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三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7)

1. 腦疽

,一婦人,冬間患此,腫痛熱渴,余用清熱消毒藥,潰之而愈。次年三月,其舌腫大,遍身發疔如葡萄,不計其數,手足尤多,乃脾胃受毒也。先各刺出黑血,隨服奪命丹七粒,出臭汗,瘡熱益甚,便秘二日,與大黃、芩、連各三錢,升麻、白芷、山梔、薄荷、連翹各二錢,生甘草一錢,水煎三五沸服之,大小便出臭血甚多,下體稍退,乃磨入犀角汁,再服,舌本及齒縫出臭血,諸毒乃消,更以犀角地黃湯而愈。

以上治案,皆足太陽經積熱,挾風、挾濕、挾虛者,其進退出入,可以用黃連消毒散之活法也。

黃連消毒飲

黃連(五分),黃芩(五分),黃柏(酒洗,五分),人參(五分),知母(四分,酒炒,此以苦寒引用通經,為君),羌活(一錢),獨活(五分),防風(五分),藁本(五分),連翹(一錢,此以大辛解本經之結,為臣),黃耆(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,此以甘溫配諸苦寒者,三之一,多則滋榮氣而補土),當歸身(一錢,酒洗),生地黃(一錢,酒洗,此以辛溫之味,和血補血),陳皮(五分,不去白,補胃氣),甘草梢(五分,生,此以甘寒瀉腎火之邪,補下焦元氣),澤瀉(七分,滲淡導酒濕,扶助秋令),防己(五分,酒洗,除膀胱留熱),當歸梢(五分),蘇木(五分,去惡寒),桔梗(一錢,使諸藥不下沉,為舟楫之用),凡所用之藥用酒洗,併入酒煎者,用酒熱為因,為使。

上俱作一服。水三盞,煎減一半,去滓,入酒少許再煎,食後溫服。投劑之後,不得飲水,必再作膿,效遲。初患三日者,服之立效。凡瘡皆陰中之陽,陽中之陰二證而已。東垣治疽,陽藥七分,陰藥三分,名曰升陽益胃散,老人宜之,亦名復煎散。或加沒藥、乳香各一錢。

上東垣論膏粱肉食之變,治宜苦寒,不宜芳香者,如解里條,撮要內消升麻湯,孫真人單煮大黃湯,皆為富貴肉食之輩設也。

羌活當歸湯,治腦疽。

黃芩,黃連(各酒炒),當歸身(酒浸),炙甘草(各一兩),羌活,黃柏(酒浸),連翹(各五錢),澤瀉,獨活,藁本(各三錢),防風,梔子仁(各五分)

上㕮咀。分作四服,水一小碗,先浸一時許,入酒一匙,煎至八分,去渣。大溫服食後,日二服,和渣計六服,三日服盡。去渣;清藥調下後檳榔散。

檳榔散

檳榔為細末,將羌活當歸湯調下。

陳錄判母,年七十餘,於冬至後腦出疽,形可甌面大。眾瘍醫診視,俟瘡熟以針出膿,因笞侍妾,瘡輒內陷凹一韭葉許,面色青黃不澤,四肢逆冷,汗出身清,時復嘔吐,脈極沉細而遲。蓋緣衰老之年,嚴寒之時,病中苦楚,飲食淡薄,已滌肥濃之氣,獨存瘦悴之形,加之暴怒,精神愈損,故有此寒變也,病與時同。與瘍醫議,速制五香湯一劑,加丁香、附子各五錢,劑盡瘍復大發,隨證調治而愈。

白話文:

腦疽

一位婦人冬天患腦疽,腫痛、口渴。醫生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,膿腫潰破後痊癒。次年三月,她的舌頭腫大,全身長出許多像葡萄一樣的疔瘡,手腳尤其多,這是脾胃受毒的症狀。醫生先用針刺排出黑色血液,再服用奪命丹七粒,排出臭汗,瘡瘍的熱度加劇,便秘兩天。於是醫生給她服用大黃、黃芩、黃連各三錢,升麻、白芷、山梔、薄荷、連翹各二錢,生甘草一錢,水煎煮三五沸後服用。大小便排出許多臭血,下體腫脹稍退。之後,醫生將犀角磨成汁液讓她服用,舌根和牙縫也排出臭血,各種毒素才消退,最後用犀角地黃湯治療痊癒。

以上治療案例,都是足太陽經積熱,兼夾風、濕、虛證,其病情發展變化,可以用黃連消毒散的活血方法治療。

黃連消毒飲:

黃連(五分)、黃芩(五分)、黃柏(酒洗,五分)、人參(五分)、知母(四分,酒炒)、羌活(一錢)、獨活(五分)、防風(五分)、藁本(五分)、連翹(一錢)、黃耆(一錢)、甘草(炙,五分)、當歸身(一錢,酒洗)、生地黃(一錢,酒洗)、陳皮(五分,不去白)、甘草梢(五分,生)、澤瀉(七分)、防己(五分,酒洗)、當歸梢(五分)、蘇木(五分)、桔梗(一錢)。所有藥物都用酒洗,並用酒煎煮。用酒煎煮是根據病情需要而定。

以上藥物共作一劑。用三碗水煎煮,煎至一半,去渣,加入少許酒再煎煮,飯後溫服。服藥後,不要喝水,否則會再次化膿,療效會變慢。病情初發三日內的,服用後立即見效。凡是瘡瘍,都屬於陰中之陽、陽中之陰兩種證候。東垣(張仲景)治療疽病,用陽性藥物七分,陰性藥物三分,稱為升陽益胃散,老年人適用,也稱為復煎散。也可以加沒藥、乳香各一錢。

東垣認為膏粱厚味所致的病變,治療宜用苦寒藥物,不宜用芳香藥物,例如解里條、撮要內消升麻湯、孫真人單煮大黃湯,都是為富貴人家經常食用肥甘厚味的人所設計的方劑。

羌活當歸湯:治療腦疽。

黃芩、黃連(各酒炒)、當歸身(酒浸)、炙甘草(各一兩)、羌活、黃柏(酒浸)、連翹(各五錢)、澤瀉、獨活、藁本(各三錢)、防風、梔子仁(各五分)

將藥材研磨成粗末。分成四劑,用一小碗水,先浸泡一小時左右,加入一匙酒,煎煮至八分,去渣。溫服,飯後服用,每日兩次,連渣服用共六劑,三日服完。去渣後,用清藥調服檳榔散。

檳榔散:

將檳榔研磨成細末,用羌活當歸湯調服。

陳錄判母,七十多歲,冬至後腦部長出疽,大小像個碗口那麼大。許多外科醫生診治後,等待瘡瘍成熟後用針排出膿液。她因責打侍妾,瘡瘍反而內陷凹陷下去,像韭菜葉那麼大,面色青黃無光澤,四肢冰冷,出冷汗,時常嘔吐,脈象極度沉細遲緩。這是因為老年體弱,加上嚴寒的季節,病情痛苦,飲食清淡,已經耗盡了肥胖的精氣,只剩下瘦弱的身體,再加上暴怒,精神更加受損,所以出現這種寒邪變證,病情與季節相符。醫生與其他外科醫生商量,迅速製作五香湯一劑,加入丁香、附子各五錢,藥物服用完畢後,瘡瘍再次發作,隨證調整治療後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