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三十五天集·雜證謨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五天集·雜證謨 (2)

1. 驗蠱毒法

《遁齋閒覽》云:海南魚有石首,蓋魚枕也。取其石為器,可盛飲食,如遇蠱毒,器必爆裂,其效甚著。閩人制作最精,人但玩其色而鮮有識其用者。

一、驗蠱之法,唾津在淨水中,沉則是,浮則非。

又法:口含大豆,中蠱者,豆即脹而皮脫。無蠱者,豆不脹脫。

又法:煮雞蛋一枚,去殼,以銀簪一雙插入其中,並含入口內,一飲之頃,取視簪卵俱黑,即為中蠱。

孫真人曰:凡中蠱者,嚼生黑豆不腥,噙白礬而味反甘者,皆中蠱也。

白話文:

《遁齋閒覽》說:海南有一種魚叫做石首魚,那指的是魚的頭骨。拿它的頭骨做成器具,可以用來盛裝食物,如果遇到食物裡有蠱毒,這個器具一定會爆裂開來,效果非常明顯。福建人製作的器具最為精巧,人們只看它美麗的顏色,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用途。

第一種,檢驗是否中蠱的方法,將口水吐在乾淨的水中,如果口水沉下去就是中了蠱,如果浮在水面上就不是。

另一種方法:口裡含著大豆,中了蠱的人,豆子會立刻脹大而且脫皮。沒中蠱的人,豆子不會脹大脫皮。

還有一種方法:煮一顆雞蛋,剝掉蛋殼,用一對銀簪插進雞蛋裡,然後含在嘴裡,一下子的時間,拿出來看,如果銀簪和雞蛋都變黑了,就是中了蠱。

孫思邈說:凡是中了蠱毒的人,嚼生黑豆不會覺得腥,含著白礬反而覺得是甜的,這些都是中蠱的現象。

2. 蠱證

《直指》云:中蠱之候,面目青黃,力乏身痛,唇口焦乾,眉須脫落,煩躁悶瞀,胸腹痞滿,肚脹皮堅,腹中切痛如蟲齧,又如蟲行,唾吐鮮血,小便淋瀝,大便膿血,病人所食之物,皆變而為蟲,侵蝕臟腑,傷甚則死。死則毒氣流注,復染他人,所謂蠱疰。

白話文:

《直指》這本書說:中了蠱毒的人,臉色會呈現青黃色,感到身體虛弱無力且疼痛,嘴唇和口乾焦,眉毛和鬍鬚會脫落,容易煩躁不安、意識模糊,胸部和腹部會覺得堵塞脹滿,肚子脹氣且皮膚變硬,腹部會感到像蟲子啃咬般的疼痛,又像是蟲子在裡面爬行,會吐出鮮血,小便不順暢,大便會帶有膿血。病人所吃的食物,都會變成蟲子,侵蝕臟腑,傷害嚴重就會死亡。死後,毒氣會流散出去,再次感染其他人,這就叫做蠱疰。

3. 蠱脈

脈緊數如釵股,弦直而吐甚者,此中蠱毒也。急治之。中蠱脈洪大者,生。微細者,死。

白話文:

脈象摸起來緊繃且跳動快速,像髮釵的細股一樣,又直又硬,而且明顯地往外頂,這是中了蠱毒的現象,必須趕快治療。如果中了蠱毒,脈象摸起來洪大有力,病人就會活;如果脈象摸起來微弱細小,病人就會死亡。

4. 防蠱

凡入有蠱之鄉,所用飲食,但以犀角攪試。有毒則白沫竦起,無沫即無毒也。若自幼時食貓肉者,則毒不能為害。

白話文:

凡是進入有蠱毒的地區,所使用的飲食,只要用犀牛角攪拌試驗。如果有毒,就會冒出白色泡沫,沒有泡沫就沒有毒。如果從小就吃貓肉的人,那麼蠱毒就不能造成傷害。

5. 知禁忌

凡中蠱者,但能記何物之中中毒,須終身再不食此物,犯之則毒作。若用藥而愈,自後飲食永不可吃冷,吃冷則蠱毒復生,竟不能救。

白話文:

凡是中了蠱毒的人,只要能記得是吃了什麼東西而中毒的,就必須一輩子都不要再吃這種東西,如果再吃就會讓毒發作。如果用藥治好了,之後飲食也永遠不可以吃冷的食物,吃了冷的食物就會讓蠱毒再次產生,到時就沒有辦法救治了。

6. 反蠱及主法

《衛生》云:凡入蠱鄉,見人家門限屋梁絕無灰塵,潔淨者,其家必蓄蠱,當用心防之。如不得已吃其飲食,即潛於初下箸時,收藏一片在手,盡吃不妨。少頃,卻將手藏之物潛埋於人行十字路下,則蠱神反於本家作鬧,蠱主必反來懇求。或食時讓主人先動箸,或明問主人云:莫有蠱麼?以箸築桌而後食,如是則蠱皆不能為害。此皆驗於蠱鄉云。

