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5)
卷之二 (5)
1. 外治
保生餅子,治諸疔等瘡。
金腳信(二錢),雄黃,硇砂(各三錢),輕粉,麝香(各一錢),巴豆(四十九,泡熟,去殼,研)
上為末,和勻。用黃蠟一兩,餅和藥成錠,水浸少時取出。用時始捻作餅,如錢眼大。以羊角骨針挑瘡頭,按藥在上,以醋糊紙貼之,膏藥亦可,黃水出為效。
濟生金砂散,取疔瘡。
道人頭(微炒存性,一兩,即蒼耳子),硇砂(三錢半),雄黃(三錢),蟾酥(以多為妙)
上將瘡四圍刺破,以少油調藥末置於瘡內,緋帛封之,數日疔自出。如瘡入腹嘔逆者,將蒼耳搗汁飲之。(一方,但用硇砂、雄黃等分,研細用蜜調。先破瘡頭去血,入藥豆大在瘡口內,紙花貼之亦效。)
〔丹〕,日本三藏傳疔瘡方,江子肉十粒,半夏一大顆,研末;附子半枚,蜣螂一枚,各為末。四味臭(麝香也)相和。看瘡大小,以紙繩子圍瘡口,以藥泥上。又用絹帛貼敷,時換新藥,以可為度。此方活人甚多。
鐵罐膏,治一切惡瘡、內毒,此藥止痛,追死肉。
桑柴灰,蕎麥秸灰,石灰(各一碗),炭灰(少許)
上用瓦罐一個,底傍鑽穴一個,塞住。將前項灰填在內,用水注滿,厚紙封固一伏時,用蘆筒插在罐孔內淋之,盡其水,不用灰罐。將淋灰水於鍋內慢火熬,用鐵片續續攪,休教爆定鍋,稀稠滴在水內不散為度,用鐵罐子盛之,封了口。或有諸般瘡及腸風痔瘻,量瘡用之妙。
〔濟〕,蟾酥丹,治疔瘡。取蟾酥以白麵、黃丹,搜作劑,丸如麥粒狀。針破患處,以一粒納之,(取蟾酥法:用癩疤破眉稜上,以手捻出酥於油紙或桑葉上,用竹篦刮下,然後插在背陰處,自乾用之。)
又方,用針刀鏇破疔頭,以蟾酥敷之。後用。
野菊花,莎草根,甜菜葉
擂細,以無灰酒儘量調服之,酒醒疔化水,即痛定。如熱除,不必去疔,亦自愈也。
鐵粉散,專治冷疔瘡,經久不效。
多年生鐵(三錢,炒過),松脂(一錢),黃丹,輕粉(各五分),麝香(少許)
上為細末。用清油調搽瘡口,立效。
又方,治疔瘡。
山茨菰,鍋鏽,生薑,江茶,鹽(少許)
用銀針撥開疔瘡,即以前藥搭作餅子,如大棋子,放疔頭上。甚者半月皮皺可醫,不皺難治矣。
雄黃散,治疔瘡。
雄黃,硇砂,蒼耳草(燒灰)
上為末,醋調數次。將菊花搗爛、薑汁調,清者服之,濃者敷之。
追毒丸,治疔瘡、發背。
蛤蟆糞(二分),麻蟲,雄黃,黃丹(各一分)
上為末,水丸如米大。將瘡撥開頭,入藥在內,以膏藥貼之。
三因蒼耳散,治一切疔腫神效。用蒼耳草根、莖、苗子,但取一色便可用。燒灰存性研細,用好米醋、米泔澄定,和如泥。隨瘡大小塗上,厚二分,干即易之,不過十度,即拔根出。須針破塗之。(更加雄黃尤妙。)
白話文:
[外治]
保生餅子,治療各種疔瘡。將金腳信二錢、雄黃三錢、硇砂三錢、輕粉一錢、麝香一錢、巴豆(49粒,泡熟去殼研磨)混合研磨成粉末。用黃蠟一兩與藥粉混合製成藥錠,用水浸泡片刻取出。使用時捏成如錢幣孔大小的藥餅,用羊角骨針挑破瘡頭,將藥餅敷在上面,再用醋糊的紙或膏藥貼好,黃水流出即見效。
