠子,就表示膏藥做好了。如果珠子太稀,就再熬製一段時間,直到達到理想的狀態,然後用瓷器盛裝,封口保存備用。如果擔心不小心熬製過度,膏藥變得過硬難用,可以加入少許蠟和麻油一起熬製,用瓷器盛裝封蓋,放在蒸籠中蒸,趁熱攪拌均勻,然後收起來備用。膏藥熬製完成後,需要將盛裝膏藥的瓷器放入清水盆中,去除火毒一整天一夜,再放置三天,才能使用。
熬製這種膏藥非常難,對火候的掌控需要非常耐心,要仔細觀察火勢的變化,火太大就會導致藥材受損,一定要謹慎操作。(各種膏藥配方很多,但效果都比不上這個。)
這是治療熱瘡的寒性膏藥。
當歸(水洗,焙乾,一兩),杏仁(湯浸,去皮尖,一百個),黃丹(研細,六兩),肥嫩柳枝(三兩半,切如寸許,水洗干),肥嫩桃枝(一兩,切如寸,洗淨干),麻油(一斤)
上件先熬麻油熱,下桃柳枝熬令半焦,以綿裹當歸、杏仁,同煎至柳枝黑焦為度,去藥渣,濾油澄淨,抹去銚中渣滓令淨。再上令沸,旋旋入黃丹,熬成滴水中不散為度。
寒瘡熱膏藥
與寒膏藥同。只將當歸身改作當歸梢,桃柳枝分兩倒過,便是。
神仙太乙膏,治八發癰疽,及一切惡瘡、軟癤,不問年月深淺,已未成膿,並宜治之。蛇虎傷,蜈蚣螫,犬咬傷,湯火、刀斧所傷,皆可內服、外貼。如發背先以溫水洗瘡,淨軟帛拭乾,卻用絆帛攤膏藥貼瘡,即用冷水下。血氣不通,溫酒送下,赤白帶下,當歸酒下。咳嗽及喉閉、纏喉風,並用新綿裹膏藥,置口中含化。一切風赤眼,用膏捏作小餅,貼太陽穴後服,以山梔子湯送下。打撲傷損,外貼內服,橘皮湯下。腰膝痛者,患處貼之,內服鹽湯送下。唾血者,桑白皮湯下。諸漏先以鹽湯洗淨諸瘡,並量大小以紙攤貼,每服一丸,如櫻桃大,蛤粉為衣。其膏可收十年不壞,愈久愈烈。一方,久遠瘰癧同上,瘻瘡鹽湯洗貼,酒下一丸。婦人血脈不通,甘草湯下,一切瘡癤並腫痛。瘡及疥癩,別煉油少許,和膏塗之。
白話文:
將當歸洗淨後烘乾,取一兩;杏仁用湯浸泡去皮尖,取一百個;黃丹研磨成細粉,取六兩;肥嫩柳枝取三兩半,切成一寸長,洗淨晾乾;肥嫩桃枝取一兩,切成一寸長,洗淨晾乾;麻油取一斤。
首先將麻油熬熱,然後放入桃柳枝一起熬,直到枝條半焦為止。用棉布包裹當歸和杏仁,與柳枝一起煎煮,直到柳枝完全焦黑。去除藥渣,過濾油液,澄清乾淨,擦拭掉鍋底的雜質,使其乾淨。再次加熱煮沸,慢慢倒入黃丹,熬煮至滴入水中不散為止。
這是「寒瘡熱膏藥」的製作方法,與「寒膏藥」的製作方法相同,僅將當歸身改成當歸梢,桃柳枝的用量分為兩部分,倒置即可。
「神仙太乙膏」可以治療八發癰疽,以及各種惡瘡、軟癤,不論瘡瘍形成時間長短,即使尚未化膿,都適用於治療。蛇虎咬傷、蜈蚣螫傷、犬咬傷、湯火燒傷、刀斧傷,皆可內服外貼。如果出現發背,先用溫水清洗瘡口,用乾淨軟布擦乾,然後用繃帶將膏藥敷在瘡口,並用冷水浸泡。血氣不通者,用溫酒送服;赤白帶下者,用當歸酒送服;咳嗽、喉閉、纏喉風者,用新棉布包裹膏藥,含在口中使其溶化。一切風赤眼者,用膏藥捏成小餅,貼在太陽穴後服用,用山梔子湯送服。打撲傷損者,外貼內服,用橘皮湯送服;腰膝痛者,將膏藥貼在患處,內服鹽湯送服;唾血者,用桑白皮湯送服。各種漏瘡,先用鹽湯清洗乾淨,再根據大小用紙包裹貼敷,每次服用一丸,如櫻桃般大小,用蛤粉包裹。此膏藥可保存十年不壞,時間越久,藥效越強。
