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六 (15)
卷之六 (15)
1. 眩暈
有一患者,腹脹嘔吐眩暈,用柴胡、黃芩、山梔、紫蘇、杏仁、枳殼、桔梗、川芎、當歸、赤芍、紅花、桃仁四劑而定,後又出血過多,昏憒目黑,用十全大補等藥而蘇。時肌肉潰爛,膿水淋漓,筋攣骨痛。薛切其脈浮而澀,沉而弱,此因氣血耗損,不能養筋,筋虛不能束骨,遂用養氣血之藥,治之而愈。
白話文:
有一位病人,出現腹脹、嘔吐、頭昏眼花等症狀。醫生用柴胡、黃芩、山梔、紫蘇、杏仁、枳殼、桔梗、川芎、當歸、赤芍、紅花、桃仁等藥物治療,四劑藥後症狀便好轉。
然而,患者之後又出現了出血過多的情況,昏迷不醒,眼黑看不清。醫生便用十全大補湯等藥物進行治療,患者才恢復意識。
後來,病人的肌肉開始潰爛,膿水不斷流出,筋腱攣縮,骨頭疼痛。薛醫生診斷脈象浮而澀,沉而弱,判斷是因氣血過度損耗,無法滋養筋腱,筋腱虛弱無法束縛骨骼所致。於是,醫生使用滋補氣血的藥物進行治療,最終使病人痊癒。
有一患者,杖瘡愈後失於調理,頭目不清,服祛風化痰等藥反眩暈,服牛黃清心丸又肚腹疼痛,杖痛腫癢,發熱作渴,飲食不思,痰氣上升,以為杖瘡餘毒復作,診左尺脈洪大,按之如無。薛曰:此腎經不足,不能攝氣歸源,遂用人參、黃耆、茯苓、陳皮、當歸、川芎、熟地、山藥、山茱萸、五味、麥門、炙草服之而尋愈。後因勞熱渴頭痛,倦怠少食,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、五味而痊。
白話文:
有一位患者,杖瘡癒合後疏於調養,出現頭昏腦脹、神志不清的症狀。服用祛風化痰的藥物後反而頭昏眼花,服用牛黃清心丸又引起腹痛。杖瘡部位疼痛腫脹、發癢,伴隨發熱口渴、食慾不振,痰氣上涌,患者以為是杖瘡的餘毒復發。診斷其左尺脈洪大,按之卻如無脈。薛氏診斷認為這是腎經不足,無法將氣血收攝回源,於是處方:人參、黃耆、茯苓、陳皮、當歸、川芎、熟地、山藥、山茱萸、五味子、麥冬、炙甘草,服用後患者逐漸痊癒。
後來,患者因勞累導致發熱口渴、頭痛、倦怠乏力、食慾不佳,薛氏又用補中益氣湯,並加入麥冬、五味子,患者最終痊癒。
2. 煩躁
有一患者,兩脅脹悶,欲咳不咳,口覺血腥,遍身臀腿脹痛,倦怠不食,煩渴脈大,此血脫煩躁也,與童便酒,及砭患處,出死血糜肉甚多,忽發熱煩躁汗出,投以獨參湯三劑少止;又用補氣血,清肝火之藥數劑,飲食稍進,後用獨參湯間服,諸症悉退,飲食頓加。但不能多寐,以歸脾湯加山梔、竹茹四劑而熟睡。
因勞心,遂煩渴自汗,脈大無力,以當歸補血湯二劑而安,又以十全大補,去川芎加麥門、五味、牡丹、地骨、麻黃根、炒浮麥數劑而汗止,死肉且潰,又二十餘劑而新肉生。有一患者,煩躁面赤,口乾作渴,脈洪大按之如無。薛曰:此血虛發躁也,遂以當歸補血湯二劑即止。
白話文:
一位病人,兩肋脹悶,想咳嗽卻咳不出來,嘴巴感覺有血腥味,全身臀部和腿部脹痛,疲倦不想吃東西,口渴、脈搏有力,這是血氣虛脫引起的煩躁。醫生給他喝了童子尿酒,並用針灸患處,排出許多黑色的血和腐肉,患者突然發燒、煩躁、出汗,醫生就給他服用獨參湯三劑,症狀稍微減輕;接著又給他服用補氣血、清肝火的藥物幾劑,他的食慾略微恢復,之後再間隔服用獨參湯,所有症狀都消失了,食慾也大增。但病人仍然睡不好,醫生就給他服用加了山梔子和竹茹的歸脾湯四劑,結果他睡得很香。
