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52)
卷之二 (52)
1. 疔瘡
若下部所患,多宜隔蒜灸之,痛則灸至不痛,不痛則灸至痛。若灸之而不痛者,宜明灸之,及針疔四畔出去惡血,卻以稜針深刺破疔頭,瘡口用海馬拔毒散敷之,或雄礬丹敷之,待疔四圍發黃疱,浮腫知痛為佳。若疔未發,用火針四畔亂刺,如有紅絲脈盡處,亦以火針三向刺斷,如此樣刺了,即敷藥。
若疔不痛不發者,用艾火於疔瘡上灸之三壯,候瘡邊起黃疱,發後方可貼膏藥。凡疔腫皆刺中心至痛,又刺四畔令出惡血,去血敷藥,藥氣入針孔佳。若不針透,瘡內不得力也,若起紫疱初然,切不可針破,服藥趕出,疱自破出血水為妙。若服藥疱又不破,方以針挑破無妨。
若起紫疱腫痛者,以萬病解毒丸外塗、內服。若成膿不幹者,以米醋調鐵鏽塗之,自然凸出,膿水即干。多有患此不覺而暴死者,用燈照看,遍身有小瘡即是。疔毒宜灸瘡處,候蘇更服敗毒藥,並追疔奪命湯。若內疔之證,用化毒丸置舌上,含化出涎,或只用蟾酥一粒,重者二粒,置病人舌上含化,化後良久,用井水漱去毒涎為妙。
若牙關緊急,及喉內患者,並宜含蟾酥丸,或朱墨丸,良久用井水漱去,更宜服二丸,少停又眼二丸,又服奪命丹,或雄黃丸,通利一行,得利為度,又用霹靂火汗之,再用前藥調之。
或初生一個,次生二個,逐漸流注者,急將初生者,用鐵筒拔毒膏點破,消蝕惡肉,即不流注,卻以油發、蛇蛻、土蜂房、皂角刺,各另燒存性等分,白芨減半為末掞之,以平瘡口,此即前所謂三十六疔者也。其魚臍疔瘡,頭深黑,破之黃水滲出,四畔浮漿,其毒尤甚,通用前法,及服萬病解毒丸,以清心行血。治法:表實者宜解表,以荊防敗毒散、追疔奪命湯。
初發之時,必發熱身疼,此乃毒氣在表,故發表則毒從毛腠而出。裡實者宜攻裡,以救命追黃湯、連翹攻裡散。表證皆罷,毒氣入里,口渴便秘,毒在內也,故攻裡則毒從臟腑而出。表裡俱實者,宜解表和里,以化毒消腫和里散,加紫河車、獨腳蓮、紫金藤、苦花子。其證發熱身疼,口渴便秘,乃表裡俱見,故攻發並用也。
腫勢盛,脈浮數者,宜散之,蟾酥丸、返魂丹。毒勢盛,脈沉實者,宜下之,奪命丹、萬病解毒丸。無表裡證,服散毒消毒藥,後以復元通氣散,加麝香少許。虛弱人,以五香連翹湯合十宣散,稍虛者,只以人參敗毒散。(按:五香連翹湯,乃溫熱走竄之藥,即是虛人,豈其所宜!當用薛氏法為長。
)疔毒拔出,用金銀白芷散、十宣散調理,未潰者,不須此藥。初發惡寒發熱,或拘急,或頭疼,或寒熱交作,或肢體重痛,或大便秘結,宜以敗毒散加防風、荊芥、連翹、黃芩、青木香、金銀花、天花粉、大黃、生地黃。若無惡寒,但發熱者,可服劫瘴消毒散、十神散、萬全散。
白話文:
疔瘡
下體患疔瘡,大多宜用隔蒜灸法治療,疼痛時灸至不痛,不痛時灸至疼痛。如果灸後仍不痛,應改用明灸,並用針刺疔瘡四周,排出惡血,再用稜針深刺破疔頭,傷口敷上海馬拔毒散或雄礬丹,待疔瘡四周出現黃色水泡,腫脹疼痛為佳。若疔瘡尚未發作,可用火針在四周亂刺,如有紅色的絲狀血管,也用火針從三個方向刺斷,然後敷藥。
如果疔瘡不痛不發,就在疔瘡上用艾灸三壯,待瘡邊起黃色水泡後才能貼膏藥。凡是疔腫都要刺入中心至痛,再刺四周排出惡血,然後敷藥,藥力才能通過針孔進入。如果不針透,藥力就達不到瘡內。如果出現紫色的水泡,初期絕對不可針破,應服用藥物將其逼出,待水泡自行破裂流出血水最好。如果服藥後水泡仍不破,可用針挑破。
如果起紫色的水泡並腫痛,就外塗內服萬病解毒丸。如果膿液形成而不乾燥,就用米醋調和鐵鏽塗抹,膿液就會自然突出並乾燥。很多人患此病不自知而暴亡,可用燈光照看,全身如有小瘡就是此病。疔毒宜在患處灸治,待疼痛緩解後再服用敗毒藥及追疔奪命湯。如果是內部疔瘡,就將化毒丸放於舌上含化,使其涎液排出,或只用蟾酥一粒(嚴重者二粒),放於舌上含化,含化良久後,用井水漱去毒涎。
如果牙關緊閉,或喉嚨內患病,也應含服蟾酥丸或朱墨丸,良久後用井水漱去,再服兩丸,稍停片刻再服兩丸,再服用奪命丹或雄黃丸,使大便通暢,通暢為度,並用霹靂火法發汗,再用之前的藥物調理。
如果一開始只長一個,然後長兩個,逐漸蔓延,就要立即將最初長出的疔瘡用鐵筒拔毒膏點破,消蝕壞肉,就能阻止蔓延,然後用油發、蛇蛻、土蜂房、皂角刺各等份燒成灰,白芨減半,研成末,撒在傷口上,使瘡口平復,這就是所謂的三十六種疔瘡。魚臍疔瘡,瘡頭深黑色,破裂後流出黃色膿水,四周浮腫,毒性尤甚,可用上述方法治療,並服用萬病解毒丸,以清心活血。治療方法:表證實者宜解表,服用荊防敗毒散、追疔奪命湯。
初發時,必定發熱渾身疼痛,這是毒氣在表,所以發表就能使毒氣從毛孔排出。裡實者宜攻裡,服用救命追黃湯、連翹攻裡散。表證消除後,毒氣入裡,口渴便秘,毒氣在內,所以攻裡就能使毒氣從臟腑排出。表裡俱實者,宜解表和裡,服用化毒消腫和裡散,加紫河車、獨腳蓮、紫金藤、苦花子。發熱渾身疼痛,口渴便秘,是表裡俱見,所以要同時攻表和攻裡。
腫勢盛,脈浮數者,宜散之,服用蟾酥丸、返魂丹。毒勢盛,脈沉實者,宜下之,服用奪命丹、萬病解毒丸。無表裡證者,服用散毒消毒藥,然後服用復元通氣散,加麝香少許。虛弱者,服用五香連翹湯合十宣散,稍虛者,只服用人參敗毒散。(按:五香連翹湯,乃溫熱走竄之藥,即使是虛弱之人,也不適合服用!應該採用薛氏療法為佳。)
疔毒拔出後,用金銀白芷散、十宣散調理,未潰者,不需此藥。初發惡寒發熱,或肢體拘緊,或頭痛,或寒熱交替,或肢體重痛,或大便秘結,宜服用敗毒散加防風、荊芥、連翹、黃芩、青木香、金銀花、天花粉、大黃、生地黃。如果沒有惡寒,只有發熱,可以服用劫瘴消毒散、十神散、萬全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