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2)

1. 發背

或問:背上生疽,肉色不變,麻木微癢,頑如牛領之皮,二三尺許何如?曰:此名竟體發,亦名椒眼發。由盛暑時,空腹感觸穢氣,及憤怒積鬱所致。宜活命飲加羌活,或黃連解毒湯、勝金丹、烏金散選用。壯實者,八陣散、一粒金丹下之。七日內未成膿宜隔蒜灸,灸而起發,神清脈和者可治,灸而不起,腹脹神昏,脈微或促或代者死,服汗劑得汗者生,無汗者死。服補劑紅潤起發知痛者生,膨脹不食,乾枯黑陷者死。

或問:背當心而痛,麻木不常,累累如彈如拳,堅硬如石,痛徹五內,遍身拘急何如?曰:此名酒毒發疽,由飢飽勞傷,炙爆、厚味所致。宜服黃連解毒湯,加羌活、乾葛,或神效消毒散、內疏黃連湯、紫金錠、勝金丹選用。神昏脈亂,大渴狂言,有妨飲食者死,二便閉結者死。有因寒變而內陷者,用托裡溫中湯。

或問:背上細癗無數,浸淫一二尺,如湯火傷。煩躁多渴何如?曰:此丹毒發疽也,因服丹石剛劑所致,紅潤者生,紫黯者死。惡證少者,宜服黃連消毒散、勝金丹、國老膏,惡證多,神昏脈躁,膨脹嘔噦者死。

或問:背側生疽,高二寸,長尺許,狀如黃瓜,肉色不變何如?曰:此名黃瓜癰,一名肉龜。疼痛引心,四肢麻木是也,此證多不可治。急服紫金丹、勝金丹、活命飲加羌活、柴胡,及奪命丹、神仙追毒丸選用。脈微自汗譫語者死。平塌黑色者,獨姜散主之,服臺閣紫微丸。

或問:第九椎兩旁,忽腫痛而無頭,寒熱大作何如?曰:此名龍疽,即中搭也。屬太陽經,由七情不和,憤怒積熱所致。壯實者,急服一粒金丹,或八陣散下之,活命飲加柴胡、羌活、黃芩,水酒各半煎服。老弱者,黃耆木香散、內補十宣散、十全大補湯選用。色赤起發潤澤者可治。色黑低陷,噁心眩暈,大便滑泄,小便如淋,譫語者死。

《鬼遺方》云:人生最可憂者,發背也,其種有五:一曰陽毒,因風熱而有,或患熱毒消渴,或先患傷寒,余有陽毒,觸處蓄積,起於背脊膂之間,不問椎數,但從兩夾脊起止,腰上、滿背焮熱,如炊之狀,赤紫或紅如焰,膿毒難成,成後不止,止後痛不除,驀忽數日之間,復平如舊,將謂腫消,此是內攻肉陷,不可療矣。

二曰陰毒發背,是氣冷而作,初如黍米粒起,情緒不快,愔愔而痛,直應前心,心忪怔,頭目昏重,寒熱如瘧,五七日後,始發引攻腫,開闊難收,內積有膿,深沉遲緩未透,宜急以補氣湯藥內托,外以抽膿藥貼之,宜急見膿,無膿即平,愈未期。

三曰有人多服金石燒煉之藥,毒惡流滯成發背者,初起如丹疹之狀,漐漐漸開如湯火瘡,面色如朱,心膈煩躁,多渴嗜冷,其瘡難起,起即驚人,猶勝於陰陽二毒者,緣此有解金石藥毒湯散,治其內也,賴有根底分明,亦須急療方安。

白話文:

發背

有人問:背上長了疽,皮膚顏色沒變,麻木微癢,皮膚堅硬像牛皮一樣,面積二三尺左右,該怎麼辦?答:這叫做竟體發,也叫椒眼發。是盛暑時節,空腹接觸污濁之氣,或因憤怒鬱積所致。宜服用活命飲加羌活,或黃連解毒湯、勝金丹、烏金散擇一使用。體質強壯者,可服用八陣散、一粒金丹。七日內未化膿,宜用隔蒜灸,灸後能化膿,精神清爽脈象平和者可治癒;灸後不能化膿,腹部脹滿神志昏迷,脈象微弱或急促或代脈者則會死亡;服用發汗藥後能出汗者可活,不出汗者則死。服用補藥後皮膚紅潤化膿並感到疼痛者可活,腫脹不思飲食,皮膚乾燥枯萎下陷者則死。

