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55)
卷之二 (55)
1. 疔瘡
或云:小瘡針刺出血,敷以涼藥,掌指腫三四倍,黯而不痛,神思昏憒,煩躁不寧,此真氣奪而邪氣實也,先以奪命丹一服,活命飲二劑稍可,薛因他往,或遍刺其手,出鮮血碗許,腫延臂腕,焮大如瓠,手指腫數倍,不能潰。
薛用大劑參耆、歸術之類,及頻灸遍手而腫漸消,但大便不實,時當泄氣,此元氣下陷,以補中益氣加骨脂、肉蔻、吳茱、五味,大便實而氣不泄,又日以人參五錢,麥冬三錢,五味二錢,水煎代茶飲之,又用大補藥五十餘劑而漸愈。此證初若不用解毒之劑,後不用大補之藥,欲生也難矣。
一人年二十,唇患疔四日矣,有紫脈自瘡延至口內,將及於喉。薛曰:此真氣虛而邪氣實也。若紫脈過喉則難治矣,須針紫脈,並瘡頭出惡血,以泄其毒則可。乃別用解毒之劑,頭面俱腫,求治甚篤。薛曰:先日之言不誣矣。診其脈洪數,按之如無,口內腫脹,針不能入,為砭面與唇出黑血碗許,勢雖少退,略進湯,終至不起。都憲張恆山,左足指患之,痛不可忍,急隔蒜灸三十餘壯,即能行步。
欲速愈,或用涼藥敷貼,遂致血凝肉死,毒氣復熾。再灸百壯,服活命飲,出紫血毒,才得解,腳底通潰,腐筋爛肉甚多。將愈,誤用生肌藥,反助其毒,元氣虧損而不能愈。薛治以托裡藥,喜其稟實,客處三月餘方愈。大凡疔患於肢節,灸法有回生之功,設投以涼劑收斂,腠理隧道壅塞,邪氣愈甚,多致不起。若毒未盡,驟用生肌,輕者反增潰爛,重者必致危亡。
一男子足指患疔,腫焮痛赤,用隔蒜灸、人參敗毒散加金銀花、白芷、大黃,二劑痛止。又用十宣散加天花粉、金銀花,去桂,數劑而愈。濮陽傳云:萬曆丁亥,金臺有婦人,以羊毛遍鬻於市,忽不見。繼而都人身生泡瘤漸大,痛死者甚眾,瘤內惟有羊毛。道人傳一方,以黑豆、蕎麥為粉,塗擦,毛落而愈。
名羊毛疔。
荊芥敗毒散(方見腫瘍。)加菊花葉妙,鮮者搗汁,入藥尤良。
治疔瘡
黃連,羌活,青皮,白殭蠶,防風,獨活,蟬蛻,細辛,赤芍藥,甘草節,獨腳茅(各等分)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,先將一服,入澤蘭葉少許,姜十錢重同擂爛,熱酒和服。然後用酒、水各半盞,姜三片煎服。病勢退減後,再加大黃少許煎服,略下一二行,蕩去餘毒。更用白梅、蒼耳子,研爛貼瘡上,拔去根腳。
白話文:
疔瘡
有人說:小的瘡瘍,用針刺出血後,敷上涼藥。如果手掌或手指腫脹到三四倍大,顏色暗沉但不疼痛,精神昏沉煩躁不安,這是真氣被奪,邪氣盛實的表現。先服用「奪命丹」一劑,「活命飲」二劑,病情稍有好轉。薛某人用其他方法治療,或是在手上多處針刺,放出約一碗鮮血,腫脹蔓延到手臂和手腕,腫得像個葫蘆一樣大,手指腫脹數倍,無法潰爛。
薛某人用大劑量的黨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術等藥,並多次灸遍患者的手,腫脹逐漸消退,但大便不通,這是元氣下陷的表現,於是補中益氣的藥方中加入骨脂、肉豆蔻、吳茱萸、五味子,大便通暢了,但氣又不泄,又每天服用人參五錢、麥冬三錢、五味子二錢,水煎代茶飲用,又服用五十多劑大補的藥物才漸漸痊癒。這種病症,初期不用解毒藥,後期不用大補藥,都很難治癒。
有一個二十歲的人,嘴唇患了疔瘡四天了,有紫色的脈絡從瘡瘍延伸到口中,將要到達喉嚨。薛某人說:這是真氣虛弱而邪氣盛實的表現。如果紫色的脈絡超過喉嚨就難以治療了,必須用針刺破紫色的脈絡,以及瘡頭,排出惡血,泄其毒氣才行。於是另用解毒藥,頭面都腫了,病人非常著急求治。薛某人說:我先前的話沒有錯。診其脈搏洪大而數,按之如無,口中腫脹,針無法刺入,於是用砭石刮開面部和嘴唇,放出約一碗黑血,病情雖然略微減輕,但稍微喝點湯,最終還是去世了。都憲張恆山,左腳趾患了疔瘡,痛得無法忍受,急忙用隔蒜灸灸了三十多壯,就能夠走路了。
想要快速痊癒,有的用涼藥敷貼,反而導致血液凝固,肉組織壞死,毒氣更盛。再次灸了百壯,服用活命飲,排出紫色的毒血,才得以解毒,腳底徹底潰爛,腐爛的筋肉很多。將要痊癒時,誤用了生肌藥,反而加重了毒性,元氣虧損而無法痊癒。薛某人用托裡藥治療,因為病人體質強健,治療了三個月餘才痊癒。總之,疔瘡長在肢節上,灸法有起死回生的功效,如果用涼藥收斂,則會阻塞皮膚的毛孔和經絡,邪氣更盛,多半會導致死亡。如果毒氣未盡,就急忙用生肌藥,輕則加重潰爛,重則必致危亡。
一個男子足趾患了疔瘡,腫脹疼痛紅赤,用隔蒜灸,並服用人參敗毒散加金銀花、白芷、大黃,兩劑藥後疼痛停止。又服用十宣散加天花粉、金銀花,去桂枝,服用了幾劑藥就痊癒了。濮陽的記載說:萬曆丁亥年,金臺有一婦人,用羊毛在市場上販賣,突然不見了。接著都城的人身上生出泡狀腫瘤,越來越大,痛死的人很多,腫瘤裡面只有羊毛。道士傳了一個方子,用黑豆、蕎麥磨成粉,塗擦,羊毛就會脫落而痊癒。
名為羊毛疔。
荊芥敗毒散(方見腫瘍)加菊花葉效果很好,新鮮的菊花葉搗汁入藥更好。
治疔瘡
黃連、羌活、青皮、白殭蠶、防風、獨活、蟬蛻、細辛、赤芍藥、炙甘草、獨腳金(各等分)
上藥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五錢,先服用一劑,加入少量澤蘭葉、十錢重的薑一起搗爛,用熱酒調服。然後用酒、水各半盞,三片薑煎服。病情減輕後,再加大黃少許煎服,略微瀉下1~2次,排出餘毒。再用白梅、蒼耳子研爛貼在瘡瘍上,拔出根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