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)

1. 大法

癰疽已破,膿出者是也。《集驗》云:癰疽既破,膿出肉腐,當用拔毒膏貼之,邪氣漸退,氣血亦虛,脈之洪數,漸宜減退,當內補托裡,必使氣血滋榮,正氣強盛,膿色鮮濃,赤腫漸收,藥宜補氣生血,秋冬微加御風寒之藥,十宣散、十全大補湯中用桂是也,氣滯加香附。如毒勢大退,氣血未復,多宜用人參、當歸、黃耆四物湯之類。

白話文:

癰疽已經破了,膿液流出來了。古代醫書上說,癰疽破了之後,膿液流出,肉也會腐爛,應該用拔毒膏貼在傷口上,這樣邪氣才會逐漸退去。但同時氣血也虛弱,脈搏跳動得又快又多,應該要內服補氣托裡的中藥,讓氣血滋養充盈,正氣強盛。膿液顏色鮮亮濃稠,紅腫逐漸消退,藥物要以補氣生血為主,秋冬季節還要加入一些御寒的藥物,例如十宣散、十全大補湯中加入桂枝。如果毒性已經退去很多,但氣血還沒恢復,就應該多用人參、當歸、黃耆四物湯之類的藥物。

癰疽雖已見膿,根腳赤暈,反展開闊,或不痛,或大痛,此毒氣不退,金銀白芷散、十宣散,去厚朴、桂,倍人參、川歸、黃耆,加忍冬藤、連翹、犀角、栝蔞根,消毒之藥。春末夏間及秋初,宜加酒芩、黃連、黃柏、羌活,腰以下可去桔粳。見膿後須以補氣血藥為主,解毒藥助之,或不宜於補藥者,宜忍冬丸,四圍腫焮處,用毫針燒赤刺之約一米深,紅腫則縮,服藥脈得和緩為佳。

白話文:

雖然癰疽已經出現膿液,但周圍的根部和腳部仍然呈現紅暈,並且腫脹範圍反而擴大,患者可能沒有疼痛感,也可能劇烈疼痛。這表示毒氣尚未消退,應該使用金銀白芷散、十宣散,去除厚朴和桂枝,並加倍人參、川芎、黃耆的用量,再加入忍冬藤、連翹、犀角、栝蔞根等消毒藥物。在春末夏初及秋初時節,還需加入酒芩、黃連、黃柏、羌活等藥物。如果腫脹部位位於腰部以下,可以去除桔梗。

在膿液出現後,應以補氣血的藥物為主,再輔以解毒藥物。如果患者不適合服用補藥,則可以使用忍冬丸。對於腫脹部位周圍,可以用毫針燒紅後刺入約一米深,紅腫的部位就會縮小。服用藥物後,脈象變得平和緩慢,才是最佳狀態。

或破後不潰,瘡口堅硬者風也,用蜈蠍散敷之,或蠹肉不腐,用雄黃、輕粉敷之,大忌紅腫不退,或飲食進少,從權且調理脾胃,或兼他證,又另議藥。治腐肉不知痛癢,正黑者可去之,但不傷四畔好肉及裡面良肉,當去外之黑腐者下皆去,黃白如絮之狀,膿內有紅血絲路,又不可動。此項大膿次日必自脫落,庶免傷其良肉。

若怕刀砭,三四日必自脫落,但用刀去者,新肉易長,毒氣漸消。凡腐肉亦有少臭氣,腐敗去後則無變,四圍腐者漸漸去令淨,用長肉膏貼,間日用豬蹄湯洗,新肉長如梅李,如石榴子紅活可愛,日見堆阜,或上有白膜,皆是吉兆,若腐敗去後,下面良肉色白而平,略無紋理,亦不能如米如粟,不見漸生之意,或膿水清淡或臭,此積毒內連五臟,血氣枯竭,乃是危證。

白話文:

如果潰爛後不化膿,瘡口堅硬,這是風邪作祟,可用蜈蠍散敷於患處。若有蟲咬肉卻不腐爛,可用雄黃、輕粉敷之。如果紅腫消退不下去,或飲食減少,要根據情況調理脾胃,若有其他症狀,則另需用藥。至於腐肉不痛不癢,呈黑色,可以去除,但不要傷及周邊好肉及內部的良肉,只要去除外層的腐肉即可。黃白色像棉絮狀,膿液中有紅色的血絲,不可觸碰。這類大膿包隔天會自動脫落,這樣就不會損傷好肉。

