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一 (9)
卷之一 (9)
1. 善惡(五)
瘡瘍舊分五善,七惡。動息自寧,飲食知味一善也。便利調勻二善也。膿清、腫消、不臭三善也。神采精明,語聲清爽四善也。體氣和平五善也。煩躁時嗽,腹痛渴甚,或泄利無度,小便如淋一惡也。膿血大泄,腫焮尤甚,膿色臭敗,痛不可近二惡也。喘粗短氣,恍惚嗜臥三惡也。
目視不正,黑睛緊小,白睛青赤,瞳子上看四惡也。肩背不便,四肢沉重五惡也。飲食不下,服藥而嘔,食不知味六惡也。聲嘶色敗,鼻青赤,面目四肢浮腫七惡,也。五善見三則善,七惡見四則危。薛氏:三善者屬腑證,病微邪淺,更能慎起居,節飲食,勿藥自愈。
惡者乃五臟虧損之證,多因元氣虛弱;或因膿水出多,氣血虧損;或因汗下失宜,榮衛消爍;或因寒涼克伐,氣血不足;或因峻厲之劑,胃氣受傷,以致真氣虛而邪氣實,外似有餘而內實不足,法當純補胃氣,多有可生,不可因其惡,遂棄而不治。若大渴發熱,或泄瀉淋秘者,邪火內淫一惡也,竹葉黃耆湯。
氣血俱虛,八珍湯加黃耆、麥門、五味、山茱萸。如不應,佐以加減八味丸煎服。膿血既泄,腫痛尤甚,膿色敗臭者,胃氣虛而火盛二惡也,人參黃耆湯。如不應,用十全大補湯加麥門、五味。目視不正,黑睛緊小,白睛青赤,瞳子上視者,肝腎陰虛而目系急三惡也,六味丸料加炒山梔、麥門、五味。如不應,用八珍湯加炒山梔、麥門、五味。
喘粗短氣,恍惚嗜臥者,脾肺虛火四惡也,六君加大棗、生薑。如不應,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、五味。心火刑剋肺金,人參平肺散。陰火傷肺,六味丸加五味子煎服。肩背不便,四肢沉重者,脾腎虧損五惡也,補中益氣湯加山茱萸、山藥、五味。如不應,用十全大補湯加山茱萸,山藥、五味。
不能下食,服藥而嘔,食不知味者,胃氣虛弱六惡也,六君子湯加木香、砂仁。如不應,急加附子。聲嘶色敗,唇鼻青赤,面目四肢浮腫者,脾肺俱虛七惡也,補中益氣湯加大棗、生薑。如不應,用六君子湯加炮姜。更不應,急加附子或用十全大補湯,加附子、炮姜。腹痛泄瀉,咳逆昏憒者。
陽氣虛,寒氣內淫之惡證也,急用托裡溫中湯。後用六君子湯加附子,或加薑桂溫補。此七惡之治法也。此外,更有潰後,發熱惡寒作渴;或怔忡驚悸,寤寐不寧,牙關緊急;或頭目赤痛,自汗盜汗,寒戰咬牙,手撒身熱,脈洪大按之如無;或身熱惡衣,欲投於水,其脈浮大,按之微細,衣厚仍寒,此血氣虛極傳變之惡證也。若手足逆冷,肚腹疼痛,泄利腸鳴,飲令不入,吃逆嘔吐,此陽氣虛,寒氣所乘之惡證也。
若有汗而不惡寒,或無汗而惡寒,口噤足冷,腰背反張,頸項勁強,此血氣虛極變痙之惡證也,急用參耆、歸朮、附子救之,間有可生者。大抵虛中見惡證者難治,實證無惡候者易治。宋時齊院令,雖嘗纂其狀而未具其因,我朝陶節庵,雖各立一方,亦簡而未悉,予故補其缺云。
白話文:
善惡(五)
瘡瘍過去分為五善七惡。能自行恢復,飲食可口是第一善;大小便通暢是第二善;膿液清澈,腫脹消退,沒有臭味是第三善;精神飽滿,說話聲音清爽是第四善;身體氣息平和是第五善。
煩躁咳嗽,腹痛口渴嚴重,或者拉肚子不止,小便困難是第一惡;膿血大量流出,腫脹加劇,膿液顏色惡臭,疼痛難忍是第二惡;呼吸急促短氣,神志恍惚嗜睡是第三惡;
眼睛視物不正,瞳孔縮小,眼白青赤,瞳孔上翻是第四惡;肩背僵硬不適,四肢沉重是第五惡;飲食不進,服藥嘔吐,吃東西沒有味道是第六惡;聲音嘶啞,面色敗壞,鼻樑青赤,面部四肢浮腫是第七惡。
