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四烈集·痘疹詮 (2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四烈集·痘疹詮 (20)

1. 禁忌(三十一)

一、痘瘡起發之初,全要避風寒,遠人物,節飲食,守禁忌。若到養漿之時,尤宜謹慎,如天氣大熱則去衣被,當令清涼但謹門窗帷帳,勿使邪氣透入;如天寒則宜厚添蓋護,房中勿絕燈火;如或作癢,須為撫摩,勿使搔破,以致難灌,最當慎也。

一、痘瘡房中,凡諸臭穢腥香之氣,及僧道師巫之人,或罵詈呼怒,震驚歌樂,掃地,對面搔癢,對面梳頭之類,皆不可不避。

一、房中欲闢臭穢,惟燒避邪丹,或紅干棗,或黃熟香皆佳。若蒼朮之氣則太峻也。

一、飲食最宜調和,無使太過不及。或好食何物有不宜者,但少與之。以順其意,苦禁固太嚴,使之忿怒,恐反助火邪,但不可縱耳。至若助火生風,及蔥蒜泄氣等物,皆所當慎。

一、痘瘡前後,大忌豬肉、魚酒之類,恐惹終身痰咳。

一、痘瘡平復之後,勿與雞鴨蛋,食之則傷神。

一、痘疹退後,須避風寒,戒水濕,如犯其邪,則終身咳嗽,患瘡無有休日。

東垣曰:痘瘡宜避一切穢惡氣及外人入房。遠行勞汗氣,腋下狐臭氣,房中淫液氣,麝香臊膻氣,婦人經候諸血腥臭氣,硫黃蚊煙氣,廁缸便桶氣,誤燒頭髮氣,吹滅燈燭氣,雞毛魚骨氣,蔥蒜韭薤氣,以上皆不可犯。須要時常燒乳香之類甘香之氣,使之漸聞,則營衛氣暢,可無倒靨陷伏等患。

陳氏曰:凡痘疹熱渴,切不可與瓜柿蜜水等冷物,及清涼飲、消毒散等藥,恐損脾胃,則腹脹喘悶,寒戰咬牙而難治。輕變重者,犯房室,不忌口,先曾瀉,飲冷水,餌涼藥也。重變輕者,避風寒,常和暖,大便調也。

薛氏曰:前證苦兼吐瀉,手足指冷,屬內虛寒而外假熱也,最忌寒涼。苦大便不通,渴欲飲水,則蜜水之類又當用也。但當審其熱之虛實可也。今北方出痘,多有用水,無不愈者,蓋化方多睡熱炕故也。

白話文:

禁忌(三十一)

  1. 天花初發,務必避風寒,遠離人群,節制飲食,遵守禁忌。進入出膿期更要謹慎,天氣炎熱則減少衣被,保持清涼,但需注意門窗帷帳,避免邪氣入侵;天氣寒冷則需增加衣物保暖,室內不可熄燈。若皮膚發癢,需輕輕撫摸,不可抓破,以免感染,務必小心。

  2. 天花病人房間內,一切臭穢腥香之氣,以及僧道、巫師等,或辱罵、喧鬧、震驚、唱歌、跳舞、掃地、當面搔癢、梳頭等行為,都應避免。

  3. 若要消除房內臭穢,可用燒避邪丹、紅棗或熟香,效果都不錯。但蒼朮氣味太過強烈,不宜使用。

  4. 飲食宜清淡均衡,不可過量或不足。若病人想吃某種食物,但不太適合,可少量給予,順從其意,嚴格禁止反而可能使其生氣,加重病情,但也不能放縱。像助火生風,以及蔥蒜等洩氣的食物,都應避免。