如果害怕用刀刮,三四天就會自然脫落,但用刀去除的話,新肉長得快,毒氣也會慢慢消散。凡是腐肉都有少許臭味,腐敗去除後臭味就消失了,周圍的腐肉要慢慢清除乾淨。可以用長肉膏貼敷,隔天用豬蹄湯清洗,新肉會像梅子李子一樣生長,像石榴子一樣鮮紅可愛,肉芽會一天比一天明顯,如果表面有白膜,都是好兆頭。如果腐敗去除後,下面良肉呈現白色且平坦,幾乎沒有紋理,也不像米粒或小米一樣,看不到漸漸生長的跡象,或膿水清淡或有臭味,這是積毒內連五臟,血氣枯竭,屬於危症。

肉不能長,氣血不榮,衛氣不護瘡,則風寒著之,用北艾黃耆湯熏洗,生肌長肉藥敷之,用乳香膏、長肉等膏貼之,或肉雖長起,色紫者,遺毒也,用地榆湯、活血散敷,追毒膏貼之,即自紅活,瘡口漸收,仍用長肉膏貼,或瘡口癢,用細茶、蔥鹽煎湯熱洗。或瘡口易收,乃氣血中熱毒,故不分消,即使長肉,必防流注之患,或更迷違,瘡口如錢大時,恐轉他證危殆。凡癰疽瘡口已收,但皮嫩未可便去膏藥。

白話文:

如果傷口癒合不良,氣血不足,無法保護傷口,容易受到風寒侵襲,可以用艾葉和黃耆湯熏洗,並塗抹生肌長肉藥膏。也可以用乳香膏和長肉膏等藥膏敷貼。如果傷口癒合後呈紫色,表示還有毒素殘留,可以用地榆湯、活血散敷貼,並用追毒膏貼敷,這樣傷口就會慢慢紅潤、活絡,傷口也會逐漸癒合。之後可以繼續使用長肉膏貼敷。如果傷口發癢,可以用細茶葉和蔥鹽煎湯熱敷。如果傷口容易癒合,可能是氣血中還有熱毒,導致傷口不易癒合,即使長肉也要注意防止毒素流注的風險。如果傷口像銅錢大小,要小心可能會轉變成其他疾病,十分危險。一般來說,癰疽傷口癒合後,皮膚還很嫩,不要急著去除藥膏。

《鬼遺方》云:凡發背及癰疽,皆在背上,不問大小,有疼無疼,或熱或不熱,或冷或不冷,但從小至大,腫起至一尺以上者,其赤腫焮熱者,即用緊急收赤腫藥圍定,不令引開中心,即用抽膿聚毒散貼之,急令散毒外透,內服排膿縮毒、內托湯藥,候膿成,相次破穴,看瘡大小深淺,內發其膿汁,膿水大泄,急須托裡內補,雖破穴膿汁不多,再須排膿拔毒,透後慎不令再腫,須疼止腫消,患人自覺輕便,即是順疾也,最宜節慎飲食。

其熱毒方盛,或發大渴,多飲冷水及冷漿之類,此是毒氣攻心,令口乾煩渴,但以心氣藥,內補臟腑即止矣。(內補謂參耆之屬,排膿謂皂角刺之屬。)

白話文:

《鬼遺方》裡記載:凡是長在背上的發背和癰疽,無論大小,有痛無痛、有熱無熱、有冷無冷,只要從小到大,腫起超過一尺以上的,並且呈現赤紅腫脹發熱的,就要立即使用收斂赤紅腫脹的藥物圍住腫塊,不要讓腫塊蔓延擴散到中心,再用抽膿聚毒的散貼藥物貼在患處,讓毒氣迅速散出體外。同時內服排膿縮毒、內托的湯藥,等待膿液形成後,逐漸在患處開個小孔,根據瘡的大小和深度,將膿汁排出。膿水大量流出後,要立即服用內補的藥物,即使開孔後膿汁不多,也需要繼續排膿拔毒,等到毒氣完全排出後,要小心謹慎,防止腫塊再次出現。等到疼痛消退、腫塊消失,患者感到身體輕鬆,這就是順應病情,最忌飲食不節。

如果熱毒太盛,出現口渴,喝很多冷水或冷漿,這是毒氣侵犯心臟,導致口乾舌燥,只需用補益心氣的藥物,內補臟腑就能止渴。(內補藥指的是人參、黃芪等,排膿藥指的是皂角刺等。)

