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三 (28)
卷之三 (28)
1. 瘰癧馬刀
如本人氣素弱,其病勢來時氣盛而不短促者,不可考其平素,宜作氣盛,而從病變治之權也。加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知母、防己。視邪氣在上、中、下而用之。假令在上焦,加黃芩,(半酒洗,半生用。)在中焦,加黃連,(半酒洗,半生。)在下焦,加酒製黃柏;知母、防己之類選而用之。
如大便不通而滋其邪盛者,加酒製大黃以利之。如血燥而大便乾燥者,加桃仁泥、大黃。如風結燥不行者,加麻仁、大黃以潤之。如風澀而大便不行,加煨皂角仁、大黃、秦艽以利之。如脈澀覺身有氣澀而大便不通者,加郁李仁、大黃,以除風燥。如陰寒證,為寒結秘而大便不通者,以局方半硫丸,或加炮附子、乾薑煎,候冰冷服之。
大抵用藥之法,不惟瘡瘍一家,凡諸疾病,氣素怯弱者,當去苦寒之劑,多加人參、黃耆、甘草之類,以瀉火而補元氣,余皆仿此。
柴胡通經湯,治小兒項側有瘡,堅而不潰,名曰馬刀。亦治瘰癧。
柴胡,當歸尾,生甘草,連翹,黃芩,牛蒡子,京三稜,桔梗(各一錢半),黃連(一錢),紅花(少許)
上作一服。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後服。此是攻裡內消之劑。
柴胡連翹湯,治男子婦人,馬刀瘡。
柴胡,連翹,知母(酒製),黃芩(炒,各半兩),黃柏(酒製),生地黃,甘草(炙,各三錢),當歸尾(一錢半),桂(三分),牛蒡子(二錢),瞿麥穗(六錢)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三錢或五錢,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,去滓。食後稍熱,時時服之。
消腫湯,治馬刀瘡。
柴胡,黃芩(生用,各二錢),黃連,牛蒡子(炒,各半錢),黃耆,栝蔞根(各一錢半),連翹(三錢),當歸尾,甘草(各一錢),紅花(少許)
上㕮咀。每服半兩,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,去滓。食後稍熱服。忌酒、濕面。
羅謙甫云:曲陽縣劉禪師,善治瘡瘍、瘰癧,其效更捷。授予四方:太乙膏,玉燭散,克效散,翠玉膏,用之每每見效。
太乙膏,治病子瘡,神效。
沒藥(四錢),清油(一斤),黃丹(五兩),腦子(研,一錢),麝香(三錢),輕粉,乳香(各二錢)
上以清油、黃丹,熬成膏,用柳枝攪;又用憨蔥七枝,旋旋加下,蔥盡為度。下火,不住手攪至滴水不散。卻入乳、沒、腦、麝、輕粉等味,攪勻,瓷器內盛用。
克效散
斑蝥(四十九個,不去翅足,炒),粳米(四十九粒),赤小豆(四十九粒),官桂,硇砂(各半錢)
上五味,研為細末。初服一字,次服半錢,次服三字,又次服四字,煎章柳根湯送下,空心服。以小便淋瘍並作澀為效,噁心嘔吐黃水,無妨。其瘰癧日日自消矣。
玉燭散,治疾病自消,和血通經。
白話文:
瘰癧馬刀
若患者體質虛弱,病情發作時氣盛而非短促,不必考慮其平時體質,應視為氣盛,從病症變化治療。方中應加入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知母、防己。根據邪氣在上焦、中焦、下焦而加減用藥。若邪氣在上焦,加黃芩(一半用酒洗,一半生用);在中焦,加黃連(一半用酒洗,一半生用);在下焦,加酒製黃柏;知母、防己則酌情選用。
若大便秘結加重病情,則加酒製大黃通便。若血燥便秘,則加桃仁泥、大黃。若風寒凝滯不通,則加麻仁、大黃潤腸。若風寒阻滯便秘,則加煨皂角仁、大黃、秦艽通便。若脈澀,感覺身體氣機阻滯而便秘,則加郁李仁、大黃,以除風燥。若為陰寒證,寒邪凝結致便秘,則服用局方半硫丸,或加炮附子、乾薑煎湯,待冷卻後服用。
總體用藥原則,不侷限於瘡瘍一類疾病,凡是體質虛弱的病人,應減少苦寒藥物,多加人參、黃耆、甘草等,以瀉火補益元氣,其他疾病亦可仿此。
柴胡通經湯,用於治療小兒頸側有堅硬不潰的瘡瘍,俗稱馬刀,也可用於治療瘰癧。
藥物組成:柴胡、當歸尾、生甘草、連翹、黃芩、牛蒡子、京三稜、桔梗(各一錢半)、黃連(一錢)、紅花(少許)。
用法:水煎服,一劑藥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飯後服用。此方為攻裡消腫之劑。
柴胡連翹湯,用於治療男女馬刀瘡。
藥物組成:柴胡、連翹、酒製知母、炒黃芩(各半兩)、酒製黃柏、生地黃、炙甘草(各三錢)、當歸尾(一錢半)、桂枝(三分)、牛蒡子(二錢)、瞿麥穗(六錢)。
用法:藥物研磨成麻豆大小。每次服用三錢或五錢,水煎服,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,去渣。飯後稍熱服,隨時服用。
消腫湯,用於治療馬刀瘡。
藥物組成:柴胡、生黃芩(各二錢)、黃連、炒牛蒡子(各半錢)、黃耆、栝蔞根(各一錢半)、連翹(三錢)、當歸尾、甘草(各一錢)、紅花(少許)。
用法:藥物研磨成末。每次服用半兩,水煎服,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,去渣。飯後稍熱服用。忌酒、濕面。
羅謙甫說:曲陽縣劉禪師善於治療瘡瘍、瘰癧,療效迅速。他傳授四方四種藥方:太乙膏、玉燭散、克效散、翠玉膏,使用這些藥方多能見效。
太乙膏,治療病瘡,療效神奇。
藥物組成:沒藥(四錢)、清油(一斤)、黃丹(五兩)、研磨的腦子(一錢)、麝香(三錢)、輕粉、乳香(各二錢)。
用法:清油、黃丹熬成膏,用柳枝攪拌;再加入七枝蔥白,不斷攪拌至蔥白用盡。離火,不停攪拌至滴水不散。再加入乳香、沒藥、腦子、麝香、輕粉等,攪拌均勻,盛入瓷器中使用。
克效散
藥物組成:斑蝥(四十九個,不去翅足,炒)、粳米(四十九粒)、赤小豆(四十九粒)、官桂、硇砂(各半錢)。
用法:研磨成細末。初服一字,次服半錢,再服三字,再服四字,用煎好的章柳根湯送服,空腹服用。小便淋漓澀滯即為有效,噁心嘔吐黃水,無妨。瘰癧會逐日自行消退。
玉燭散,治療疾病,使疾病自行消退,和血通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