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四 (2)
卷之四 (2)
1. 脅疽
,一人脅腫一塊,日久不潰,按之微痛,脈微而澀,此形證俱虛也。經曰:形氣不足,病氣不足,當補不當瀉。宜用人參養榮湯。彼不信,乃服流氣飲虛證悉至,方服前湯,月餘少愈,但腫尚硬,以艾葉炒熱熨患處,至十餘日膿成,以火針刺之,更灸豆豉餅,又服十全大補百帖而愈。蓋流氣飲通行十二經,諸經皆為所損,況膽經之血本少,又從而損之,寧不傷生。
東垣曰:凡一經受病,止當求責其一經,不可干擾余經,苟泛投克伐之劑,則諸經被牋,寧無危乎。一人年三十,素飢寒,患右肋腫如覆瓢,轉側作水聲,脈數。經曰:陰虛陽氣湊襲,寒化為熱,熱甚則肉腐為膿,即此證也。及按其腫處即起,是膿成。遂濃煎黃耆六一湯,令先飲二盅,然後針之,膿出數碗,虛證並至,遂用大補,三月餘而愈。大抵膿血大泄,血氣俱虛,當峻補之,雖有他病,皆宜緩治。
蓋元氣一復,諸病自退,老弱之人,不問腫潰,尤當補也。一人因勞發熱,脅下腫痛,脈雖大按之無力,此氣血虛,腠理不密,邪氣襲於肉理而然也,當補之以接虛怯之氣。以補中益氣湯加羌活,四劑少可。去羌活,又百餘劑而愈。一人面白神勞,脅下生一紅腫如桃,教用補劑,不信。
乃用流氣飲、十宣散,血氣俱憊而死。一人年逾二十,腋下患毒十餘日,腫硬不潰,脈弱時嘔。予謂:腫硬不潰,陽氣虛,嘔吐少食,胃氣弱,宜六君子湯加砂仁、藿香。彼謂:腫瘍時嘔,毒氣攻心,潰瘍時嘔,陰虛宜補。予曰:此丹溪大概言也,若腫赤痛甚,煩躁脈實而嘔為有餘,當作毒氣攻心而下之,以瘡屬心火故也;腫硬不潰,脈弱時嘔為不足,當補之。亦有痛傷胃氣,或感寒邪穢氣而嘔者,雖腫瘍,尤當助胃壯氣。
蓋腫瘍毒氣內侵作嘔,十有一二;潰湯濕氣內傷作嘔,十有八九。彼不信,飲攻伐藥愈甚。復請診,脈微弱而發熱,予謂:熱而脈靜,及脫血脈實,汗後脈躁,皆難治脅,果歿。
白話文:
脅疽
一個人肋下腫起一塊,時間久了也不潰爛,按壓略微疼痛,脈象微弱而澀滯,這是形體和氣血都虛弱的表現。醫書上說:「形體和氣血不足,病邪也不足,應該補益而不是瀉掉。」應該服用人參養榮湯。但此人不信,反而服用流氣飲,導致虛證更加嚴重,後來才服用人參養榮湯,一個多月後稍微好轉,但腫塊仍然堅硬,於是用艾葉炒熱後熨貼患處,十多天后腫塊化膿,用火針刺破,再用灸法施以豆豉餅,又服用十全大補湯一百帖才痊癒。因為流氣飲會通達十二經脈,所有經脈都會受到損傷,尤其膽經血氣本就較少,再被損傷,豈不傷及性命?
東垣先生說:凡是某一條經脈生病,就應該針對這條經脈治療,不應該干擾其他經脈,如果濫用攻伐的藥物,就會使所有經脈受損,豈不是非常危險?
一個人三十歲,平素體質虛弱怕冷,患有右肋腫脹,像覆蓋的瓢一樣,翻身時有水聲,脈象數次。醫書上說:「陰虛陽氣互相侵襲,寒邪化為熱邪,熱邪嚴重就會使肌肉腐爛化膿」,這就是這個病症。按壓腫塊處,膿液就冒出來了,證明已經化膿。於是濃縮煎煮黃耆六一湯,先讓病人喝兩盅,然後針刺放膿,膿液流出數碗,虛證也隨之而來,於是使用大補之法,三個月後痊癒。總之,膿血大量流失,氣血都會虛弱,應該大力補益,即使有其他病症,也應該緩慢治療。
因為元氣恢復了,其他病症自然會消退,年老體弱的人,不論腫塊是否潰爛,都應該補益。
一個人因為勞累而發熱,肋下腫痛,脈象雖然有力,但按壓卻無力,這是氣血虛弱,肌膚疏鬆,邪氣侵入肌肉組織引起的,應該用補益的方法來補充虛弱的氣血。用補中益氣湯加入羌活,四劑後略有好轉。去掉羌活,再服用一百多劑才痊癒。
一個人面色蒼白,精神萎靡,肋下長了一個像桃子一樣的紅腫,建議他用補益的藥物,但他不信,反而使用了流氣飲和十宣散,結果氣血都耗盡而死。
一個人二十多歲,腋下患毒十多天,腫塊堅硬不潰爛,脈象微弱,偶爾嘔吐。我說:腫塊堅硬不潰爛,是陽氣虛弱,嘔吐少食,是胃氣虛弱,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加砂仁、藿香。他說:腫瘍伴隨嘔吐,是毒氣攻心;潰瘍伴隨嘔吐,是陰虛需要補益。我說:這是丹溪先生的大致論述,如果腫塊紅赤疼痛劇烈,煩躁,脈象有力而嘔吐,這是邪氣有餘,應該把毒氣攻下,因為瘡瘍屬於心火;腫塊堅硬不潰爛,脈象微弱而偶爾嘔吐,這是邪氣不足,應該補益。也有因為疼痛傷及胃氣,或感受寒邪穢氣而嘔吐的,即使患有腫瘍,也應該扶助胃氣,增強元氣。
一般來說,腫瘍毒氣內侵引起嘔吐的佔十分之一二;潰瘍濕氣內傷引起嘔吐的佔十分之八九。他不相信,反而服用攻伐的藥物,病情更加嚴重。再次求診時,脈象微弱而發熱,我說:發熱而脈象靜止,以及脫血後脈象有力,汗出後脈象躁動,這些都是脅痛難治的徵兆,果然不久就去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