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3)
卷之二 (3)
1. 托裡
羅氏托裡散,治一切發背,疔瘡。
黃耆(一兩半),厚朴,川芎,防風,桔梗(各二兩),白芷(一兩),連翹(二兩二錢),芍藥,官桂,甘草節,人參(各一兩),木香,沒藥,乳香,當歸(各半兩)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錢,酒一大盞,煎二三沸,和渣溫服。
治十三種疔,皆以此法治之。
以緋帛一片,裹藥取匝為限。先用亂髮雞子大,攤布帛上,牛黃如桐子大,又以棘刺針二十一枚,赤小豆七粒,為末,並布發上。卷緋綿作團,外以發作繩,十字縛之,置熨斗中,急火燒灰,研細。以枸杞或子,或根皮、枝葉,隨得為末。用枸杞末二匕,緋帛灰一匕,共成三匕,研勻。分二服,空心,溫酒調下。
連翹黃耆湯,治疔瘡因食瘴死牛羊,足生大疔,如釘入肉,痛不可忍者。
金銀花,黃耆,當歸,連翹,甘草,蜈蚣(一條,去頭足,酒炙)
上生薑煎服。
治疔瘡陰證,脈沉,四肢冷瘡不發。
上用五香散去大黃,加蒼耳、蓮肉、酸棗仁、藿香、茯苓、黃耆、肉桂、當歸、防風、白芷、附子、生薑,半水半酒煎服,以發藥性。如潮熱皮膚受毒,加生大黃、柴胡、地骨皮。如嘔逆脾胃受毒,加丁香。如喘嗽肺經受毒,加杏仁,(去皮尖),知母、秦艽、紫菀。如眼花心經受毒,加硃砂、雄黃、麝香。
如腳冷腎經受毒,加木瓜、牽牛(並鹽炒。)如發渴、自汗,肝經受毒,加黃芩、山梔。如大小便秘、腹脹滿,加枳殼(炒)、木通、苦葶藶、大黃(生用。)
治疔瘡陽證,潮熱心間霍亂,或譫語,六脈洪大。
上用五香散。熱不退而渴,用不二散,蛇床子、大黃(生,)為末。以冷酒或冷水調二錢,止二服,使微利。
白話文:
[托裡]
羅氏托裡散,治療各種發背、疔瘡。
配方:黃耆(一兩半)、厚朴、川芎、防風、桔梗(各二兩)、白芷(一兩)、連翹(二兩二錢)、芍藥、官桂、甘草節、人參(各一兩)、木香、沒藥、乳香、當歸(各半兩)。
用法:將藥材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大盞酒煎煮至沸騰兩三次,趁溫熱服用,藥渣也要一起服用。
治療十三種疔瘡,都可用此方法。
另附外敷法:取一片紅色絲綢布,將藥粉包紮在患處,以包裹住患處為限。先取雞蛋大小的亂髮,攤在布上,再放上桐子大小的牛黃,以及研磨成粉的二十一枚棘刺針和七粒赤小豆,混合在頭髮上。將紅色絲綢布卷成團,用頭髮紮成十字形,放入熨斗中用猛火燒成灰燼,再研磨成細粉。取枸杞的果實、根皮、枝葉(擇一使用)研磨成粉,取枸杞粉二匕,紅色絲綢布灰一匕,混合成三匕,研磨均勻。分兩次服用,空腹溫酒送服。
連翹黃耆湯,治療因食用染疫死牛羊而引起的疔瘡,症狀是足部生長巨大疔瘡,如同釘子扎入肉中,疼痛難忍。
配方:金銀花、黃耆、當歸、連翹、甘草、蜈蚣(一條,去除頭足,用酒炙烤)。
用法:用生薑水煎服。
治療疔瘡陰證,脈象沉弱,四肢冰冷,瘡瘍不發。
用法:以五香散去大黃,加入蒼耳子、蓮子肉、酸棗仁、藿香、茯苓、黃耆、肉桂、當歸、防風、白芷、附子、生薑,用半水半酒煎服,以促進藥效發揮。若出現潮熱、皮膚受毒,則加生大黃、柴胡、地骨皮;若出現嘔逆、脾胃受毒,則加丁香;若出現喘嗽、肺經受毒,則加杏仁(去皮尖)、知母、秦艽、紫菀;若出現眼花、心經受毒,則加硃砂、雄黃、麝香;若腳冷、腎經受毒,則加木瓜、牽牛子(鹽炒);若出現發渴、自汗、肝經受毒,則加黃芩、山梔子;若出現大小便不通、腹脹滿,則加枳殼(炒)、木通、苦葶藶、大黃(生用)。