後來病人因為勞心過度,又出現了煩躁、口渴、自汗、脈搏有力無力的症狀,醫生給他服用當歸補血湯兩劑後就緩解了。之後,醫生又給他服用十全大補湯,去掉了川芎,並加入了麥門冬、五味子、牡丹皮、地骨皮、麻黃根、炒浮麥,服用幾劑後,出汗的症狀就停止了,腐肉也開始潰爛,又過了二十多劑,新肉就長出來了。
還有一位病人,煩躁、臉紅、口乾舌燥、脈搏洪大,按下去卻好像沒有脈搏。薛醫生說:“這是血虛引起的煩躁。”於是給他服用當歸補血湯兩劑,症狀就消失了。
後日晡發熱,更以四物加柴胡、牡丹、地骨、黃柏、知母治之,熱退而瘡斂。東垣云:發熱惡寒,大渴不止,其脈大而無力者,非白虎湯證,此血虛發躁也,宜用當歸補血湯治之。裴先生云:肌熱躁熱,目赤面紅,其脈洪大而虛,此血虛也,若誤服白虎湯,輕則危重則斃。
,有一患者,頭額出汗,熱渴氣短,煩躁骨痛,瘀肉不潰,遂割去之出鮮血,服芩連之藥益甚,其脈洪大而微,此氣血俱虛,邪火熾盛所致,以四物加參、耆、朮、炙草,少用柴胡、炒芩,二劑頭汗頓止,又加麥門、五味、肉桂二劑,諸症悉退,後用參、耆、歸、術,炒芍、熟地、麥門、五味十餘劑,瘀血潰而膿水稠矣。但新肉不生,以前藥倍用白朮而斂。
白話文:
患者下午發燒,用四物湯加柴胡、牡丹皮、地骨皮、黃柏、知母治療,退燒後瘡口癒合。東垣說,發燒怕冷,口渴不止,脈象洪大無力,不是白虎湯的症狀,這是血虛發躁,應該用當歸補血湯治療。裴先生說,身體發熱煩躁,眼睛紅腫面頰發紅,脈象洪大而虛弱,這是血虛,如果誤服白虎湯,輕則危重,重則致命。
這位患者頭額冒汗,口渴氣喘,煩躁骨痛,瘀肉不潰爛,於是割開傷口,流出鮮血,服用黃芩、黃連的藥物後病情反而加重,脈象洪大而微弱,這是氣血兩虛,邪火熾盛導致。用四物湯加人參、黃芪、白朮、甘草,少用柴胡、炒黃芩,兩劑藥後頭汗頓止,再加麥冬、五味子、肉桂兩劑,所有症狀都消退了。之後用人參、黃芪、當歸、白朮、炒芍藥、熟地、麥冬、五味子十多劑,瘀血潰爛,膿水濃稠。但新肉不生,將之前藥方中的白朮份量加倍,用來收斂傷口。
吳給事,墜馬傷首,出血過多,發熱煩躁,肉潤筋惕,或欲投破傷風藥。予曰:此血虛火動所致,當峻補其血為善,遂用聖愈湯二劑即安,又養氣血而瘡瘥。張進士,季秋墜馬,亡血過多,出汗煩躁,翌日其汗自止,熱躁益甚,口噤手顫,此陰血虛陽火乘之而汗出,為寒氣收斂腠理,故汗不得出,火不得泄,怫鬱內甚而益增他證也。
予用四物加柴胡、黃芩、山梔四劑少止,又用四物,參、耆、軟柴胡、五味、麥門治之而痊。
白話文:
吳給事因墜馬傷頭,出血過多,導致發熱煩躁,身體肌肉飽滿、筋骨緊繃,甚至想服用破傷風藥。我認為這是血虛火旺所致,應當以峻補其血為宜,於是給他開了兩劑聖愈湯,很快就見效,之後再以滋養氣血的藥物治療傷口,便痊癒了。
張進士在秋季墜馬,失血過多,出汗煩躁,隔天汗水自動停止,熱躁更甚,口緊閉、手顫抖。這是因為陰血虛弱,陽火乘虛而上,導致出汗,但寒氣收斂了毛孔,汗出不來,火也無法宣泄,鬱積於內,加重了病情。
我為他開了四物湯加柴胡、黃芩、山梔,服用四劑後症狀略微減輕,之後再用四物湯加人參、黃耆、軟柴胡、五味子、麥門冬等藥物治療,最終痊癒。
3. 發熱