有人問:背部正對心臟的地方疼痛,麻木感時有時無,腫塊累累如彈丸或拳頭大小,堅硬如石,疼痛深入五臟六腑,全身肌肉拘緊,該怎麼辦?答:這叫做酒毒發疽,是由於飢飽失調、勞累傷身、炙烤爆曬、食用肥甘厚味所致。宜服用黃連解毒湯加羌活、乾葛,或神效消毒散、內疏黃連湯、紫金錠、勝金丹擇一使用。神志昏迷、脈象紊亂、口渴異常、胡言亂語、飲食受阻者會死亡;大小便不通者也會死亡。若因受寒而內陷者,則需服用托裡溫中湯。

有人問:背上長了許多細小的癰疽,蔓延一二尺,像被湯火燙傷一樣,煩躁口渴,該怎麼辦?答:這是丹毒發疽,是服用金石類烈性藥物所致,皮膚紅潤者可活,紫暗者則死。症狀較輕者,宜服用黃連消毒散、勝金丹、國老膏;症狀嚴重,神志昏迷、脈象急促、腫脹嘔吐者則會死亡。

有人問:背側長了疽,高二寸,長一尺左右,形狀像黃瓜,皮膚顏色沒變,該怎麼辦?答:這叫做黃瓜癰,也叫肉龜。疼痛牽連到心臟,四肢麻木,此症多不可治。需緊急服用紫金丹、勝金丹、活命飲加羌活、柴胡,以及奪命丹、神仙追毒丸擇一使用。脈象微弱、自汗、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者會死亡。平塌變黑者,可用獨姜散治療,並服用臺閣紫微丸。

有人問:第九節椎骨兩側突然腫痛,沒有明顯的膿頭,寒熱交替發作,該怎麼辦?答:這叫做龍疽,也就是中搭。屬於太陽經病,是由於七情不和,憤怒積熱所致。體質強壯者,需緊急服用一粒金丹,或八陣散,並服用活命飲加柴胡、羌活、黃芩,用等量水酒煎服。體質虛弱者,則需服用黃耆木香散、內補十宣散、十全大補湯。顏色紅潤化膿者可治癒;顏色發黑下陷,噁心眩暈,大便稀溏,小便困難,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者則會死亡。

《鬼遺方》中說:人一生中最可怕的就是發背,其種類有五:一為陽毒,因風熱而起,或患熱毒消渴,或先患傷寒,然後出現陽毒,接觸之處即積聚毒邪,發生在背脊膂骨之間,不論是哪一節椎骨,都從兩側脊柱開始,腰部及整個背部發熱紅腫,像煮熟了一樣,顏色赤紫或紅如火焰,難以化膿,即使化膿也不停止,即使停止了也不消痛,突然幾天後又恢復原狀,好像腫消了,其實是毒邪內攻腐蝕肌肉,不可救治了。

二為陰毒發背,是因氣寒而起,初期像黍米粒大小,情緒不佳,隱隱作痛,直達前胸,心慌不安,頭昏眼重,寒熱如瘧疾,五七日後,才開始發作腫脹,範圍廣泛不易消退,內部積聚膿液,深沉緩慢不易外透,應及時服用補氣的湯藥內托,外敷拔膿的藥物,應儘快使膿液外流,若無膿液則會自行消退,痊癒時間則無法預測。

三為有些人服用過多金石燒煉的藥物,毒邪停滯而成發背者,初期像丹疹一樣,逐漸擴散開來像被湯火燙傷,面色如朱砂,心煩意亂,口渴喜冷飲,瘡瘍不易化膿,一旦化膿則非常嚴重,比陰陽二毒更為厲害,因為有專門治療金石藥物毒性的湯藥散劑,治療其內在原因,但必須病情明確,也需要緊急治療才能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