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四 (21)
卷之四 (21)
1. 陰瘡
陰器屬足厥陰肝經,任脈之會。《素問》云:厥陰之脈絡陰器,繫於肝。《靈樞》曰:筋者聚於陰器,而脈絡於舌本。肝者,筋之會也,又屬督脈。《素問》曰:督脈者,其絡循陰器,合篡間是也。至於足太陽,外合清水,內屬膀胱而通水道,手太陽外合淮水,內屬小腸而水道出焉,則又屬手足太陽也,腎主水,則又屬足少陰也。
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則又屬手太陰也。《素問》又謂:前陰者,宗筋之所聚,太陰、陽明之所合。則又屬脾與胃矣,癰瘡生其間,須細心求而責之,不可專主一厥陰肝經,而惟清肝導濕之為事,斯無誤矣。隱處瘙癢成瘡,挾有耳鳴、目癢、鼻赤、齒浮、指縫白等症,為腎臟風瘡。
生於陰頭,為陰頭癰。生於竅口,為下疳瘡。今但生於陰莖者,皆為下疳,姑從之。
〔腎藏風瘡〕,
戴院使云:㿗風因精未調,外為風濕所襲,從陰囊濕汗作癢起,流注四肢,手叉白色,悉生瘡瘍,俗謂之腎臟風。四生飲二兩,以竹刀細切豬腰一對,銀石器中酒漉,煮爛研細,和藥為丸,如梧子大。如不可丸,入酒醋少許。每服五六十丸,鹽酒空心下,又用花蛇散和消風散酒調服;或升麻和氣飲,咽烏頭煮鹽丸及烏荊丸,或花蛇丸。若㿗常濕癢,欲得淋洗,則以蛇床子一味煎湯用之。
三因四生散,治㿗風上攻下注,耳鳴目癢,鼻赤齒浮,或作口瘡;下注陰濕四散搔癢,通體生瘡,及婦人血風等症。
白附子,蒺藜(擦去刺),黃耆(蜜炙),羌活(各等分)
為末。每服二錢,鹽酒調下。有一人將豬腎破開,人鹽摻藥煨,亦妙。㿗屬宗筋,胃陽明養之,故有是證。
治腎臟風,凡指縫白者,只一二服效。
黃耆(一兩),木通,甘草,黑牽牛(各半兩)
上四味細銼。用螌蝥七枚,去翅,同藥炒焦黑,去螌蝥,余為末,蒸餅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空心鹽湯下,三十丸。
本事烏頭丸,治腎臟風,上攻下注,生瘡並癬。
川烏頭,草烏頭(二味,以黑豆半升,煮透軟,去皮臍,切、曬,各一兩),天麻,地龍(去土),白附子(各半兩)
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食前,鹽酒鹽湯任下。
腎臟風,甘草節煎湯洗,極效。
腎臟風癢不可當者,吳茱萸、蛇床子等分,煎湯洗神效。治腎臟陰汗生瘡,用莧菜根莖葉,燒灰存性研細,抓破敷之立愈。又蒼耳草、蛇床子煎湯,洗之良。
全蠍散,治腎臟風發瘡癢。
全蠍(三枚,焙),明硫黃(二錢,研),生虢丹(一錢),輕粉(半錢),雞心檳榔(一大個,破、開,好黃丹一錢合內,濕紙裹煨),麝香(少許,研)
上為細末研勻,瓷盒收。每用少許,麻油調抹兩掌,先以鼻嗅,男以兩掌掩外腎,女以兩掌掩兩乳,各睡至醒;次日依前再用藥,屢效。
白話文:
陰部(生殖器)屬於足厥陰肝經的循行部位,也是任脈交會的地方。《素問》說:厥陰經脈絡陰部,與肝臟相連。《靈樞》說:筋脈聚集在陰部,並與舌根相連。肝臟是筋脈匯聚之處,也與督脈相連。《素問》又說:督脈的絡脈循行於陰部,與肛門相合。至於足太陽膀胱經,對外與清水相合,對內與膀胱相連並疏通水道;手太陽小腸經,對外與淮水相合,對內與小腸相連並使水道排出,所以又與手足太陽經有關。腎臟主導水液代謝,所以也與足少陰腎經有關。