白話文:

《衛生》這本書說:凡是進入有蠱術流傳的地方,如果看到有人家門檻、屋樑上都完全沒有灰塵,非常乾淨,這戶人家必定養蠱,要特別小心防備。如果不得已要吃他們家的食物,就在剛開始拿起筷子時,偷偷藏一片食物在手上,然後儘管吃,沒有關係。過一會兒,再把手上藏著的食物偷偷埋在人們經常走動的十字路口下,這樣蠱神就會回到養蠱的人家裡去作怪,養蠱的人一定會反過來請求你。或者吃飯時請主人先動筷子,或者直接問主人說:「你們家沒有養蠱吧?」然後用筷子敲敲桌子再吃,這樣蠱術就都不能對你產生危害。這些都是在有蠱術流傳的地方驗證過的。

7. 治蠱大法有二

胸膈痛脹,則毒在上焦,宜吐之。法以熱水半盞,投入膽礬末五分,通口服,少頃,以鵝翎探吐,毒物出盡自愈。或服升麻湯探而吐之,亦妙。

腹痛脹,為毒在下焦,宜瀉之。法以鬱金末二錢,米湯調下,空腹取瀉,惡毒盡為妙。瀉後,以四君子湯,服二三劑調理,慎忌口。

白話文:

治療蠱毒的方法有兩種:

如果胸口、胸腔感到疼痛、脹滿,這是因為毒在身體的上半部,應該用嘔吐的方式來排除。方法是準備半杯熱水,加入五分膽礬粉末,混合後直接喝下,過一會兒,用鵝毛之類的柔軟羽毛探入喉嚨催吐,直到吐出所有毒物就會自行痊癒。或者也可以服用升麻湯來催吐,效果也很好。

如果肚子疼痛、脹滿,這是因為毒在身體的下半部,應該用腹瀉的方式來排除。方法是準備鬱金粉末二錢,用米湯調和後空腹服用,讓身體腹瀉,盡可能把惡毒排乾淨。腹瀉後,再用四君子湯服用二到三劑來調理身體,要注意飲食忌口。

8. 咒語破蠱法

《大藏經》云:治蠱毒、挑生毒有咒法。凡人在外飲食,先默誦咒七遍,其毒自不為害。咒曰:姑蘇琢,磨耶琢,吾知蠱毒生四角,父是穹窿穹,母是舍耶女,眷屬百千萬,吾今悉知汝,摩訶薩,摩訶薩。凡見飲食上有蛛絲便莫吃。又法,每遇所到處,念藥王萬福七遍,亦可避。

白話文:

佛經《大藏經》說:治療蠱毒、挑起瘡毒有咒語的方法。一般人在外吃飯時,先在心裡默念咒語七遍,那些毒就不會產生危害。咒語是:姑蘇琢,磨耶琢,我知道蠱毒生長在四個角落,它的父親是穹窿穹,母親是舍耶女,它們的眷屬成千上萬,我現在全都知曉你們,摩訶薩,摩訶薩。凡是看到食物上有蜘蛛絲就不要吃。另外有個方法,每次到一個地方,念藥王萬福七遍,也可以避開蠱毒。

9. 灸蠱毒法

凡灸一切蠱毒,於兩足小指盡處,各灸三壯,即有物出。酒中者,隨酒出,飲食中者,隨飲食出,屢驗。

白話文:

凡是針灸治療各種蠱毒,在兩腳的小腳趾末端,各針灸三個灸炷,就會有東西出來。如果是因為喝酒中的蠱毒,就會隨著酒一起出來;如果是因為飲食中的蠱毒,就會隨著食物一起出來,多次驗證都有效。

10. 解一切中惡邪鬼崇毒

凡卒時中惡垂死者,宜硃砂丸急服之。方在攻陣百三。

凡遭一切鬼崇、鬼疰等毒者,急與八毒赤丸攻之。方在攻陣百四。

凡中惡心腹脹痛,大便不通,及飛屍鬼擊等急證,惟《外臺》走馬湯最捷最妙。方在攻陣百十三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有人突然中邪氣、情況危急快要死了,應該趕緊服用硃砂丸。這個藥方在《攻陣》篇第一百零三方有記載。

如果遇到各種鬼怪作祟、鬼疰等邪毒侵擾,要趕快服用八毒赤丸來攻治。這個藥方在《攻陣》篇第一百零四方有記載。

如果因為中邪導致心腹脹痛、大便不通,或者是被飛屍鬼擊等急症,只有《外臺》記載的走馬湯最快最有效。這個藥方在《攻陣》篇第一百一十三方有記載。