若出血過多,或潰膿之後,脈洪大而虛,重按全無,此陰虛發熱也,用當歸補血湯。脈沉微,按之軟弱,此陰盛發躁也,用四君姜附。若發熱煩躁,肉潤筋惕,亡血也,用聖愈湯。如汗不止,血脫也,用獨參湯。其血脫脈實,汗後脈躁者,難治;細小者,易治。《外臺秘要》云:陰盛發躁,欲坐井中,用附子四逆湯加蔥白。
王太僕先生云:凡熱來復去,晝見夜伏,夜見晝伏,不時而動者,名曰無火,此無根之虛火也。楊進士,傷手指,焮痛發熱,服寒涼之藥,致飲食頓減,患處不潰。薛用托裡養血之藥,食進瘡潰。後因勞,每日晡發熱,此陰虛而內熱也,以四物,軟柴胡、地骨皮乃退,更用養血氣之藥而瘡斂。一男子墜馬,腹有瘀血,服藥下之,致發熱盜汗自汗,脈浮澀。
白話文:
如果出血過多,或潰爛後,脈搏洪大而虛弱,用力按壓卻沒有任何感覺,這是陰虛發熱,可以用當歸補血湯。如果脈搏沉微,按壓後軟弱無力,這是陰盛發躁,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生薑和附子。如果發熱煩躁,肉體潤澤筋骨抽搐,這是失血,可以用聖愈湯。如果汗液止不住,這是血脫,可以用獨參湯。如果血脫但脈搏強勁,汗後脈搏躁動,就難治;如果脈搏細小,就容易治。《外臺秘要》說,陰盛發躁,想要坐在井裡,可以用附子四逆湯加上蔥白。
王太僕先生說,凡是熱症反复出現,白天出現晚上消失,晚上出現白天消失,時間不固定,稱為無火,這是沒有根基的虛火。楊進士受傷手指,紅腫疼痛發熱,服用寒涼藥物後,導致食慾驟減,傷口也不癒合。薛用托裡養血的藥物,食慾恢復傷口潰爛。後來因勞累,每天下午發熱,這是陰虛內熱,用四物湯加上軟柴胡、地骨皮就退熱,再用養血氣的藥物,傷口就癒合了。一個男子從馬背上摔下來,腹部有瘀血,服用藥物後導致發熱盜汗自汗,脈搏浮澀。
薛以為重劑,過傷氣血所致,投以十全大補湯益甚,時或譫語,此藥力未及而然也。以前藥加炮附子五分,服之即睡,覺來頓安,再劑而痊。舉人余時正,金瘡焮痛,出血不止,惡寒發熱,用敗毒等藥愈甚,此亡血過多,氣無所附而然耳。遂以四物、黃柏、知母、軟柴胡、玄參、五味、麥門,治之即愈。
,一女子年十七,閃右臂微腫作痛,寅申時發熱。薛決其膽經血虛火盛,經水果先期而至。先以四物合小柴胡湯,四劑熱退;更以加味四物湯加香附、地骨皮。山梔(各五分),芩、連、炙草(各三分),二十餘劑,其腫亦消,乃去黃連、山梔又五十餘劑,經水調而元氣充矣。
白話文:
薛認為是重劑過度傷了氣血造成的,便用十全大補湯來補益,結果患者反而時常出現神志不清的狀況,這是藥力未及所致。於是薛將之前的藥方添加了五分炮附子,患者服下後就睡著了,醒來後病症立刻減輕,再服用一劑就痊癒了。
舉人余時正,因為金瘡發炎疼痛,出血不止,還伴隨惡寒發熱,使用敗毒類藥物後病情反而加重,這是因為失血過多,氣無所依附而導致的。於是薛便用四物湯、黃柏、知母、軟柴胡、玄參、五味子、麥門冬來治療,病症很快就痊癒了。
一位十七歲的女子,右臂閃了一下,稍微腫脹疼痛,寅申時開始發熱。薛判斷是膽經血虛火盛,導致經期提前到來。於是先用四物合小柴胡湯,服用了四劑後熱退;接著再用加味四物湯,並添加香附、地骨皮、山梔(各五分)、黃芩、黃連、炙甘草(各三分),服用了二十多劑,腫脹也消退了,之後又去掉了黃連、山梔,繼續服用五十多劑,經期恢復正常,元氣也充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