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四 (43)
卷之四 (43)
1. 臁瘡
治臁瘡極妙,地骨皮一斤,黃柏皮二兩,銼為粗末。用香油一斤半煎,濾過,藥油六七兩,入淨松香二十兩,黃丹二兩,同煎,候黃丹微黑色,卻入輕粉七角,光粉二角,煎法皆如煎膏法,用長條紙拖過,掛乾用。若瘡紫黑,先用三稜針去惡血,以冷水洗淨,隨瘡大小,剪膏藥掩上,用絹帛紮緊。俟一周時,再換膏藥,換時須用冷水洗瘡,不過數換,不問新久即愈。須忌日氣、火氣、陽氣。倘換膏藥再看,如有黑腫未盡,可再出血,以紫黑血盡為度。
治臁瘡,用糯米泔漱口過洗瘡,拭乾,卻以地骨皮為細末;蜜調,敷瘡上,又以油紙縛之。
〔丹〕,治膁瘡
白膠香,黃柏,軟石膏(另研,各一兩),青黛,龍骨(各半兩)
上為細末。以香油調敷患處。
又方,用羯羊屎(二分),石膏(一分),赤石脂半分,為細末。香油和之,舊黑油傘紙作隔膏,縛之除根。
〔羅〕翠玉膏,治膁瘡。
瀝青(一兩),黃蠟,銅綠(各二錢),沒藥,乳香(各一錢),
上件,先將銅綠為細末,入香油調勻,又將黃蠟、瀝青,火上溶開,次下油銅綠,火上攪勻,將沒藥等二味,旋旋入攪勻,用河水一碗,將藥傾在內,用手扯拔勻,油紙裹,看瘡大小,分大小塊,口嚼捻成餅子,貼於瘡上,紙封三日,易之。
〔丹〕,膁瘡,用砂糖水煮冬青葉,三五沸澇起,石壓干。將葉貼在瘡口上,一日換二遍。腳痛成瘡,水蓼煎湯,洗瘡候乾自安。
〔山〕,膁瘡,用韭汁洗淨拭乾,銼虎骨敷上。
乳香散(郭氏),治諸疳浸蝕,日久不愈,下注臁瘡,內外踝生瘡,頑瘡等證。
枯礬,白膠香,赤石脂(各半兩),黃丹,乳香,沒藥(各三錢),輕粉(二錢),
上為細末。加麝些小,如瘡濕幹上,干則香油調敷。
輕粉散(郭氏),治下注疳瘡,蝕臭腐爛疼痛,不可忍者。
黃柏(蜜炙),密陀僧,黃丹,高末茶,乳香(各三錢),輕粉(一錢半),麝香(少許)。
上為末。用蔥湯洗瘡,次貼此藥,兼治小兒疳瘡。
治臁瘡方
鼠糞,苦參,桃枝,杉樹刺,柳枝,松枝,麩醬,雞子殼,皂角,雀糞,芍藥,木綿子,芝麻,桑枝,蛇殼,鍋底煤,杜當歸鬚(各四錢),松明(不拘多少)
上為細末。先將松明捶碎,和諸藥於瓦銚中,掘一地坑,將藥銚安坑中,四圍用火熬熔,取出再研,令勻,敷瘡自然痊可。忌一切發氣、熱物。
隔紙膏,治內、外膁瘡。
當歸,白芷,黃連,五倍子,雄黃,沒藥,血竭,海螵蛸,白芨,白蘞,黃柏,厚朴(以上各半兩),黃丹(六錢),乳香(研,二錢半),輕粉(一錢),
上為細末,研勻。用清油調成膏,用油紙貼藥敷瘡上,絹帛縛定。有膿水解開,刮去不潔,再貼藥,如此數次即愈。須先用燒鹽湯洗淨,片帛拭乾,待片時,水氣干,然後貼藥。
白話文:
臁瘡治療方法彙集:
一種極有效的臁瘡藥膏:取地骨皮一斤、黃柏皮二兩,切碎。用香油一斤半煎煮,過濾,取藥油六七兩,加入淨松香二十兩、黃丹二兩同煎,直到黃丹略呈黑色,再加入輕粉七錢、光粉二錢,煎煮方法如同煎膏藥。用長條紙拖過藥膏,掛起晾乾備用。如果瘡瘍顏色紫黑,先用三稜針放出瘀血,用冷水清洗乾淨,根據瘡瘍大小,剪取藥膏敷貼,用絹布紮緊。一週後更換藥膏,更換時需用冷水清洗瘡瘍。一般換幾次藥膏,無論新舊臁瘡都能痊癒。需忌諱日曬、火烤、陽氣。如果換藥後觀察,發現仍有黑腫未消,可以再次放血,直到紫黑色瘀血排盡為止。
另一種臁瘡治療方法:用糯米淘米水漱口後清洗瘡瘍,擦乾,將地骨皮研成細末,用蜂蜜調和,敷在瘡瘍上,再用油紙包紮。
臁瘡治療藥方(丹方):白膠香、黃柏、軟石膏(需另研磨)、青黛、龍骨(各等分),研成細末,用香油調和敷在患處。
另一種藥方:取羯羊糞(二分)、石膏(一分)、赤石脂(半分),研成細末,用香油調和,用舊的黑油傘紙隔著敷貼,可以根治。
翠玉膏(羅氏方),治療臁瘡:瀝青(一兩)、黃蠟、銅綠(各二錢)、沒藥、乳香(各一錢),先將銅綠研成細末,用香油調勻,然後將黃蠟、瀝青在火上熔化,再加入調好的油銅綠,在火上攪拌均勻,然後依次加入沒藥、乳香攪拌均勻,用一碗河水將藥膏倒入,用手充分攪拌均勻,用油紙包好,根據瘡瘍大小,分成大小塊,用嘴嚼成藥餅,貼在瘡瘍上,用紙封好,三天換一次藥。
臁瘡治療方法(丹方):用砂糖水煮冬青葉,煮沸三五次,撈起,用石頭壓榨乾燥。將葉子貼在瘡口上,一天換兩次。腳痛生瘡的,可用水蓼煎湯洗淨瘡瘍,待其乾燥即可。
臁瘡治療方法(山方):用韭菜汁清洗乾淨瘡瘍,擦乾,將虎骨研碎敷在上面。
乳香散(郭氏方),治療各種久治不愈的疳瘡,日久不愈,下注臁瘡,內外踝生瘡,頑固性瘡瘍等:枯礬、白膠香、赤石脂(各半兩)、黃丹、乳香、沒藥(各三錢)、輕粉(二錢),研成細末,加入少量麝香。如果瘡瘍乾燥,用香油調和敷貼。
輕粉散(郭氏方),治療下注疳瘡,潰爛臭穢疼痛難忍:黃柏(蜜炙)、密陀僧、黃丹、高良薑、乳香(各三錢)、輕粉(一錢半)、麝香(少許),研成細末。用蔥湯清洗瘡瘍,然後敷貼此藥,也可用於治療小兒疳瘡。
臁瘡治療藥方:鼠糞、苦參、桃枝、杉樹刺、柳枝、松枝、麩醬、雞蛋殼、皂角、雀糞、芍藥、木棉子、芝麻、桑枝、蛇蛻、鍋底灰、當歸鬚(各四錢)、松脂(不拘多少),研成細末。先將松脂捶碎,與其他藥物混合在瓦罐中,挖一個地坑,將瓦罐放入坑中,四周用火熬煉,取出研磨均勻,敷在瘡瘍上,自然痊癒。忌諱一切發氣、熱物。
隔紙膏,治療內外臁瘡:當歸、白芷、黃連、五倍子、雄黃、沒藥、血竭、海螵蛸、白芨、白蔹、黃柏、厚朴(以上各半兩)、黃丹(六錢)、乳香(研磨,二錢半)、輕粉(一錢),研磨均勻,用清油調成膏,用油紙隔著敷貼在瘡瘍上,用絹布紮緊。如有膿水,需解開藥膏,刮去不潔之物,再重新敷貼藥膏,如此數次即可痊癒。需先用燒鹽水清洗乾淨,用布擦乾,等稍候片刻,待水分乾燥後再敷貼藥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