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和鼎整理自張介賓之論述

《宜麟策》~ 女病(疾病二)

回本書目錄

女病(疾病二)

1. 女病(疾病二)

婦人所重在血,血而構精,胎孕乃成。欲察其病,惟於經候見之。欲治其病,惟於陰分調之。蓋經即血也,血即陰也。陰以應月,故月月如期,此其常也。及其為病,則有或先或後者,有一月兩至者,有兩月一至者,有枯絕不通者,有頻來不止者,有先痛而後行者,有先行而後痛者,有淡色黑色紫色者,有瘀而為條為片者,有精血不充而化作白帶白濁者,有子宮虛冷而陽氣不能生化者,有血中伏熱,而陰氣不能凝成者,有血癥氣痞,子臟不收,月水不通者。凡此皆真陰之病也。

真陰既病,則陰血不足者,不能育胎。陰氣不足者。不能攝胎,是以求子之法,首重調經。

白話文:

[女病(疾病二)]

女人的健康關鍵在於血液,血液化生精氣,才能孕育胎兒。要觀察婦女的疾病,主要從月經的情況來判斷;要治療婦女的疾病,主要從調節陰部入手。因為月經就是血液,血液就是陰氣。陰氣隨著月經周期變化,所以月經每月按時來潮,這是正常的現象。如果出現疾病,則會有月經提前或延後、一個月來兩次、兩個月來一次、月經乾枯不通、經血不止、先痛後行經、先來經後痛、經血顏色淡、黑、紫、經血成塊或成條狀、經血不足而出現白帶或白濁、子宮虛寒陽氣不足、血熱陰氣不足等情況。所有這些都是真陰(腎陰)虧虛的疾病。

真陰虧虛,陰血不足,就不能孕育胎兒;陰氣不足,就不能保住胎兒,因此,想懷孕,首先要調養月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