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四 (18)
卷之四 (18)
1. 囊癰
,一人病勢已甚,脈洪大可畏,用前湯二劑,腫少退,以仙方活命飲二劑,痛少止,脈洪數,膿已成須針之,否則陰囊皆潰。彼不信,更他醫,果大潰,睪丸掛,復求治。脈將靜,以八珍湯加黃耆、黃柏、知母、山梔,更敷紫蘇末,數日而痊。一人連日飲酒,陰挺並囊濕癢,服滋陰等藥不應。
薛謂:前陰肝脈絡也,陰氣從挺而出,素有濕,繼以酒為濕熱,合干下焦而然,經曰:下焦如瀆。又云:在下者,引而竭之。遂以龍膽瀉肝湯,及清震湯而愈。此或不應,宜補肝湯及四生散治之。儒者陳時用,考試不利,一夕飲燒酒入房,妻不納,翌日陰囊腫脹焮痛,遣人求治。
薛以除濕熱,清肝火之劑,城門夜閉不及歸服。翌早報云:夜來陰囊悉腐,玉莖下面貼囊者亦腐,此肝火挾酒毒而濕熱熾盛也,仍以前藥,加參、耆、歸、術四劑,腐肉盡脫,睪丸懸掛,用大補氣血,並塗當歸膏,囊莖全復而愈。
一人患此,腫痛發熱,以小柴胡加青皮、黃連,四劑少愈,更以龍膽瀉肝湯而消。給事陸貞山,腫赤脹痛,小便澀滯,寒熱作渴,此肝腎陰虛,濕熱下注也,當清肝火,除濕毒。遂用柴胡、炒龍膽、吳茱萸、炒黃連、當歸、銀花、皂角刺、赤芍藥、防風,木通、甘草節,一劑腫痛漸退,少加防風、木通、川芎、茯苓作飲,下滋腎丸以補陰,其熱腫俱退。
但內有一條筋不消,此肝經血氣虛損也,當滋腎水,用六味丸料,去茯苓加五味二劑,再用補中益氣加茯苓作飲,送滋腎丸,筋頓消而愈。
加味瀉肝湯,治肝經濕熱不利,陰囊腫痛。或潰爛皮脫,睪丸懸掛,或便毒及下疳腫痛,或潰爛並皆治之。
龍膽草(酒拌,炒),當歸尾,車前子(炒),澤瀉,生地黃,芍藥(炒),黃連(炒),黃柏(酒拌,炒),知母(酒拌,炒),防風(各一錢),甘草梢(五分)
作一劑。水二盅,煎八分,食前服。外敷烏金散。
京兆朱二峰,陰囊脹痛,彼以為疝。薛診其脈,數而滑,此囊癰也,因肝腎二經陰虛,濕熱所致,膿已成矣。服活命飲一劑而潰,更用補陰托裡而斂。一膏粱之客,陰囊腫脹,小便不利,此中焦積熱,乘虛下注,先用龍膽瀉肝湯加黃柏、知母、黃連、牛膝,四劑漸愈,後用補陰八珍湯加柴胡、山梔而愈。後不守禁忌,前證復作,仍用補陰八珍湯、補中益氣湯、六味丸而痊。
又因勞發熱,自用四物、黃柏、知母之類,虛證悉具,瘡口開大。薛謂五臟氣血俱虛也,朝用補中益氣,夕用六君子加當歸,各五十餘劑,瘡口漸斂,又用六味丸調補而愈。府庠李達卿,素腎虛發熱,久服黃柏、知母之類,形體漸瘦,遺精白濁,晡熱唾痰。薛曰:此腎水虧損,虛火內熾,用補中益氣之類,加五味、麥門,前症將愈。
白話文:
囊癰
一位病人病情嚴重,脈象洪大,令人擔憂。先用前湯兩劑,腫脹略微消退;接著用仙方活命飲兩劑,疼痛減輕,但脈象仍洪數,膿已形成,需要用針挑破,否則陰囊會全部潰爛。病人不信,另尋他醫,結果陰囊果然大面積潰爛,睪丸外露,才又回來求治。此時脈象趨於平靜,於是給他服用八珍湯,並加入黃耆、黃柏、知母、山梔,同時外敷紫蘇末,數日後痊癒。
