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四 (3)
卷之四 (3)
1. 內發丹毒
或問:脅下至腰胯間,腫痛赤色如霞何?如曰:此名內發丹毒,治之稍緩,毒攻於內,嘔噦昏迷,胸腹䐜脹者死。二便不通,遍身青紫者死。急砭出惡血,服防風通聖散去白朮、甘草,紫金丹、勝金丹汗之。服汗劑得汗則生,無汗則死,嘔吐不食,譫語者死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肋骨下到腰胯之間腫痛,皮膚紅得像霞光一樣,這是怎麼回事?回答說:這叫做內發丹毒,治療稍慢,毒邪就會入侵內臟,導致嘔吐、呃逆、昏迷,胸腹脹滿的人會死亡。大小便不通,全身發青發紫的人也會死亡。要緊急用針刺出血,服用防風通聖散(去除白朮、甘草),再服用紫金丹、勝金丹以發汗。服用發汗的藥物,能出汗就能活,不出汗就會死。如果嘔吐、不吃東西、胡言亂語,也會死亡。
2. 腹部(十一)
3. 臍上疽
或問:臍上寸許,發疽何如?曰:此名沖疽,又名中發疽,一名雍腎瘡。由心火熾盛,流入腎經所致。腫高膿稠,色赤可治,宜流氣飲、活命飲、勝金丹、奪命丹選用。若平塌黑色,膨脹噁心,膿水清稀,內腎疼痛,渴甚瀉利無度,譫語直視者死。潰久不斂者死。按:後所言危證,只是虛耳,如能大補,不死也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肚臍上方一寸左右長了疽,該怎麼辦?這是沖疽,也叫中發疽或雍腎瘡。是因為心火旺盛,火邪流入腎經造成的。腫塊高聳,膿液黏稠,顏色鮮紅,是可以治療的,可以用流氣飲、活命飲、勝金丹、奪命丹等藥物治療。如果腫塊平坦發黑,脹大伴隨噁心,膿液稀薄,腎臟疼痛,非常口渴,拉肚子不止,胡言亂語,眼睛直視,那就很危險了。潰爛很久不能癒合的也會死亡。不過,後面說的這些危重症狀,其實只是虛弱的表現,如果能大補元氣,還是有可能救活的。
4. 臍癰
或問:當臍生癰何如?曰:此即臍癰也,由心經積熱流於大小腸二經所致。宜何首烏散、活命飲加升麻,及紫金丹、三生散選用,壯實者,一粒金丹下之。按:臍為神闕穴,禁針之所。早消散之,免使見膿為上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肚臍長了癰腫該怎麼辦? 這是肚臍癰,是由於心經積熱,流注到大小腸經脈造成的。可以選用何首烏散、活命飲加升麻,或紫金丹、三生散等藥物治療。體格強壯的人,可以用一粒金丹。肚臍是神闕穴,是禁針的部位。最好能及早消散腫痛,避免化膿才是上策。
5. 小腹疽
《鬼遺》云:沖疽,發小腹疼痛而振寒熱,四日悁悁,五日變色可刺。不刺及導引,出膿毒不治。五十餘日死。或問:臍下發疽何如?曰:此即小腹癰,臍下一寸五分為氣海,二寸為丹田,三寸為關元,皆屬任脈,由七情不和所致。急服活命飲、紫金丹、奪命丹。壯實者,一粒金丹、八陣散下之;老弱者,黃耆木香散、內補十宣散、十全大補湯選用。
若潰而低陷,膿水清稀,或潰爛久不斂者死。或問:一人年十九,患疽於小腹之左,數月堅塊如石,寒熱間作,飲食減少,漸至羸尪何如?曰:是名緩疽,屬足太陰經積熱所致。由醫不得法,邪正相持耳,投以紫金丹、活命飲,間服十全大補湯,半月而愈。
白話文:
小腹疽
《鬼遺》記載:衝疽發病於小腹,疼痛並伴有寒熱,四天內病情反覆,第五天患處顏色改變,此時可以針刺治療。如果不針刺或不做導引療法,膿毒排出不暢,則無法治愈,五十多天內就會死亡。有人問:肚臍下長疽腫怎樣治療?回答說:這是小腹癰,肚臍下一寸五分是氣海穴,二寸是丹田,三寸是關元穴,這些穴位都屬於任脈,病因是七情不和導致。需緊急服用活命飲、紫金丹、奪命丹等藥物。體質強壯者,可服用一粒金丹、八陣散;體質虛弱者,則需服用黃耆木香散、內補十宣散、十全大補湯等藥物。
如果潰爛後凹陷,膿水稀薄,或潰爛很久不能癒合,則會死亡。有人問:一個十九歲的人,小腹左側患疽腫數月,腫塊堅硬如石,寒熱交替出現,食慾減少,身體逐漸消瘦,該如何治療?回答說:這是緩疽,屬於足太陰經積熱所致,由於治療方法不得當,導致邪氣和正氣相互抗衡。需服用紫金丹、活命飲,間歇服用十全大補湯,半個月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