  5. 天花前後,忌食豬肉、魚和酒類,以免日後患上終身咳嗽。

  6. 天花痊癒後,不可食用雞蛋和鴨蛋,以免傷神。

  7. 天花痊癒後,需避風寒,戒除潮濕,若受寒邪侵犯,則可能終身咳嗽,經常患瘡。

東垣(張仲景)說:天花患者需避免一切污穢之氣及外人進入房間,遠離勞累出汗之氣、腋下狐臭之氣、房內淫穢之氣、麝香等臊臭之氣、婦女經期血腥臭氣、硫磺蚊煙之氣、廁所便桶之氣、燒頭髮之氣、吹滅燈燭之氣、雞毛魚骨之氣、蔥蒜韭菜之氣等,以上皆不可接觸。應經常焚燒乳香等香氣,使病人慢慢聞到,則營衛之氣暢通,可避免痘印凹陷等問題。

陳氏(陳實功)說:天花患者若感到口渴,切不可食用瓜果、柿子、蜜水等寒涼食物,以及清涼飲品和消毒散等藥物,以免損傷脾胃,導致腹脹、氣喘、發冷、磨牙等症狀而難以治療。病情由輕變重者,往往是因房事不節、飲食不忌、瀉痢、飲冷水、服涼藥所致;病情由重變輕者,則由於避風寒、保持溫暖、大便通暢等因素。

薛氏(薛己)說:如果患者兼有嘔吐腹瀉、手腳冰冷等症狀,屬於內虛寒而外假熱,最忌寒涼。如果大便不通,口渴想喝水,則可服用蜜水等。但需根據病情判斷其熱證的虛實。北方治療天花,多用溫水,且多能痊癒,可能是因為北方人多睡在溫暖的炕上。

2. 出不快(三十二)

陳氏曰:凡痘瘡出不快者,多屬於虛,若誤謂實熱壅盛,妄用宣利之藥,致臟腑受冷,營衛澀滯,不能運達肌膚,則不能起發充滿,亦不能結實成痂,後必癢𤹀,煩躁喘渴而死。

薛氏曰:前證亦有各經熱盛,壅遏而出不快者,亦有毒盛痘疔而不能起發者,亦有餘毒而潰癢者,當細審其因而藥之。

景岳曰:接此二子之說,皆為有理,但此出遲不起之證,總是氣血內虛不能速達者為最多,若風寒外閉,及痘疔留毒而不出不起者,雖亦有之,但不多耳。再若各經熱盛而壅遏不出者,則尤為最少,何也?蓋熱盛者毒必盛,毒盛者勢必疾速,而或密或早,無能緩也。故凡治此者,必當察其熱之微甚,以辨虛實,再察外邪之有無以辨表裡。

如無外邪,亦無痘疔而火邪不甚者,則盡屬虛證,宜從溫補,不得雜亂以遺後患也。諸治法詳報痘三朝治款中。

白話文:

陳氏認為,痘瘡發疹緩慢,大多是身體虛弱造成的。如果誤以為是實熱壅盛,而濫用疏泄的藥物,則會導致臟腑受寒,氣血運行不暢,無法到達皮膚,痘疹便無法順利發出、長滿,也無法結痂,最後必定奇癢難耐,煩躁喘息口渴而死。

薛氏認為,痘瘡發疹緩慢,也可能是各經絡熱盛阻塞,或毒邪盛重導致痘疹無法發出,或殘留毒邪造成潰爛瘙癢,需要仔細辨明病因再用藥。

張景岳綜合陳、薛二氏之言,認為痘疹發出緩慢的主要原因還是氣血虛弱,無法快速到達皮膚表面。風寒外邪閉阻,或痘疹毒邪滯留而無法發出,雖然也有,但並不多見。至於各經絡熱盛阻塞導致痘疹發出緩慢的情況,更是最少的,因為熱盛則毒盛,毒盛則發病迅速,不可能緩慢。因此,治療痘瘡發疹緩慢,必須仔細觀察體內虛實,以及有無外邪,以辨別表裡。

如果沒有外邪,也沒有痘疹毒邪,火邪也不嚴重,就屬於氣血虛弱,應該溫補治療,不可混亂用藥,以免留下後患。具體治療方法詳見《痘疹三朝治法》一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