出現三種以上善兆則病情良好,出現四種以上惡兆則病情危急。薛氏說:三種善兆屬於腑證,病情較輕,邪氣較淺,只要更謹慎起居,節制飲食,不用藥也能自愈。
惡兆則屬於五臟虧損的徵兆,大多是因為元氣虛弱;或者因為膿水流失過多,氣血虧損;或者因為汗液排出失調,榮衛受損;或者因為寒涼侵犯,氣血不足;或者因為使用峻猛的藥物,胃氣受損,導致真氣虛弱而邪氣盛實,表面看似有餘而內裡不足,治療方法應該著重補益胃氣,很多情況下是可以治癒的,不能因為病情惡劣就放棄治療。
若大渴發熱,或者拉肚子、小便不通暢者,是邪火內侵的第一惡,用竹葉黃耆湯。氣血都虛弱的,用八珍湯加黃耆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山茱萸。如果效果不好,再加加減八味丸煎服。膿血大量流出,腫痛加劇,膿液顏色惡臭者,是胃氣虛弱而火盛的第二惡,用人參黃耆湯。如果效果不好,用十全大補湯加麥門冬、五味子。眼睛視物不正,瞳孔縮小,眼白青赤,瞳孔上翻者,是肝腎陰虛而目系緊張的第三惡,用六味地黃丸加炒山梔子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。如果效果不好,用八珍湯加炒山梔子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。
呼吸急促短氣,神志恍惚嗜睡者,是脾肺虛弱有火的第四惡,用六君子湯加大棗、生薑。如果效果不好,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、五味子。心火克制肺金的,用人參平肺散。陰虛火傷肺的,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煎服。肩背僵硬不適,四肢沉重者,是脾腎虧損的第五惡,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茱萸、山藥、五味子。如果效果不好,用十全大補湯加山茱萸、山藥、五味子。
不能進食,服藥嘔吐,吃東西沒有味道者,是胃氣虛弱的第六惡,用六君子湯加木香、砂仁。如果效果不好,加附子。聲音嘶啞,面色敗壞,唇鼻青赤,面部四肢浮腫者,是脾肺都虛弱的第七惡,用補中益氣湯加大棗、生薑。如果效果不好,用六君子湯加炮薑。如果還是不好,加附子或者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、炮薑。腹痛拉肚子,咳嗽氣逆神志不清者,是陽氣虛弱,寒氣內侵的惡證,急用理中湯溫中。然後用六君子湯加附子,或加生薑、桂枝溫補。這是七惡的治療方法。
此外,還有潰瘍之後,發熱惡寒口渴;或者心神不安,睡不好,牙關緊閉;或者頭目紅痛,自汗盜汗,寒戰咬牙,手腳冰冷身體發熱,脈搏洪大按之如無;或者身體發熱怕穿衣服,想跳到水裡,脈搏浮大,按之細弱,衣服穿厚了還冷,這是血氣虛弱到極點的惡證。若手腳冰冷,肚子疼,拉肚子腸鳴,喝水也不行,吃東西就吐,這是陽氣虛弱,寒氣入侵的惡證。
若出汗但不惡寒,或者不出汗卻惡寒,口緊腳冷,腰背反弓,頸項僵硬,這是血氣虛弱到極點變成痙攣的惡證,急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、附子救治,有時可以活過來。總的來說,虛證出現惡兆很難治療,實證沒有惡兆則容易治療。宋朝齊院令雖然曾經記錄了這些症狀,卻沒有說明原因,我朝陶節庵雖然各立一方,也簡略而沒有詳盡說明,所以我補充其不足之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