另一種方法,久遠瘰癧也可使用此膏藥,瘻瘡用鹽湯清洗後貼敷,用酒送下一丸。婦人血脈不通者,用甘草湯送服。一切瘡癤以及腫痛,均可使用此膏藥。瘡疥以及癩病,可另煉取少量油,與膏藥混合塗抹。
玄參,白芷,當歸,赤芍藥,肉桂(去粗皮),大黃,生地黃(各一兩)
上銼碎。用麻油二斤浸,春五、夏三、秋七、冬十日,火熬黑色,濾去渣,入黃丹一斤,青柳枝不住手攪,候滴水中成珠,不黏手為度,傾入瓷器中,以磚蓋口,掘窖子埋陰樹下,以土覆三日,出火毒。欲服丸如雞頭子大。
金絲萬應膏,治攧撲傷損,手足肩背,並寒濕腳氣疼痛不可忍。小兒脾疳、瀉痢、咳嗽,不肯服藥者。
白話文:
【玄參,白芷,當歸,赤芍藥,肉桂(去粗皮),大黃,生地黃(各一兩)】
以上材料磨碎。使用麻油二斤浸泡,春季五天、夏季三天、秋季七天、冬季十天,用火熬至黑色,過濾掉殘渣,加入一斤黃丹,持續攪拌直至滴入水中形成珍珠狀,且不黏手爲宜,然後倒入瓷器中,用磚頭蓋住口,挖掘一個地窖並埋在陰涼的樹下,用土覆蓋三天,以去除熱氣和毒性。最後可以製作成如雞頭大小的藥丸服用。
【金絲萬應膏】,適用於跌打損傷、手足肩背等部位的傷害以及因寒溼導致的腳氣疼痛難以忍受的情況。對於小兒的脾疳、腹瀉、咳嗽,不願意服用藥物的情況也有治療效果。
瀝青(二斤半),威靈仙,黃蠟(各二兩),木鱉子(二十八個,去殼,切片子研),蓖麻子(一百個,去殼,研),沒藥,乳香(各一兩,別研),麻油(夏二兩,春秋三兩,冬四兩)
上先將瀝青同威靈仙下鍋熬化,以槐柳枝攪,候焦黑色,重綿濾過,以瀝青入水盆,候冷成塊。取出秤二斤淨,再下鍋熔開,下麻油、黃蠟、蓖麻、木鱉子泥,不住手槐柳枝攪勻,須慢火,滴入水中不黏手,扯拔如金絲狀方可。如硬再旋加油少許,如軟加瀝青,試得如法,卻下乳、沒,未起鍋在炭火上,再用槐柳條攪數百次,又以粗布濾膏在水盆內,扯拔如金絲,頻換水,浸一日,卻用小銚盛燉。
白話文:
將兩斤半瀝青和威靈仙一起熬化,用槐柳枝攪拌,直到變成焦黑色,再用綿布過濾。將瀝青倒入水盆中,冷卻成塊,取出秤出淨重兩斤。再次將瀝青熔化,加入麻油、黃蠟、研磨好的蓖麻子、木鱉子泥,用槐柳枝不斷攪拌,小火慢熬,直到滴入水中不沾手,且能拉出金絲狀才算完成。如果太硬,就再加一些麻油,如果太軟,就加一些瀝青,調整到合適的軟硬度。然後加入乳香、沒藥,在炭火上用槐柳條繼續攪拌幾百次,再用粗布過濾,將藥膏放入水盆中,不斷換水,浸泡一天。最後用小銚子盛裝,燉煮即可。
如落馬、墜車,於被傷疼痛處,火上炙熱,貼透骨肉為驗,連換熱水數次浴之,則熱血聚處自消。小兒脾疳貼患處,瀉痢貼肚上,咳嗽貼背心上。
善應膏(《得效》),治諸般惡瘡、腫毒、發背、腦疽、癧子、牙腫、打撲、接骨、閃肭,刀斧傷、杖瘡。蛇蟲毒、狗馬咬、湯火、漆瘡、疥癬,貼之即愈。又治婦人吹乳,以藥丸如梧子大,新汲水下二十丸。肺癰,腸癰,亦可為丸吞服,溫酒,米飲,或北梗甘草煎湯皆可。不可犯葷手及火焙。
上等黃丹(八兩,研極細),白膠香,明沒藥,滴乳香(並別研),大當歸,川白芷,杏仁(去皮尖),大黃,草烏頭,川烏頭,赤芍藥,檳榔,生乾地黃,土芎,亂髮(淨洗),滴青(別研、各一兩)
白話文:
如果跌落馬背或墜車受傷,疼痛的地方可以用熱水敷,直到熱度穿透肌肉骨骼為止,反覆熱敷幾次,淤積的熱血就會自然消散。小兒脾胃虛弱可以用藥膏貼在患處,腹瀉可以用藥膏貼在肚子上,咳嗽可以用藥膏貼在背心上。
這種藥膏名叫善應膏,可以治療各種惡瘡、腫毒、發背、腦疽、癧子、牙腫、外傷、骨折、閃腰,刀傷、杖傷,蛇蟲咬傷,狗馬咬傷,燙傷,漆瘡,疥癬,貼上就能治癒。也可以治療婦女乳房吹氣,將藥丸做成梧桐子大小,用新汲取的清水服用二十丸。肺癰、腸癰也可以用藥丸吞服,可以用溫酒、米湯或甘草湯送服。使用過程中不要碰葷腥,也不要放在火上烘烤。
藥膏的製作方法是:將上等黃丹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加入白膠香、明沒藥、滴乳香(分別研磨)、大當歸、川白芷、杏仁(去皮尖)、大黃、草烏頭、川烏頭、赤芍藥、檳榔、生乾地黃、土芎、亂髮(洗淨)、滴青(分別研磨,各一兩),混合在一起即可。
上除乳香、沒藥外,將瓷石銚子盛香油一斤,浸藥一宿,慢火煎熬,諸藥黑色。再入蔥白、亂髮煎少時,用生絹帛濾去滓,留下一兩藥油。復將所濾油於慢火上熬,卻將黃丹入油內,用長柳條、槐條不住手攪,候有微煙起,提起藥銚,將柳條點藥滴在水面上,凝結成珠不散方成膏。
如不成珠,上火再熬,直待成膏,提起藥銚,攪無煙出,卻入乳香、沒藥、白膠香末,攪勻,傾出。瓷器內將元留下浸藥、銚油一併收拾器內,用新汲水將藥器坐放水內,一日一換,過三日,出火毒,方可用之。如膏藥硬,約量加黃蠟,清油,入膏內攪勻得所。(熬膏極難,於火候須耐煩,看火緊慢,火猛則藥中火發,不但失藥性,又燎傷製藥人面目,慎之。)
白話文:
取瓷石銚子,倒入一斤香油,放入其他藥材浸泡一夜後,用小火慢慢煎煮,直到藥材變黑。接著加入蔥白和亂髮,再小火煮一下,然後用生絹布過濾掉渣滓,保留一兩藥油。再將這藥油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煮,加入黃丹,用長柳條和槐條不停地攪拌,直到開始冒輕微的煙霧。然後提起藥銚,在水中滴下藥物,使其凝結成珠狀,這樣膏藥就製成了。
如果藥物未能形成珠狀,可以再次加熱熬煮,直到形成膏藥,提起藥銚,停止煙霧的產生,然後加入乳香、沒藥、白膠香粉,充分混合,最後倒入容器中。在熬製膏藥的過程中,要非常小心火候,過於急躁或過熱會使藥材失去效用,甚至燒傷製藥者臉部,必須謹慎處理。
如果膏藥太硬,可以按照需求添加黃蠟和清油,使之與膏藥混合至適當的硬度。熬製膏藥非常困難,必須耐心地掌握火候,注意火勢的快慢,以免火勢過猛導致藥材過度受熱而失去效用,同時也有可能燒傷製藥者,因此必須謹慎處理。
玄武膏,治癰疽、發背、疔腫,內外臁瘡,陰疰下,諸惡瘡及頭頂癰腫,不問已潰未潰皆可用,大能排膿散毒,止疼生肌,累有神驗。若疔腫,先用銀篦或鹿角針,於疔瘡中間及四畔針破,令惡血出,以追毒餅如小麥大,擦入孔中,卻用此膏貼之。如瘡壞爛至甚難以藥貼,則將皂角二三片,煎油調勻此膏如稠糊,薄敷之,膿水或轉多,不數次敷之干,愈妙。
大巴豆(去殼膜),木鱉子(去殼,各二兩淨),黃丹(四兩,研細),真清油(十兩),槐柳嫩枝(各七寸長,七條,銼細)
白話文:
玄武膏可以治療癰疽、發背、疔腫、內外臁瘡、陰疰下等各種惡瘡,以及頭頂上的癰腫,不論瘡口是否已潰開都可使用,它能有效排膿散毒、止痛生肌,療效顯著。如果患有疔腫,可以用銀篦或鹿角針在疔瘡中間和周圍針破,排出惡血,然後將追毒餅研成小麥大小,塗抹進針孔,再用玄武膏貼敷。如果瘡口潰爛嚴重,無法用藥膏直接貼敷,可以將皂角煮成油,加入玄武膏調成稠糊狀,薄薄地敷在患處。即使膿水增多,也不用擔心,只要多次敷藥直至乾燥,就能收到奇效。
藥方成分包括:大巴豆(去殼膜)、木鱉子(去殼)、黃丹(研細)、真清油、槐柳嫩枝(各七寸長,七條,銼細)。
上依前法,煎熬成膏貼用。
金絲膏,治傷筋動骨,損痛閃肭,風毒惡瘡,風濕筋寒諸病。
當歸尾,川白芷,杏仁(去皮尖),玄參,豬牙皂角(去皮痃),草烏(生銼用,各三錢),白膠香(明者,八兩),連須葉蔥(肥者,十根),滴青(明者,半斤),乳香,沒藥(別研為末,各半兩),黃蠟(明者,一兩),男子亂髮(洗淨挪,如雞子大)
上用清油半斤,將八味依前法熬濾,卻入膠香、滴青攪勻,下黃蠟,又攪,無煙,方下乳香、沒藥。
貼膏法,如瘡有膿血不淨,痂瘢閉礙,須用藥水洗淨,拭乾,候水氣干,卻用膏貼,貼後有黃水膿血出流,用紙揩從側畔出,一日一換,黃水膿血止,兩日三日一換,貼至愈。
白話文:
按照之前的做法,將藥材煎熬成膏狀,然後用來貼敷。
金絲膏,可以治療傷筋動骨、損傷疼痛、閃腰、風毒惡瘡、風濕筋寒等病症。
藥材包括:當歸尾、川白芷、杏仁(去皮尖)、玄參、豬牙皂角(去皮痃)、草烏(生,銼碎,各三錢)、白膠香(質地好的,八兩)、連須葉蔥(肥大的,十根)、滴青(質地好的,半斤)、乳香、沒藥(分別研磨成粉末,各半兩)、黃蠟(質地好的,一兩)、男子亂髮(洗淨,大小如雞蛋)。
將這些藥材用清油半斤,按照之前的方法熬製並過濾,然後加入白膠香、滴青,攪拌均勻,再加入黃蠟,繼續攪拌,直到沒有煙,最後才加入乳香、沒藥。
貼膏的方法:如果瘡口有膿血沒有完全排淨,或者有痂瘢阻塞,需要先用藥水清洗乾淨,擦乾,待水分蒸發後,再用膏藥貼敷。貼敷後如果有黃水膿血流出,用紙從旁邊吸出。一天換一次,等到黃水膿血停止流出,就可以兩天或三天換一次,一直貼到痊癒為止。
長肌膏,治年久諸般爛瘡,貼之即愈。
白燭油(四錢),黃蠟(八錢),香油(八錢),大楓子(去殼,切細,五錢),黃連(三錢),番木鱉肉(切細,二錢),黃柏(三錢)
上同煎,濾去渣。入後枯礬(三錢),輕粉(三錢),密陀僧(五分,各研細)
上將前七味煎濾,入後三味拌勻俟凝。看瘡口大小做薄餅,簪穿小孔十數,貼瘡上,或日易之,鹽茶湯洗瘡洗餅,再貼,以好為度。
白話文:
「長肌膏」主要用於治療久年不愈的各種爛瘡,敷貼後就能痊癒。藥方如下:白燭油四錢、黃蠟八錢、香油八錢、大楓子(去殼切碎)五錢、黃連三錢、番木鱉肉(切碎)二錢、黃柏三錢,將這些藥材一起煎煮,濾去藥渣後,加入研磨成細粉的枯礬三錢、輕粉三錢和密陀僧五分,將之前煎煮濾過的藥汁與後三味藥粉混合均勻,靜置凝固。根據瘡口的大小做成薄餅,用針在薄餅上扎些小孔,貼在瘡口上,每天換藥一次,用鹽茶水清洗瘡口和藥餅後,再重新敷貼,直到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