飲食進入胃部,經過消化吸收,精氣向上輸送到脾臟,脾臟將精氣散布到全身,再向上歸於肺臟,肺臟負責調節水道,向下輸送到膀胱,因此又與手太陰肺經有關。《素問》又說:前陰(生殖器)是宗筋匯聚的地方,也是太陰經(脾經)和陽明經(胃經)交會之處。所以又與脾臟和胃有關。如果陰部生了癰瘡,必須仔細尋找病因加以治療,不可以只認為是厥陰肝經的問題,而只做清肝導濕的治療,這樣才不會有錯誤。陰部隱蔽處搔癢而生瘡,同時伴有耳鳴、眼睛癢、鼻頭紅、牙齒鬆動、手指縫發白等症狀,這屬於腎臟風瘡。
如果瘡長在陰莖頭,就稱為陰莖頭癰;如果長在尿道口,就稱為下疳瘡。現在只長在陰莖上的,都稱為下疳,暫且這樣認定。
【腎臟風瘡】
戴院使說:㿗風(即腎臟風瘡)是因為精氣失調,外感風濕所致,從陰囊濕汗發癢開始,蔓延到四肢,手掌發白,全都生出瘡瘍,民間稱為腎臟風。可以用四生飲二兩,用竹刀將豬腰子一對切細,放在銀製的容器中,用酒浸泡,煮爛後研磨成細末,和藥粉一起製成丸,如梧桐子般大小。如果無法成丸,可以加入少許酒或醋。每次服用五、六十丸,用鹽酒在空腹時服用。也可以用花蛇散和消風散用酒調服;或者用升麻和氣飲,或者吞服烏頭煮鹽丸和烏荊丸,或者用花蛇丸。如果㿗經常濕癢,想要沖洗,可以用單味蛇床子煎湯清洗。
三因四生散,可以治療㿗風向上侵犯頭部、向下侵犯陰部,引起的耳鳴、眼睛癢、鼻頭紅、牙齒鬆動,或者發生口瘡;向下侵犯陰部導致濕癢四散,全身生瘡,以及婦女的血風等症狀。
白附子、蒺藜(去掉刺)、黃耆(用蜂蜜炙過)、羌活(等分)。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鹽酒調服。有人將豬腎剖開,把藥粉摻入鹽後煨熟,效果也不錯。㿗屬於宗筋,胃陽明經脈滋養它,所以會出現這種症狀。
治療腎臟風,凡是指縫發白的,只需服用一、兩次就能見效。
黃耆(一兩)、木通、甘草、黑牽牛(各半兩)。
將這四味藥材切碎。用螌蝥七枚,去掉翅膀,與藥材一同炒至焦黑,然後去掉螌蝥,將剩餘的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蒸熟的麵糊製成丸,如桐子大小。在空腹時用鹽水送服,每次三十丸。
本事烏頭丸,可以治療腎臟風向上侵犯頭部、向下侵犯陰部,導致生瘡和癬。
川烏頭、草烏頭(這兩味藥都用黑豆半升煮透煮軟,去掉皮和臍,切開曬乾,各用一兩)、天麻、地龍(去掉泥土)、白附子(各半兩)。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製成丸,如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二、三十丸,在空腹、飯前用鹽酒或鹽水送服。
腎臟風,用甘草節煎湯清洗,效果非常好。
腎臟風癢得難以忍受,用吳茱萸、蛇床子等分,煎湯清洗,效果神奇。治療腎臟陰部出汗生瘡,可以用莧菜的根莖葉,燒成灰,研磨成細末,敷在抓破的瘡口上,立即見效。或者用蒼耳草、蛇床子煎湯清洗,效果也很好。
全蠍散,可以治療腎臟風引起的瘡癢。
全蠍(三枚,焙乾)、明硫黃(二錢,研磨)、生虢丹(一錢)、輕粉(半錢)、雞心檳榔(一個大的,破開,放入黃丹一錢,用濕紙包好煨熟)、麝香(少許,研磨)。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,放入瓷盒中保存。每次使用少許,用麻油調和後塗抹在雙手手掌,先用鼻子聞一下藥味,然後男子用手掌遮蓋外陰部,女子用手掌遮蓋雙乳,睡覺至天亮;第二天再按此方法使用,屢次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