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二 (4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43)

1. 肺癰

小青龍湯,治肺受風寒,咳嗽喘急。

半夏(湯泡七次,二兩半),乾薑(炮),細辛,麻黃(去節),肉桂,芍藥,甘草(炙,各三兩),五味子(蜜拌、炒,二兩)

上每服五錢,姜水煎服。

葶藶大棗瀉肺湯,治肺癰,喘不得臥。

葶藶(炒黃,研細,丸如彈大),大棗(十二枚)

水三升,入棗先煮取二升。去棗入葶藶,又煮一升,頓服之。又曰:治肺癰胸滿脹,一身並面目浮腫,鼻塞清涕出,不知香臭酸辛,咳逆上氣,喘鳴迫塞,用前方三日一劑,可至三四劑,須先與小青龍湯一劑,乃與之。

桔梗湯,治咳而胸滿振寒,脈數咽乾,不渴,時出濁唾腥臭,久久吐膿如粥者,肺癰也。

桔梗,甘草(炙,各一兩)

用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溫再服,則吐膿血也。亦治喉痹。《三因》甘草倍之,每四錢名四聖散。《千金》亦名桔梗湯,用桔梗三兩,甘草二兩,服後必吐膿血。

葦莖湯,治肺癰。又云:一本,治咳有微熱煩滿,心胸甲錯。

葦莖(三升,切),薏苡仁(半升),冬瓜仁(半升),桃仁(五十枚,去皮)

用水一斗,先煮葦莖得五升,去滓,入諸仁煮取二升,分溫五服,當吐如粥。(《千金》云:肺癰當吐膿血。葦莖即汀洲間,蘆荻之粗種也。)

加味消風散,治吐膿血,如肺癰狀,口臭,他方不應者,宜消風散,入男子發灰,研細入和之,清米飲下,可除根,只兩服。亦治吐血。(消風散方:荊芥、川芎、羌活、人參、茯苓、殭蠶、防風、藿香、蟬蛻各二錢,厚朴、陳皮各半兩,為末是也。)

韋宙獨行方,治心胸甲錯為肺癰,,黃昏湯,主之。

用夜合皮,掌大一片。水三升,煮取二升,分再服。(夜合樹按:《本草》即烏農樹也。)

上肺癰證治要略,以小青龍湯先與一劑,乃行氣取膿之藥,將以解表之風寒邪氣,此治腫瘍之例也,後以韋宙方終之者,將以補里之陰氣,此治潰瘍之例也。(以上六方,皆丹溪所集。)

如聖丸(梅師),治風熱毒氣上攻,咽喉痛痹,腫塞妨悶,及肺癰喘嗽唾膿血,胸滿振寒,咽乾不渴,時出濁沫,氣臭腥穢,久久咯膿,狀如米粥。

樟腦(另研),牛黃(另研),桔梗,甘草(生用,各一錢)

為細末,煉蜜丸,每兩作二十丸,每用一丸,噙化。

濟生桔梗湯,治肺癰心胸氣塞,咳嗽膿血,心神煩悶,咽乾多渴,兩足腫滿,小便赤黃,大便多澀。用桔梗、貝母、川歸、栝蔞仁、枳殼、薏苡仁、桑白皮、防風,以上各一兩;生甘草、杏仁、蒸百合,各半兩,黃耆一兩半。上修事㕮咀。每服四錢,水一碗半,生薑五片。煎至八分,去滓服。若大便秘加大黃,小便秘加木通。

仲景桔梗白散,治咳而胸滿振寒,脈數,咽乾不渴,時出濁唾腥臭,久久吐膿如米粥者,為肺癰。

白話文:

肺癰

小青龍湯:治療肺部受風寒侵襲,咳嗽、呼吸急促。

藥方:半夏(泡水七次,2.5兩)、乾薑(炮製)、細辛、麻黃(去節)、肉桂、芍藥、炙甘草(各3兩)、蜜拌炒五味子(2兩)。每服5錢,用薑湯煎服。

葶藶大棗瀉肺湯:治療肺癰,呼吸困難,喘息到無法平躺。

藥方:炒黃研細的葶藶(丸成彈丸大小)、大棗(12枚)。水三升,先煮大棗取二升,去棗後加入葶藶,再煮一升,一次服用。 另有記載:治療肺癰胸部滿脹,全身及面部浮腫,鼻塞流清涕,嗅覺喪失,咳嗽逆氣,呼吸困難、胸悶,可連續三日服用一劑,共服三四劑,需先服用一劑小青龍湯後再服用此方。

桔梗湯:治療咳嗽伴胸悶、畏寒、脈搏數、咽喉乾燥、不渴,間歇性咳出腥臭濁痰,久病咳出膿痰如粥樣,這是肺癰。

藥方:桔梗、炙甘草(各一兩)。用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渣,分次溫服,能吐出膿血。也治療喉嚨阻塞。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中甘草用量加倍,每4錢稱為四聖散。《千金要方》也稱此方為桔梗湯,用桔梗三兩,甘草二兩,服後必吐膿血。

葦莖湯:治療肺癰。另有記載:治療咳嗽伴有微熱、煩躁、胸悶,心煩意亂。

藥方:葦莖(3升,切段)、薏苡仁(半升)、冬瓜仁(半升)、桃仁(50枚,去皮)。用水一斗,先煮葦莖取五升,去渣,加入其他藥材煮取二升,分五次溫服,應能吐出如粥樣的膿痰。(《千金要方》云:肺癰應吐出膿血。葦莖即汀洲間蘆荻的粗種。)

加味消風散:治療吐膿血,症狀像肺癰,口臭,其他藥方無效者,宜用消風散,加入男子頭髮灰燼,研細服用,用米湯送服,可根治,只需服用兩次。也治療吐血。(消風散藥方:荊芥、川芎、羌活、人參、茯苓、僵蠶、防風、藿香、蟬蛻各2錢,厚朴、陳皮各半兩,研末。)

韋宙獨行方:治療心煩意亂導致的肺癰,黃昏服用。

藥方:夜合樹皮(一片,掌心大小)。水三升,煮取二升,分次溫服。(夜合樹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即烏桕樹。)

肺癰證治要略:先服用小青龍湯一劑,再用行氣引膿的藥物,以解決表證風寒邪氣,這是治療腫瘍的原則,最後用韋宙方收尾,以補充體內陰氣,這是治療潰瘍的原則。(以上六方,皆朱丹溪所收集。)

如聖丸(梅師):治療風熱毒邪上攻,咽喉疼痛腫脹阻塞,以及肺癰、咳嗽、吐膿血、胸悶、畏寒、咽喉乾燥不渴、間歇性咳出濁痰、氣味腥臭,久病咳出膿痰如米粥。

藥方:樟腦(另研)、牛黃(另研)、桔梗、生甘草(各一錢)。研成細末,煉蜜為丸,每兩分成20丸,每次服用一丸,含化。

濟生桔梗湯:治療肺癰,心胸氣悶,咳嗽帶膿血,心煩意亂,咽喉乾燥口渴,雙腳腫脹,小便黃赤,大便秘結。藥方:桔梗、貝母、川芎、栝樓仁、枳殼、薏苡仁、桑白皮、防風(各一兩);生甘草、杏仁、蒸百合(各半兩);黃耆(一兩半)。研細,每服四錢,水一碗半,生薑五片,煎至八分,去渣服。若大便秘結加用大黃,小便秘結加用木通。

仲景桔梗白散:治療咳嗽伴胸悶、畏寒、脈搏數、咽喉乾燥不渴,間歇性咳出腥臭濁痰,久病咳出膿痰如米粥,這是肺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