濟生金砂散,治療疔瘡。將道人頭(即蒼耳子,微炒存性)一兩、硇砂三錢半、雄黃三錢、蟾酥(越多越好)混合。先將瘡周圍刺破,用少許油調和藥粉,敷在瘡內,用紅色絲綢布包裹,數日後疔瘡自行排出。如果瘡毒入腹引起嘔逆,則將蒼耳搗碎取汁飲用。(另一方:只用硇砂、雄黃等量研細,用蜂蜜調和。先挑破瘡頭放血,將藥粉如黃豆大小的量放入瘡口,再用紙花貼上,也有效。)
[丹]方(日本三藏傳疔瘡方):將江子肉十粒、半夏一大顆研磨成粉;附子半枚、蜣螂一枚也研磨成粉。四種藥材(麝香也屬於臭藥)混合。根據瘡的大小,用紙繩圍住瘡口,將藥泥敷在上面,再用絹帛覆蓋,及時更換新藥,直到痊癒為止。此方救活很多人。
鐵罐膏,治療一切惡瘡和內毒,此藥能止痛,並能清除壞死組織。將桑柴灰、蕎麥秸灰、石灰(各一碗)、炭灰(少許)放入瓦罐中,在罐底旁邊鑽一個小孔,塞住。將上述灰填入罐內,注滿水,用厚紙封好,放置一晝夜。用蘆葦管插在罐孔中,將水瀝乾,不用罐子和灰。將瀝出的灰水倒入鍋中,用小火慢熬,用鐵片不斷攪拌,避免沸騰,直到熬成稀稠適中,滴入水中不散開為止,然後用鐵罐盛裝,封好口。對於各種瘡瘍及腸風痔瘻,可根據瘡瘍大小使用,效果甚佳。
[濟]方(蟾酥丹),治療疔瘡。取蟾酥與白麵、黃丹混合製成藥劑,製成麥粒大小的藥丸。用針刺破患處,放入一粒藥丸。(蟾酥的取得方法:用癩蛤蟆的眉稜上的破疤,用手捻出酥,放在油紙或桑葉上,用竹篦刮下,然後放在陰涼處陰乾備用。)
另一方:用針刀旋轉挑破疔瘡頭,敷上蟾酥。然後,將野菊花、莎草根、甜菜葉搗碎,用無灰酒調服,酒醒後疔瘡化膿,疼痛即止。如果炎症消退,不必清除疔瘡,也會自行痊癒。
鐵粉散,專治久治不愈的冷性疔瘡。將多年生鐵(三錢,炒過)、松脂一錢、黃丹五分、輕粉五分、麝香少許混合研磨成細粉。用清油調和,塗擦瘡口,立即見效。
另一方,治療疔瘡:將山茨菰、鍋鏽、生薑、江茶、鹽(少許)混合,用銀針撥開疔瘡,將上述藥物混合製成如大棋子大小的藥餅,敷在疔瘡上。病情嚴重者,半個月後皮膚皺縮即可治癒,不皺縮則難治。
雄黃散,治療疔瘡。將雄黃、硇砂、蒼耳草(燒成灰)混合研磨成粉,用醋調和數次。將菊花搗爛,用薑汁調和,清稀者內服,濃稠者外敷。
追毒丸,治療疔瘡、發背。將蛤蟆糞二分、麻蟲一分、雄黃一分、黃丹一分混合研磨成粉,製成米粒大小的水丸。將瘡挑破,將藥丸放入瘡內,再用膏藥貼好。
三因蒼耳散,治療一切疔腫,效果神奇。用蒼耳草的根、莖、葉(任選一種)燒成灰,研磨成細粉,用上好的米醋和米泔水澄清後,調和成泥狀。根據瘡的大小敷在上面,厚約二分,乾了就換新的,一般十次左右即可將疔瘡根除。需先用針挑破後再塗藥。(加雄黃效果更佳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