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四 (22)
卷之四 (22)
1. 陰瘡
牡蠣散,治陰囊兩傍生瘡或陰濕水出,其癢甚苦。夜則抓之無足,後必自痛,或兩腋汗,腳板心汗濕,無可奈何,此藥主之。予親得此症,受苦數十年,得此方隨用二三日,如法擦之,二十餘年不發,實為神效。
牡蠣,黃丹(炒,各二兩),枯白礬(四兩)
上為細末。遇夜睡時,用手捏藥於陰癢處痛擦之,不一時又搽之,三四次後頓減。次夜再搽,雖大減又搽,後自然平復。如腋汗亦有頓搽方可,腳汗先搽,後裝藥靴或鞋底上,腳板上塗藥纏腳裹之,亦可。
浴毒湯,治小腸風,陰瘡癢痛。
木通,藁本,枳殼,貫眾,荊芥,甘松,薄荷,白芷
上銼碎,用藥二兩,水五升,入芒硝半兩,煎至三升,去滓。熱洗浴瘡。
陰瘡膏,治男、女陰瘡。
米粉(一酒杯許),芍藥,黃芩,牡蠣,附子,白芷(各七錢半)
上六味為㕮咀,以不入水豬膏一斤,微火上煎三上三下,候白芷黃膏成,絞滓去,納白粉和。取傳瘡上。
小浴方,治虛勞,陰濕癢生瘡。
川椒,苦參,蛇床子(各一兩半),香附子,白礬,白芷,狗脊,細辛(各一兩),桂心(三分)
上㕮咀。每用藥一兩,以水三升,煎至二升,去滓,傾入盆子內。但乘熱氣坐盆子上熏之,良久,通身便洗患處。甚者不過三兩度。
沐浴長春散,治男子下元陰濕久冷,陰囊左右夜癢,抓之則喜,住之則痛,成瘡流水,為害甚苦。此藥見效,及治婦人下部陰濕,胎元久冷。
牡蠣,蛇床子,破故紙,紫梢花,官桂,乾荷葉(各等分)
上㕮咀,每用一兩半,水一小鍋,入蔥白數莖,煎至八分,去滓。先熏後洗,卻用後藥。
枯礬(一兩),黃丹,蛤粉(各半兩)
上件共研為細末,熏洗了後,以手捏藥末搽濕癢處。
銅綠散,治男、婦陰部濕淹瘡。
銅綠(少許),白礬(一錢),乳香(半錢),輕粉(一字),五倍子(細研,半兩)
上為細末。洗淨摻之。
青黛散〔寇〕,有一婦人,患臍下腹上連二陰,遍滿生濕瘡,狀如馬刀,他處並無。熱癢而痛,大小便澀出黃汁,食亦減,身面浮腫。醫作惡瘡治,用鰻鱺魚、松脂、黃丹之類塗瘡上,愈熱痛甚,治不對故也。細問之?此人嗜酒,貪啖喜魚蟹發風等物。急令用溫水洗拭去膏藥,尋馬齒莧四兩,研爛,入青黛一兩,再研勻,塗瘡上,即時熱減痛癢皆去。仍服八正散日三服,發散客熱,每塗藥一時久即干,又再塗新濕藥,如此二日,減三分之一,五日減二,自此二十日愈。即愈,乃問曰:此瘡何緣至此?曰:中、下焦蓄風熱毒熱氣,若不出,當作腸癰、內痔,仍須禁酒及發風物,後不能禁酒,果患內痔。
〔世〕,腎臟風瘡,血郄(即百蟲窠,右膝內廉上膝三寸,陷中者)
白話文:
陰瘡
牡蠣散,治療陰囊兩側長瘡或陰部潮濕滲液,奇癢難忍。晚上抓撓後,病情加重,疼痛難當,或伴有腋下出汗、腳心潮濕等症狀,此方主治。本人親身患有此症,受苦數十年,得到此方後,使用二三日,按照方法擦拭,二十多年未再復發,療效確實神奇。
藥物組成:牡蠣、黃丹(炒)、枯白礬(比例為2:2:4)。
使用方法:將藥研成細末。睡前,用手捏取藥粉塗擦於陰部瘙癢疼痛處,擦拭幾次後症狀會減輕。第二天晚上繼續擦拭,直至痊癒。腋下出汗也可如此處理,腳汗則先擦拭,再將藥粉放入鞋內或鞋底,並用布條纏繞腳底,效果更佳。
浴毒湯,治療小腸風、陰部瘡瘍瘙癢疼痛。
藥物組成:木通、藁本、枳殼、貫眾、荊芥、甘松、薄荷、白芷。
使用方法:將藥材切碎,取藥材二兩,加水五升,再加芒硝半兩,煎至三升,去渣,熱敷患處。
陰瘡膏,治療男女陰部瘡瘍。
藥物組成:米粉(適量)、芍藥、黃芩、牡蠣、附子、白芷(各七錢半)。
使用方法: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與豬油(不加水熬製)一起煎煮三次,待熬成黃色膏狀,過濾去渣,加入米粉拌勻,塗於患處。
小浴方,治療虛勞、陰部潮濕瘙癢長瘡。
藥物組成:川椒、苦參、蛇床子(各一兩半)、香附子、白礬、白芷、狗脊、細辛(各一兩)、桂心(三分)。
使用方法: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藥一兩,加水三升,煎至二升,去渣,倒入盆中。患者坐於盆上方,用藥液蒸汽熏洗患處,時間不宜過長,嚴重者可反覆熏洗三次。
沐浴長春散,治療男子下元陰濕久冷,陰囊兩側夜間瘙癢,抓撓則痛快,停止抓撓則疼痛,形成瘡瘍滲液,痛苦不堪。此方見效迅速,也適用於治療婦女下部陰濕,胎元久冷。
藥物組成:牡蠣、蛇床子、破故紙、紫梢花、官桂、乾荷葉(等量)。
使用方法: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藥一兩半,加少量水,加入蔥白數根,煎至八分,去渣,先熏後洗,再用下藥。
下藥組成:枯礬、黃丹、蛤粉(比例為1:0.5:0.5)。
使用方法:將下藥研成細末,熏洗後,用手捏取藥末塗擦於瘙癢處。
銅綠散,治療男女陰部濕瘡。
藥物組成:銅綠(少量)、白礬、乳香、輕粉、五倍子(細研)。
使用方法:清洗患處後,撒上藥粉。
青黛散,記載一位婦女患有從臍下腹上至陰部的濕瘡,形似馬刀狀,其他部位無恙。患處奇癢疼痛,大小便困難,排出黃色分泌物,食慾減退,面部浮腫。曾用鰻鱺魚、松脂、黃丹等治療,反而加重病情。後用溫水清洗患處,將馬齒莧研爛,加入青黛,調勻後塗抹患處,症狀立即緩解。同時服用八正散,散熱解毒。每隔一段時間重新塗藥,如此持續數日,病情逐漸好轉,最終痊癒。痊癒後,患者表示,此病因是中下焦蓄積風熱毒邪。
(世):腎臟風瘡,血郄(即百蟲窠,右膝內側距膝蓋三寸處的凹陷處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