〔薛〕,膿熟而不潰者,陽氣虛也,宜補之如聖愈湯之類。瘀肉不腐者,宜大補陽氣,更以桑柴火灸之。不作膿,膿不潰,氣虛也,托裡消毒散去金銀花、白芷、連翹三味,加參朮、肉桂,如不應,暫用十全大補湯。腫赤作痛,血凝滯也,本方加乳香、沒藥;如不應,暫用仙方活命飲。膿出反痛,氣血虛也,去三味,加參耆歸地。潰後食少無睡,或發熱者,虛也,宜補之,內補黃耆湯之類。倦怠懶言,食少不睡者,虛也,宜補之黃耆人參湯之類。寒氣襲於瘡口,不斂或陷下不斂者,溫補之,十全大補湯。脈大無力或澀而微,肌肉遲生者,氣血俱虛也,峻補之,十全大補湯倍用參耆。肉赤而不斂,血虛有熱也,托裡消毒散去三味,加熟地、丹皮。肉黯而不斂,陽氣虛寒也,前散去三味,加參耆、白蘞、官桂。漫腫不痛,或肉死不潰,脾氣虛也,前散去三味,加人參、白朮;如不應,加薑桂;更不應,急加附子。肉白而不斂,陽氣虛也,前散去三味,加參耆、歸術。膿多而不斂,氣血虛也,前散去三味,加參耆、歸朮、熟地;如不應,暫用十全大補湯。飲食少思而不斂,胃氣虛也,前散去三味,加參耆;如不應,暫用補中益氣湯。飲食難化而不斂,脾氣虛也,前散去三味,加參朮;如不應,暫用六君子湯;又不應,佐以八味丸。膿多而帶赤,血虛也,前散去三味,加歸地、參朮;如不應,暫用八珍湯加牡丹皮。(出血、作痛、發熱等,另分條在後。)

白話文:

薛氏傷科論述

膿已成熟卻不潰破者,是因為陽氣虛弱,需要補益。 可用聖愈湯等補陽之方。

瘀血凝結而不腐爛者,應當大力補益陽氣,並用桑柴火灸之。

不生膿或膿已生卻不潰破,都是因為氣虛所致。 宜用托裡消毒散去金銀花、白芷、連翹三味,並加入人參、白朮、肉桂。若無效,則暫用十全大補湯。

腫痛伴隨發紅,是血脈凝滯所致。 以上方可加乳香、沒藥。若無效,則暫用仙方活命飲。

膿已排出,但仍感疼痛,是氣血虛弱所致。 可去金銀花、白芷、連翹三味,並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熟地。

潰破後食慾不振、難以入睡,或發熱者,皆因虛弱所致,宜補益之。 可用內補黃耆湯等方。

倦怠懶言,食慾不振,難以入睡,皆因虛弱所致,宜補益之。 可用黃耆人參湯等方。

寒氣入侵瘡口,無法癒合或癒合後凹陷,需要溫補之。 可用十全大補湯。

脈象有力度不足或澀微,肌肉生長緩慢,是氣血俱虛。 宜峻補之,十全大補湯中人參、黃耆要加倍。

肉色發紅,但無法癒合,是血虛有熱所致。 托裡消毒散去金銀花、白芷、連翹三味,並加入熟地、丹皮。

肉色黯淡,無法癒合,是陽氣虛寒所致。 托裡消毒散去金銀花、白芷、連翹三味,並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白蘞、官桂。

腫脹無痛,或肉已壞死卻不潰破,是脾氣虛弱所致。 托裡消毒散去金銀花、白芷、連翹三味,並加入人參、白朮。若無效,可加生薑、肉桂。若仍無效,則需急加附子。

肉色發白,無法癒合,是陽氣虛弱所致。 托裡消毒散去金銀花、白芷、連翹三味,並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。

膿液多而無法癒合,是氣血虛弱所致。 托裡消毒散去金銀花、白芷、連翹三味,並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熟地。若無效,則暫用十全大補湯。

飲食慾望低落,無法癒合,是胃氣虛弱所致。 托裡消毒散去金銀花、白芷、連翹三味,並加入人參、黃耆。若無效,則暫用補中益氣湯。

飲食難以消化,無法癒合,是脾氣虛弱所致。 托裡消毒散去金銀花、白芷、連翹三味,並加入人參、白朮。若無效,則暫用六君子湯。若仍無效,可佐以八味丸。

膿液多且伴隨發紅,是血虛所致。 托裡消毒散去金銀花、白芷、連翹三味,並加入熟地、人參、白朮。若無效,則暫用八珍湯加牡丹皮。

出血、作痛、發熱等症狀,另在後文分條論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