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三 (3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39)

1. 瘰癧馬刀

香附子(不拘多少)

上末。酒和為餅,覆患處,以熱熨斗熨之。未成者內消,已成者自潰。若風寒濕毒,用薑汁作餅。

治瘰癧不問有頭無頭者

上用大蜘蛛五個,曬乾細研,酥調如面脂,日二度敷之。蜘蛛用屋篆頭結綱者,其他不可用。

又方,用黃顙魚破開,入蓖麻子二三十粒在肚內,以綿纏定,於廁坑內放,冬三月,春秋二月,夏一月,取出洗淨。用黃泥固濟,文武火煨帶性,爛研為末,香油調敷,及治臁瘡。

〔膏〕,

荔枝膏,治瘰癧。

荔枝肉(一兩),輕粉,麝香,白豆蔻,川芎,砂仁(各半錢),硃砂,龍骨,血竭,乳香(各一錢),全蠍(五枚)

上將荔枝肉擂爛,軟米飯和為膏。看瘡大小攤貼。如有三五個者,止去點為頭者妙。

琥珀膏,治頸項瘰癧,初發如梅子。腫結硬強,漸若連珠,或穿穴膿潰,肌汁不絕,經久不瘥,漸成瘻疾,並皆治之。

琥珀(一兩,細研),丁香,木香(各三分),桂心(半兩),硃砂,白芷,當歸,木鱉子(去殼),防風(去蘆),木通(各半兩),黃丹(七兩),垂柳枝(三兩),松脂(二兩),麻油(一斤二兩)

上除琥珀、丁香、桂心、硃砂、木香為細末。余藥細繞,以油浸一宿,入鐺中以慢火煎,候白芷焦黃,漉出;次下松脂末,濾去滓再澄。清油卻入鐺中,慢火熬下黃丹,以柳木篦不住手攪,令黑色滴水中成珠不散,看軟硬得所,入琥珀等末,攪勻,瓷器盛。用時看大小,用火熁紙上勻攤貼。

蜂房膏,治熱毒氣毒結成瘰癧。

露蜂房(炙),蛇蛻(炙),玄參,蛇床子,黃耆(銼,各三分),杏仁(一兩半),亂髮(雞子許),鉛丹,蠟(各二兩)

上先將前五味銼細,綿裹,用酒少許浸一宿,勿令酒多。用油半斤,內杏仁、亂髮,煎十五沸,待發消盡,即綿濾更下鐺中;然後下丹、蠟又煎五七沸,即瀉出於瓷盆中盛。取貼瘡上,一日一換。

鐵筒拔毒膏,治癰疽、癤毒、瘰癧、六瘤、疔瘡、頑癬、痔漏、痣⿸疒贅、惡瘡、腫瘍,一切惡肉惡核等毒。已成者,貼破膿腐即去;未成者,自然消散。其毒雖不能全消,亦得以殺其毒也。

蕎麥秸灰,桑柴灰,礦石灰(各三碗),真炭灰(一盞)

上將四灰和勻,用酒漏一個,將棕帕塞住竅。用水三十碗,熬滾淋灰汁。將汁復熬滾,復淋過,取淨藥力慢火入瓷罐煎熬,以紙數重固口,熬至一碗為度。乘滾入礦石灰末攪勻,如糊之樣,入黃丹取如微紅之色,密封固罐口候冷;次日將厚實瓷罐收貯,密塞其口。每用少許,塗毒頂之上,即時咬破,不黑又貼,以黑為度。

如藥干以唾調塗。如要急用,只將燒大柴灰九碗,石灰三碗,淋灰汁熬濃汁如前,制用。更有枯瘤膏、十陳膏,治法並同。

白話文:

