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婦人規(下)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九人集·婦人規(下) (15)

1. 白濁遺淋(五九)

淫濁與帶下之不同者,蓋白帶出於胞宮,精之餘也;淫濁出於膀胱,水之濁也。雖膀胱與腎為表裡,故帶濁之源,無非皆出於陰分,然帶由脾腎之虛滑者多,淫濁由膀胱之濕熱者多,此其所以有辨也。若淫濁初起而見熱澀者,宜大分清飲。若初起無火而但有窒塞者,宜小分清飲,或五苓散。

若肝經怒火下流,宜加味逍遙散。若肝火盛而見痛澀者,宜龍膽瀉肝湯。若服寒涼利藥太過,以致下焦虛寒不固者,宜萆薢分清飲。若元氣虛寒下陷者,宜壽脾煎、補中益氣湯。若脾濕下流者,宜歸脾湯、六君子湯。若久而不愈,肝腎虛滑下陷者,宜壽脾煎、秘丸煎、家韭子丸。

白話文:

白濁遺淋的成因,白帶與淫濁不同。白帶來自子宮,是精液的殘餘;淫濁來自膀胱,是尿液的濁液。雖然膀胱與腎臟是表裡關係,所以白帶和淫濁的根源都在下焦(女性生殖系統),但白帶多因脾腎虛弱而滑脫所致,淫濁則多因膀胱濕熱引起,這就是兩者的區別。

如果淫濁剛開始出現,伴隨有灼熱澀痛的症狀,就應該服用大分清飲。如果初期沒有發熱,只是感覺排尿不暢,就應該服用小分清飲或五苓散。

如果因肝經火氣下降導致淫濁,則應服用加味逍遙散。如果肝火旺盛,並伴隨疼痛和澀痛,則應服用龍膽瀉肝湯。如果服用寒涼利尿藥過度,導致下焦虛寒,則應該服用萆薢分清飲。如果元氣虛弱,下焦虛寒下垂,則應服用壽脾煎或補中益氣湯。如果脾濕下注,則應服用歸脾湯或六君子湯。如果久治不愈,肝腎虛弱,下焦下垂,則應服用壽脾煎、秘丸煎和家韭子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