治療疔瘡陽證,症狀為潮熱、心煩意亂、神志不清、脈象洪大有力。
用法:使用五香散。若高燒不退且口渴,則使用不二散(蛇床子、生大黃研磨成粉),用冷酒或冷水調服二錢,服用兩次,使大便略通。
2. 外治
羅氏保生錠子,治疔瘡、背疽、瘰癧,一切惡瘡。
金腳信,輕粉(各二錢),雄黃,硇砂(各三錢),麝香(一錢半),蟾酥(一錢),巴豆(四十九粒,另研,文武火炮,生用尤妙)
上為細末。用黃蠟五錢,溶開,將藥和成錠子,冷水浸,少時取出,旋丸捏作餅子如錢眼大。將瘡頭撥開,每用一餅,次用神聖膏,後用托裡散。若瘡氣入腹危者,服破棺丹。(世傳疔瘡必有一條紅線可針,紅線所至之處出毒血,然後敷藥。)
滴滴金,治疔瘡。
硇砂,輕粉,人言,雄黃,硃砂(各一錢),麝香(少許)
上為細末。每用些少,先以針刺開瘡頭,貼藥,黃水出效。
疔瘡錠子
硇砂(一錢),白芷,雄黃,蒼耳子,甘草(各半錢)
上為細末,用蟾酥汁和作錠子,如前法用。須五月五日合。
回瘡錠子,治疔瘡大效。
草烏頭(一兩),蟾酥(七粒),巴豆(七個,去皮),麝香(一字)
上為細末,麵糊和就,捻作錠子。如有惡瘡、透疔,不痛無血者,用針深刺至痛處,有血出,以此錠子紝之,上用膏藥貼之。疔瘡四畔紝之,其疔三二日自然拔出,此藥最宜緊用。此證大抵與傷寒頗類,其中亦有可針鐮砭射出血者,亦有久而敗爛出膿者,其間變異百端,不可不慎也。
神聖膏(藥羅氏),治一切惡瘡。
當歸,藁本(各半兩),沒藥,乳香(各二錢),白芨,琥珀(各二錢半),黃丹,黃蠟(各二兩),白膠香(三兩),巴豆(十五粒,去油),木鱉子(五十個,去皮),粉霜,膽礬(各一錢),清油,槐、柳枝(各一百二十枝)
上件一處,先將槐柳枝下在油內熬焦,取出。復下余藥熬,勿至焦,濾出。卻將油澄清,下黃丹,再熬成膏。用緋帛攤之,立有神效。
《保命集》治疔瘡奪命散
烏頭尖,附子底,蠍梢,雌黃,雄黃(各一錢),蜈蚣(一兩),硇砂,粉霜,輕粉(各五分),砒(二錢半),腦子,麝香(各少許)
上為細末。先破瘡出惡血,以草杖頭,用紙帶藥末插入於內,以深為度。
郭氏寸金錠子,治疔毒惡瘡。
硃砂(三錢),黃丹,明礬(枯),砒霜,輕粉,花鹼,白芨(各一錢半),蟾酥,腦子,麝香(各少許)
上研極細末,稠糊和為錠子,用之。
郭氏提疔錠子(又名透肉錠子),治疔瘡危篤,發昏,兼治瘰癧。
雄黃,硃砂(各二錢),青鹽,砒霜(生),白丁香,斑蝥(支翅足),輕粉(各一錢五分),蟾酥,麝香(各一錢),黃蠟,蓖麻子(三七粒)
上為細末。於銀器內或瓷器,先將蠟溶開,和前藥丸,如桐子大,捻作餅子。用針刺破疔瘡,放一餅子於瘡頭上,又刺四邊五七下,惡血出為妙。卻用軟膏藥貼之,立驗。內服首功玄黑散,或蟾酥丸。
白話文:
[外治]
**羅氏保生錠子:**治療疔瘡、背疽、瘰癧,以及各種惡性瘡瘍。
材料:金腳信(可能是指某種礦物或植物,具體不明)、輕粉各二錢,雄黃、硇砂各三錢,麝香一錢半,蟾酥一錢,巴豆四十九粒(另外研磨,用文火或武火炮製過,生用效果更好)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五錢黃蠟融化後,將藥粉與之混合製成錠子。放入冷水中浸泡片刻後取出,搓捏成如同錢幣孔大小的藥餅。使用時,先將瘡頭挑開,每次用一個藥餅敷在瘡口上,再敷上神聖膏,最後用托裡散。如果瘡毒侵入腹部有危險,則要服用破棺丹。(民間傳說疔瘡必定有一條紅線,可以用針刺破紅線,讓毒血流出,然後敷藥。)
