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》~ 卷八 (1)
卷八 (1)
1. 五藏風寒積聚第十一
心中風者,翕翕發熱,不能起,心中飢,食卽嘔吐。
白話文:
患有心臟風寒積聚的人,會感到陣陣發熱,無法起身,而且心裡飢餓,但一吃東西就嘔吐。
2. 奔豚氣第八
師曰:病有奔豚,有吐膿,有驚怖,有火邪,此四部病,皆從驚發得之。
白話文:
老師說:疾病中,有奔豚氣、吐膿、驚怖、火邪這四種,都是由受驚嚇而引起的。
3. 嘔吐噦下利病第十七
下利,肺痛,紫參丸主之。
白話文:
腹瀉伴肺痛,可用紫參丸治療。
4. 跌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蚘蟲病第十九
蚘厥者,當吐蚘,今病者靜而復時煩,〔此〕{非}為藏寒,蚘上入膈,故煩,須臾復止,得食而嘔又煩者,蚘聞食臭出,其人當自吐蚘。蚘厥者,烏梅丸主之。
【按】「此為藏寒」之「此」字,當是「非」字,若是「此」字,何以辨寒厥,當改之。
白話文:
手指、手臂腫脹、抽筋、陰囊腫痛、疝氣、蟲病的患者,如果出現蟲厥(因蟲阻塞經脈而引起的症狀),應該嘔吐出蟲。現在病人症狀平靜,但時而煩躁不安,這不是因為臟腑寒冷(註:原文「此」字應為「非」字,此處已改正),而是蟲子向上進入膈膜,所以煩躁,過一會兒又停止。如果進食後嘔吐又煩躁,那是因為蟲子聞到食物的氣味而出來,患者應該自行嘔吐出蟲子。因蟲厥引起的症狀,可以用烏梅丸來治療。
5. 婦人妊娠第二十
師曰:婦人得平脈,陰脈小弱,其人渴,不能食,無寒熱,名妊娠,桂枝湯主之。於法六十日,當有此證;設有醫治逆者,却一月;加吐下者,則絕之。
婦人懷娠六七月,脈弦,發熱,其胎愈脹,腹痛惡寒者,少腹如扇,所以然者,子藏開故也,當以附子湯温其藏。
婦人懷妊,腹中㽲痛,當歸芍藥散主之。
妊娠,小便難,飲食如故,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。
婦人傷胎,懷身腹滿,不得小便,從腰以下重,如有水氣狀,懷身七月,太陰當養不養,此心氣實,當刺瀉勞宮及關元,小便微利則愈。
白話文:
婦人懷孕到第二十週左右,如果脈象平和,但陰脈微弱,患者口渴,吃不下東西,沒有寒熱症狀,這是懷孕的表現,可以用桂枝湯治療。按照正常的孕期,六十天左右就會出現這種症狀;如果之前治療方法錯誤,則會延遲到一個月後才出現;如果之前使用了催吐或瀉下的方法,則可能導致胎兒流產。
懷孕六七個月時,如果脈象弦細,發熱,胎兒脹大,腹部疼痛怕冷,小腹像扇子一樣鼓脹,這是因為子宮開合功能失調引起的,應該用附子湯溫補子宮。
懷孕期間,腹部隱隱作痛,可以用當歸芍藥散治療。
懷孕期間,排尿困難,但飲食正常,可以用當歸貝母苦參丸治療。
婦女受傷導致胎兒受損,懷孕後腹部脹滿,無法排尿,腰部以下沉重,像是有水腫的樣子,懷孕七個月了,太陰經該滋養卻沒有得到滋養,這是心氣鬱結導致的,應該用針刺瀉放勞宮穴和關元穴,小便通暢後就會好轉。
6. 百合狐惑陰陽毒第三
論曰:百合病者,百脈一宗,悉致其病也。意欲食,復不能食,常默默然,欲臥不能臥,欲行不能行,飲食或有美時,或有不用聞食嗅時,如寒無寒,如熱無熱,口苦,小便赤;諸藥不能治,得藥則劇吐、利,如有神靈者,身形如和,其脈微數。每尿時頭痛者,六十日乃愈;若尿時頭不痛,淅然者,四十日愈;若尿快然,但頭眩者,二十日愈。其證或未病而預見,或病四五日而出,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見者,各隨證治之。
白話文:
百合病的病因複雜,牽涉全身經脈。患者想吃東西卻吃不下,總是默默不語,想睡卻睡不著,想走卻走不動。食慾時好時壞,有時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想吐,感覺忽冷忽熱,卻又說不上是真正冷或熱,口苦,尿液顏色深紅。一般的藥物都無法治療,服藥後反而會加劇嘔吐、腹瀉。但如果病情有所好轉,患者的身體會看起來比較舒服,脈搏則微弱而稍快。如果每次小便後都頭痛,則需要六十天才能痊癒;如果小便後頭痛不嚴重,感覺身體清爽,則四十天痊癒;如果小便順暢,只是頭暈,則二十天痊癒。這種病症有的在發病前就預先出現徵兆,有的發病四五天後才顯現症狀,有的則在發病二十天或一個月後才輕微出現。治療方法要根據不同的症狀而定。
7. 正誤
8. 婦人產後第二十一
婦人乳中虛,煩亂,嘔逆,安中益氣,竹皮大丸主之。
產後下利虛極,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。
白話文:
產婦乳汁不足,心煩意亂,嘔吐反胃,應當調理脾胃、益氣補虛,服用竹皮大丸。
產後腹瀉,體力極度虛弱,宜服用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。
9. 藏府經絡先後第一
問曰:陽病十八,何謂也?師曰:頭痛,項,腰、脊、臂、腳掣痛。陰病十八,何謂也?師曰:欬,上氣,喘,噦,咽,腸鳴,脹滿,心痛,拘急。五藏病各有十八,合為九十病;人又有六微,微有十八病,合為一百八病。五勞,七傷,六極,婦人三十六病,不在其中。清邪居上,濁邪居下。大邪中表,小邪中裏,䅽飥之邪,從口入者,宿食也。五邪中人,各有法度:風中於前,寒中於暮,濕傷干下,霧傷於上;風令脈浮,寒令脈急,霧傷皮腠,濕流關節,食傷脾胃。極寒傷經,極熱傷絡。
白話文:
藏府經絡先後第一
問:什麼是陽病十八種呢?
答:頭痛、頸項痛、腰脊痛、手臂痛、腿腳抽痛。
問:什麼是陰病十八種呢?
答:咳嗽、上氣喘不過氣、呼吸困難、呃逆(打嗝)、咽喉痛、腸鳴腹脹、腹部脹滿、心痛、肌肉拘緊疼痛。
五臟的疾病各有十八種,合起來就是九十種病;人還有六種輕微的疾病,每種輕微疾病又有十八種,合起來就是一百零八種病。五勞七傷六極,以及婦人的三十六種疾病,都不包含在以上一百零八種病中。
邪氣輕則在上,重則在下。大的邪氣侵犯肌表,小的邪氣侵犯內臟,停滯不散的邪氣,從口進入的,是宿食(積食)。
五種邪氣侵犯人體,各有其規律:風邪多在白天侵犯,寒邪多在晚上侵犯,濕邪傷害下部,霧邪傷害上部;風邪使脈象浮,寒邪使脈象急,霧邪傷害皮膚肌肉,濕邪流注關節,飲食不節傷脾胃。極度的寒冷損傷經脈,極度的炎熱損傷絡脈。
10. 婦人產後病第二十一
產後七八日,無太陽證,少腹堅痛,此惡露不盡〖,熱在裏,結在膀胱也〗。不大便煩躁發熱,切脈微實,〔再倍〕發熱,日晡時煩躁者不食,食則譫語,至夜卽愈,宜大承氣湯主之。
【按】「熱在裏,結在膀胱也」之八字,當在本條上文「惡露不盡」之下,未有大承氣湯下膀胱血之理,當移之。「再倍」二字,當是衍文。
產後中風,〖病痙者,〗發熱面正赤,喘而頭痛,竹葉湯主之。
【按】「產後中風」之下,當有「病痙者」三字,始與方合。若無此三字,則人參。附子施之於中風發熱可乎?而又以竹葉命名者何所謂也?且方內有「頸項强用大附子」之文,本篇有證尤方,則可知必有脫簡,當補之。
白話文:
產後七八天,沒有太陽病的症狀,小腹堅硬疼痛,這是惡露沒有排乾淨,體內有熱,停留在膀胱。患者不大便,煩躁發熱,脈象微弱而有力,發熱症狀加重,下午煩躁不安,不吃東西,吃了就胡言亂語,到晚上症狀就好了,應該服用大承氣湯。
產後中風,出現抽搐的情況,發熱、臉色紅赤、呼吸急促、頭痛,應該服用竹葉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