另有一人連日飲酒,陰莖勃起且陰囊潮濕瘙癢,服用滋陰藥物無效。薛醫師認為:前陰與肝經相通,陰氣由陰莖勃起而外洩,本就潮濕,再加上飲酒導致濕熱,共同侵犯下焦而致病。《內經》有云:「下焦如瀆。」又云:「在下者,引而竭之。」於是薛醫師用龍膽瀉肝湯和清震湯治療,病症痊癒。但若此法無效,則應改用補肝湯和四生散治療。
一位儒生陳某,因考試不利,一夜飲燒酒後與妻子行房,妻子拒絕,第二天陰囊腫脹紅腫疼痛,派人求醫。薛醫師開立除濕熱、清肝火的藥方,但因城門宵禁,病人未能及時服用。第二天早上來報,說夜裡陰囊全部腐爛,連陰莖下方與陰囊相連的部分也腐爛了。薛醫師判斷這是肝火與酒毒結合,導致濕熱熾盛,於是仍用之前的藥方,並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術,連續服用四劑,腐肉全部脫落,睪丸外露。之後,用大補氣血的藥方,並塗抹當歸膏,陰囊與陰莖最終完全恢復痊癒。
一位病人患此病,腫痛發熱,薛醫師先用小柴胡湯加青皮、黃連,四劑後略有好轉,接著再用龍膽瀉肝湯,腫痛完全消退。給事中陸貞山,陰囊紅腫脹痛,小便澀滯,寒熱交替,口渴,這是肝腎陰虛,濕熱下注所致,應當清肝火,除濕毒。於是薛醫師用柴胡、炒龍膽草、吳茱萸、炒黃連、當歸、金銀花、皂角刺、赤芍藥、防風、木通、炙甘草,一劑藥後腫痛減輕。之後稍加防風、木通、川芎、茯苓作湯劑服用,並服用滋腎丸補陰,熱腫都消退了。
但裡面還有一條筋沒有消退,這是肝經血氣虛損所致,應當滋養腎水,於是薛醫師用六味地黃丸的藥材,去掉茯苓,加入五味子,服用兩劑,再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作湯劑服用,同時服用滋腎丸,那條筋很快便消退痊癒了。
加味瀉肝湯:治療肝經濕熱,陰囊腫痛,或潰爛皮脫,睪丸外露,或伴有下疳腫痛,或潰爛,均可治療。藥方:龍膽草(酒拌炒)、當歸尾、車前子(炒)、澤瀉、生地黃、芍藥(炒)、黃連(炒)、黃柏(酒拌炒)、知母(酒拌炒)、防風(各一錢)、炙甘草(五分)。一劑藥,水二盅,煎至八分,飯前服用。外敷烏金散。
京兆的朱二峰,陰囊脹痛,他自認為是疝氣。薛醫師診脈,脈象數而滑,判斷是囊癰,是由於肝腎兩經陰虛,濕熱所致,膿已形成。服用仙方活命飲一劑後膿液排出,之後再用補陰托裡斂瘡的藥物治療。
一位嗜酒之人,陰囊腫脹,小便不利,這是中焦積熱,乘虛下注所致。薛醫師先用龍膽瀉肝湯加黃柏、知母、黃連、牛膝,四劑後漸癒,之後再用補陰八珍湯加柴胡、山梔,最終痊癒。但後來他不遵守禁忌,舊病復發,再次服用補陰八珍湯、補中益氣湯、六味地黃丸而痊癒。
又有一次因勞累而發熱,自行服用四物湯、黃柏、知母等藥物,結果導致虛證加重,瘡口擴大。薛醫師認為五臟氣血都虛弱,於是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,晚上服用六君子湯加當歸,各服用五十多劑,瘡口漸漸收斂,之後再用六味地黃丸調補而痊癒。府庠的李達卿,素來腎虛發熱,長期服用黃柏、知母等藥,身體逐漸消瘦,遺精白濁,午後發熱,唾液增多。薛醫師說:這是腎水虧損,虛火內盛,應該用補中益氣湯等藥物,加上五味子、麥冬治療,前述症狀很快就會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