**滴滴金:**治療疔瘡。
材料:硇砂、輕粉、人言(可能是指某種礦物或藥材,具體不明)、雄黃、硃砂各一錢,少許麝香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每次使用時,先用針刺破瘡頭,然後敷上少許藥粉,黃水流出即見效。
疔瘡錠子:
材料:硇砂一錢,白芷、雄黃、蒼耳子、甘草各半錢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蟾酥汁調和製成錠子,用法同前述。需在五月五日製作。
**回瘡錠子:**治療疔瘡,效果顯著。
材料:草烏頭一兩,蟾酥七粒,巴豆七個(去皮),麝香少許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麵糊調和後製成錠子。若有惡性瘡瘍、透疔(深入肌肉的疔瘡),且不痛不出血的情況,可用針深刺至痛處,有血流出後,將此錠子敷在瘡口,再用膏藥貼上。若疔瘡周圍也可用此藥敷,疔瘡三二日自然拔出。此藥應及時使用。這種病症與傷寒很相似,其中也有可以用針或鐮刀刺破放出毒血的,也有久治不癒化膿的,各種變化很多,不可不謹慎。
**神聖膏(藥羅氏):**治療各種惡性瘡瘍。
材料:當歸、藁本各半兩,沒藥、乳香各二錢,白芨、琥珀各二錢半,黃丹、黃蠟各二兩,白膠香三兩,巴豆十五粒(去油),木鱉子五十個(去皮),粉霜、膽礬各一錢,清油,槐枝、柳枝各一百二十枝。
製法:先將槐枝、柳枝放入油中熬焦,取出。再放入其餘藥材熬製,不要熬焦,濾出。將油澄清後,加入黃丹,再熬製成膏。用紅色絲綢攤開,有神奇療效。
《保命集》治疔瘡奪命散:
材料:烏頭尖、附子底、蠍梢、雌黃、雄黃各一錢,蜈蚣一兩,硇砂、粉霜、輕粉各五分,砒霜二錢半,腦子、麝香各少許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先刺破瘡口放出惡血,用草杖頭裹上紙帶,沾藥粉插入瘡內,盡量深入。
**郭氏寸金錠子:**治療疔毒惡瘡。
材料:硃砂三錢,黃丹、明礬(煅燒過的)、砒霜、輕粉、花鹼、白芨各一錢半,蟾酥、腦子、麝香各少許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稠糊調和後製成錠子,使用。
**郭氏提疔錠子(又名透肉錠子):**治療疔瘡危急、昏迷,也治療瘰癧。
材料:雄黃、硃砂各二錢,青鹽、砒霜(生用)、白丁香、斑蝥(去翅足)、輕粉各一錢五分,蟾酥、麝香各一錢,黃蠟,蓖麻子二十一粒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在銀器或瓷器中,先將黃蠟融化,將藥粉與之混合後製成如同桐子大小的藥丸,再捏成藥餅。用針刺破疔瘡,將一個藥餅敷在瘡頭上,再在周圍刺五到七下,放出惡血為好。然後用軟膏藥貼上,效果迅速。內服可配以首功玄黑散,或蟾酥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