瘰癧馬刀

香附子研末,用酒調成餅狀,敷在患處,再用熱熨斗熨燙。尚未成形的瘰癧可以內消,已成形的則會自行潰破。如果屬於風寒濕毒引起的,則用薑汁調成餅狀。

治療瘰癧,無論有無膿頭皆可使用此法:將五隻曬乾的大蜘蛛研磨成粉,用酥油調成膏狀,每天敷兩次。需注意,蜘蛛必須是屋簷下結網的,其他種類不可使用。

另一種方法:將黃鱔剖開,放入二三十粒蓖麻子在魚腹內,用棉線紮緊,放置於廁坑中。冬季放置三個月,春秋兩季放置兩個月,夏季放置一個月後取出清洗乾淨。用黃泥包裹,文武火煨燒至熟透,研磨成粉,用香油調和敷於患處,也可治療臁瘡。

荔枝膏,治療瘰癧。

將一兩荔枝肉搗爛,與軟米飯混合製成膏狀,根據瘡瘍大小敷貼。如果有多個瘰癧,只敷貼最大的那個效果最佳。

琥珀膏,治療頸項部初期發病、如梅子般大小的瘰癧。腫塊堅硬,逐漸如同串珠般連成一串,或穿孔流膿,經久不愈,漸漸形成廔管,皆可用此膏治療。

將一兩研磨細緻的琥珀,以及丁香、木香各三分,桂心半兩,硃砂、白芷、當歸、去殼木鱉子、去蘆防風、木通各半兩,黃丹七兩,垂柳枝三兩,松脂二兩,麻油一斤二兩,除了琥珀、丁香、桂心、硃砂、木香研成細末之外,其餘藥材切細,用麻油浸泡一夜,放入鍋中以小火煎煮,待白芷煎至焦黃,過濾去渣;然後加入松脂末,再次過濾澄清。將清油倒回鍋中,小火熬煉黃丹,用柳木篦子不停攪拌,直到呈黑色,滴入水中能形成不散的珠狀,觀察軟硬程度合適後,加入琥珀等藥末,攪拌均勻,盛入瓷器中保存。使用時,根據瘡瘍大小,用火烤熱藥膏後攤貼在紙上使用。

蜂房膏,治療熱毒或氣毒引起的瘰癧。

將炙過的蜂房、蛇蛻、玄參、蛇床子、黃耆(均切碎)各三分,杏仁一兩半,雞蛋大小的亂髮,鉛丹、蠟各二兩,先將前五味切碎,用布包好,用少量酒浸泡一夜(注意不要放太多酒)。用半斤油,加入杏仁、亂髮,煎煮至十五沸,待亂髮溶解後,過濾,再次放入鍋中;然後加入鉛丹、蠟,再煎煮五七沸,倒入瓷盆中。取適量敷貼患處,每日換藥一次。

鐵筒拔毒膏,治療癰疽、癤腫、瘰癧、六瘤、疔瘡、頑癬、痔漏、痣、惡瘡、腫瘍等一切惡性腫瘤。已成形的,貼上後膿液排出即可去除;尚未成形的,則會自然消散。雖然不能完全清除毒素,但也能殺滅毒性。

將蕎麥秸灰、桑柴灰、礦石灰各三碗,真炭灰一碗混合均勻,用酒浸泡一個漏斗狀物體,用棕櫚樹皮塞住漏斗底部。加水三十碗,熬煮沸騰後淋在灰燼上。再將汁液熬煮沸騰,重複淋在灰燼上,直到藥汁乾淨,再用文火在瓷罐中熬煮,用多層紙封住罐口,熬至剩下一碗的量。趁熱加入礦石灰末攪拌均勻,像糊狀一樣,再加入黃丹,直到呈現微紅色,密封罐口,待其冷卻;第二天用厚實的瓷罐儲存,密封罐口。每次使用少量,塗抹在腫毒頂部,立即咬破,再塗抹,直到變黑為止。

如果藥膏乾燥,可用唾液調和後塗抹。如果需要緊急使用,只需將燒過的柴灰九碗,石灰三碗,淋灰汁熬煮濃縮,如前法製用。還有枯瘤膏、十陳膏,使用方法與此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